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风俗】微山湖区的灯节与别具一格的灯


  如果说大运河是飘在祖国大地上的一条银丝线,那么微山湖便是串在这条银丝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微山湖虽然很年轻,微山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最远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她丰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景观,以及独特的民俗民风,都给她蒙上了一层神秘而迷人的面纱,令每一个知道她的人着迷与神往。
  从今天开始,小编将向大家逐步介绍微山的历史人文,民俗民情,自然风物......

微山湖 龚玥 - 民歌红2

微山湖区的灯节与别具一格的灯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是继春节之后的第一个大节。在微山湖区,元宵节这天的主要活动,是家家户户挂莲花灯,蒸面灯,舞龙灯。所以元宵节在当地又叫“灯节”

挂莲花灯

灯节这天,渔民们早早地吃过元宵,把自制的莲花灯挂在船头上。莲花灯的制作独具特色,灯架用苇子经火烤加工扎制而成,底座像个大花篮,周围贴上用红纸剪好的莲花瓣,中间扎成四棱或六棱柱体,周围用水红色纸(当地方言,即粉红色纸)贴上,根据当年的年份贴上剪制的生肖图像和其他花样儿。灯内放上蜡烛或蒸好的面灯。莲花灯扎得特别大,面灯里加的油也特别多,是为显示主人家底厚实,人财两旺,又为预示主人来年有好运,前途光明。因此各家各户竞相扎大灯,点亮灯。

蒸面灯

早在正月初十前后,渔家主妇就和好面,发好引头(酵母),准备元宵节蒸面灯。面灯花样百出,造型优美,有十二生肖灯、鱼灯、莲花灯、月灯、龙灯等等不下一二十种,家家必蒸的灯就是“龙灯”和“月灯”。龙灯的制作要精细形象,龙头最能体现渔妇的技艺和水平,技术不精、经验不足的就和龙身一样用发面蒸,蒸出来往往龙头过胖,原来刻制的五官、龙须、面目全非。有经验的渔妇,龙头用实面,龙身用发面。龙头用面和得要硬朗,雕刻起来随心所欲,蒸好后不变形。加上油,上好芯,点好放在船头。

  “月灯”,平常年份蒸12个,闰年多蒸1个。每灯都按月份数捏褶。渔民最关心的是面灯蒸熟掀锅的那一时刻。锅盖一掀,全家人围着锅瞪大眼,看哪只灯里水多,哪只灯里水少,就意味着哪个月份里雨水多,哪个月份里雨水少。为了进一步测试当年雨水,也为节日增加情趣,面灯蒸好后,各月灯中加入等量的食油,插上用棉捻儿做成的灯芯,点着后放在船的四周,耗油快的昭示着那月水多,耗油慢的昭示着水少。一般说来,月灯出锅时水多,点灯时耗油快,然而,两者相巧合的毕竟是少数,多数情况下,两者不统一,在这种情况下,一家人往往各执已见,待到年底再去证实。

竹马灯

竹马灯以竹篾为骨架扎成马头和马屁股,外用彩纸糊成。表演时,把马头和马屁股分系在人身腰际前后,而成人骑在马上之形象。一套竹马灯为12匹马,另有黑驴1头。骑马者均扮作梁山泊将领形象,如宋江、吴用、扈三娘、杨志....骑黑驴者必为李逵。每匹马由一马童相伴。演出时,1人牵头,手持令旗,指挥马队变换队形,中间加唱,以唢呐伴奏。表演套路有迷魂阵、旋风阵、乌龙摆尾等。1950 年,夏镇奎文街的竹马灯参加山东省民间舞会演,获二等奖。

骨牌灯

骨牌,一种赌具,为长方形,32张为1套,两张为同一种符号,共刻16种符号,分别表示天牌(9 点),地牌(8点)、人牌(7点) ......骨牌灯是以骨牌的形状扎成的长方形的灯。演出时,由16人妆成戏剧人物形象,每人持两个骨牌灯,在锣鼓声中穿花走队,翻转牌灯配点加唱。表演套路有四门、单马龙、双马龙、剪子绞等。新中国成立后,因骨牌为赌具,一度被禁演。后在旧有灯形的基础上改为“标语灯”,即每一灯上书一条醒目标语。但标语灯演出形式较前简单。现骨牌灯统称为标语灯。

