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元青花的仿制
三足双耳炉、三足双耳爵杯等,亦是分别用阴模印出上身、足、耳后,再接合而成的。元代琢器类上的附件,如象耳、狮耳、戟耳、S形耳、狮盖钮、壶嘴、壶把等,也是印出或用手捏塑出各种形体后,用接头泥另粘接上的。
元景德镇青花琢器类的以上成型方法,会给器物留下如下的时代特征:
1.器物内壁有手或抹布抹平湿泥时留下的不规则的旋转痕迹,此痕迹不同于拉坯成型留下的是同心圆的湿泥旋纹,也不同于利坯成型留下的足利刀破锋造成的同心圆旋纹(所谓的“机器纹”)。
2.器内、外壁可见(或可摸)节痕。器壁近接头处加厚,使接头上下的接触面宽。接头泥涂在下节的接头上,上节接上后,接头泥会向两边炸出,器外壁炸出的接头泥抹平,器内壁将炸出的接头泥就地轻轻地抹平,则产生一圈不够规则的、凸出的、颜色不同胎体色的保护层,叫“护接头泥”。这都是为了使器物烧成时不致脱落的加固措施。
3.由于印坯时手施压力有轻重差异,使器壁的松紧、厚薄难以均匀,虽然坯体在未烧时的外壁感到很平整,但烧成后由于以上原因产生了不同的收缩,出现了器表面不平整的现象,用手自上而下摸去,有高低起伏感,所有印坯产品均有此感,只有利坯成形法才可避免此现象。
4.大件瓶、罐的底均另湿接。底在印好时即用铁制“板刀”快速挖足,器底可见较粗刀痕,底不够平,足端平、足壁厚、内壁外斜,有随意挥就感。小件瓶、罐、觚、水注、鸟食罐等均为平砂底,不另接。
5.有高圈足的一类器物,如玉壶春瓶、盘口双耳瓶、蒜头瓶、带盖执壶等,圈足均另接,足外撇或垂直,不正圆,见接痕,足壁厚1厘米左右,足端平切。
6.阴模印坯的器外表,是靠模壁定型时形成的光洁面。器物印、接好后,外壁不再利坯(修坯)。如果器表面有大的空隙,或有印压泥时因泥过于或未按压紧密而产生泥表面浅裂纹现象,对此只是立即用泥浆局部填平或刮平,有的还留有小空隙和泥表浅裂纹,没有利坯刀痕。
7.梅瓶口的特殊接法:在瓶的接口处上部内侧与瓶口下部外侧各留约一厘米高的半壁厚的“止口”,用接头泥相卡接合而成。所以口的接头痕在口内壁上约一厘米处。这种接法,接头接触面大,接得特别牢固,不会脱落。
为什么元青花的成型方法一反宋代琢器拉坯成型法和圆器先拉“水坯”待稍阴干后套在阳模上拍印成型呢?
分析原因有二:
1.宋以前的坯泥是单一的瓷石泥,尚未引入高岭土,于是大件器烧不成功。此时拉坯成型技术也只局限于制小件产品。元青花硕大的圆、琢二器,当时的拉坯技术无法达到。
2.制坯原料中加入了近三分之一的可塑性差的高岭土和三宝莲釉果泥,使可塑性比“南不”瓷石泥差,技术不熟练的拉坯工人也无法用此泥一次拉成如此大件器来,所以才改为印坯成型。
3、施釉在坯体外表面上覆盖一层釉料的操作叫施釉。景德镇自古以来有多种多样的施釉方法,元代青花瓷的施釉方法也较多,现按不同品类分述如下:大件琢器:大口的罐、瓶等器外用浇釉法把坯体置于盆中的木条架上,瓶口盖住,双手各端一大碗釉,同时往颈、肩部稍用力浇去,釉便往下流满全器,并有一部分流入器底部(器底部多留下没有刮干净的釉块)。釉层的厚薄主要靠施釉工对釉的含水率来控制,釉厚会使青花“蒙花”,釉薄了会使青花呈灰黑色。器内用大笔涂釉,操作率意,釉较薄,不均匀,有的有没涂满釉的漏笔现象。
小件琢器,器内一般不施釉,仅见小盖罐有荡釉,有的荡釉不满。其余只是在沾外釉时口内有约1~3厘米高的釉面。小口的大梅瓶(包括八方的)、葫芦瓶(包括八方的)、长方形双螭耳扁瓶、直口双耳瓶等,器内也不施釉,仅在口颈内涂上一节釉。琢器的足底一般不施釉,但玉壶春足底都普遍荡釉,有的荡釉不全而留下一部分无釉的砂底。
