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张飞”刘昌毅:淮海庆功宴上怒掀酒桌,65岁还带兵打仗

1955年,刘昌毅被授予中将军衔,邓小平评价:“刘昌毅是一员战将。打仗,攻无不克,守无不固。”

作为刘昌毅的上级,邓小平对他的评价是相当高的。按理说刘昌毅应该很尊重这个上级,可实际上他却怼了这个上级好几次。

当年淮海战役,刘昌毅担任中原野战军三纵副司令员,在双堆集战役中活捉国民党高级将领黄维

刘昌毅便设宴款待他,期间,黄维悄悄的对刘昌毅说:“你们如今可以直接打过长江去。”

刘昌毅不解,黄维接着说道:“能打败我的人,必定能打败江南的国军!”

国民党高级将领黄维

黄维此话并不假,淮海战役后,江南的国民党军队只剩下汤恩伯,他的指挥作战技术比起黄维,还真不是一个档次的。

虽说活捉了黄维,但是在战斗过程中,刘昌毅也受伤了,后被送去开封治疗,结果却收到批评自己的通报。原因是说在淮海战役后,他纵容两名干部无票乘车,甚至打骂列车员。

刘昌毅本就性格耿直、敢做敢当,素有“猛张飞”之称,看到这个莫名其妙的通报,气不打一处来。

随后跳下床,直接赶到商丘,将那两名干部带到刘伯承、邓小平面前对质。得知详情后,邓小平不知如何是好,刘伯承赶紧来解围说:“通报错了,通报错了。”

刘昌毅这才气愤愤的回到开封。没多久,又在淮海战役的庆功宴上怼了自己的上级,这次更严重。

当时很多中原野战军的首长和各个纵队的指挥员正在共餐,邓小平走过去对刘昌毅说:“仗打得不错!”刘昌毅听后很是高兴,紧接着邓小平又说“只是多吃了500斤肉。”

邓小平

刘昌毅一听,勃然变色,直接将酒桌掀翻,怒气冲冲的就走了。

这样的性格直到晚年都还是这样,1975年,邓小平说刘昌毅是一员战将,但有时也会蛮干,气得刘昌毅连手都不跟他握,扭头就走了。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刘昌毅中将怎么是这样的人?一点都不礼貌?事实并非如此,相处久了,大家都知道他的性格,从不会跟他置气。就好比三国时期的张飞,观众甚至会喜欢这样性格直率的人,刘昌毅就是这样一个人。

开国中将刘昌毅——将军装

本期文章将带你了解老一辈革命家刘昌毅的传奇事迹,如果你是一个喜欢了解历史的读者,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也许你会有所收获。

刘昌毅,其实本名叫刘昌义。

1945年时,在与国民党十五军对战时,俘虏了一名国军干部,刘昌毅亲自审问,想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便问:“你们军长是谁?”

“刘昌义。”

“胡说!我就是刘昌义!”

“真的叫刘昌义!”

后来经过查实,还真的是和自己同名。为了区分开来,这才改名刘昌毅。

(这段有些多余,应粉丝读者们要求,科普一下,大家以后不要搞混了哦。)

1914年,刘昌毅在湖北黄安县出生,家庭并不富裕,连温饱都做不到,经常过着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生活。但是父亲始终认为读书才有出息,变卖家产想方设法让他去上了私塾。虽说读了半年,可父亲再也拿不出钱,刘昌毅只能中途放弃。

12岁那年,父亲送他去裁缝店做学徒,学了两年,可裁缝店老板总藏着掖着,不教他真手艺。父亲心想,都学了两年总不能半途而废。学一门手艺,即使自己以后不在,儿子也能靠本事活下去。

这一次,父亲找了一位邻村的陈姓裁缝,为人很好,刘昌毅跟着他确实学了不少。

相处久了,刘昌毅才得知,原来自己的师傅是一名共产党员,不经意间,刘昌毅的命运出现了转折点。

1927年,陈师傅带着徒弟刘昌毅去了汉口。

有一次,陈师傅让他去送一封信,非常重要,同时让他务必要小心行事。

刘昌毅穿街过巷,到达指定地点后,却发现大门被封,几个穿着便衣的特务在来回巡查,刘昌毅急忙停下来买了根冰棍,将纸条和冰棍一起吞进了肚子里,这才躲过一关。

1929年,陈师傅让他回老家,因为武汉形势恶化,年纪轻轻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向他父母交代。

其实陈师傅早有预感,不想连累刘昌毅。在刘昌毅回老家没多久,就得知陈师傅已经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刘昌毅大哭,发誓一定要给这位革命启蒙老师报仇雪恨,此后,刘昌毅开始走向革命道路。

