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胸科修炼日记(十七)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一起进修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人人有拿手好戏,无论是在手术室讨论,还是宿舍里交流,甚至在地铁、电梯里闲聊,我总能收获知识、启发思路。
进修同学Dr ZHANG.KJ的手绘图(Dr YAO.F的气管手术)
进修同学Dr FENG.ZL的纵隔解剖标识(Dr MAO.T的纵隔肿瘤手术)
进修同学Dr HE.B的现场速记(Dr SUN.YF的空肠代食管手术)
通过手绘图复盘手术经过,把解剖标志、重点步骤、手术流程等画上标识,注入思考痕迹,形象生动、一目了然。来胸科后,我向各位师友学习,也养成手术绘图习惯。
虽然不够生动,但还算准确~
本周旁观Dr GENG.JF两例开放手术。其中一例纵隔肿瘤侵犯上腔静脉、右无名静脉、右肺上叶中叶血管,Dr GENG.JF将右心耳与左无名静脉搭桥,切割闭合上腔静脉、右无名静脉,切除右肺中上叶,一气呵成!两例手术,他边操作边教学——如何选择开胸切口,如何单手带线,如何反手打结,如何“轻柔地牵”,如何“粗狂地撸”;他甚至亲自关胸讲解,在场同学简直不能再幸福。
有时候观察一位医生开放手术,可以理解他腔镜手术的风格。虽然镊子+电刀组合,已进化成吸引器+电钩组合,但术中的无瘤原则,手上的细腻感觉一直没有变。
旁观一例Dr MAO.T剑突下胸腔镜纵隔手术。由于在家开展过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所以不只“看热闹”,而是更关注细节,诸如:切口的选择,病人的体位(站在病人一侧,不如站在病人足侧操作顺畅),是否切断剑突,血管的游离,淋巴结的采集,引流管的摆放,器械护士的位置……
在与高手的比较中学习,优化流程、改善细节、提高实力。
某日旁观Dr ZHOU.JH指导学生做手术时,忽然觉得眼前场景似曾相识,原来那是三个月前,也在这个手术间,也是Dr ZHOU.JH在台下教学,一样的单项式右肺下叶手术,一样的台上护士,一样的位置观看。
不同的是,三个月后的我,经过亲身实践、观察总结,已大部分能预判老师的教学动作,体会台上术者的困局,在台下也能想象自己彼时在台上的技术要点、操作流程。从这点看,自己已在不知不觉中进步。
回头看做过的笔记、写过的修炼日记,我也发现自己不断把许多“顿悟”变成“基本功”,把众多“惊喜”变为“平淡”,有些在技术上做到了,有些在思考方式上做到了。
持续记录文字照片就有这点好——时间永远向前,而成长的瞬间被永远定格。
前天,我搬个小板凳观看Dr TAN.Q手术。
巡回护士问:“你是谭主任组吗?”
不,我是粉丝。
“你是姚主任组吗?”(昨天气管手术的巡回护士也是她)
不,我是粉丝。
“你是郭主任组吗?”(之前食管手术见过)
不,我还是粉丝,我在赵主任组。
“你成粉条啦,在哪都能看见你”
其实我们来进修,人人都是粉条,大家忙完自己手术后,总处处旁观学习,我们的轨迹,绘出了手术室靓丽的风景。
周三,我以一台胸腔镜肺癌根治,结束6月最后一天工作,主任在边上,真是亚历山大,术后衣服全湿透,不过汗水换来进步,很值得。感谢Dr ZHAO.H耐心指导,感谢Dr ZHONG.CX 与 Dr CAI.D鼎力相助。
Dr ZHAO.H正给Dr ZHONG.CX讲述即将开始的气管手术注意事项
Dr ZHAO.H术后给 Dr CAI.D讲述游离肺动脉的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