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奇案:深山古寺五百斤多的铜葫芦,被人明目张胆地盗走
清朝徐州城东有座天宁寺。这座寺庙坐落于一片巨大的丛林之中。白日望去,一大片墨绿中映出一片金黄,很是好看。
在这天宁寺中,住寺僧人多达数百人。属于寺中的田产就有近万顷之多。庙中房屋数千间。进得里面,走廊回径,到处门窗,如同蜂房一般。陌生人进去,无不难辨路径,感到迷惘,常常是经多次试探寻才能出得来。清末时,凡是犯了大罪,有的甚至要杀头的人,只要是步入佛门者,竟也侥幸可以免去杀身之刑。因之,那时有好多好勇争斗之徒,以及绿林中的枭雄头目,都归附到这寺中来了所以,这寺中僧人,武技自然都精绝非常,可谓刀矛技击,无所不工。武林高手,绿林豪杰,对这一方土地,常都抱有钦慕之意。据说,在这里,即是那些平常到山下挑水,上山打柴的僧人,不管年龄长幼,都各有雄风,平常人十几个是敌不过他的。
可是,令人惊异的事却在这里发生了。原来,在庙中一大殿顶上,装置着一个铜葫芦,相传此物已有数千百年时间了。经过多少年风吹雨淋,云扫雾蒸,阳光久晒,依然是金光四射,毫无消损。因之,长久以来,寺中僧人无不视此物为宝,说它有镇寺防灾之功效。
有一天,天刚破晓,僧人们依照往常惯例,登上殿台进行晨课佛事。突然抬头看见殿柱上有一条白色的布笺,长约一尺余。这笺粘贴在上面,被风吹得忽忽悠悠,翻飞飘动。眼力好些的僧人说,上边好像有字。有人就说,开什么玩笑,这么高的柱子,离地面十多丈,谁能上得去。但众人心疑,不搞个明白终觉心里不放心。惟恐有什么不祥,若误了时间,酿成大祸。于是,就有人扛来高梯,攀爬上去,将那白笺揭了下来。见上面果然有字,写的内容大概是说:
贵刹殿顶上的那个铜葫芦,听人说是这里的镇寺之宝,我心里特别的羡慕喜欢它。所以,我将在今天晚上来小试偷窃的技术。不敢不事先告诉贵刹。大师这里倘若有武技精绝的好手,希望你们要小心防备,不要让我得逞了。
这葫芦的重量可达五百斤多。全身均为滇南的纯白铜所铸成,可谓是无价之宝,很难用金钱来评估它的价值。如今,寺中僧众看了这个消息,都感到非常震惊。许多人都说,我们这些人虽然过去都分别干过这样那样的恶事,有过各种不良的行为。可是,自从来到寺中之后,都已洗心革面,修身养性,专念佛。把在外时与人结下的恩怨全都遗忘了。这是什么人,竟如此不恭,前来挑剔,想来与我们大伙较量。
寺中的方丈,是位年已古稀的高僧,也是位很有功夫的人。但是,听完弟子诵读那笺上的内容之后,虽然感到奇怪,可还是十分镇定的。他想了想,慢慢地对众僧说:我已经年老体惫,既不能和你们比较,也无法替代你们去做事。好在有你们这些年轻力壮者在。我希望,既不要惊慌失措,也要加强戒备,防患于未然。千万不能让寺中宝物落入他人之手。如果真的被人偷走,就让外人笑我们寺中众僧无能,声誉俱损矣!你们须知,此人可不是寻常之辈,绝不是那种长于夜间小偷的人在说大话,欺骗别人。万万不要轻视他,一切小心为上。
听完方丈的话之后,众僧全都应诺。有人就说:等这贼人来了,我们设法将他捉住,捆绑山门,借以警告别的非分妄想之徒。方丈说:以我的主意,这事并不太难办。我们先准备防患,设几个守护之人,夜间当值,不知哪位愿意承担此任。一听这话,立即就有数十位僧人自告奋勇,愿意当值。方丈遂从这些人中挑选了两位武艺精强的壮僧,让他们二人今夜值班守护那葫芦。方丈又特别嘱咐这二人,千万不要懈怠,并特别告诫::我佛门弟子,宜以慈悲不杀为法。即使真的遇上贼人,也一定要先礼后兵,切记不可鲁莽,干出令外人义愤的事来。真怕这二人一时兴起,伤了来者性命。两位担此重任的僧人对方丈的话应诺不辞。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寺中真是内紧外松。其他僧人虽未当值,可心中却不能不想着白天的事。入夜之后,两位守僧都带着刀剑,袖中还藏袖箭弹丸等利器,在那大殿的周围巡察,一点也不敢怠慢。可是,未到半夜时,忽然疾风暴雨大作,雷雨交并,电闪雷鸣。附近的声音都很难听到。这时,守僧也有些倦意。私下又想,这样的风雨之夜,那位小偷肯定不会来了,即使出人意料地来了,他也很难把那宝物弄走。这样心思之后,二人就在廊下坐了下来,还不时地抬头去看一看那宝物。
