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干支(二)

历史杂谈

              漫说干支(二)

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世代承袭绽放着上万年农耕文明生生不息的思想光辉。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管多民族怎样融合,都终将汇聚在以华夏文明为核心的光耀旗帜下;兵燹频仍,社稷倾覆,无论政权怎样更迭,上万年的华夏文明史,世世代代的那些聖明天子所尊奉的“天人合一”精神的思想架构,终会成为统治者恩威并施很快走向成功治平的核心力量。

1、《山海经》记载,帝俊有三位妻子:羲和、常羲和娥皇。这三位妻子之中,尤以前两位更加伟大:

“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大荒南经》)。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山海经.大荒西经》)。

2、《世本》说:“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常仪应该就是常羲。因为“仪”字繁体字作“儀”,最初作“義”,此字与“羲”不管在字形读音都十分相近,可以通假,所以“常羲”又写作“常仪”。(《吕氏春秋·勿躬》“尚仪作占月”,尚仪即常仪、常羲。)

这两位了不起的女神生下了十日与十二月,从表象意义上讲,帝俊及其妻子们便是日月之父母,也是上古的日月之神。

真实意义应该是:帝俊之妻羲和占日,祭祀日,观测日,制订十个天干(这或是一年十个月的古火历的来源)。

帝俊之妻常羲占月,祭祀月,观测月,制订十二个地支(这或是一年十二个月历法的来源)。

3、因羲、娥古音同属歌部疑母,可以通假。《说文我部》说:“义”字“从我、从羊”。《兮部》谓“羲”字“从兮、义声”。《庄子马蹄》陆德明《经典释文》:“义,本作羲”。是“羲”通假义。《礼记檀弓上》陆德明在《经典释文》:“蚁,又作蛾”。《文选长杨赋》李善注:“蛾,古蚁字”,可通假为证。这样,早期“生十有二月”的常羲,后来就演变为奔月的嫦娥了。

而嫦娥的丈夫是后羿。《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我们可以这样去解读这个神话:它实际上讲的是废止“火历”的历法变革,射下九个太阳,而留下一个太阳的传说,是对废除一年十个月“火历”,采用。

二、出现“天干地支”文字最早的文献:

1、据史料载:黄帝的史官“仓颉造书两卷,隋乱时失于兵火,现存只有二十八字”。陕西白水仓颉庙内有一块《仓圣鸟迹书碑》,黑色的石头上刻着这二十八个古怪的符号,相传这就是仓颉当年所造象形文字的本形。这些鸟迹书由小的图形和画面组成。该碑立于清乾隆十九年十月(公元1754年)。碑面所镌28字由白水知县梁善长摹写。宋代王著《淳化阁帖》将它们破译为:“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

2、《尚书·益稷》记禹云:“娶于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

3,《吕氏春秋·勿躬》说“大挠作甲子”,大挠是黄帝时的史官,天干地支的使用应该比夏朝更早,可能是黄帝时代。

《吕氏春秋·勿躬》原文:“大挠作甲子,黔如作虏首,容成作历,羲和作占日,尚仪作占月,后益作占岁,胡曹作衣,夷羿作弓,祝融作市,仪狄作酒,高元作室,虞姁作舟,伯益作井,赤冀作臼,乘雅作驾,寒哀作御,王冰作服牛,史皇作图,巫彭作医,巫咸作筮。”

4、夏朝后期的几个帝王名孔甲、胤甲、履癸,商朝的帝王命名都使用了天干。甲骨文卜辞大量出现干支记日,而且有六十甲子表。

5、在神农架地区发现了汉族创世史诗《黑暗传》。

其中有一个讲述干支来历的故事:“开天辟地之初,玄黄骑着混沌兽遨游,遇到女娲。女娲身边有两个肉包,大肉包里有十个男子,小肉包里有十二个女子。玄黄说:'这是天干革命地支神,来治理乾坤的。’于是,为他们分别取名,配夫妻,成阴阳。男的统称天干,女的则为地支。”

另一版本:“玄黄骑上混沌兽,看见一个女佳人。老祖便把仙女问,一人独坐为何因?仙女一听着一惊,指着身边两圆物,试问玄黄可知情。玄黄上前仔细看,圆物两个大小分,内装二十二个人,大的装的是男子,弟兄一共十个人,小的装的是女子;姊妹合共十二人。玄黄对着肉球念,念着灵章咒语文,一声响声震耳鸣,肉珠顷刻两离分,十个男子十二女,齐在女娲面前行,个个招手笑吟吟。女娲一一取下名。

《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这里的羲和指尧时掌天文的最高官吏。

汉族创世史诗《黑暗传》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说成是女娲的十个男孩和十二个女孩。而女娲是伏羲的妻子,《山海经》里十日的母亲是羲和,十二月的母亲是常羲。根据《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的记载,这里的羲和已经成为古天文台官职名称。

三、从十日与十二月到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演化:

秦朝以前的周朝把十天干称十日,把十二地支称十二岁,十二月,十二辰。《周礼?春官?冯相氏》载:“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

