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座还是绞架?四百年前的英国差点没了
顾问:谈书
最近英国皇家海军的航母编队正向南海驶来,只不过还没过苏伊士运河,编队里的四艘水面军舰就折损了三艘,只剩一艘老旧的23型护卫舰继续跟着伊丽莎白号航母往前开。
英国这日子过得越来越像个段子。
尽管如此,这个国家仍然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因为他曾经是人类现代文明里的庞然大物,直接定义了当代的西方世界。搞清楚英国是怎么发家的,对西方世界的发展规律也就理解得七七八八了。
不过这个人类现代文明里的庞然大物也并非一开始就是天选之子,实际上在400多年前,他们一度差点亡国。
那么当年的英国人是如何从亡国的边缘爬出来,并迈出争霸全球的第一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自作孽的岛国
————————————
1588年7月29日,近130艘满载16000名士兵和7000名水手的西班牙军舰组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无敌舰队”,正向英国杀来。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要拿下英格兰、爱尔兰以及法兰西女王伊丽莎白头上的王冠。
当时的英国和我们后来认识的那个日不落帝国是两码事,别看伊丽莎白的身上挂着一大堆头衔,但其实他们只是一个人口稀少的贫穷岛国。
那个时候的西班牙也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人畜无害(牛除外)的度假天堂,他们作为大航海时代最大的受益者,在16世纪曾经盛极一时。
西班牙不仅独占了伊比利亚半岛,还称霸了地理大发现带来的新世界,其国土从秘鲁延伸至菲律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无可争议的全球霸主。
眼看日不落帝国的铁拳就要砸到脸上,这样的局面搁谁身上都会压力山大。不过伊丽莎白对眼前的局势并不感到意外,她的心里很清楚,是她们自己把西班牙给惹毛的。
一个贫穷的岛国是怎么把一个全球霸主给惹毛的呢?
第一个原因是宗教,16世纪的英国在欧洲是个另类,他们在宗教改革方面特别积极,而这要归功于伊丽莎白的父亲亨利八世。
1527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想和信奉天主教的妻子离婚。在中世纪,王室不管是结婚还是离婚都要得到罗马教廷的批准,而且如无特别的理由,离婚一般是不批的。
亨利八世觉得自己的理由很充分:他的皇后年事已高,还没给自己生个儿子出来。
然而王室婚姻涉及到的人物都是皇亲国戚,哪边都不好得罪,所以罗马教皇推三推四的扯了几年就是不批。这让亨利八世很不爽,离个婚居然这么难,国王当成这样属实憋屈。
于是亨利八世在1531年的时候干脆冲冠一怒,掀桌!
这一年,亨利八世强迫英国宗教会议宣认他是英国教会(圣公会)“唯一至高无上的主”。2年后,英国教会给罗马教廷的岁贡也停了,到了1534年,英国国会干脆通过了《至尊法案》,直接规定英国教会以英国国王为最高元首,而不是之前的教皇。
虽说当时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都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但像英国做得这么绝的并不多。亨利八世这一番折腾后,英国对罗马教廷是钱也不用给了话也用不听了,至于换个老婆那更是不在话下。于是亨利八世就此彻底放飞自我,又先后娶了五个老婆。
不过自由的代价就是英国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天主教的公敌。也就说在那个年代,任何人攻击英国,罗马教廷都会在精神上支持他。
而现在攻过来的西班牙就是天主教的铁杆支持者。对于教廷铁粉来说,英国就是一个天然的死敌。
除了在宗教方面成为了西班牙的死敌外,英国在现实发展中也与西班牙结怨颇深。当然,这主要怪英国人自己,他们因为没有及时摸准时代发展的脉搏,所以导致自己在中世纪后期的发展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长期以来英国向往的是欧洲大陆。岛国毕竟只是个岛,各种资源都差点意思,而农业时代最核心的资源就是土地,所以英国人非常希望能在欧洲大陆上占他一块地盘。
事实上12世纪金雀花王朝时期的英国确实在法国占有广阔的土地,不过到了13世纪的时候,大量法国领土已经被法国国王夺回。
注:红色为英国金雀花王朝12世纪和13世纪在欧洲大陆的领土
两国为了争夺法国的统治权,又在14世纪开启了长达百余年的战争,一直打到15世纪。
1429年,本来占尽优势的英国人被法国17岁农村少女贞德击溃,遭遇形势逆转。20年后,英国人丢掉了在法国的最后一个城市加来,百年战争宣告结束。最终英格兰在欧洲是一块地也没了,彻底沦为岛国。
进击中的贞德:
紧接着英国又陷入历时30年的内战(玫瑰战争),长期的战乱导致英国国力衰败,成为欧洲的边缘角色。
尽管如此,英国人对法国土地的执念仍未消退,在法国查理七世夺回法国王位后,嘴硬的英国人仍不放弃其法国国王的头衔。所以从中世纪晚期一直到近代,英国国王都一直宣称自己是法国国王,这也是为什么伊丽莎白头上还挂着法兰西女王的头衔的原因。这波嘴炮卫冕甚至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初,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绵延几百年的嘴炮卫冕并不能改变英国从15世纪末开始就已经失去了进军欧洲大陆的能力的现实。
这时候英国才想起来自己还可以向海图强,当时的航海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欧洲国家得以去到全球建立殖民地,国家的发展前途早已不需要局限在欧洲大陆。
然而遗憾的是,他们来晚了。
就在英为欧洲大陆的土地和法国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葡西两国从非洲获取奴隶,从美洲获取金银,从印度洋获取各种珍贵商品,在海洋上赚得盆满钵满,国力迅速崛起。
按照当时的观念,海洋并非开放的资源,而是谁发现归谁。于是为了平衡葡西两国的争端,罗马教皇大手一挥,在大西洋中间划了条线,把全球海洋分为东西两边,西边全部归西班牙,东边全部归葡萄牙。这是欧洲人第一次自作主张的分割不属于自己的疆域。
随着海洋事业的迅猛发展,葡西两国在16世纪建立起的海外殖民帝国超过了2000万平方公里。而英国的这个数字是0。
葡西两国殖民地如图所示:红色为西班牙占领区;蓝色为葡萄牙占领区
强大的葡西两国当然不会允许外国势力染指的他们的航线和殖民地,于是偌大的新世界根本就没有英国人的立足之地。
陆地归了法国,海洋归了葡西,英格兰该何去何从呢?
