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建议“排阵讨伐”辽国,宋太宗积极采纳,却忽视了其中的道理

北宋初期,宋太宗赵光义出于防范武将的目的,搞出个授阵图作战的方法。

即前方将领要严格按照宋太宗提供的阵图布阵作战,不得擅自更改。

稍微懂点军事的人都知道,战争动态是随时在变化的,如果不懂得随机应变、因地制宜,很容易打败仗。

宋太宗给前线将领规定了布阵方法,看似减轻了将领们的脑力负担,实际上,却是让他们变成了只能打硬仗,不会打巧仗的庸将。

特别是北宋面对的主要敌人,如辽国、西夏,他们的军队机动性超强,按照固定规则跟这样的军队作战,是很容易吃大亏的。

其实,最早给宋太宗提出用固定的阵势对付敌人的官员,他的初衷是好的,献出的策略也相对合理,是宋太宗把他的献策改动了。

这个官员叫宋琪,是宋太宗还在潜邸时的旧臣,深得宋太宗信任,在宋太宗一朝,还做过宰相。

宋琪是幽州人,对北方的局势,以及宋、辽两国之间的优劣,都了解得很清楚,宋太宗在谋划攻打辽国时,也很愿意听取宋琪的建议。

根据《宋史·宋琪传》中的记载,就是宋琪在给宋太宗的献策中,提出了利用北方地势配合战阵对付辽国骑兵的建议。

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雍熙北伐”之前,宋琪还在给宋太宗的“平燕十策”中,将“排阵讨伐”列为其中一策。

宋琪在奏疏中详细阐述了步兵阵势的用法,如前阵和后阵各应该有多少人,如何布阵,兵种如何应用、配合等等。

这是宋琪根据宋、辽两国军队的特点而提出的建议,步兵对骑兵,没有合适的阵列,只能面对骑兵的屠杀。

这也是后来宋太宗授意前方将领用阵图作战的来源,宋太宗很赞赏宋琪的建议,《宋史》记载:“颇采用之”,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使用战阵的建议。

但是,宋太宗对于宋琪的献策,忽视了无比重要的一项。

在宋琪的奏疏中,还有“临事分布,所贵有权”这一建议,即允许前线将领有随机应变之权,可以根据面对的敌军动向,适当对阵势予以修正。

独独这一条,被宋太宗抛之脑后,他授权前线将领要使用他赐予的阵图,严格按照阵图列阵作战,却决不允许擅自更改阵图中的阵列战法。

这就让宋军将领头疼了,每一次交战并非都是固定的地点打仗,也非固定的军队人数,周边的环境也不一样,按照一成不变的阵图如何作战?

如适合一万人的战阵,在一个只能容纳数千人作战的区域中,不能变动的话,该怎么打仗?

即使改了阵图或作战方式,打赢了仗,也有可能会被宋太宗治罪,如此一来,谁又敢随便改动?

而宋太宗却不管这些,特别是两次北伐燕云的战争失败后,宋太宗担心自己在军队系统的威望不足,更是对武将重点防范,不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宋太宗执政后期,对前线战事的干涉,主要就是在后方跟宰相们一起研究阵图,然后把画好的阵图交给前线将领,让他们按照阵图打仗。

宋军的战斗力其实不差,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军队的战斗力大多都不差,否则,哪来的强汉盛唐?

但如果灵活性和机动性都失去了,就只能变得很差。

北宋时期,宋军在面对辽国和西夏军队时,总是打得很辛苦,即使打赢的仗,也大多是惨胜,根源就在于宋太宗搞出的这个制度。

这个制度在宋太宗死后,继续被沿用下去的主因是,文官集团也觉得这个制度好,可以有效控制武将。

当皇帝和文官集团达成一致后,就是不可变动的制度了。

后来的宋朝皇帝中,唯一对用阵图作战不满,含蓄提出过批评的是宋神宗赵顼。

宋神宗不是特别循规蹈矩的皇帝,否则,他也不会搞变法,积极开疆拓土了。

宋神宗曾在一次审查官员们献上来的阵图时表示:“果如此辈之说,则两敌相遇,须遣使预约战日,择一宽平之地,仍夷阜塞壑,诛草伐木,如射圃教场,方可尽其法耳,以理推之,知其不可用也决矣。”

但宋神宗也没有刻意去改变什么,因为,“从中御将,惩五代之事”,防止将领不听指挥搞割据,显然比让他们懂得随机应变的去打仗更重要。

宋神宗也只是发发牢骚,不会真的给前线武将解绑。此种约束,到南宋时期,因面对的外部压力太大,才有所改观。

参考文献:《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

(0)

相关推荐

  • 千古奇冤潘仁美,从忠诚良将到祸国奸贼,只需要说书人的一张嘴

    一个喜欢历史喜欢文学,有梦想有故事的公众号,欢迎点击上方"长夜守灯人"关注 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杨家将故事真实度的文章,今天再写一篇,专门来说说杨家将里的第一大反派--太师潘仁美. ...

