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以通为补 [浅析“胃以通为补”]
凡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称之胃痛,又称胃脘痛。“胃以通为补”是指治疗胃痛的方法而言。
1 古典医籍中对本病的论述
论述较多,《素问·举痛沦》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内经》还指出造成胃脘痛的原因有受寒、肝气不舒及内热等。《仁斋直指方》对胃痛的原因已经认识到“有寒、有热、有死血、有食积、有虫”等不同。《金贵要略》将胃脘部称为心下、心中,将胃病分为痞证、胀证、满证与痛证,对后世很有启发。如“心中痞,诸腻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按之心(-)荫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书中所拟的方剂如大建中汤、大柴胡汤等,都是治疗胃脘痛的名方。而《丹溪心法·心脾痛》在论述胃痛治法时曾指出“诸痛不可补气”,对后世影响很大,而印之临床,这种说法尚欠全面,后世医学逐渐对其进行纠止利补充。对于胃脘痛的辩证治疗,《景岳全书·心腹痛》分析极为详尽,对临床颇具指导意义,指山“痛有虚实,……辨之之法,但当察其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痛者为虚,暴病者多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痛剧而坚,一定不移者为实;痛在肠脏中有物有滞者多实,痛在腔胁经络,不干中脏而牵连腰背,无脏无滞者多虚。脉与证参,虚实自辨”。《证治汇补·胃脘痛》对胃痛的治疗提出“大率气食居多,不可骤用补剂,盖补之则气不通而痛愈甚。若曾服攻击之品,愈后复发,屡发屡攻,渐至脉来浮大而空者,义当培补”值得借鉴。《医学三字经·心腹痛胸痹第七》总结前人治疗经验,概括“心胃痛,有九种,辨虚实,明轻重。……一虫痛,乌梅园;二注痛,苏合研:三气痛,香苏专;四血痛,失笑先;五悸痛,妙香诠;六食痛,平胃煎:七饮痛,二陈咽:八冷痛,理中全;九热痛,金铃痊”。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胃痛的病因病机
胃痛是由于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脾胃虚弱,导致“不通则痛”。胃痛与胃、肝、脾关系密切,初起病位主要在胃,间可旁及于肝;病久则主要在脾,或脾胃同病,或肝脾同病。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胃气一伤,初则壅滞,继
则上逆,此即气滞为病。其中首先是胃气的壅滞,无论外感、食积均可引发;其次是肝胃气主滞,即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所造成的气机郁滞。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故气滞日久,必致血瘀,也即久病入络之意。另外,“气有余便是火”,气机不畅,蕴久化热。此火也有单纯在胃或同在肝胃之说。火能灼伤阴津,或出血之后,血脉郁阻而新血不生,致阴津亏虚。阴血虚少也有肾阴不足或脾胃阴虚,或肝胃、肝脾阴虚的不同。胃病延久,内传于脾,脾属阴土,喜燥恶湿,主运化,输布精微,以升为健。故脾气受伤,清则中气不足,运化无权;继则中气下陷,升降失司;再则脾胃阳虚,阴寒内生,胃络失于温养。总之,胃痛病因虽有上诉种种不同,病理尚有虚实寒热、在气、在血之异,但其发病机理确有共同点,即所谓“不通则痛”。
3 胃痛的治法
胃痛在治法上常以理气止痛为基本原则,但须审证求因,审因论治。邪实者以祛邪为急,正虚者以扶正当先,虚实夹杂者又应邪正兼顾。其中受寒、冒署、伤食、积热易伤胃,使胃气壅滞,甚至不降反逆:情忐不遂易损肝,肝气郁结则横逆犯胃,致肝胃气滞。气滞郁久化
热或久病入络,日就则耗伤胃阴。胃病失治,由胃及脾,脾病以虚证居多,虚中夹实,间而有之。脾病或见脾气虚弱,或见中气下陷,或见脾阳不振。故胃病的治疗,治胃以理气和胃通降为主,依病因之异,或散寒,或祛湿,或消食,或清热,或化瘀,久则阴伤者当养阴益
胃,分别施治。治肝以疏肝解郁为主,化热则清肝,入络则行血,阴伤则滋养。治脾以健脾益气为主,下降者升提,阳虚者温补。古有“通则不痛”的治痛大法,但在辨治胃痛时,不能把“通”狭义地理解为通下之法,而应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散寒、消食、理气、
泻热、化瘀、除湿、养阴、温阳等治法,均可以起到“通”的作用。在审因论治的同时,适当配合辛香理气之品,如青皮、陈皮、元胡、川楝子、木香等,往往能加强止痛功效。但服用此类药物,应中病即止,不可香燥太过,以免耗津伤气。临证时应“谨守病机,各失其属”,辨证地运用通法。如《医学真转·心腹痛》曰:“所痛之部,有气血阴阳之不同,若概以理气消导为治,漫云通则不痛,大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泻为通,则妄矣”。正是说明这个道理。古人所说的“胃以通为补”亦应同样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