英国领导人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不过英国的海盗们则没那么多顾忌,他们瞄准了遍地黄金的拉丁美洲,而那里是西班牙的地盘。
当然,对于海盗来说是谁的地盘并不重要,反正他们也不会遵守规则,既然官方不允许,那我就走私。英国著名的海盗航海家霍金斯就干起了走私黑奴去拉美贩卖的生意。
黑奴买卖这个事先不说走不走私,他首先是个很残忍的买卖。一开始伊丽莎白对于这种道德败坏的黑奴贸易是拒绝的,再怎么说大家都读圣经长大的上帝子民,做人的底线还是要有的,所以她对霍金斯的无耻行径进行了严厉的谴责,在听取了霍金斯靠这个赚到的利润金额后,她果断选择了入股。
获得王室入股的英国走私生意越做越大,西班牙人则越来越忍无可忍。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霍金斯终于在第三次远航时栽在了西班牙武装舰队的手上。
1567年,西班牙的反走私舰队在墨西哥湾重创了这支有伊丽莎白入股的英国掠私舰队,英国人的6艘舰船仅剩2艘回到老家。
这对于伊丽莎白来说相当于买个股票结果把本金给亏没了,视财如命的女王迅速采取措施,马上没收了当时正好停靠在英国港口的一支西班牙船队的所有财宝。
从此英国人就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
与其去东躲西藏的走私,不如去光明正大的抢劫;反正横竖已经跟西班牙结下梁子了,也就不用再藏着掖着了。
从当时国际局势的角度来看,如果葡西两强相争的局面维持下去,英国作为一个搅屎棍,说不定还可以从他们的矛盾中开拓点生存空间出来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1578年葡萄牙国王恩里克一世去世,这位葡萄牙王室最后的血脉偏偏还是个主教,没有子嗣。于是葡萄牙贵族们不得不满欧洲的去寻找跟王室有点沾亲带故的候选继承人,结果好死不死,找来的这几个候选人里居然就包括了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
既然这样菲利普也就不客气了,实力强大的他轻松压过其他候选人并戴上了葡萄牙的王冠,于是西班牙就这样躺着吞掉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
这下全世界都是西班牙的了。在把教皇分给葡萄牙的东半球纳入囊中后,西班牙就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其他国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庞大的西班牙船队从世界各地向首都马德里源源不断的运送金银财宝。
这里如日中天,是世界的中心。
如果你整天去薅羊毛的国家已经成长为一个全球霸主,那么按理说你应该要收敛一些,掂量一下自己的斤两。
然而穷疯的英国人管不了那么多,就在西班牙称霸全球的时候,霍金斯的堂兄弟弗兰西斯德雷克完成了人类史上首次船长活着回来的环球航行。
德雷克的这个环球航行可不是冲着冒险和破纪录去的,他在航行过程中毫不客气的掠夺了南美的西班牙殖民地,还袭击了西班牙在欧洲的港口,完成“环球零元购”的德雷克最终满载而归,给投资者带来了4700倍的利润。
伊丽莎白作为资助者之一,分到了16.3万英镑,几乎相当于英国政府一年的支出。农民出身的德雷克也因此在自己的船上被女王亲自册封为骑士,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海贼王。
榜样的力量无穷大,在德雷克事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加入到海外掠夺和贸易中。在长期的抢劫生涯里,英国海盗们的海上战斗装备和经验也日益精进,英国也在此基础上开始改造自己的海军。
