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丘脑对称性异常信号,这个病你能想到吗?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看完影像后,你考虑什么疾病?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1 岁,教师
主诉:突发言语不清 1 天,加重伴烦躁不安半天
现病史:患者家属代诉,患者 1 天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言语不清,胡言乱语,进行性加重,半天前开始出现烦躁不安,伴大小便失禁,无畏寒、发热,无头痛、恶心、呕吐,无四肢抽搐等不适。于我院急诊就诊,行颅脑 MRI MRA 检查示:双侧丘脑对称性肿胀并信号异常。
经神经内科医师会诊后,拟「脑炎?」收入神内 ICU 进一步治疗。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 10 余年(控制情况不详);既往有房颤病史(长期服用华法林);1 周前因「心房颤动」在本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术」后停服华法林,有胆囊切除病史。否认其他疾病史。
入院查体:T 36.8℃,P 72 次/分,R 16 次/分,BP 126/72 mmHg;患者由平车推入病房,嗜睡状态,烦躁不安,呼之睁眼,言语含糊,对答不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稍迟钝,四肢肌力检查不配合,肌张力适中,疼痛刺激可见肢体有屈曲反应,双侧 Babinski 征(-),颈软,脑膜刺激征(-)。
结合患者病史及辅助检查,不能排除脑炎,建议进一步完善腰穿等检查,由于患者烦躁不能配合未能完成。
治疗:经验性给予抗病毒、抗感染、护胃等治疗。治疗 3 天后,患者病情未见明显改善,并出现低热(37.5~37.8℃)。
于是请影像科主任医师会诊,重读颅脑 MRI,提示双侧丘脑区 T1WI 低信号、T2WI 稍高信号,考虑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ST)导致的双侧丘脑肿胀可能性大。
既往有研究表明,双侧丘脑及基底节区对称性病灶是 CVST 影像学的特征性表现。丘脑肿胀的原因可能与丘脑核团多、组织结构致密、静脉淤血时代偿空间小有关。
会诊后建议完善颅脑 CTV 明确诊断,但由于检查时间较长,患者无法配合。
调整治疗方案,予以抗凝(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5000U 皮下注射 q12 h,10 天后改为华法林抗凝,使 INR 控制在 2~3 之间)、脱水、脑保护、护胃、退热等治疗。
治疗期间:患者神志改善不明显,体温进一步升高,住院 10 天后复查颅脑 CT 示:双侧基底节区、背侧丘脑低密度影伴右侧出血转化、脑室积血。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目前考虑患者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继发丘脑出血,治疗上继续予以抗凝治疗,同时予以降颅压。同时,患者反复发热,考虑与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以及长期卧床导致感染有关。
住院期间两次复查颅脑CT示血肿有所吸收

住院 18 天后颅脑 CT(来源:作者提供)

住院 25 天后颅脑 CT(来源:作者提供)

历经 1 月余治疗后:患者情况有所好转,由昏睡状态转为嗜睡,可自主睁眼,睡眠时间较前缩短,但不能对答,无法配合完成简单指令,生命体征平稳,体温正常。考虑到病情稳定,家属要求出院。
讨   论
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
临床特征
在我国,CVST 临床少见,因起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各异,常被误诊或漏诊。头痛为 CVST 最常见的临床症状,90% 的患者会出现;而 40% 的患者出现局灶性或全身性痫性发作。
有些患者因颅内压升高引起视力进行性下降;还可引起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包括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脑神经麻痹、失语及小脑体征。
而该患者由于累及双侧丘脑,起病时主要表现为神志模糊,烦躁不安,查体不配合等。
丘脑是维持意识的关键,是大脑皮质下辨认感觉性质、定位和对感觉在刺激作出情感反应的重要神经结构,在维系警觉、情感及其他认知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头颅 DSA 仍是诊断 CVST 的「金标准」,特征表现为相关静脉部分或完全充盈缺损,而头颅 MRI 和 MRV 可确诊主要的闭塞静脉。当患者无法配合完善进一步检查时,头颅 MRI 特征性的表现可以帮助确诊该疾病。
病理机制
1、脑静脉闭塞引起静脉性梗死及局部脑水肿。病理学可见增粗的静脉,局部水肿、缺血性神经元损伤和瘀点状出血,后者可形成颅内出血。
2、静脉窦闭塞引起静脉引流障碍,导致静脉高压,从而导致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
病因及诱因
CVST 多见于孕妇、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及年龄小于 45 岁的人群,其他诱因包括感染、癌症及血液系统疾病。
既往有报道,服用抗凝药物期间,若随意加量、停药或剂量不足,将导致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该患者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考虑与 1 周前突然停用华法林有关。
治疗
对于 CVST,一旦确诊,必须立即进行治疗,治疗手段包括:抗凝、溶栓、介入治疗、对症治疗以及病因治疗。
抗凝是首选治疗,抗凝药物主要选择肝素和华法林,可阻止病情恶化或改善病情,不仅能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并且即使合并颅内出血的患者,也不会增加再次颅内出血的风险。
鉴别诊断
临床上,对于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导致的双侧丘脑异常信号,需与双侧丘脑梗死(基底动脉尖综合征,Percheron 动脉血栓)、Wernicke 脑病、单疱病毒性脑炎等进行鉴别。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BS):是因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直径 2 cm 范围内的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交叉部位 5 条动脉的血液循环障碍致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症候群。
对于 TOBS 诊断标准,目前尚无统一,一般认为 CT 或 MRI 发现丘脑、脑干、小脑、颞叶内侧、枕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梗死灶即可确诊。
Percheron 动脉血栓(AOP 梗死):与 TOBS 相比,AOP 梗死病灶多局限于双侧丘脑,偶尔累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没有小脑、枕叶及颞叶的梗死。
但由于其起源于大脑后动脉 P1 段,外加梗死部位,AOP 梗死被认为是 TOBS 的一个特殊类型。
Wernicke 脑病:发病部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主要病变部位包括第三、第四脑室旁,中央导水管周围灰质、乳头体、四叠体及丘脑等部位,呈对称性分布。
发病与硫胺缺乏有关,大剂量 VitB1 治疗对控制病情有效,对早期诊断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在急性期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头痛及昏迷,其主要病变部位为双颞叶及额叶下部,亦可累及中脑、丘脑。
策划 | 陈文筱
投稿 | sakura_82475@tom.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