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中医养生』第五章 夏季常见疾病的防治

第五章夏季常见疾病的防治

  一、中医病因学说

  

  汉代名医张仲景在中医的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后世尊其为“医圣”。他在其著作《金匮要略》中说“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事、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后世以张仲景的这段话为基础,将病因概括为三大类,即外因、内因、其他原因。外因包括六淫和疠气,内因包括七情所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其他因素包括外伤和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

  

  1.外因——六淫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六淫的概念源于“六气”,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它是万物生长变化的自然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在正常的环境下是不会致病的。只有当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一定限度,包括六气太过(如夏天热极、冬天寒极),六气不及(如暑天不热或冬天不冷),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应温而反寒,冬季应寒而反温),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骤冷、骤热)等,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从而使人发病,这时六气就变成六淫。

  

  六淫侵犯人体致病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

  

  ①外感性六淫致病,多从体表或口鼻入侵,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头疼等感冒初期症状中医称为表证。如果表邪不能及时驱除,由表入里损伤其他脏器可使病情加重,如感冒加重侵犯肺脏可以转变为肺炎。像《素问》中说:“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说明了外邪侵犯人体之后会呈现出由表及里的传变过程。

  

  ②季节性六淫多与各个季节的气候变化有关,多是由于各个季节的主气过盛而形成淫邪致病。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

  

  ③地方性我国由于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不尽相同,例如夏季南方偏湿热,而北方偏干热,所以同样的季节会导致不同的疾病。中医认为同样的疾病因为地域的差异,病因和用药也不相同。如夏季感冒北方多为暑热,南方则多为暑湿。

  

  ④相兼性六淫之邪可单独致病,也可兼夹致病,如夏季暑邪可以单独致病如暑热,也可以和湿邪相合致病为暑湿。

  

  ⑤转化性六淫在致病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其征候的性质可以发生转化,例如寒邪入侵本身体质偏阳的人,正邪抗争于里就会发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

  

  TIPS1夏季易感邪气

  

  夏季引起疾病的邪气是哪几种呢?古人告诫我们“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一提到夏季,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暑热,昼不得安,夜不得眠,故暑气是夏季的主气,暑邪为夏季最主要的邪气。在我国南方地区,夏天的气候不只是炎热,而且十分潮湿,所以湿气是长夏的主气,湿邪为长夏的主要治病邪气。盛夏暑热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而长夏的湿热则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TIPS2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暑为夏季的火热之邪,是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暑邪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只在夏天发生。暑邪纯属外邪。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夏日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为阳邪,那么暑邪伤人,多会出现一系列热性的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口渴、舌红、脉象洪大等。

  

  ②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暑为阳邪,阳会呈现出向上、向外的状态,即升散。所以当暑邪侵犯人体时,人会头晕、心烦,甚至突然昏倒,这就是中暑。向外,是说暑邪多从皮肤毛孔侵犯人体,导致毛孔开泄,大汗出。汗属于人体的津液,汗出过多则会导致津亏液伤。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大汗不仅伤津液更伤心气。“气随津脱”,所以夏天大汗后会出现心慌、气短、乏力的症状。

  

  ③暑多挟湿

  

  夏季的最后一个月称为“长夏”,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而潮湿,如果暑邪常兼挟湿邪而侵犯人体,而此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多喜欢待在凉爽的地方,如长居空调房,并贪食生冷,所以发病特征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外,还常见四肢无力、胸闷、恶心呕吐、大便溏泄或不爽等湿邪内阻的症状。

  

  TIPS3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湿为长夏主气。夏秋之交,阳气逐渐减弱,雨水较多,水气蒸腾而上,空气潮湿,故长夏为一年之中湿热气最盛的季节。湿邪为病,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是由天气多雨,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居处潮湿之地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内湿则是由于或先天就属于脾阳虚损体质,或过食生冷损伤脾气,使脾的运化水液的功能失调,导致水湿停聚在体内,形成一种病理状态。外湿和内湿虽有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又常相互影响。

  

  ①湿性重浊

  

  “重”,即沉重的意思。湿可以理解为体内有了多余的不正常的水液,不能排出。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以人体感受湿邪之后也会出现“重”的表现,比如头重如裹,如负重物,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等症状。“浊”,即秽浊,是人感受湿邪之后会有秽浊不清的分泌物或排泄物产生。如皮肤病变之渗出物,女性感受湿邪后导致异常的带下分泌物,质黏腻而味腥臭等,湿邪致病可出现多种秽浊症状。

  