龙灯 

龙灯也称“龙舞”。龙头、龙身骨架用荆条、竹篾、铁丝扎成。龙头突目长角,巨齿赤须,血盆大口。龙身为多节结构,9~13节不等,单数为多,每节间距约5尺许,每节称一档。全身布幔彩绘。表演者手持每节固定木柄,在锣鼓、唢呐、鞭炮声中摇摆翻舞。动作有:摇头、摆尾、翻滚、盘龙、波浪等。微山县的龙灯以夏镇盐当街和欢城镇小屯村的龙灯最为著名,两地的龙灯均有两百余年的历史。

舞龙灯

  夜色降临,明月初升,一帮或数帮组成的龙灯队,便来到湖边岸上舞起龙灯。龙灯一般用竹木扎成9节或11节的骨架,骨架在15~20米左右,节内设有旋转的灯座,安上灯火。龙头、龙角有的用纸裱成,有的用木头刻制成(油上油漆),以红绿麻线为髯、以钢丝盘簧为须,顶端系上红绒球:龙角披挂红、绿彩绸,迎风飘摆。整个龙身的龙衣是用白布制成圆形,将各节连成一体,最后再用金、银粉,精心描绘成遍体鳞甲,洒红点翠,腹部描画成乳白色的花纹(龙鳞有的也用黄布剪成鳞状缝上),四腿五爪,两眼炯炯。演出时,前面一人手持大珠,一锣一鼓协调动作。后面扮演风婆、雨婆、雷公、电母的,拿火流球、硫黄火球、药筒的紧随其后,队伍两侧不时鸣放鞭炮,烘托气氛,耍流球的人在前打场,持珠人引龙前行,举龙头人在半空中上下起伏,一时左右盘旋,一时侧仰着全身,一时龙头随珠,尾随龙头拼命追逐,宛如巨龙腾云游水。一阵喝彩声过后,龙头高举,用电灯泡装饰的龙目,闪闪发光,左顾右盼,张牙舞爪,十分威严,又十分动人。这时龙腰部位的舞龙人,健步如飞,舞弄着整个龙体,将龙头紧紧地围绕在当中,顿时做出盘头舐尾之势,持红珠的领龙人,将珠摆动,另外一人把硫黄药往上一甩,在半空中形成一个大火团,火团的周围散发出灰褐色的浓烟。趁浓烟未尽,持龙人的两臂伏地,横侧龙头,使龙头从龙腹部抽出,隐隐约约地穿过这弥漫的烟雾。就在这一瞬间,后边举龙体的人,又逐个地跃过,恢复了龙的原状。龙的长躯伸展后,尾部的举龙人身披一串响铃,左右摇摆,轻步颠挪,牵动着整个龙身,首尾相配。紧接又是一个抬头望月、星云布雨施雷之势。龙体两侧鞭炮齐鸣,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围观的群众跟随着舞龙队伍流连忘返。
  南湖的渔民龙灯更有它发挥聪明才智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每年的正月十五,都要沿大运河光顾夏镇街。一个20多米长的庞然大物,分载在五六只小船上,越过三孔桥,穿过闸口,缓缓北上到现在的东风桥。艄公们有意逗乐,船行的特别慢,两岸观众要求在船上玩耍。盛情难却,龙躯开始左右旋转,时高时低,恰似龙腾虎跃,忽而跪在船头,将龙头伸向水面,龙尾翘起,左右摇摆,好似蛟龙吸水。再看火炮四溅,像是晶莹的水珠飘洒在遍体鳞甲的龙背上,在火药的滚滚浓烟中时隐时现,此时两岸观众掌声如雷,鸣放鞭炮,以示祝贺。
  微山湖区渔家的灯节,便在舞龙的鞭炮声中结束了。
(0)

相关推荐

  • 【我的乡情147】赵精华:那灯 那人 那夜

    扫描二维码了解征文详情        那灯 那人 那夜        赵精华 追寻时光隧道的岁月之旅,故乡令人难忘的元宵之夜的灯会,总会时时浮现在眼前. 时值华夏初暖,花儿次第开放,春已降临阡陌,乡情 ...

