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盗汗,不一定都是阴虚
小儿盗汗,不一定都是阴虚
盗汗和阴虚有没有必然联系,在传统的旧观念中,遇到盗汗,都会想到阴虚,然而,实际的情况往往并不一定如此。在临床中盗汗不一定是阴虚,而是体内有郁热不得宣泄的结果。下面我们看这一案例:
赵晨曦,男,5岁。2016年5月19诊。
主诉:每晚盗汗。
每届晚上,熟睡后则头部后背出汗,汗出如水。
小孩平时身体不好,瘦小,能吃,大便干硬,小便数,手足凉,腰背凉,不嗜饮,无精神,舌质红,苔根腻,舌上呈现有红点,脉浮洪。
面对此案,我们首先想到是阴虚,就要生津止汗,如麻黄根、生地、麦冬、牡蛎、浮小麦等固涩止汗滋阴之品,以期汗止阴回,其实这是个误区。
咱们来分析下,能吃,大便干硬,舌红有浮点,脉浮洪,这些可都是郁热啊,手足凉,腰背凉,这正是长期郁热,长期的郁热不得宣泄,只有夜卧入睡之时才会从诸阳之会的头背部中有些宣泄,反出现腰背手足反凉。这和四逆散引起的手足厥冷病机病理大致相同,所不同的一个是气郁,一个是热郁而已。
因此,最适宜的制剂就是仲师的麻杏石甘汤以透热宣泄。
处方麻黄3 石膏18 杏仁3 甘草2
水煎服,连服三剂,果然热平汗止,腰背手足温,小便不频,大便也变的不太干硬。
附伤寒论麻杏石甘汤原文: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其实,我们在实际临床中,常常遇到小儿盗汗,这样的例子,因郁热不得宣透,除盗汗外,小儿长年瘦弱不堪,易患感冒,挑食,晚上时有烦躁,易醒等特点,这绝不是什么阴虚,按阴虚处理,不仅徒劳无功,还会对孩子的身体进一步造成无形伤害,得不偿失。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