同年十月,刘昌毅带领本村20名青年参加了红军,战场上的刘昌毅,本就有着一身好本领,这还得益于他年少时的一番奇遇。小时候他经常受人欺负,自己跑到后山,却遇到了一个和尚,和尚见与他有缘,便决定教他武艺。这个情节是不是似曾相识?但是这是真实的。

凭借着自己过人的胆识和高超的武艺,刘昌毅一步步晋升,从排长到连指导员,再到营长,他一直都认为自己应该战死沙场,未曾想差点栽在自己人手里。

1932年,红军准备扩大武装,建立革命根据地,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关进了禁闭室,说他是“改组派”,本就读书少,“改组派”是什么他都不清楚,但那时已经有很多红军士兵和干部因此事被害。

在禁闭室,他歇斯底里的吼着:“我是干革命的,我要是改组派为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

当时审讯人员见他如此硬气,决定屈打成招,好在红三十六团团长余天云及时赶到,他说:“刘昌毅裁缝出身,革命意志坚定,善于领头带兵打仗。如今敌人正在围剿我们,你们还自相残杀,他是不是组派,打完这仗就清楚了!”

就这样,刘昌毅死里逃生,被任命为红三十六团二营营长。只是他万万没想到,满腔热血刚上战场,又差点牺牲。

1933年10月,正在战场上指挥的刘昌毅,突然有一颗迫击炮弹在距离他十米左右的地方爆炸了,警卫员胡少荣见状立刻跑过去,可此时的刘昌毅早已经血肉模糊、昏迷不醒。

到医院检查后,头部受伤,一块弹片从他下巴左侧穿过右侧,牙齿几乎全被打掉,因为当时的医院条件有限,又不能及时输血,危在旦夕。

许世友前来看他:“刘昌毅你不能死!你们一定要救活他!”

几天后,医生说能用的办法全都用了,怕是不行了。

宣达战役胜利后,部队得到上级要求转移的命令,便派几人给刘昌毅准备后事,他们弄来一口棺材,将刘昌毅放进去。

警卫员胡少荣一直守在他身旁,葬礼仪式完毕,大家劝他节哀,随后将棺材抬走。

胡少荣看着刘昌毅,突然觉得少了点什么,想了下才说:“营长爱枪如命,谁缴获的枪多他就夸谁,枪不离身,一坐下就擦枪。”

说完就将自己的望远镜和腰间的手枪放在刘昌毅的身上,谁知,刘昌毅的手突然动了一下,正是这个细微的动作,胡少荣立刻兴奋道:“刘营长还没有死,刘营长还活着!”

大家赶紧抬回去,医生再一次抢救,发现刘昌毅的高烧竟然自己退去了,肿大变形的面部也慢慢消了下去,休息一段时间后,奇迹般的“复活”了。

多年后,刘昌毅回忆道:“那次阎王爷不收我,是因为我的任务没完成,还得让我带兵打仗呢!”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昌毅战斗意志更加坚定,誓死要将日军赶出中国,凭借着出色的战绩,从营长晋升至太行军区第三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1942年4月16日,刘昌毅组织了白庄伏击战,一举歼灭了日军三十六师团高木联三大队以及一个军官视察团,期间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尤其是一门山炮,据说是日本天皇钦赐的。战后日军几次写信要求归还,愿意用双倍物资交换。

刘昌毅回信:“如果在战场上赢了我,必还。否则,休想得此炮。”气得日军直咬牙。

1943年刘昌毅带病参加林南战役,此战后奉命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随后被派去豫西。

刘昌毅

豫西地区民风淳朴,又是少林武术的发祥地,当地人都崇尚武学。当日军侵入中原后,不堪凌辱的豫西民众,自主发起战斗,组成了一个名为“武圣学”的抗日民间组织。

刘昌毅到达豫西后,决定争取和改造这个组织,“武圣学”的人虽然积极抗日,但是匪气十足,又经常独霸一方,狂妄自大,如果能将其改造,对于革命的确是一件好事。

“武圣学”的堂主叫杨明照,此人40岁左右,体格健壮、浓眉亮眼,嫉恶如仇、讲义气,经常劫富济贫,唯一的缺点就是匪气太足。

因为功夫了得,骑马打枪无所不能,就连日本人都有些忌惮,当初国民党将领汤恩伯欲将其收为己用,花大价钱收买,却被杨明照骂了个狗血淋头。

虽说素以“猛张飞”著称,但是刘昌毅并非演义中的“张飞”,而是与正史当中的张飞一样,粗中有细。他事先派何德庆去打探情况。

何德庆将刘昌毅的想法告知杨明照:“既然都是抗日,刘司令得知您的事迹后非常尊敬,想与您共同商讨如何抗日,给豫西民众一个稳定的生活。”

杨明照表示:“跟你们联合,说的好听,不就是想让我们听你们的!免谈!”