  • 高粱河之战,宋军北伐幽州大败,从此失去抗衡辽国的实力

    高粱河之战输就输在宋太宗没能憋住最后的一口气,从第一天傍晚宋军遭遇埋伏开始,宋军在夜战中四面受敌形势危急,但是这支宋军可是经过柴荣赵匡胤二十五年不断锤炼精选的百战精兵,虽然处劣势但是建制不乱队伍不散. ...

  • 忻州市,雁门关,北宋初杨业之“忠烈”

    危难勇担当 忠义传千古忻州学习平台2021-07-06订阅作者:杨继东 中华第一关--雁门关(杨继兴 摄) 杨业画像 杨家将壁画 杨忠武祠正殿北宋初期,重要历史人物杨业之"忠烈"的 ...

  • 为何五代分裂时期,中原王朝可以大败契丹,而到了宋朝就不行了呢

          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坐了一夜的驴车,到雍熙三年北伐失利,杨业被俘绝食而亡.宋军对辽军两次作战崩盘,使得一直雄心勃勃的宋太宗最终绝望,自此北宋对辽政策从进攻调整为防御,萎靡不振起 ...

  • 古代打仗的阵法到底有什么用3

    战阵的规模有大有小,百人可以成阵,十万人也可成阵.比如宋太宗时期的平戎万全阵,参与人数达到十四万又九百三十人,规模极为庞大.但若更宽泛地讨论,那么军事部署中阵形的设置对于更大规模的集团战役也同样有着深 ...

  • 满城之战:北宋精英阶层与前线将领的认知偏差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冷炮历史] 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 公元979年,由宋太宗亲自领兵的精锐部队,在幽州城外的高粱河遭至惨败.不仅让对方用箭命中自己的私密部位,还基本断送了赵氏 ...

  • 中国古代的辽国和金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说出来你都不一定相信

    辽,即契丹,起源于内蒙古,在世界上影响深远契丹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民族,他们的起源有"青牛白马"之说,即一个骑着白马的男人,和一个乘着青牛车的女人,在外野合而生八子,形成了契丹起源的& ...

  • 契丹辽国九帝简介(二)

    由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号称"幅员万里",长期与中原地区的北宋王朝南北对峙.从916年耶律阿保机建国开始,到1125年被新兴的金国所灭的209年之中,辽国帝位传承充满了血腥杀戮和母后垂 ...

  • 契丹辽国九帝简介(一)

    由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号称"幅员万里",长期与中原地区的北宋王朝南北对峙.从916年耶律阿保机建国开始,到1125年被新兴的金国所灭的209年之中,辽国帝位传承充满了血腥杀戮和母后垂 ...

  • 宋朝历史人物——萧太后萧绰(辽国皇后,女政治家、军事家)

    萧绰(953年-1009年),别名萧燕燕,契丹族,辽国辽景宗的皇后,同时也是一位女政治家.军事家.辽景宗去世后将辽国交到了二十九岁的萧绰手里,辽圣宗登基后,萧绰被封为"承天皇太后" ...

  • 九州万国82说北辽国

    北辽,于1122年3月立国,是时辽天祚帝被金兵所迫,流亡夹山,耶律淳在燕京被耶律大石等人拥立为君主,是为北辽的开始.1122年6月24日,耶律淳病死,其后其妻萧德妃普贤女摄政.1123年2月2日,金朝 ...

  • 九州万国80说东辽国

    历史上说东辽国,有两个政权,一个政权就是辽国为契丹国时的东丹国.辽国又名为契丹国,东丹国的意思即东边的契丹国.契丹与辽在某种程度上是同义词,所以说东丹也可以说是东辽国.这个东丹国我们前面已经说过,这里 ...

  • 九州万国79说辽国

    辽国也是一个朝代,叫辽朝.二十四史中有<辽史>.辽国本名契丹国,国家主体民族是契丹族.前面说过的东丹国就是辽国有附属国. 契丹民族是东胡的后裔.唐太宗时有契丹人所居之地建立松漠都督府.公元 ...

  • 995年,辽国萧太后回家省亲,家宴上发现...

    995年,辽国萧太后回家省亲,家宴上发现一个明眸皓齿的小姑娘,顿感喜爱.好奇一问,原来是弟弟萧隗因的女儿.萧太后高兴地对弟弟道:"我想让你女儿当皇后."萧隗因听罢,脸上却露出忧愁之 ...

  • 【晋剧】 辽国公主(上)

    【晋剧】 辽国公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