  ②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邪是体内不能正常代谢的水分,水属阴,故湿为阴邪,所以容易损伤人体阳气,就会阻碍气机,影响肝、脾、肺、胃、大肠、膀胱等一系列脏腑的气的升降运动,出现气短、烦闷、小便短涩不利、大便排出不畅等症状。

  

  ③湿性黏滞、弥散

  

  “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湿邪的性质为黏腻停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湿邪侵犯人体出现的病症多黏滞而不爽,比如湿积肠胃,可见大便黏腻而不爽,如夏季肠炎、菌痢;湿积为痰,就会出现痰黏,胸闷;湿阻膀胱,会出现小便淋沥不尽。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遗留在人的身体上不易离去,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温病、慢性湿疹等。

  

  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阴位”,即人体的下部。湿邪为病,最易侵犯人体的下部,因为湿与水同类,火炎上而水流下,故湿邪有下注特点,出现的症状也多见于下部的症状,例如水肿多以下肢较为明显,小便淋浊、大便泄痢,带下、脚气等。正如《黄帝内经》中说的:“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2.疠气

  

  疬气,是一类具有很强传染性的病邪。对此中医早有详细记载。明代名医吴又可在《瘟疫论》中提到:“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就是说疠气是一种自然界的毒疠之气,与普通的六淫邪气不同,它具有传染性强、易于流行、发病较急、病情严重、一气一病(即一种疠气导致一种传染病)、症状不同的特点。

  

  疠气的发生是很多原因共同导致的结果,包括气候、环境、饮食及社会因素等。气候因素,就是指天气的反常变化,例如酷热、严寒、久旱、洪涝等;环境及饮食因素,是指空气、水源、食物等受到疠气的污染;社会因素就是指社会动乱、战争,以及政府对疫病的预防工作不完善。

  

  夏季是疠气流行的季节,因为夏天气温高而潮湿,非常有利于病毒及各种微生物的繁殖和扩散,污染空气、水源和食物,这些物质再被人类摄取,就会感染疠气。所以,人们在夏天一定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暑但不能过分贪凉,注意饮食的卫生,调理好自己的情志,才能远离疠气的侵害。

  

  二、夏季常见疾病

  

  1.感冒

  

  夏天气候炎热,人的阳气外泄,毛孔开放,这时如果贪凉,夜宿露天,或大汗之后马上吹风、洗凉水澡,或过食生冷等损伤了体内的阳气,风邪就会从毛孔进入体内而出现伤风的症状。热为夏天的主气,风多和热一起侵犯人体,所以人会出现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微恶寒、头痛、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如果感受寒邪,也可以出现全身疼痛、汗出不畅、发热怕冷的风寒感冒的症状,这种感冒本来在夏季比较少见,近年来因为空调使用不当盛夏感受寒邪也并非鲜见。湿为长夏的主气,那么当夏季天气炎热、雨水过多,或人淋雨着凉,或衣服湿了之后没有马上更换,都易使暑湿之邪侵犯人体,导致暑湿感冒,暑湿感冒的主要症状是头疼如裹、全身酸痛、口中黏腻、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腹泻不爽、发热不退、舌苔厚腻。

  

  预防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若用空调,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摄氏度左右。

  

  慎起居,适寒温,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但是避免体力过度消耗,应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多饮开水,饮食宜清淡。

  

  在感冒流行期间,老年人和小孩不宜过多串门或去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

  

  由于感冒不仅通过呼吸道传染,还可通过手的接触传染,所以要注意手的清洁卫生,并谢绝与感冒者握手。

  

  衣着随凉热添减,不要睡在露天,以免受凉;夏夜乘凉莫过晚,也不要坐在潮湿的地方。

  

  患有慢性鼻炎、咽喉炎的人易感冒,要认真进行治疗。同时,避免咽喉部被病毒感染,注意劳逸结合。洗冷水浴或游泳后要把身上的水擦干。西瓜、冷饮等寒凉的饮食不要吃得太多。

  

  治疗风热感冒常用的中成药:

  

  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者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

  

  患风热感冒者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6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5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治疗暑湿感冒常用的中成药:

  

  祛暑丸本方系由香薷散与二陈汤加减衍化而成,功能有解表祛暑、燥湿健脾。主治暑湿夹寒、湿重于热的征候。方中用香薷、藿香、苏叶、荷叶解表祛暑为君药;苍术、厚朴、陈皮、木瓜、白扁豆、茯苓化湿醒脾为臣药;檀香芳香辟秽解暑为佐药;甘草调和药力并能益气为使药。全方配伍共奏解表祛暑、芳香和胃、燥湿健脾之功。