领导英国海军建设的,正是之前的走私大佬霍金斯。当年在墨西哥湾被西班牙武装舰队击溃的霍金斯悟出了一个道理:
只要你的船足够快,火力足够强,那么一艘艘满载财宝的西班牙商船就是你在海上的存钱罐。
16世纪的英国人对这些“存钱罐”爱不释手,反复在全球霸主的身上验证着“炮筒子里出金币”的道理。
俗话说老虎屁股摸不得,而英国人已经不是在摸了,简直就是在连抓带踹。此时站在世界之巅的菲利普二世已经被这群不讲武德的岛民逼到了心态爆炸的边缘。
所以当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过来的时候,伊丽莎白心里很清楚这是早晚的事,不过她一度觉得这事还能谈谈。
然而和谈的请求只换来了菲利普二世的冷笑,因为对于西班牙来说,进攻英格兰无论是从自身利益,还是道义,亦或是宗教信仰出发,都是在替天行道,更何况西班牙还实力碾压。
一代雄主菲利普二世在此时已经下定决心彻底终结这个无赖的异端王国,夺回曾经属于自己的一切。之所以说是“曾经属于自己的一切”,是因为菲利普在三十多年前就曾经当上过英国国王。。。
伦敦爱情故事
————————————
那么当年的菲利普是怎么当上英国国王的呢。
三十多年前,还是王子的菲利普迎娶了伊丽莎白同父异母的姐姐,也就是当时的英国女王玛丽一世。
玛丽一世本来没有机会继承王位,然而在1553年的时候,不到16岁的爱德华六世英年早逝,玛丽趁机通过一系列权力斗争登上王座。于是37岁还孑然一身的大龄剩女,一夜之间就从无人问津的落魄贵族变成了皇家婚恋圈的香饽饽,一封封来自各国王子的求婚情书抛向这位中年大姐,她的人生从此春光明媚。
玛丽一世的母亲就是亨利八世的第一任妻子,西班牙公主凯瑟琳皇后。受其母亲影响,玛丽一世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在上台后便致力于天主教复辟,导致英国的宗教改革陷入倒退。
为了复辟罗马天主教,玛丽一世对新教势力进行了血腥的镇压,她也因此获得了一个响亮的称号“血腥玛丽”。
在众多的追求者中,来自母亲娘家西班牙,且同为天主教死忠的菲利普王子与玛丽女王一拍即合...
当然,现实生活并非童话,这段婚姻实际上很难和爱情扯上关系,菲利普比玛丽小11岁,在女王面前就是个小鲜肉。婚后两个人甚至很少见面,连子嗣都没有。
不过无论两个人的感情如何,在他们成婚后英国就进入二元君主制状态,菲利普就这样坐上了英国国王的宝座,英西两国也就此结盟。
这波操作可谓皆大欢喜,一方面让玛丽一世得到了天主教大国的支持,一方面菲利普得到了英国王位,最后还让罗马教廷非常开心,因为“宗教造反急先锋”英国终于回归了天主教朋友圈。
然而好景不长,这段深受罗马教廷祝福的婚姻仅持续4年就寿终正寝,1558年,玛丽一世病逝。菲利普虽然一度是英格兰国王,但他毕竟是个女婿,现在女王都没了,又没有子嗣,这个位置很快就跟他没啥关系了。
不过菲利普可不愿放弃英格兰的大好河山,那怎么办呢?
不要紧,玛丽没了还有伊丽莎白,伊丽莎白是当时的合法继承人,于是菲利普果断选择路径依赖,转个背就向伊丽莎白求婚去了。
二十多岁的伊丽莎白青(王)春(权)靓(在)丽(手),求婚者排成了长队,其中前姐夫菲利普是动作最快的,排在第一个。
这是所有女人羡慕的场景,那么伊丽莎白会做何选择呢?
伊丽莎白很像她的父亲,她是个新教徒。
个人的宗教信仰选择有很多原因,但是客观上来说,当时作为一个国王去选择新教,摆明了就是在追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而追求脱离罗马教廷的控制,肯定是为了在自己的国家建立起一个独立的中央集权。做出这样选择的人,会甘心把权力分一半出去吗?