由于内、外壁上釉时器物口沿部位都会沾着釉,所以此处必须两次上釉,因此出现厚釉、釉色深青和大面积“泪痕”现象。中、小件圆器:中小件盘、碗、碟、托、盒等,器内用浊釉法:即左手拿着“靶子”,口向内侧,右手用勺把釉盆中的釉稍用力地往器内心浇浊,此时双手相对用力,配合熟练,釉在外力的作用下,器内则满挂一层均匀的釉。这类中、小件圆器产品,施了内釉再施外釉。施外釉是用蘸釉或浇釉法。蘸釉是:左手用托勾把坯托起置平,右手轻轻地按着器内,小心地将坯浸入釉盆中,当釉满至口沿片刻,速将坯从釉中取出放置料板上即可。碗类的圈足,是拉坯时留下约两三寸长的实心泥靶,便于把握以便画坯、施内釉。“诶画、施釉工竣,始旋去其柄,再挖足、写款”,最后荡釉、取釉、装匣。所以镇人自古称它为“靶子”。四、装匣将坯体置放于匣钵内的操作叫装匣,也叫装坯。景德镇始用匣钵装坯入窑烧瓷始于北宋初,至今高档仿古瓷的装烧仍有保留。
清乾隆八年唐英编《陶冶图说》也有制造匣钵的章节,对坯体装匣烧成的优点、匣泥土的产地、匣钵的制法等有准确记述。以上文献结合对元代青花窑址的调查资料可以明确如下几个问题:
1.景德镇在北宋初之所以淘汰了五代支钉迭烧的无匣装烧工艺,采用匣钵装烧工艺,是因为用匣钵装烧入窑可扩大窑室,增加窑内的装烧量,减少窑内烟土污染,提高烧成质量。
2.制匣原料用量大,均是镇之周围所开采的。各地匣土的性能不同,有的颗粒粗、石英含量高或氧化铅含量高,均耐火(熔点高),有的较细,可塑性好。所以宋、元时的匣泥配方是多元的,都必须具有可塑性、粘性好、耐火度比瓷胎烧成温度高、热稳定性和导热性强等优点,“钵佳者装烧十余度(次)”。由于元代大件器物多,匣钵质量比南宋时好是可想而知的。
3.匣工与陶工、土工一样,均是独立的、相互依存的作坊。这是匣钵用量大、质量要求高而必然产生的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产业链的形成对瓷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5.装元青花的匣钵由于底不很平,都必须在匣底铺一层垫渣。此垫渣是用早稻谷壳灰拌深酱色(含铁、锰较高)的匣土渣或高岭土渣,用瓷质圆形“拍子”拍打平整后装坯的。有的直接置于垫渣之上,“底空处以沙实之”,如大盘底内用此垫渣填满,顶住底板,使在烧成时底不下沉。所以,器足端和底部多有粘渣痕。还有的“一泥饼托一器,底空处以沙实之”,即用匣泥饼垫烧。
6.胎体在装匣之前,必须将足端上的釉用刀(竹、铁质刀均可)刮去,景德镇俗称“取釉”,使圈足留下了工人操作时迅速、干脆利索的刀痕。此装烧法会给器底带来以下特征。 ①元青花产品的砂足、底,有的有火 石红,有的没有火石红。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笔者仿古瓷的经验,器物产生火石红的原因是:窑刚歇火阶段,由于窑内会进空气,空气中的氧会使涩胎表面的低价铁产生二次氧化,新生成三氧化二铁,涩胎上火石红就产生了。可见产生火石红需具备如下条件:A.坯泥中含有0.1%以上的三氧化二铁,福建德化象牙白胎内不含铁,涩胎处不会有火石红;B.釉和垫渣要碱性强,碱性物可起氧化剂的作用,帮助涩胎产生二次氧化。谷壳灰碱性强,第一次垫烧,器砂底处必出火石红;第二次以后,由于它的碱性转化为中性或酸性,则不太会产生火石红。匣内垫渣一般使用五次左右,所以元青花盘、罐等底足没有火石红的多便可以理解。C.窑歇火后,窑门闭住,使窑室内降温慢,产生火石红的保温时间充分。
对景德镇而言,蒋祈《陶记》、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唐英《陶冶图编次》、蓝浦《景德镇陶录》、向焯《景德镇陶业纪事》,还有方志、村谱中的部分章节,以及专家们发表的考古报告和论文等,这些古文献的字里行间,都浸透了对景德镇瓷业的真切记述。益运居不到当地来考查或参与制瓷是写不出如此实录的。
另一方面,学瓷者要反复到景德镇调查古窑址,认真观察分析窑址中大量的瓷片和窑具、窑炉等。它可把你带进历史,领会到当时窑工的辛勤劳动和创造,窥见当时窑业之规模和行业间、作坊内部的分工,了解到不同品种的烧制工艺及由此打上的时代烙印。你触摸着历史,触摸着实物,会难以忘怀!不到景德镇来学断代辨伪,不多看、细看真品和瓷片标本,是难于学好这门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