关于“用药如用兵”的短医话
【一】喜欢中医的人经常会听到一句话:“用药如用兵。”这句话出自清代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中的《用药如用兵论》,其意在阐释治病和用兵是一样的道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历代医家用药,如同战场用兵,知己知彼,方可取胜!每一味药物都像一个有独特能力的人,但是有能力的人,往往都有自己的个性,只是个性有的表现的突出,有的表现的不十分突出。就比附子,个人能力十分强大,为“回阳救急,起死回生”第一药,但其性格暴烈,好比是金庸笔下的“黄老邪”,武功高强但要用对了才行,医者不容易把握;当然,甘草个人能力也十分强,但个性却没有表现的十分突出,被誉为“国老”,善于调和药性,解百药之毒,既能够缓和药性过于猛烈的药材,使药力温和而持久,又能协调某些药性相反的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并能减轻药物的毒副反应;其同热药用之可解热,同寒药用之可除寒,补而不峻,泻而不速,堪称药中之良相,素有药中“和事老”之称。故而,用药之妙,如将用兵。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惟取其效!
【二】中医有一句名言:“用药如用兵”。所以治病要讲兵法。兵法主要讲用兵智慧,而不是讲武器装备。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果不讲兵法,只拼武器,不一定能打赢战争。也许中医临床所用药物不会被认为是尖端武器,但是常常能打赢战争。好的中医师善于用药,恰如优秀的将帅善于用兵。好的中医师能像优秀的军事家那样考虑问题,有优秀军事家那样的用兵智慧。
【三】中医在治病时,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位打仗的统帅,而中药就是你的士兵,就是你的武器。你要取得战斗的胜利就要熟悉每一位下属的特点,分派他们在战斗中做最适合自己做的事情。三国时,诸葛亮为什么能够打了很多胜仗,以弱胜强,就是因为他了解每一位将军的性格习性,对“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的特点了如指掌。中医师在给病人开药时如不能很好的掌握每味药物的功效,就如同军师不能掌握每位将军的特点一样,想取得良效自然有点难度。药物本能补偏救弊,促使机体阴阳之平衡,须知药物虽能治病,亦能产生毒副作用损害身体,犹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尤其是辨证不确,施药不当,对人不但无益, 反而贻害无穷, 故有 “用药如用兵”之说。
【四】假如把人体和病邪比作一场战争,那这场的战争谁胜,谁负?这取决于三个方面:第一人体的强盛;第二,病邪的强盛;第三指挥者,也就是医者的指挥水平。医生就像一个军师一样,谋划得当,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如果纸上谈兵,可能一溃千里。所以我们做中医的人,要想办法做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者,而不要做一个败军亡国的愚者。而现实社会中,一知半解,纸上谈兵,夸夸其谈者太多太多,所以贻害无穷!
【五】 中医临床治病,是以医者一人之力对抗病邪的千军万马,如临阵对敌,虽时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快感,但若一招不慎,亦可能满盘皆输。其时病邪纵横,病情变幻诡谲,危机四伏,诊脉辨证,处方用药,既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气,又当谨慎细心,于细微处反复琢磨。病邪如敌,或兵行诡道(阳病似阴,阴病似阳),或汹涌而来(危病急症),或其势缠绵(各种慢性病症),皆需医者灵台清明,神机活动,淡然处之,不慌不乱。古人云:用药如用兵。诚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