所以虽然拥有众多追求者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摆在伊丽莎白面前的道理却很简单:
只要我不嫁,整个英国就都是我的。
婚姻只会分掉女性一半的家产,王权则让女性彻底走向独立。
伊丽莎白最终决定做自己的女王,谁都不嫁。于是大权独揽的伊丽莎白也因此成为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童贞女王”。
当然,这样的选择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伊丽莎白从此失去了国际盟友,只能独自一人面对国内外的各种敌对势力。
三十年后,当菲利普二世的无敌舰队向英国开去时,他和她之间已经没有了当年求婚时的花前月下,只剩下一个老头子要绞死一个老太婆的执念。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年近花甲的伊丽莎白需要面对的问题,这个坎要是迈不过去,罗马教廷的绞架就基本没跑了。她现在需要靠一己之力撑住摇摇欲坠的都铎王朝。
不过能在充满敌人和男性权威的政治世界里独立支撑数十载,女王自然也非等闲之辈。
1588年7月29日清晨,这个孤寡老人从卧榻中起身,用厚重的粉底遮住枯槁的面容,用粉红假发掩盖稀疏的发际,站在华丽的服饰里,以半神的形象出现在臣子面前,开启了这场命运的决战。
渺茫的希望
————————————
英国对西班牙干的事情虽然不地道,但是国家之间没有什么道义可言,只有利弊取舍和成王败寇。你是窃贼还是雄主,并不是看你之前干过什么,而是看你最后能不能打得赢。况且西班牙去美洲掠夺当地资源的行为也谈不上有多地道。
大战在即,伊丽莎白在战略上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陆地决战,等西班牙军队登陆后,双方陆军在英格兰的土地上决一死战。
这个选择要求海军作战以配合陆军为主,保存实力,骚扰对方。这是一个保守的战略,不过因为英国海军的纸面实力不如西班牙,所以保存实力也不失为一个稳妥的选择。
第二个选择就是海洋决战,这个选择要求海军在敌方登陆前全歼敌方舰队。
这个选择没有退路,如果海战胜利,那么陆地自然安全;而如果海战失败,则英国将被彻底封锁,且无力再阻挡欧洲大陆源源不断的支援,失败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靠打劫才能勉强维持生活的英格兰穷困潦倒,女王伊丽莎白治国讲究一个“抠”字。她一直舍不得在陆军身上花钱,所以陆军的装备严重短缺,连足够盔甲和火枪都没有,甚至还在使用弓箭,战斗力比临时招募的民兵也强不了多少。
不过海军的境况则完全不同,皇家舰队虽然名义上是英国的海军,但实际上里面的大多数舰船并非王室所有,而是一个个海盗个体户。
可以这么说,英国的陆军相当于一个国营单位,海军则相当于一个公私合营的股份制单位,英国王室并不完全拥有海军,只是占据一部分的股份。
这些个体户海盗并不需要固定的军饷,他们平时的工作模式是接受各种投资,开启各种冒险项目,赢了就回来各种分红,输了就喂鱼下辈子再见;这里面最重要的投资者就是伊丽莎白。
也就是说这支海军不仅不花你的钱,还能给你赚钱。
这个模式对于无利不早起的伊丽莎白来说非常完美,不过按照我们通常的观念看,这种“股份制军队”的忠诚度恐怕会很成问题,他们说到底只是一群雇佣军。
然而在这次战争中,他们的忠诚度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因为西班牙是这些海盗共同的敌(钱)人(包),他们每个人手上都沾满了西班牙人的金币和鲜血。
说白了,这些海盗和伊丽莎白是坐在同一条贼船上,船要是沉了他们一个也跑不脱。所以同仇敌忾是这支海盗军团的唯一选择。
伊丽莎白对这支“ 国营陆军”的斤两心知肚明,她很清楚,现在唯一有资格摆上赌桌的筹码只有这支股份制皇家舰队。所以女王很快做出了决断:
养盗千日,用盗一时,全员进行海洋决战。
大敌当前,承载英国命运的英格兰主力舰队在英国南部的普利茅斯港严阵以待,另外还有一支分舰队驻扎在英格兰东南角的肯特郡,用来防御有可能从弗兰德斯地区过来的登陆部队。
英国主力舰队的总指挥官是伊丽莎白的亲表弟,海军大臣查尔斯.霍华德勋爵,值得一提的是这哥们从来没有指挥过海战...
这看着有些儿戏,不过这在中世纪的欧洲是常规操作,关键岗位上当然要放上自己的亲信贵族,哪怕这个亲信啥都不会。当然,伊丽莎白也不是傻子,生死存亡的大事肯定还是需要专业的人士来操盘。皇家舰队的副指挥正是当年那个完成“环球零元购”的海贼王弗兰西斯.德雷克爵士。
任命这样的人作为海军副指挥官,一方面体现出英国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风格,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英国确实也没有别的人才,这几十年来尽干些打劫的营生了。
海盗头子配表弟,这就是伊丽莎白能拿出的最强阵容
西班牙海军在人士安排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总指挥是对海战一窍不通的贵族西多尼亚,这位大佬不仅对海战一窍不通,甚至还晕船。他走上这个工作岗位完全是被菲利普二世赶鸭子上架强行摁来的。而副指挥则是从基层一路晋升上来的身经百战的老水手里卡尔德。