东汉班固著《白虎通义》:“甲乙者幹也,子丑者枝也”

三国时魏人张揖撰《广雅?释天》:“甲乙为榦,榦者日之神也;寅卯为枝,枝者月之灵也”。

(简体字:“甲乙为干,干者日之神也;寅卯为枝,枝者月之灵也。”)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

《广雅》所用“榦”以木为部首,本指树木的主干,幹、干均为假借;支、枝的意思都是植物主干分出的枝条。

四、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演化线索总结:

十日——火历——十幹——十干;

十二月——太阳历——十二枝——十二支。

这就是干支名称的由来。

据战国末年的史书《世本》中记载:“容成作历,大挠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黄帝(公元前2697年为黄帝元年)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从上面这些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古时候的人们从黄帝时代已经开始创作天干地支,并用以纪日月,后来再发展到纪年、纪时、纪名(人的名字)等等,这些天干地支的渊源在后来的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上又一次得到了证实。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天干地支的出现,开启了我国正确标注年月日时方法新的里程碑,这种用文字计时的方法也一直源用至今,而大家所了解的农历纪年月日时法就起源于此,随着清末阿拉伯数字纪年月日时的方法进入了中国,新中国(公元1949年)也在成立之后国家按照国际惯例也改为了以数字纪年月日时的方法,这种用数字计时的方式就是人们所熟知的 “公历法”,从而也让这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度进入了公历农历并存的纪时时代。

天干地支与四柱命理学

产生于中三皇时代的天干地支一直活跃在我国历法舞台上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种用于纪年月日时的方法一直发展到西汉,伴着独尊儒术和《易》学鼎盛期的到来,受正统文化的涵养,到唐代又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那就是融入并成为了四柱命理学的推衍依据,而促成这种格局的风云代表人物之一的就是唐代著名的命学大师李虚中先生。

其实在唐代以前,社会上就盛行着一种算命之法,即五星命术。这一点从东晋文学家、方士郭璞(公元276-公元324)著《玉照定真经》的相关内容里也可以得到证实,我们也不难看出这部我国现存最早的八字易象著作里面已经有了大量的关于星相以及四柱的理论基础,但清《四库全书》却是这样记载的:“《玉照定真经》,旧题晋郭璞撰,张颙(yong)注,考《晋书》璞传,不言璞有此书。隋志、唐志、宋志以及诸家书目,皆不著录,唯叶盛《荨(qian)竹堂书目》载有此书一册,亦不著撰人,盖晚出依托之本。张颙(1008-1086年)亦不知何许人。堪验书中,多涉及江南方言,疑书与注文,均出于张颙一人之手,而假名于璞以行,术家影附,往往如此,不足辩也”,后从元明时代的星命著作对《玉照定真经》的引用来看,张颙极可能出生于与徐子平(907-960年)同一个时期即宋代,故而我们也无法认定从晋开始星命理论就已经有了分离之说,终难以考证。

至于星命理论起源是否始于张果(后人称之为中国星相鼻祖),估计就更难以得到较为充分的证据了。据民国徐乐吾先生《子平粹言》中所载:“星命之学,原于五星。以星论命,世传起于张果(公元618年-公元907年,今有《张果星宗》行世),其说不见于典籍,考列子,称天命属星辰,值吉则吉,值凶则凶,受命既定,即鬼神不能改易,而圣贤不能挽回”;王充在《论衡》中也曾记载:“天施气而众星布精。天施气而众星之精在其中矣。其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贵或秩有高下,富或资有多少,皆星位大小尊卑之所授。是以星言命,古已有之,不必定始于张果也”;韩愈也曾言:“五星之术,古已有之,盛行于唐,其法与今不异,术者托名张果,不为无因也”。不管怎样,张果是我国星相学派中至关重要的代表人物这是肯定的,我们对古人怀有敬重仰慕之心即安,又何必过分执拗?

总之,我们可以想象,在唐代及唐以前五星之术应该算是较为普及的一门命学学术了。

干支关系

地支者《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癸水注子时阳动向阳而生也。

藏干

子 —癸,丑 —己癸辛,

寅 —甲丙戊,卯 —乙,

辰 —戊乙癸,巳 —丙戊庚,

午 —丁己,未 —己丁乙,

申 —庚壬戊,酉 —癸辛,

戌 —戊辛丁,亥 —壬甲。

歌诀

子藏癸水在其中, 丑中癸辛己土同.

寅藏甲木和丙戊, 卯中乙木独相逢.

辰藏乙木兼戊癸, 巳中庚金有丙戊.

午藏丁火并己土, 未中乙木加己丁.

申藏戊土庚行壬, 酉藏辛金独单行.

戌藏辛金及丁戊, 亥中壬水甲木存.

到夏代在基本测定太阳历的基础上,用十二地支纪时、纪月。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为23~1时,丑时为1~3时,等等,称为十二时辰。地支纪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等等。地支与十天干顺序相配,组成甲子、乙丑……癸亥,以六十为周期用以纪侯、纪日、纪年。

     ——淵海鴻藝舘编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