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 冯猛:社区分类治理,怎么分?怎么治?(理论工具篇)
社区分类治理,怎么分?怎么治?
近些年,社区治理在各大城市如火如荼地展开,在促进社区发育和社区主体成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哄而上”、“千篇一律”的现象,不仅没有达到社区治理的积极效果,反而耗费了大量的人财物资源,背离了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初衷。
实施社区分类治理,通过划分社区类型,匹配相应的治理路径,避免社区治理同质化,改善社区治理低效率,是提升社区治理有效性、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重要进路。
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冯猛副教授与上海研究院、浦东新区民政局、浦东新区社区服务中心合作,在2019-2020年实施完成课题“超大城市社区分类及其治理路径探索”,所撰写论文《特大城市社区分类治理:理论框架与实践应用》发表于《福建论坛》2020年第11期。我们摘取论文精要,分“理论工具篇”“实践应用篇”两期推出,以期共同探讨城市社区分类治理的路径与方法。
冯猛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基层社会治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上海哲社青年项目1项,及上海市妇联、上海研究院、浦东新区民政局等决策咨询课题多项;在《社会学研究》《社会》《中国行政管理》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编《经济社会学研究·第五辑》等。
社区分类治理,怎么分?怎么治?
(理论工具篇)
基于城市社区治理的现实基础与实践要求,我们尝试构建一个可以应用于城市社区分类治理的新视角——“分类-匹配”框架。具体步骤为:(1)以“社会交往度”和“资源活跃度”两个维度作为分类标准划分社区类型;(2)根据治理参与主体关系区分权威整合、专业介入、社会扩展、自我成长等不同的治理路径;(3)以提升社区治理有效性为导向,将社区类型与治理路径进行匹配,选定适当的治理方法。
一
社区类型划分
采用“社会交往度”和“资源活跃度”作为分类标准,对城市社区进行分类,社会交往度主要考察社区成员间的关系程度,表明社区的社会交往关系,构成对社区治理路径选择的结构约束,资源活跃度主要考察社区拥有的治理资源及社区成员运用资源的能力,构成社区治理路径选择的支持条件。
社区社会交往可以表现为“疏离”(甚至矛盾重重)或“紧密”,社区资源可以呈现为“丰富”或“薄弱”,由此,社会交往度和资源活跃度共同锁定某个社区的特定形态,当不同社区有着不同的社会交往度和资源活跃度时,便区分出了不同的社区类型。
按照社会交往度的高低与资源活跃度的高低可以区分4个象限,众多社区分布在由两个维度交叉构成的象限内,可以发展出4种社区类型:
第1种类型的社区(左下区域)为低社会交往度-低资源活跃度的社区,社区居民之间较为陌生,治理资源不足,治理活动开展不充分,新建商品房社区或居民来源多样的动拆迁社区较多存在这种情况。
第2种类型的社区(右下区域)为高社会交往度-低资源活跃度的社区,社区居民之间相对熟悉甚至关系紧密,但治理资源受限,治理活动单一,比如售后老公房社区。
第3种类型的社区为低社会交往度-高治理资源度的社区(左上区域),在某些商品房社区,得益于近些年社区自治项目活动实施,部分居民已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治理活动,社区治理有声有色,但总体上社区居民之间还较为陌生。
第4种类型的社区(右上区域)为高社会交往度-高资源活跃度的社区,这类社区的数量还不多,但在一些开展治理活动较为频繁的老旧社区和有治理基础居民联系日渐紧密的新社区,已经出现社会交往和资源运用都非常活跃的迹象。
二
社区治理路径分类
当前城市社区治理实践涌现出多种多样的做法,如党建引领、三社联动、网格化治理、项目化运作、大数据技术应用等,其背后均代表着不同的治理路径或治理路径的组合。根据治理要素特征不同,将社区治理路径分为权威整合、专业介入、社会扩展、自我成长等四种类型,四种类型涵盖了社区治理路径的所有状况,且彼此之间构成互斥关系,符合分类原则。
权威整合路径是指由社区单个主体集中统筹社区事务,实施一体化治理,这一路径较多应用于社区需要集中力量应对急切、重要事务的场合,在我国社区治理过程中,社区党总支、居委会经常扮演权威统筹者的角色,在特定情况下社区其他类型主体也可以充当权威角色。
