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著名的10副经典对联,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爱。10副经典至极的对联,千古绝对,简直太惊艳了!

第1副对联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憾月常圆。

这副对联上联其实是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一个诗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第2副对联

金盏凝霜成玉盏;鸡冠缀露变珠冠。

点评:“鸡”同“玑”是谐音,使的“玑”与“珠”同“金”、与“玉”相互对仗,妙极。

第3副对联

枝头睨皖黄鹂,唤回午梦;梁上呢喃紫燕;说尽春愁。

第4副对联

一枝烛尽,烧残举子之心;三幅文成,惊破试官之胆。

这副对联是考场上的妙对。相传永乐年间科举考试,考场用蜡烛来计时。

第5副对联

小麦已熟,父子及早当归。大财未进,阿娇权歇半夏。

这幅对联上下两联各含有三种草药的名称,上联是写“附子”、“鸡爪”和“当归”,蕴含着归家之意。下联是写“阿胶”、“全蝎”和“半夏”,意为需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够回家。

第6副对联

谁教人只管好高上上上上;我替你从容定喘来来来来。

第7副对联

细雨密如丝,何机可织;明霞红似锦,无剪堪裁。

这副对联巧妙之处在于独特的比喻。

第8副对联

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第9副对联

烟沿艳檐烟燕眼;雾捂乌屋雾物无。

此联的难度不仅仅是七字同音;辘轳格的形成让这句上联变得难上加难!

第10副对联

烟锁池塘柳;灯垂锦槛波.

大意是:烟雾围绕住池塘上的柳树,灯倒映在像锦褴的水波中。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在除夕让学士在桃木板上写的这两句,成了中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0)

相关推荐

  • 樵夫出上联“此木为柴山山出”,秀才想了一夜,对出经典下联

    中国对联文化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中最受大众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对联文化其实和中国的诗词很像,都讲究平仄押韵,对仗工整,在很多诗词中,甚至还能看到对联的影子.对联,其实就是浓缩版的诗词.对联和诗词 ...

  • 史上最著名经典对联,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爱.10副经典至极的对联,千古绝对,简直太惊艳了! 第1副对联 "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憾月常圆. " 这副对联上联其实是 ...

  • 史上最具禅意的经典对联,言简意深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偶尔登高山,访名寺,最喜欢的便是那门前的对联.短短两句话,言简意深,禅味颇浓,再三回味琢磨,方能领悟其中真意. 乐山凌云寺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

  • 历史上著名的10大经典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 1.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 ...

  • 历史上最著名的10副对联,文采飞扬,堪称传世名联!

    历史上最著名的10副对联,文采飞扬,堪称传世名联. 1.进去乃游神境内: 出来便到戏场中. 仙凡界者是仙境与人间的分界线.仙境清心幽雅,公平和谐:人间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好似戏场.到那里去?由你自己选 ...

  • 史上最著名经典对联,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爱.10副经典至极的对联,千古绝对,简直太惊艳了! 第1副对联 "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憾月常圆. " 这副对联上联其实是 ...

  • 史上最著名经典对联,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爱.10副经典至极的对联,千古绝对,简直太惊艳了! 第1副对联 "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憾月常圆. " ...

  • 史上最著名的10对急智对联,不得不赞叹:古人真的太厉害了!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一字一音,是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对子定佳婿 明代程 ...

  • 史上最著名的10对急智对联,看完不得不赞叹:真的太厉害了!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一字一音,是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

  • 历史上最著名的10副对联2

    历史上最著名的10副对联2 6.孟光轧姘头,梁鸿志短: 宋江吃败仗,吴用威消. 这幅对联中用了四个历史人物的名字,即举案齐眉中的孟广和梁鸿,<水浒传>中的吴用和宋江. 7.鱼所肉所麻将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