  

  暑湿感冒冲剂本方适宜于感受暑湿兼夹风寒的感冒病症。方中藿香、佩兰芳香化浊、清暑祛湿为君药;苏叶、白芷、防风发散寒湿而不伤卫气为臣药;半夏、陈皮、草果燥湿和胃、降逆止呕,茯苓、大腹皮化湿理脾,共为佐使药。全方配伍体现芳香化湿与醒脾燥湿并用的特点,具有清暑化湿、辛散风寒、健脾理气的作用。

  

  金衣祛暑丸本方常用于夏月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者。方取藿香、香薷、紫苏叶为君药,发散风寒,芳香化湿;取木瓜、茯苓为臣药,以除内伤湿滞;取丁香、檀香为佐药,温中行气醒脾;甘草为使药,以调和诸味。全方共奏祛暑化湿、解表散寒的功效。

  

  藿香正气丸(水)藿香正气丸是藿香正气散的新型制剂。本方乃是祛暑化湿的常用方药,尤其对长夏湿阻较重的暑湿症,治疗功效尤为突出。对于非暑天感冒而见脾胃湿阻症者,亦有较佳治疗作用。

  

  清暑益气丸为清暑益气汤的蜜丸制剂。方中以益气固表的黄芪为君药;辅人参、白术益气健脾,资助黄芪补脾祛湿为臣;佐以当归养血,麦冬、五味子生津,葛根升阳鼓舞胃气,泽泻利湿,黄柏清热燥湿,青皮、陈皮、苍术、神曲燥湿健脾化滞;使以甘草和中。全方诸药相伍,有益气清暑、健脾祛湿的功效。对于气虚体弱、感受暑湿的感冒,投用本方,既清补又燥湿,效如桴鼓。

  

  小儿暑感宁糖浆本方为黄连、香薷饮加味而制成的糖浆。方用香薷、佩兰、扁豆花芳香化湿,厚朴化湿和中;黄连、黄芩、芦根、青蒿清热;杏仁宣肺,薄荷透表,芥穗清头目;滑石、甘草(即六一散)利湿,使湿浊从下走泄。诸药配伍,清暑、祛湿作用较强。用于小儿夏季感受暑湿者为宜。症状较轻者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症状较重且伴有咽喉肿痛者宜选羚翘解毒丸。

  

  2.中暑

  

  症状:俗称发痧,夏至以后,酷暑高温,伤人气阴,易患中暑。常见症状以高热、头痛、眩晕、心悸、恶心、汗出为主,若治不及时,可致暑邪入心,出现谵妄、昏迷、抽搐等。因此,中医认为,治疗中暑必须抓紧时机,分清主症,辨证论治。

  

  中医把中暑分为阳暑、阴暑、暑厥、暑风四个证型:

  

  阳暑以壮热、烦躁、口渴、脉洪大而数为主症,缘于长途旅行、田野务农、高温作业等。

  

  阴暑以身热、恶寒、困倦、脉洪大而缓为主症,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冷汗不止、呼吸浅促、不省人事等气阴两脱征候,多因贪饮纳凉而得之,或由阳暑转化而来。

  

  暑厥以高热、汗出、猝然神昏、舌绛脉数为主症,是暑热侵入营分、蒙蔽心包的危重征候。

  

  暑风以高热、烦躁、猝然昏厥、四肢抽搐为主症,是暑热极盛、风从内生的表现。

  

  从西医来讲,中暑是因高温或烈日暴晒引起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内科急症。在一般情况下,人体产热和散热正好相等,所以,人的体温总是保持在37摄氏度左右。但在强烈的阳光下照射过久,红外线能使人的大脑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所以容易发生中暑。此外,若外界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无风,汗蒸发困难,体内热量积蓄过多,也容易中暑。当然,如出汗过多,身体里水和盐大量排出,得不到及时补充,水盐代谢发生障碍,也会中暑。身体过度疲劳、体弱多病也是发生中暑的原因。

  

  根据不同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型中暑、重型中暑等类型。在高温环境下(包括室内、室外环境),逗留一段时间后,出现乏力、胸闷、头晕、心悸、口渴、多汗、体温正常或稍高,这些症状出现称为先兆中暑。如果这时不离开高温环境,症状将继续恶化,随之出现面部潮红、皮肤灼热、汗出不止、恶心、呕吐、极度口渴、脉快、血压有所下降,这被称为轻症中暑。除上述表现外,如伴有昏厥、昏迷、痛性肌肉痉挛或高热(热度可达到43摄氏度)称为重症中暑。重型中暑又分为中暑衰竭、中暑痉挛、中暑高热、日射病等几种类型。