无敌舰队总指挥西多尼亚:
英国皇家舰队停在普利茅斯港准备迎敌的主力战舰有105艘,这些平时风里来雨里去的海盗们不缺勇气,但是他们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知道西班牙舰队开到哪了。
那个年代没有雷达和卫星,海战的进攻方往往占据着比较明显的主动。因为还没有发现西班牙舰队的行踪,再加上潮汐的影响,英国舰队一开始只能蹲在港口里,而西班牙舰队则可以从容的制定自己的战略方针,他们在这个时候有两个选择。
第一是直扑普利茅斯港,与英国舰队决战,一举解决英国舰队后再登陆,这样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第二是优先考虑登陆作战,不主动寻歼英国海军。
在这个关键问题上,业余的西多尼亚和专业的里卡尔德发生了分歧。里卡尔德从专业角度出发认为应该主动进攻普利茅斯港,先把英国海军办了再说。西多尼亚就比较官僚了,他打算按部就班的实施国王制定的计划。
菲利普二世给他的任务是穿过英吉利海峡与友军会师,然后从马尔盖特登陆英国。这是一个宏伟的计划,会师后的西班牙军队将超过5万人,这支力量不仅可以轻易的摧毁伊丽莎白的老巢伦敦,甚至还可以消灭整个英格兰的新教势力,把英格兰彻底改造成天主教国家。
菲利普的计划:
西多尼亚可不敢轻易违背国王口中的这个宏伟计划,所以他觉得既然英国海军不来拦着,咱们就应该优先以国王的命令为重,先去和友军会师再说。
从官僚的逻辑来看这个思路没什么问题,无论什么时候,听领导的话总没错,只要与上头的命令保持一致,不管结果如何你都没什么大的责任。但如果和领导不一致,比如说老大让你去会师,你跑去攻击人家港口,那么打赢了还好说,万一耽误了老大的计划,各种黑锅就扣过来了。
这种官僚行径把里卡尔德气得半死,不过没办法,胳膊拧不过大腿,无敌舰队最终没有直扑普利茅斯港,而是朝着英吉利海峡开过去。
当无敌舰队从普利茅斯的门口路过时,英国人总算发现了西班牙舰队的行踪。百余艘西班牙巨舰浩浩荡荡,他们扬起的风帆遮住了整片天空。西班牙盖伦船最长可达55米,排水量甚至可达500-1000吨,在海面上就如同一座移动的城堡。英国的小海盗船只能自惭形秽。
现代复原的盖伦船:
船大意味着船舱内装的兵多,这在当时的海战里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为什么船舱里的士兵数量会成为海战的优势呢?这和当时的海战模式有关。
虽然那个时候大家已经用上了火炮,但是这些火炮的威力并不大,炮弹都是些个头不大的实心球,就算打中了也只能在船身上砸个小窟窿,远不能让一艘木船沉没,所以当时海战中的炮战也就是打个热闹。
真正决定胜负的是两船接触后士兵之间的拼杀,接舷战才是主流。进攻方的士兵会跳到对方船上进行甲板械斗,所以士兵多自然就是优势了。
而英国的船平时都是拿来打劫的,讲究的是个神出鬼没,再加上平时的对手都是些装货为主的商船,所以英国船都不大,也不需要带多少士兵。这一次碰上了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大载兵最多的西班牙军舰,基本上是凶多吉少了。
海峡鏖战
————————————
出现在普利茅斯港门口的西班牙人没有去攻击港口,而是朝着英吉利海峡全速前进。
按照西班牙人的估计,英国舰队应该会出现在自己的前方,阻拦自己前进的道路,然后双方开启正面决战。西班牙人将用巨大的舰船和数量庞大的士兵消灭对手。
然而等到7月31日太阳出来的时候,西班牙人发现英国舰队居然出现在了自己的后方。
这是英西海战中出现的一场战术革命:英国舰队压根就没打算跟西班牙舰队进行接舷战。
虽然英国舰队的士兵数量远不如西班牙,但是英国人的船不仅比西班牙的快,而且火炮威力更大。这得益于英国在十几年前完成的一次舰队革新。
从1573年开始,英国的造舰思路就转向海上炮战,增强了航行速度和舰载火炮的威力,也就是说他们拿来做炮弹的实心球的个头要比西班牙的大。
所以英国舰队一直在利用自己的速度保持和西班牙舰队的距离,并利用大火力的火炮攻击对方。西班牙人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对方这种不按套路的打法令西班牙人非常恼火,他们船上的步兵一直在叫战骂娘,而英国的军舰则不为所动,一直躲得远远的开炮
在几个小时的交战过程中,英国舰队总共发射了2000枚炮弹,西班牙仅回击750余发。从数据上看英国舰队对西班牙舰队形成了火力上的绝对压制,不过等硝烟散去,大家才发现这一通折腾下来双方一艘船都没沉...战术革命任重道远,西班牙舰队扬长而去(后来航行过程中因为操作失误损失了两艘舰船)。
尽管2000多发炮弹打了个寂寞,但这一仗还是让英国人颇为得意,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成功阻止了西班牙舰队攻击普利茅斯港的企图。只不过西班牙舰队本来也没有攻击普利茅斯港的打算。
这里体现出了英国人的一个尴尬之处,他们并不知道西班牙人到底打算干什么,只能假设他们会试图占领英格兰南部海岸的某一个深水港。
所以后面的局势就比较有趣了,西班牙舰队浩浩荡荡的在前面开,英格兰皇家舰队就屁颠屁颠的在后面跟,一旦西班牙人靠近某个英格兰的深水港,英国人就赶紧冲上去阻止他们人靠岸,也不管西班牙人是不是真的想靠岸。