  • 舞龙灯

    寻觅绥宁苗族风俗之十八 绥宁苗族原汁原味的舞龙灯(上世纪九十年代舞龙灯实景图片,图为青龙)(大园古苗寨龙灯) 舞龙灯 舞龙灯,是绥宁境内各地都的习俗,尤以巫水河流域苗族地区的龙灯最具特色.苗族舞龙灯又 ...

  • 写作素材 | 描写节日活动的好句好段

    往 期 回 顾 描写节日活动的好句子 有趣的是,那些胆小的孩童们用两只手蒙住了脸,可是转动着的两只大眼睛却从手指缝里偷偷地要把这奇妙的,会响的东西看个究竟. 只见一个英姿勃勃的青年,手里拿着一个彩球逗 ...

  • 过“月半”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2015-03-05 15:42 徐金渭 在我老家衢江区峡川镇后山村,没有"元宵"一说.元宵节就叫"月半",而且各个自然村过" ...

  • 特色的渔民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是继春节之后的第一个大节. 在微山湖区,元宵节这天的主要活动,是家家户户挂莲花灯,蒸面灯,舞龙灯.所以,元宵节在当地湖区又叫"灯节".微 ...

  • 西安迎龙灯

    进入正月,如果没有迎龙灯.请戏班子唱大戏,那么,与忙碌而热切的腊月相比,正月就显得过于冷清和枯寂了.好在,我们的先辈聪明透顶,鼓捣出了这些文化样式,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抚慰了我们的心灵世界. 在我们 ...

  • 《户县正月耍龙灯》​作者:焦寿轩/诵读:如海

    户县正月耍龙灯 作者:焦寿轩/诵读:如海 版式设计:沐兰  编辑:半夏 在我的老家户县,旧时候每到正月十五都会举办盛大的灯火晚会!有烟火.钱歌.诗会,还有各式各样品种繁多的花灯.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耍 ...

  • 宁乡楚江之畔盛行于春节期间的民俗文化 龙灯

    旧时,沩乌楚靳四水流域,春节龙灯随处可见,唯横市龙灯最具典型. 横市龙灯历史悠久.清同治六年(1867年)<宁乡县志风俗志>记载:"上元龙灯以纸扎头--各庙寺醵金演剧,观者如堵. ...

  • 家 乡 的 龙 灯

    云南楚雄   田    斌 名不见经传的大姚七街,是我的家乡.他藏于深山,偏居一隅,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了自己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民俗.远离城市,又使得扎根于民间沃土的龙灯文化得以洁身保持,在不幸中又 ...

  • [连载小说] 盅王 第二十八章 坪地寨的龙灯

    盅 王 作者:老农 28 坪地寨的龙灯 过年天天吃吃喝喝,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就到了正月新年,初四晚上,一场大雪从铺天盖地的下下来,直下到初五才停,天地间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地上铺有足有尺把深的雪.家 ...

  • 绥宁苗乡龙灯歌总汇(十二)『唱道师坛』『唱老司坛』『送灯歌』(歌词版)

    绥宁苗乡龙灯歌总汇 (十二)‍ 2019猪年大吉大利 唱道师坛 客唱 我来接来我来迎, 粗歌难接你细声. 接你歌来不会唱, 接你马来不会迎. 今夜南风吹得大, 顺风飘落宝坛门. 龙王抬头打一望, 元始 ...

  • 【习作】三上第五单元 写一写在综合性学习中你看到的、听到的、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

    话题:写一写在综合性学习中你看到的.听到的.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 风味小吃--毛豆腐 ■文/王昱诚 我的家乡在淳安县汾口镇.这儿山清水秀,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家乡的风味小吃有很多,如:馄饨.烧饼.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