随后又说:“听闻你们刘司令武艺高超,你让他来和我比试一番,如果他赢了,我任凭他使唤!”

刘昌毅得知后笑道:“这杨堂主有些意思哈,效仿古人。”

“如此看来,他对我们还是有些好感的,毕竟当年他拒绝了汤恩伯,如今想以武会友,我自然不能坏了他们的规矩!”

说完,刘昌毅立刻下令:“告诉他,我接受他的挑战!”

何德庆知道首长有旧伤,连忙说道:“刘司令,还是别比了,我再去做思想工作吧!”

“怎么?你害怕我输给他吗?其实没必要,输赢不是主要的,善兵者,先服其心、次服其力嘛!”

斗场上,人山人海,得知刘司令要和杨堂主比武,百姓们都前来观看。

双方抱拳。

“刘司令,你若赢了我,'武圣学’3000多兄弟任凭你调遣。”

比武开始,两人四目相对,同一时间扎下马步,试探性的游走几步,杨堂主求胜心切,直扑刘昌毅。刘昌毅知道这是少林中的“猛虎掏心”,一个“四两拨千斤”巧妙化解对方的力量。

几个来回后,杨堂主见刘昌毅一直在闪躲,于是使出平生所学,步步进逼,忽然间,刘昌毅闪躲时露出破绽,杨明照再一次扑上去。未曾想刘昌毅是故意露出破绽,只见他突然跳起来对着杨明照胸腹之间踢了一脚。

杨明照退了几步,他知道其实刘司令已经收了力道,不然这一脚应该伤的不轻。随后说道:“这一场是我输了。”

第二场比的是刀枪,以武会友,点到为止。

刘昌毅一直擅长用刀,只是臂膀有旧伤,刚才又被杨明照击中,有些隐隐作痛,他决定速战速决。

然而面对这个少林出身的杨明照,刘昌毅最终不敌,以一招之差输给了他。

可此时大家对这个刘司令已经是心服口服了,豫西一些练武的长者很清楚,这个刘司令并不是只会花架子,那都是真本事,从小兵到司令,凭借的是真武艺、杀人技,如果不是要求点到为止,刘昌毅不见得会输。

最后一场是打枪,杨照明连续射中3个酒瓶,大家一致叫好。

刘昌毅心中笑道:“调虫小计,我当排长的时候就会了。”只见刘昌毅掏出手枪,不带瞄准的就击中了目标。

之后又比跑马飞射,目标是一只大公鸡,杨照明一枪命中,大家都认为刘司令输了,可刘昌毅掏出手枪直接打断了铁丝,公鸡一下掉到了地上。

杨照明举着刘司令的手:“这场比试,我杨某人输得心服口服。”

之后“武圣学”3000多人跟着八路军六支队联合抗日,全部听刘昌毅调遣,而刘昌毅“猛张飞”的称号更加响亮了,在豫西万人传扬,即使到今日,依旧流传着他的事迹。

都说许世友武艺好,可刘昌毅也不差!

收编“武圣学”,其他民间组织纷纷向八路军靠拢,中央对其大为赞赏。

抗战胜利后,1946年夏,蒋介石不断在中原地区制造摩擦,派30万大军对我军中原6万士兵进行包围,企图歼灭。

时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副司令员的刘昌毅,奉命率领第三旅抵达光山,在八里岔与国军血战,遂歼灭敌军一个营,击溃敌军两个营,但是敌人并没有退走的意思。刘昌毅知道,援敌赶到,我军就危险了。

于是决定前去勘察地形,好部署作战方案,参谋长不让他去,说前方危险。

可刘昌毅执意要去,他说这一战不亲自去心里不放心,政委这才同意,派了几个人保护他。

然而在返回的途中,被敌人一排子弹击中,原本所剩无几的几颗牙齿,这次直接被连续5颗子弹击中腮部,牙齿全被打光。

被抬到司令部驻地时,他的伤口已经全部化脓,李先念得知后,立刻找到潘世珍(白求恩的学生)前来治疗。

可当时缺少麻醉药,手术又不能耽搁,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刘昌毅示意那纸和笔,写下:“大胆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刘昌毅强忍着,愣是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在一旁协助的医生都不敢看下去。

潘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除了取出子弹,还将之前残留在里面大一点的弹片一并取出,但有几片细小的实在取不出来,这也导致他一直处于发烧昏迷的状态。

看他一直昏迷,组织上再一次给他准备好了棺材。周恩来得知后,决定派飞机送他去北平协和医院,可是刘昌毅却说:“我就是死在战场上也不离开部队!”其实他是不想给部队添麻烦。

周恩来赞叹:“当真是铁打的汉子!”

