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班级管理点滴体会

何瑞锋

今年我新接了一年级,担任班主任工作,刚开学前两天,我就感觉到一年级和我以前教的六年级差别很大,学生非常活泼,上课小动作特别多,不专心听讲,随便说话,随意出桌,没有上课的概念,听到上课铃声还在外边玩……。习惯的养成,良好的班风对孩子们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恰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组织者,是良好班风的倡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一个班集体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在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积累了几点体会:

一、 给学生更多的关爱,成为他们的“妈妈”。

学生离开了父母,走进了学校,更需要教师对他们的爱护。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每天一有时间,我就会和同学们说说话,如:在幼儿园时都学会什么了,自己最喜欢什么,每天晚上都干些什么等等,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很容易亲近的。一次,学校组织进行体检,要扎手指头的血进行血常规的化验,我班的张国雄疼得哭了起来,我对他说:“你看,别的小朋友都没有哭,你是男子汉,是最勇敢的,不要哭了好吗?”听完后,他立刻擦干了眼泪,挺起胸膛坐到旁边去了。又过了一段时间,要给学生打预防针,这一次,他一声也没有哭,并且告诉其他同学一点也不疼。还有两名同学,打完针后脸色苍白,直冒冷汗,遵照医生的嘱咐,我给他们倒了两杯热水,又给他们拿了糖吃,十分钟后,他们就恢复过来了。其中一名学生说:“在家我妈妈就是这样照顾我的,您真像我的妈妈。”说实在的,我感到很欣慰。

二、加强学生的常规教育,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终身有益。从学龄前儿童到一年级的新生,对于他们来说,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班主任花大力气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我要求学生必须做到:课间要把下节课用的学习用具准备好,放在课桌的左上角,再出去玩。上课不准随便说话,有问题举手,得到老师的允许再说。也不准随意下座位上课坐直,专心听老师讲课,积极回答问题。独立、认真、按时完成作业。每天做到复习和复习。写字姿势要正确。

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求学生课下做有意义的活动,不追跑打闹,不打架不骂人。会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见到师长主动问好。不往地上扔废弃物,保持校园的整洁。拾到东西主动交给老师。要爱护公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不损害花草树木。

一下子给学生定下了这么多的规矩,他们还不能够完全适应,需要教师多提醒,常抓不懈。一年级学生自制力差,总是管不住自己,这就需要老师多提醒。我班有五、六名学生上课动作特别多,老师讲的内容一概不知道,所以,每节课我都要提醒他们好几次,并且多让他们回答一些问题,使之集中精力。教学设计上多下一些功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典型,促进步。一年级小学生是最善于模仿的。如:在课堂上,谁做得好,我就抓住机会对他进行表扬,其他学生立刻就像他学习。又如:我班的康博超拾到了五元钱,主动交给了老师。我当众对他进行了表扬,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做拾金不昧的好儿童。以后,同学们捡到东西都主动交给老师。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也应该做到。有一次,我看到地上有一片纸,就把它捡起来扔到了垃圾桶内。没想到,被同学们看见了,他们也学着老师的样子看到废纸就主动捡起来。

学生习惯的养成是有一定过程的,我相信再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定会做得更好的。

三、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

我教育学生明确集体主义观念,集体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每个人。团结温暖的集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健康成长,反之,不利于我们茁壮成长。我们同学都是班集体的一员,班级体的好坏,是由每个同学决定的。我充分利用学校的评价专栏,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如:每天都有督导员对班级的卫生、纪律、标志等项目进行检查评分,做得比较好的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流动红旗,这是一种荣誉。全班同学就构成了一个集体,如果班里的一位同学违反了其中的某一项,那么我们班级就很难取得好的成绩。全班同学都在为班级体的荣誉积极地努力着,关注这一天取得的成绩,一旦因为谁使班里丢了分数,全班学生都会对他进行指责。优异的成绩需要团结的力量,需要顾全大局,相互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一句话,少不了“凝聚力”。是的,只有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班才会多次得到流动红旗。

四、利用评价功能,激励学生。

要想让学生形成好的习惯只靠老师的提醒、教育也是不够的。要充分利用评价功能,激励学生提高。我结合评价手册,制定了一个评价细则,每两周评价一次,表现非常好就在相应的项目后面画上一朵小红花,表现一般就画上一朵小黄花。学期末,够十颗小红花的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同学们都在为得到小红花积极的努力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