8月2日,西班牙舰队接近韦茅斯港,于是双方又是一通混战,西班牙人收获一堆船板上的窟窿,英国人心疼一波大量消耗的弹药,双方又是一艘船也没沉,然后大家接着往前开。
8月3日,无敌舰队又接近了怀特岛。怀特岛内侧有个索伦港,这是英国南岸最好的深水港之一。英国舰队又准备开始保卫怀特岛的战斗。
然而实际上西班牙人对英国南部的这一串港口根本没什么兴趣,无敌舰队的目标是直接开到英国东南角的多佛海峡,和驻扎在弗兰德斯的2.7万名西班牙陆军会和,然后护送陆军的驳船登陆英格兰,彻底摧毁这个国家。
也就是说之前英国人在普利茅斯港和韦茅斯港的英勇作战都是自作多情。
不过到了怀特岛的时候,情况起了变化。负责指挥弗兰德斯军团的是帕尔玛公爵,而从无敌舰队出发到现在,无敌舰队指挥官西多尼亚就一直没和帕尔玛联系上。
中世纪没有微信,无敌舰队和弗兰德斯军团的联系靠的是小船送信。而送信的海域现在是情况复杂的战区,这导致信息传达充满不确定性。
所以虽然菲利普二世在无敌舰队从里斯本起航前就早早写信把自己的战略部署寄给了帕尔玛公爵,但是直到西多尼亚都开到英吉利海峡了还没收到回信。
我们现在很难搞清楚菲利普是哪来的信心,在如此脆弱低效的通信基础上去制定一个需要两个相距上千公里的兵团紧密协作才能完成的宏伟计划。
他大概认为自己真的有上帝保佑吧。
现在西多尼亚眼瞅着再开几天就到会师地点了,却仍不知帕尔玛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这个会师显然没法会。
所以西多尼亚不得不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选择:先找个地方停泊一下等等友军的消息。
那么在哪停呢?眼前这个怀特岛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对于英国人来说,无论西班牙的葫芦里装着什么药,反正你靠近港口了我就得冲上去干。不过这一次德雷克在战斗前陷入了沉思,毕竟前两场战役打出去几千发炮弹,一艘敌舰也没击沉,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来放烟花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很难不对本方舰队的前途产生怀疑。
不过德雷克作为一个海盗,他解决问题的方式非常简单粗暴,既然有怀疑,那我就找个机会再试他一试。于是他就开着自己的军舰冲向了一艘落单的西班牙舰船,亲自下场测试了一下大炮的有效距离是多远。
为了测试出最有效的距离,他一度把船靠到了100米以内,这距离已经很容易被对方撵上并登船。不过正是在这个距离内,英国的大炮终于发挥出了真正的实力。
还是得凑近了打。
8月4日凌晨,准备夺取怀特岛的西班牙舰队向英国舰队发起攻击,怀特岛战役打响。
和前两次战役不同,之前一直与西班牙舰船保持距离的英国舰队这一次冲到了西班牙人的跟前。正当西班牙人以为他们期待的接舷战就要开始时,突然发现自己的舰船遭到了来自英国大炮的沉重打击。
在英舰的攻击下,西班牙人的舰船硝烟弥漫木片横飞,这些巨舰上的船员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沉没的危险。
对于西多尼亚来说,他的首要任务是带着这些军舰和友军会师,所以“保船”一直是他的底线。看到这一次英军炮火如此猛烈,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认怂,赶紧下令撤退。
因为撤退得及时,西班牙人并未在这场战役中损失舰船,不过此战中英国大炮体现出来的威力让德雷克和霍华德信心倍增。
西班牙舰队副指挥里卡尔德则对西多尼亚的懦夫行为非常不满,这个瞻前顾后的选择让无敌舰队彻底失去了占领一个英国港口的机会,他们只能改变方向,前往法国的加来港停泊,等待帕尔玛公爵的消息。
孤注一掷
————————————
西班牙舰队对帕尔马公爵这种“不在服务区”的情况非常焦虑,他们只能漫无边际的蹲在加来港,等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送来的回信。
而英国人并不知道西班牙人的焦虑,他们只知道西班牙人去了加来,而就在离加来仅20多公里远的地方就有一支强大的陆军正在集结。英国人这时候才明白,原来无敌舰队是来护送这支陆军登陆的。
这个局面令伊丽莎白崩溃,虽然之前的英国海军已经力战三轮,但并未能伤及无敌舰队皮毛,如今眼瞅着敌方要顺利会师,真正的大BOSS马上就要渡海而来,女王的心都要碎了。
考虑到加来港离英国距离仅30多公里,伊丽莎决定摆驾回銮,从郊区的里士满宫回到了伦敦中心的正式王宫。这里能提供更好的防御,女王此时已经做好了最后一战的准备。
圣詹姆斯宫:
那么英国舰队该怎么做呢?他们一路过来守住了普利茅斯,韦茅斯,怀特岛,不过现在看来这些成绩并没有什么卵用。
正如前文所述,德雷克是个海盗,他解决问题的方式非常简单粗暴。在这个海贼王看来,现在的情况是明摆着的:如果坐等无敌舰队和帕尔玛领导的弗兰德斯军团会师,那么一切都完了。
所以尽管目前还不知道西班牙方面的具体情况,但是对于英国舰队来说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他们只能有多快赶多快,第一时间杀进加来,豁出一切也要赶在西班牙人会师之前把他们的船送进海底。
而此时离友军只有二十多公里的西班牙舰队是否已经稳操胜券了呢?