随后致电派人去武汉买药物和相关医疗器械。此后,潘医生又连续给他做了三次手术,这才保住了性命。

1993年,当记者采访他时,他笑着说道:“有人说我造化大,枪炮打不死我,其实我认为是马克思不收我,因为我还要带兵打仗!”

刘昌毅天生勇猛刚毅,历经千余仗,数百次遇险,晚年有人帮他体检,头、脸、手、脚、腰、臀几乎没有一处不受伤的,大伤小伤不计其数,每到阴雨天,时常旧疾复发,痛疼难忍。但他在外人眼中,却依旧保持着坐如钟、站如松、走如风的军人风度。

他说军人就该是这样!

我军有这样一位悍将确实可喜可贺,可敌人却恨得咬牙切齿,有一次他们看刘昌毅连战连捷,决定不顾一切打倒他,集中诸多兵力对准七团,称:“活捉刘昌毅,消灭第七团!”可刘昌毅从不惧怕,哪里有敌人他就在哪里,带着士兵东挡西杀。敌人抓不到他便贴出公告:“能取刘昌毅人头者,悬赏大洋5万!”

可是没人敢去,毕竟刘昌毅的武艺,一般人根本近不了他的身。

1954年10月12日,刘昌毅接到命令,前往旅顺筹备组建中国海军旅顺基地。在移交工作上,苏联还算是比较友好的,苏联水兵将技术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中国海军。

如今的旅顺军港

只是在刘昌毅对装备技术进行鉴定评级时,发现有以次充好的现象,他们将护卫舰和快艇表面上喷新漆,抬高价格。刘昌毅决定将所有装备的等级全部下降一级,苏方一开始并不同意,刘昌毅本就喜欢一码归一码,正如当年怼了自己的上级一样。

他说:“那我们只要新的,那些不能使用的一概不要!”气势足,态度非常强硬。

苏方一下就慌了,眼前这个将军他们还是有些了解的,要真不要的话,自己拖回去只能当废铁了。这才同意了刘昌毅的要求。

为捍卫国家的利益,刘昌毅从不含糊!

后来担任了旅顺基地的司令员,虽说全国已经解放,但是依旧会面临美蒋的骚扰,于是他积极备战,整顿内部,建立完善的制度。面对美蒋飞机,刘昌毅加紧和强化部队备战训练,硬是将来骚扰的美蒋战机一举击落,打出了我军的气势!

此后,“高炮打不了、导弹瞄不准、飞机追不上”这句话,美蒋再也没说过。

1955年,刘昌毅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开国中将刘昌毅

虽是开国中将,但同时也是一级伤残的革命军人,邓小平对这位将军是又爱又喜,即使刘昌毅几次对自己“置气”,作为上级,邓小平知道这才是刘昌毅的作风。

周恩来说他革命道路坎坷无比,负伤多且战功卓著,是个“血淋淋的人。”

李先念说他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出色战将!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邓小平亲自点将,让许世友担任总指挥。许世友接到命令,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刘昌毅,聂凤智虽猛,但他认为刘昌毅更加合适。

于是问部下:“刘昌毅最近怎么样?”

“都快退休了,现在已经是半退休状态。”

许世友说道:“这一仗他还赶得上,再不打以后他就没机会了,去请他来吧。”

此时的刘昌毅已经65岁,看着他脚一拐一拐,但依然精神饱满,精气十足。

许世友担心刘昌毅不能上战场,决定先试探一番,傍晚,两人一块吃饭喝酒。

酒过三巡,许世友问他还喝不?他说:“哪有喝不喝的,只有敢不敢喝的,都是死过几次的人,还怕喝酒?你能喝我就能喝!”

两人都喝醉了,许世友醒来之后开心地说道:“这下我就不担心了,刘昌毅真乃一条好汉!副司令就他了!”

年近古稀还带兵打仗,对越自卫反击战,不到半个月就打败了越军。

晚年的刘昌毅

战后,刘昌毅依然负责广西边境布防的重任,当时越军还时不时的在边界放冷枪,刘昌毅不顾危险,每次都亲自勘察。爬山路、啃干粮,行程3000多公里,终于完成了广西边境千里布防的任务。

1988年,刘昌毅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9年11月1日,刘昌毅于广州病逝,享年86岁。临终前他叮嘱家人,将自己的骨灰葬在家乡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处。

刘昌毅戎马一生,勇猛刚毅、性格直率,他的一生不仅波澜壮阔,更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将军,他的事迹至今口口相传。

——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