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唐诗解读——李白之《塞下曲六首》(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

天山:指祁连山。

玉鞍:马鞍。

楼兰:西域古国,在今新疆境内鄯善县东南一带。

解读:

此组诗是李白翻用汉乐府旧题《出塞》《入塞》而成的新乐府诗歌。在这组诗中,或抒发文人志士的爱国热情,或记录军中将士的艰苦生活,或寄托闺中女子思妇之怨。

第一首诗应为组诗中较为著名的一首,起句“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对边关的自然的环境进行了夸张描写,边塞与内陆的环境还是有巨大差异的,五月在内陆已是花红柳绿的季节,但在边塞还是白雪皑皑。一个“寒”字将戍边之苦传神地表现出来。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如果说上联是从身体的感受写出塞外的寒冷,这一联则是从情感的体验抒发远离亲人的痛苦,继续延续上一句的苍凉意味,《折杨柳》古乐曲常表现离乡在外之人的愁苦,诗人用在此处,进步强调边塞生活的愁苦,自然环境毫无春色迹象,战士的精神生活的乏味和思乡之苦的煎熬,进一步国深我们对边塞生活的理解。

“晓战随金鼓,宵眠报玉鞍”,这一联作语意之转折,诗人将描写的视角转移到军旅生活,战士们必须时刻做好战斗的准备,白天要听从战鼓的指挥攻击敌人,晚上还要保持警惕,抱着马鞍睡觉,“晓战”“宵眠”整个白天的战斗场面和通宵难寐的场景呈现在读者面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句的意思是诗人希望腰下佩戴的宝剑可以早日为国家平定战乱做出贡献。李白渴望成为一个文武全才,在他的作品中,不少自我形象往往是文武并举,而剑自然是武功的象征,书是他政治谋略和人生的综合素质的体现,他往往把剑术作为实现人生抱负的重要手段,对皓首穷经,百无一用的腐儒很不满,他愿立功边塞,实现抱负,剑自然成为其沙场立功的工具和人生向往。诗人前三联从自然、精神、战事等方面介绍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让读者了解将士们在边疆遭受的艰辛,但在尾联,诗人却将笔锋一转,将视角对准了戍边的将士们的身上,喊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这也是李白诗作中一个特点,他将“转”“合”合而为一,在全诗结束之际,诗人引用汉使斩楼兰王的典故,陡然促成了爱国情感的升华。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