表面上看似乎没有悬念,西多尼亚尽管水平业余、性格懦弱,但是好歹是把大部分军舰带到了友军身边,完成了菲利普二世的战前部署,接下来只需要等待合兵一处雷霆一击即可。
然而他的副手里卡尔德此时却忧心忡忡。
加来离英国非常近,互相之间一马平川,英国人站在多佛的峭壁上甚至可以直接看到无敌舰队的风帆,里卡尔德心里清楚,德雷克他们随时会攻过来。
这也是为什么里卡尔德一直主张占领一个英国港口的原因。英国的一些海湾不仅有助于防御,而且即使舰队遭到严重的打击,船里的士兵还能直接上岸去进攻英国。
无敌舰队装载的士兵并不少,虽然不足以摧毁整个英格兰,但完全有能力拿下伦敦,逼迫伊丽莎白签个城下之盟。但是停靠在法国的加来就非常被动了,他们只能等待敌人的行动,而无法对英国本土造成任何威胁。
里卡尔德唯一能祈祷的,就是友军比英军先到。此时西多尼亚终于收到了帕尔玛的来信,帕尔玛在信中说他现在还没开始装船,所以让西多尼亚再多等些日子。
西多尼亚:艹
此前西多尼亚率领全体舰队紧赶慢赶,就是为了能尽可能早的和友军会师,结果好不容易赶到会师地点了,友军还在晒太阳。
英国人并不知道帕尔玛在晒太阳,所以这边无敌舰队刚刚停好没两天,德雷克就火急火燎的杀过来了。
8月7日晚上,八艘表面布满燃油,内部装满炮弹和炸药,船身燃着熊熊大火的英国舰船冲向无敌舰队的停泊区。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一幕非常眼熟。德雷克趁着夜色对在港口抛锚的无敌舰队发起了火攻,史称“火船之夜”。
火船来势汹汹,西多尼亚下令全体躲避火船。对于驾船技术高超的西班牙人来说,躲避几艘无人驾驶的火船并不困难,但问题是他们此时处于抛锚停泊的状态,开始躲避之前得先把锚给拉起来,然而在紧迫的形势和巨大的恐惧下,西班牙人已经顾不得起锚,而是直接把主锚砍断了事。
砍断主锚的西班牙舰队顺利躲过了火船的进攻,但是没有锚意味着他们无法再次稳当的停靠。于是西班牙人的阵型陷入混乱,舰队开始分崩离析。
这正是德雷克火攻所追求的效果:恐惧
8月8日,等太阳出来后,英国人发动了最后的总攻。
德雷克一马当先杀入西班牙舰队中,英国舰队第一次近距离与西班牙舰队决战,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英国火炮的威力。英国火炮不仅威力大,而且开炮速度是西班牙的5倍,在英军猛烈的攻击下,西班牙人甚至无法连续装填弹药。大直径的炮弹将西班牙的船板打出大量的碎片,这些碎片如同子弹般飞向船内的西班牙士兵,对西班牙士兵造成重大杀伤。
近距离炮战的双方舰队:
终于,无敌舰队的巨舰开始一艘一艘的沉没。西班牙人被英军肆意宰割了8个小时,死伤数量达到6000余人。
下午5点,英国人的攻击总算停止,这倒不是因为德雷克觉得打够了,而是炮弹很无奈的打完了。此时的无敌舰队虽然已经遭受重创,不过主力尚存,所以德雷克赶紧写信催促后方补给弹药,想趁这几天再补上一刀。
然而得到胜利消息的伊丽莎白并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想法,而是心疼起自己的小钱钱来,最终囊中羞涩的她拒绝了德雷克的补给请求。
作为一个贫瘠岛国的当家人,花小钱办大事一直是伊丽莎白的信条,关键时候她决定把钱省下来,去赌一把西班牙舰队不会进行反击。而老天爷也似乎站在伊丽莎白这一边,此时风向突变,正在犹豫要不要反击的西班牙舰队因为没锚停不稳,被一下子吹往北方苏格兰的方向去了,这下英格兰的风险算是彻底解除。
被吹到北海的无敌舰队又遭遇风暴损失了40条船,12000人。只有65艘船回到老家。不过捅了大篓子的西多尼亚运气不错,最终幸存下来,也没受到什么惩罚,毕竟皇亲国戚又听话;而受尽官僚主义折磨的里卡尔德则在回到西班牙后抑郁成疾,三天后病逝。
在确认无敌舰队往北败退后,伊丽莎白就从圣詹姆斯宫现身,乘坐船只,在沿岸百姓的注视下沿泰晤士河前往蒂尔伯里军事要塞,在她的将士面前进行了一场载入史册的胜利演讲。
“我来到你们中间,和你们大家一起同生共死。为了我的上帝,我的王国,我的子民,我的荣誉,我的血统,葬身黄土也无怨无悔”
“我明白自己长就一副柔弱女子的身躯,可我却有着一国之君的心胸,也是作为英格兰国王的雄心,定不容许帕尔玛或欧洲其他公爵侵犯我们领土这等奇耻大辱。”
对于英国历史而言,这场战争是伊丽莎白神话的开端。
结语.王朝起落
————————————
1588年英西海战对于英国来说是一场国运之战,它避免了英国亡国的命运,标志着英国开始以强国的姿态加入到列强纷争中。另一方面,在这场海战中出现的以炮战为主的战术革命,也逐步成为日后海战的主流。
很多人也把这场战争理解为西班牙霸权衰落的开始,不过平心而论,这场战争对于西班牙的影响其实较为有限。当时的日不落帝国毕竟财大气粗,此战中遭受重创的无敌舰队很快得到了重建。
后来西班牙还和英国交手过多次,总的来说西班牙胜多败少,仍然占据着竞争的主动。
然而在这场战争之后的几十年里,西班牙还是无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败,不过这与1588年的海战无关,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自己。