专业介入路径是指在社区治理活动中借鉴或引入专业工作方法,除了专业的社区社会工作方法,涉及到法律、金融、教育、健康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资源,这些方法和资源多由第三方提供,便于与较多倚重社区干部个人经验的传统治理方式形成互补。
社会扩展路径是指将有效的社区治理方法及效果惠及到更多的社区成员,调查发现一些社区已经探索使用了较为先进的治理方法,但往往局限在部分人群中间,社会扩展正是将这些治理方法及其效果扩展到更广泛的社区成员之中。
自我成长路径是指社区成员根据社区发展状况,自主应用恰当方法予以治理,在自我成长为主要治理路径的社区中,社区成员形成良好的分工合作,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和社区发展特点变化,选择适合的治理方法,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
上述四种治理路径类型是一种“理想型”,在现实的社区治理活动中,多种治理路径往往融合在一起,社区治理蕴含的治理路径时常处于“混合”形态。
三
社区类型与治理路径匹配
依据社区类型选择社区治理路径,其目的是藉由社区活动的展开实现社区有效治理,提升居民在社区生活中的获得感。提升社区治理有效性可以从“补齐社区短板”入手,即社区当中哪一项发展内容最为薄弱,就在能够增强该项内容的工作上作重点投入,使社区治理的需求和投入达到最优均衡。
按照四象限类型的社区划分,可以看到:
(1)“低社会交往度、低资源活跃度”社区的短板是“基础秩序”,这类社区缺乏增进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规范和规则。由于人们的交往稀疏,治理活动少,社区无法依靠日常交往形成非正式规范,亦不能通过治理活动建立正式规范。这种类型的社区需要强有力的统筹者主动出面,整合社区多种力量,建立规则与秩序,权威整合机制恰恰具备这样的优势。
(2)“高社会交往度、低资源活跃度”社区的短板是“技能”,社区治理活动开展缺乏必要的专业工作方法。在这类社区中,居民之间的交往是紧密的,人情关系是熟悉的,但往往受传统管理习惯制约,缺少利用专业方法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思路和举措,专业介入机制通过内部发掘和外部引入拓展专业资源,能够弥补这一短板,在维护好社区成员关系的同时为社区治理积累更多的专业技能。
(3)“低社会交往度、高资源活跃度”社区的短板是“人气”,社区中人和人之间较为陌生,不足以形成支持社区持续发展的社群氛围。在这类社区中,先进的治理方法已经为部分居民使用,或者居民掌握了随时可以将之用于社区治理的有效方式方法,他们需要做的是将这些方法扩展到更广泛的社区成员中,社会扩展机制所呼应的正是治理的扩散问题。
(4)“高社会交往度、高资源活跃度”社区在社会交往度和资源活跃度上都达到了较高层次,貌似不存在短板,但在这类社区中,无论是维持社区正常运转还是推动社区向前发展,都需要探索新的机会和方向,面向未来的机遇构成了这类社区的短板。自我成长机制能够通过社区自我增能,发挥社区主体的智慧,鼓励社区成员创造和捕捉更多发展机会,从而实现居民与社区同步成长。
随着社区治理活动的开展,社区内的社会交往度和资源活跃度都会发生变化,由二者锁定的社区类型也会随之变化,此时应根据新的社区类型特点重新选择并应用治理路径,唯此才能够保持社区治理持续有效。
四
应用“分类-匹配”框架的操作要点
将“分类-匹配”框架应用于城市社区治理实务时,应把握该框架的若干操作要点:
第一,“分类-匹配”框架可以应用于社区层面,也可以应用于社区事务层面,当社区治理资源不足以支撑在每一件具体社区事务上进行选择匹配时,以社区为选项进行匹配是恰当的,当社区已经拥有了足够的治理资源储备,能够熟练运用多种治理方法时,以社区具体事务作为匹配选项是更恰当的。
第二,社区分类匹配的基本单位是居民区或自然小区,以当前我国社区发育程度,将匹配单位设置在居民区或自然小区层面是合理的,这就要求开展社区治理活动时要以社区结构为参照,路径选择首先考虑与社区特点的适配性。
第三,治理路径的选择不是完全抛开当下的社区现实条件另起炉灶,“分类-匹配”框架充分考虑社区“嵌入性”特点,依据社区环境和治理现状实施治理,这就使得匹配治理变得相对简易可行。
第四,社区分类治理的直接作用方式是“补短板”,在社区现实场景的具体执行应用中,要求治理者要把握社区特定情况,找准社区欠缺点补足补齐,这一点与社区分配治理应对短板的优势是一以贯之的。
第五,尽管社区面临的治理环境和拥有的治理资源是不尽相同的,但每个社区都能够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应用与之适配的治理路径,四种治理路径及其组合既可以应用于资源丰富的社区,也可以应用于资源匮乏的社区,“分类-匹配”框架在社区治理中有着广泛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