不久,天就接近黎明时分了。他们再偶一抬头去看,不觉大吃一惊,那杆上的葫芦不知何时已不翼而飞。二人呆若木鸡。稍定,赶忙跑去见方丈,传告消息,同时请罪。并且表示,要赶忙出山门去追索那贼。说,他尽管偷了宝物去,但肯定行之不远,是可以追上的。方丈听后叹道:我可以理解你们的急切心情,可见你们二人不足委任大事啊!现在去追,但最终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贼终究不是常人。再令人难堪的后果也只能接受了。自然,你们二人的技艺也不错定要去追索,可以从此往东去找,二人千万不要分开,更不能分道而行,那样,就会自已把自已孤立了,减小了优势。追到大道上就算了,再远处就不要去了。我认为,这个贼人绝不会从小路逃走,那样他怕人说他胆小软弱。搞不好还有意等着你们追来,好与你们进行角斗、竞技。你们去可能会碰上那人,但那宝物恐怕是很难归还了。
两个守僧未等方丈说完,即迅速跑将出去,一瞬间功夫,已追出山门二十里地。这时,晨光熹微,地上的竹树草石,全都被水湿。风雨尽管已停,可云雾却弥漫笼罩四周。路上不见人迹。又追了一会,突然发现前方百十步远的地方,好像有一个人影在动。他们加快速度追上前去,才看清楚,原来是一位穿着粗劣短衣的北方幽燕健儿。此人状貌雄伟,走路很快。看样子,现在他是在有意放慢脚步,好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最让这两位僧人惊骇的是,此汉子手上正举着寺中的那个葫芦。
这两位僧人又想起方丈曾说,此盗肯定可以双手捧着这葫芦行走。他很可能一只手拿着这球,用另一只手与人拼杀交手。若是遇上他感到自己敌不过对手,就立即返回,可别去虎口拔牙,捋了虎须惹来大祸。如今这两位护寺僧人看见他把那葫芦持在手中毫不费力,如同持着个小西瓜样,心中先就生了惧怕,可是又欲罢不能,最后还是尾随着那盗慢慢地向前走。
过了一会儿,突然看见那盗把葫芦往上一掷,高约一丈余,待那葫芦落下来时,又用手接住。再次掷时,竟高约数丈,然后仍然以手掌接住。就这样边走边掷接不断,往复多次,就如同那小孩子玩小球。就是那些杂艺高手玩抛球,恐怕也不像他这样便捷。看到这些情形之后,两位僧人才被吓坏了,哪里还敢近前。那盗又好像已发现了他们,偶然还有意回过头来笑一笑,更让这两位僧人惊心落魄。他们立即就调头疯也似的向回奔去。好像还听到那人在后面说:害怕了吧!让两位大师徒劳了,来了干嘛又走回去呢?两僧不敢答应,只是急速地猛跑。
两位僧人气喘吁吁地跑回寺中向主持方丈请罪。方丈默然说:并不是你们两个的罪过啊!是我预料得不充分。这个盗贼虽然技艺神妙,若没有易筋洗髓的功夫,是很难达到他这种程度。我们寺中人数虽多,也不是他的对手,肯定敌不过他。
后来,方丈就叮嘱寺中所有人员,不得向外人提起,要严格地保守秘密。可渐渐地,外边的人还是知道了这个情况。官府知道后,见此盗竟敢如此狂放,害怕他以后再干出什么不测之事,就下令缉捕此盗。可是,好久之后,仍然毫无所获。真是个叫人感到震惊的奇人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