从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共得到18600吨注册白银,200吨注册黄金。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有83%被西班牙占有。
金银就是当时的世界货币,从新世界源源不断的把金银运回来,效果跟天上掉钱差不多,就像是今天的石油大佬。
于是西班牙也和今天很多的石油大佬一样,陷入了资源诅咒:这里通货膨胀严重,消费主义盛行,社会风气奢侈糜烂。
躺赢的西班牙人逐渐习惯了不去投资本国工商业,是直接用金银购买国外昂贵的商品(反正钱多),这又导致其国内的工商业极度萎靡。不仅如此,贵族们甚至还把从事工商业的外国人赶走。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搞工商业的外国人一旦崛起,可能会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于是来钱太容易的西班牙人就此走上了产业空心化的道路(似乎有点眼熟...)。
除此之外,一代雄主菲利普二世的行为也是导致西班牙衰落的重要原因。这位君王是个宗教狂热分子,他四处树敌,进行了大量没有实际利益的宗教战争。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就是说不符合国家实际利益的事情不要去做,不能凭自己的好恶去决定国家战略。
而菲利普二世打起仗来根本不管划不划算。
就比如1588年这场和英国的战争,本来打一场小规模的战役教训一下英格兰,让伊丽莎白赔个款认个错,停止海盗行为就可以了。结果菲利普二世非要兴师动众,不惜付出举国之力也要把英格兰彻底从一个新教国家改为天主教国家。
这个目标实在太过宏伟,需要调动的资源规模太过庞大,稍有差池就会出现巨大的混乱。而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出错的概率着实不小。
而且菲利普不仅和英国长期鏖战,还和法国、奥斯曼帝国等大国打不清楚。连年征战加剧了本国的经济危机,西班牙每年从殖民地掠夺的金银远远不能支撑巨额的战争开销。
所以别看西班牙表面富得流油,其实手头并不宽裕,他们应对资金不足的办法是大量举债。但是整天打这种没利益的战争怎么可能还得起钱,那么债务到期了怎么办呢?菲利普二世这个理财天才的解决方式是宣布破产,即说不还就不还了。
1575~1596年,堂堂日不落帝国国王菲利普二世两度宣告破产,拒付国债。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透支了自己的信誉,还把王室御用的大型商号给带崩了,进而又导致了一连串的债务危机。到1598年菲利普二世嗝屁时,西班牙已经债台高筑,无力回天。
菲利普二世退出历史舞台标志着西班牙的全球霸权走向没落,全球海洋开始进入到群雄逐鹿的时代。
英国则完全继承了伊丽莎白奉行的精致利己主义精神,在他们觉得继续和西班牙争斗已经不再划算后,就果断选择洗脚上岸,在17世纪初正式停止了官方资助的海盗行为。
此时的英格兰已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岛国,而是全球海洋争霸的角力者之一,新世界的宏大画卷正向他们徐徐展开。那支曾经的海盗舰队后来也有了一个正式的名称:
英国皇家海军
|小插曲:
最后,就在17世纪初的欧洲各国摩拳擦掌准备在海上大干一场的时候,英国这边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英国一直是宗教改革的急先锋,他们反对罗马教廷的态度非常坚决,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有部分英国人认为这个改革不够彻底。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本质上是要打破教皇和教士们对神权的垄断,除掉这群横在上帝和普通人之间的“中间商”。
但是包括英国在内的各国宗教改革,其最终的结果只是把教皇和教士这个“中间商”换成了该国的国王。这对于国王来说确实是打破了神权的垄断,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中间商”仍然存在。
所以在欧洲的宗教改革中一直活动着一个最激进的派别:加尔文派。
他们反对一切神权垄断,认为教会应该是无形的。在这个理念下,普通人不需要借助任何“中间商”就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这个派别在当时看来实在过于激进,所以这帮人在主流社会里就显得非常极端,到处受到排斥,整个欧洲都没有他们的容身之所。
于是在1620年,一群走投无路的英国清教徒(属于加尔文宗)来到了普利茅斯港,他们乘坐上了一艘小型英式盖伦船,前往美洲大陆去寻找新的生活。
这艘小型盖伦船的名字叫“五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