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大历史下的《大雾霾》

【经岚书评】17B01

大历史下的《大雾霾》

——读《大雾霾》一书有感(1)

文/李志青

阅读书籍:《大雾霾》,彼得·布林布尔科姆〔澳〕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1。

受汇智读书会的推荐,近日有幸读到《大雾霾》(中文版)一书,虽然还没完全读完,但忍不住写一些感想,与诸位分享。

这本书的全名是《大雾霾:中世纪以来的伦敦空气污染史》,这个长长的标题较为准确地划定了本书的范围和性质,那就是讲述过去800年左右,在伦敦所发生的种种空气污染,尽管作者是一名知名的环境科学家(澳大利亚著名大气化学家,国际著名大气环境期刊Atmospheric Environment的主编,东安格利亚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大气化学教授。)但在这本书中,并没有很深奥的科学道理和公式,也没有“学者式”的加油添醋和渲染,基本上是一种平铺直叙的口吻,而且是大篇幅的引经据典。应该说,作为一部编年式的“地方雾霾史”,全书的写作是严谨的,同时,也因为其中关涉科学,因此全书也是专业的。虽然这本书的推荐词似乎有点“言过其实”,但仍不失为一本面向学界和具有一定好奇心的普通读者的好书。

之所以说是一本好书,笔者给出的第一个理由,也是最重要的理由是,该书将当下严重威胁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雾霾”放在了一个大历史的框架中来描述,大历史框架的关键之处在于,它认为雾霾并不是无缘无故地来,也不会无影无踪地走,而是与我们所处的历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回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雾霾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正如我们好奇地去探究生命起源一样。显然,这样的框架是与当下科学界心急火燎地找寻“雾霾之源”的做法是大相径庭的,在现代高科技的帮助下,实现雾霾的源解析并不困难,而且不同时期的科学家们也都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但是,我们却发现,完成雾霾的源解析之后,雾霾的问题并没有被解决,相反还愈演愈烈。这是因为科技不够高明吗?或者雾霾的源解析还不够充分?其实,原因在于,解决了科学问题之后,我们并没有真正地懂得“雾霾”,没有理解“雾霾”的来龙去脉,也就是它的今世前生。

今天中国的大雾霾,在大历史的框架中,它并不是一段孤立的历史片段,而是与20世纪50年代的伦敦、洛杉矶大雾霾遥相呼应,而20世纪50年代的伦敦、洛杉矶大雾霾也并不是孤立的历史片段,而是与更早期的空气污染遥相呼应,不同阶段,种种的雾霾和空气污染其实形成了一种延续关系,尽管一拨一拨雾霾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但在新的发展阶段上,总有后续者跳进雾霾的围墙里,并经历着各种发展的困境与考验。由此,假如我们失去了大历史框架的视野和格局,也就意味着,我们其实是没有真正地深入雾霾的机理,则同时也就意味着我们将无法找到根治“雾霾”的有效途径。

那么《大雾霾》这本书是如何给我们以大历史的框架呢?作者从一开头就直截了当地讲述了中世纪伦敦的空气污染,根据相关史料,作者详细地描述了拥挤城市里室内空气污染与室外空气污染的来源,那就是以木头和海煤为主要燃料的燃烧过程所排放的烟气,在不充分燃烧以及为了工业生产(如石灰窑)而进行的大规模燃烧作用下,考古挖掘出来的人类尸体显示,当年的烟气污染排放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类似于19世纪煤矿工人肺部受空气污染后的影响。在这样一段空气污染历史的背后,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在于,13世纪空气污染的加剧,实则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后所出现的各种工业品需求密不可分,当然,作为一个环境科学家,作者也并没有排除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那就是湿冷的气候导致相关的疾病,并进一步加剧了空气污染的负面影响。在这样一段历史的描述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当下雾霾的影子,那就是能源和生产生活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造成了严重的雾霾,并波及健康与生活水平。只不过,在这段历史中,能源是简易的木头和未经处理的海煤,生产生活领域也只是石灰窑,熔炉,壁炉等,而气象条件则也有所不同,表现为湿冷,而不是当下的变暖。尽管如此,千百年来,至今为止,我们也并没有摆脱这些因素造成的雾霾困扰。

那中世纪时的人们面对空气污染挑战怎么办呢?处于早期城市化发展阶段中的伦敦,找到的首要办法是严惩,那就是对排放“恶臭”空气污染的业主进行严厉的处罚(甚至包括死刑),但显然,这个办法并没有发挥什么功效,污染照旧在排放,第二个办法是“以空间来换环境”,简而言之,就是将大规模使用海煤等高度污染的燃料的生产过程搬离城市,到周边的森林里去,这个方法似乎很有效,但很快也被抵制,原因在于,生产搬离城市会带来额外的成本,而同时,手工作坊业主认为,是他先在这里进行生产,然后周边才慢慢地热闹起来,现在为何要让他们搬离呢?(这个道理在600年后被经济学家科斯加以系统阐述),再一种办法则是限时,手工作坊被限定在某个时间段内进行生产,以免排放空气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很有意思的是,这种方法其实与现代环境管理中的许可证制度极为雷同,但在五六百年之前的伦敦,就已经被付诸实施了。

这些措施有没有效果呢?根据历史记载,作者认为是没有效果,证据是在13-14世纪,在大瘟疫爆发前,人口的剧增,城市的扩大,都令燃料短缺的危机一再爆发,到最后,为了获得足够的燃料,人们已经不再计较那些可疑而陌生的燃料所排放的空气污染。其结果是,在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的情况下,一场大瘟疫不期而至,整个欧洲损失将近1/4的人口。在人口与资源矛盾得到暂时缓解之后,人类与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未完待续)

李志青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