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大师李可染竟也是京剧票友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艺术中的奇就是好。中国古典小说中有“传奇”,中国绘画则讲究似奇反正、奇能见正、正中见奇。
程砚秋的戏非常奇,是奇中见正。他的嗓音很宽,常用险腔,有时唱高腔,忽然从很高的高腔掉下来转为低腔。有时高亢激昂,有时又细如游丝,我很喜欢他的唱腔。
——李可染
李可染的京胡
在我儿童时代,每听到从街道窗口传出京胡的声音便感动,心便跳动起来。后来自己开始学习起。当时,街上有一个卖唱的乞丐,每晚拉着胡琴在街上游走,我便每晚暗暗尾随在他身后,听他拉琴。这是我学琴的第一个老师。
——李可染
李可染《浔阳琵琶》 (1946年)
1925年春,李可染从上海美专毕业回到徐州,适逢军阀张宗昌为其母祝寿(农历四月初八),在徐州大办堂会。杨小楼、余叔岩、程砚秋、荀慧生等京剧名家一时齐集。李可染通宵达旦地观看表演,深为东方文化的神韵所倾倒。他晚年一再说,当时真是“如聆天乐!”
李可染在徐州京剧堂会上第一次看到程砚秋的、余叔岩的演出。程砚秋以气催声,幽悠深婉的唱腔给李可染留下了难于磨灭的印象,他常常取之譬喻绘画要以奇险取胜。
1925年徐州京剧堂会
1925年徐州堂会报道资料
李可染《卖唱图》(1949年)
李可染爱听戏,同时也有很多戏曲界的朋友,如田汉、欧阳予倩、张君秋、李世济等等。在齐白石老人家中,来了兴致,弟子们也会演上一出,通常是李苦禅扮净角,李可染拉京胡。
李可染夫妇与京剧名家张君秋
李可染夫妇与京剧程派名家李世济
在我年轻的时候,有个时期想学拉胡琴。一位同乡带我去见胡琴圣手孙佐臣老先生。我恭恭敬敬向他求教,老人家说:“学艺第一要路子正,第二要能用苦功;话极平常,可是世上学艺的人成千上万,能有几人真正把路子走正了,把功夫练到了家的。⋯⋯”那位同乡告诉我说,孙老先生早年练功时,在数九寒天,把两手插在雪堆里,等到冻得僵硬麻木,才拿出胡琴来练,不到手指灵活、手心出汗,不肯收功,看他左手食指尖上一条深可到骨的弦沟可以想见他当年练功的情况。最后那位同乡感叹地说:“世人只知孙老先生的演奏,金声玉振,动人心魄,却很少人知道这感人的琴音是怎么来的!”
——李可染
李可染自小喜欢京胡,虽然后来没有成为琴师,但他始终保持着这一喜好。
李可染在杭州国立艺专时,写生之余还常常要拉上一曲。当时,西湖边的船工和居民对这位拉胡琴的青年相当熟悉。直到晚年,李可染的手上还留有练琴时留下的弦痕。不少内行都知道,李可染有一手好琴功。虽然如此,李可染仍然自谦学琴入手不正,当不了一位好琴师。入手要正,功夫要实在,李可染对琴如此,对画亦如此。
这是现存唯一一帧李可染拉京胡的照片,弥足珍贵
每当创作遇到困难时,李可染总会痛痛快快地拉一段京胡。随着激越的琴声,得到些许放松……【注:部分内容文字摘选自《李可染序传》/孙美兰;《世纪可染-文献集》/李小可、陈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