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 ---漳州虎渡桥(江东桥)
虎渡桥(江东桥),位于九龙江北溪下游,今龙海市角美镇课堂村西部, 距漳州市16公里,自古以来就是通衢要道。此桥总长约335米,某些石梁长达23.7米,沿宽度用三根石梁组成,每根宽1.7米,高1.9米,最重达200多吨。
虎渡桥是我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它与泉州的洛阳桥,晋江的安平桥,福清的龙江桥合称为 “福建四大古石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世界之最》一书列为世界最大石梁桥。江东桥的建成,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历史奇迹,这每条约二百吨的巨大石梁,是如何运到江边,架上桥墩的,也是一个至今尚未完全破解的千古之谜。
虎渡桥这段溪流,古称柳营江,原是通津渡口,这里两岸峻岭对峙,万壑并趋,江宽流急,波涛汹涌,驾舟渡江,进寸退尺,令人触目惊心。
宋代陈让在《重修虎渡桥记》中云:“东奔如雷霆,入地深不可测,则立址于重涛悍流之中,似韭在匠鬼工,莫能措手”,说明这里渡江架桥之艰险。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郡守赵逖伯曾在这里连艘为浮桥,但浮桥“摇荡掀簸,过者凛容”,且经风雨摧损,不久既毁。
嘉定六年(1213年),福建永春锦绣庄氏九世庄夏出任漳州知州,先奏请屯兵大池故寨,增小澳、南岭二寨,制控汀、潮二州。第二年(嘉定七年甲戌(1214),庄夏看到来往柳营江必须搭渡,十分不方便,加之江宽水深,风急浪大,常有覆舟之险,遂捐资鸠材,拟建“通济桥”。
柳营江此处为漳泉交通要冲,上游两岸大都是丘陵峡谷,山脉连绵,由无数溪流所汇,水流湍急,地形险要。古时候因江临大海,潮汐汹涌,深不可测,工匠莫知何处可以累石作桥墩之基。初建桥时,屡次抛石砌墩,但因水深流急,都被冲散,均未获成功。
一日,庄夏会同乡大夫颜颐仲(曾任太守),耆老陈君正,南院岩僧廷睿、净音等,到江边祝告山川龙神。忽见一猛虎,负子渡江,众共视之。
只见老虎游过一段急流,即栖息片刻,再游再息,终达彼岸。建桥工匠,见状忽悟,循踪勘探,发现虎游一线,水下有石如阜。于是沿虎其迹,于江中垒石为墩,上架木梁,并以木瓦盖顶,造桥历时三年又一个月,终于建桥成功,名曰“通济桥”,因得益虎渡过江,又称“虎渡桥”。
宋嘉熙元年(1237年)木桥被火烧毁。漳州郡守李韶倡议改建石桥,里人吏部尚书颜颐仲及故守庄夏之子梦说衮成之。现拨库银万缗,又发动廷睿和尚师徒四处摹化以济之,造成石桥,“其长三千尺,址高百尺,酾水(桥孔)一十五道,梁跨于址者五十有八,长八十尺,广博皆六尺有奇。东西结亭以憩往来者。”至此,虎渡桥夷然稳定八百多年。
由于虎渡桥地处闽粤交通要道,过往旅客、商贾、车辆不绝,又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其后元、明、清各代,石桥又屡毁屡修。据史书有记载的就有十多次。其中最大的一次修建是在明嘉靖年间。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代巡侍卿王石沙再次拨帑兴修,并由郡守顾四科募民施工,经民众努力,隔年冬修好。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开拓漳嵩公路,石梁桥改建为简易的钢筋水泥公路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自行把江东桥炸毁,以阻日军进犯。建国后人民政府拨款修复,1969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面。
虎渡桥尚存原桥墩5座,每墩长10.8米、宽5.3米,用0.35米×0.4米×0.52米的条石纵横交错叠砌成艦首形。保存完整的原桥面2段,每段用4条各长22~23米、宽1.15米、厚1.31~1.4米的长方形巨石铺桥面。成为闽澚两省及漳福、漳厦一带的军用、交通要塞。
1994年,拓建324国道时,在江东桥下游不远处,新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既把原国道改弯取直,又较好的保护了原江东桥。1995年开建厦漳高速公路漳州境段时,又在其下游新建了一座高速公路桥,即“长州北溪特大桥”。现在,三座大桥并列横跨九龙江北溪,遥遥相望,成为江东一大绝佳景观。
本文来源:今日头条“同安庄国庆”头条号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