  

  中暑由于产生原因不同,所患症状也差异很大,可分为下列四型:

  

  一是中暑高热亦叫热射病,主要是由体温不能发散引起,为中暑中最严重者。可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体温升高(可达42摄氏度)、意识模糊、昏睡、呼吸困难,严重者会昏迷、血压下降等。

  

  二是中暑衰竭亦叫热衰竭,主要是因大量出汗引起,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体温不高、面色苍白、皮肤多汗、呼吸浅、脉搏弱、血压下降、意识不清等症状。

  

  三是中暑痉挛亦叫热痉挛,主要是由于过热,大量出汗,体内过多地丢失氯化钠而引起肌肉痉挛,常与热衰竭同时出现。有口渴、乏力、体温不高、皮肤多汗,突出表现为四肢肌肉痉挛,有抽筋样疼痛。

  

  四是日射病是因日光直射头部而产生的脑部损害。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重者可昏迷,体温可升高。

  

  易中暑人群

  

  身体素质较差或有其他疾病的人,以及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肌体散热不畅,容易中暑。孕产妇,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或室内温度较高,通风不好,容易中暑。婴幼儿的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也容易中暑。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会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他们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容易中暑。营养不良的人因为营养素的缺乏使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还容易反复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导致中暑。

  

  预防

  

  首先,要注意防晒。合理安排时间,最好避免在上午11时至下午3时烈日当空的时候出门,出门前最好涂抹防晒油,携带遮阳伞及帽子,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中午适当休息,室内运动要注意通风。到野外工作时,不要忘记随身携带防暑药品,最好穿浅色或白色的衣服,戴上草帽或安全帽,劳动一段时间时到树荫或凉棚下适当休息一会儿,并注意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出汗过多时应补充淡盐水,少喝冰冻饮料,更不要喝生水。夏季应该坚持适当的户外锻炼,提高身体的耐热能力。

  

  饮食预防

  

  《本草纲目》记载,冬瓜味甘,性凉,有生津止渴、消暑、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清胃降火等功效,很适合在夏季炎热的天气服用,对于想要减肥的女性来说,是夏日瘦身的良品。方法是将新鲜冬瓜洗净去籽后,连皮切块,加水炖煮至软烂,可直接饮用,也可用果汁机打成泥后过滤,也可以加上少许的糖,就是原汁原味的冬瓜茶。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等水分含量为80%~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以下列举几种防暑饮料:

  

  山楂汤

  

  将山楂100克、酸梅50克,加水1000毫升煮烂,放入白菊花20克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凉后即可饮用。

  

  冰镇西瓜露

  

  将西瓜去皮、去籽,瓜瓤切成方丁,连汁倒入盆内冰镇。然后用适量冰糖、白糖加水煮开,撇去浮沫,置于冰箱内。食用时将西瓜丁倒入冰镇糖水中即可。

  

  绿豆酸梅汤

  

  将绿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烂,加适量白糖,凉后即成。

  

  荷叶凉茶

  

  将鲜荷叶半张切丝与白术10克,藿香、甘草各6克共煮20分钟,加入适量白糖,凉后可饮。

  

  金银花汤

  

  金银花30克,加适量白糖,开水冲泡,凉后即可。

  

  许多单方验方有预防中暑作用:

  

  菊花20克,沸水冲泡,当茶饮;或银花20克、薄荷5克、甘草5克,泡茶饮用。

  

  牡荆叶揉制成茶,开水冲泡代茶饮。

  

  夏枯草花穗15~30克,冲泡代茶常饮。

  

  预防中暑的中成药

  

  人丹由丁香、陈皮、薄荷脑、冰片、檀香、豆蔻、藿香、肉桂、朱砂等纯中药制成,具有开窍安神、清热祛暑、解毒辟秽之功效。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恶心呕吐、腹痛泄泻等症。成人可每隔3~4小时服4~8粒,儿童适当减量。

  

  注意:因感冒引起恶心等症时,不要服用人丹。人丹含有朱砂,故不可超量服用,以防汞中毒。另外婴幼儿及儿童也不宜服用。

  

  克痢痧能散热解暑、解毒辟秽。主治中暑、腹痛泄泻、痢疾等症。内服每次两粒,一日3~4次,儿童酌减。中暑惊厥者可取本品适量喷入鼻孔,如不见喷嚏可在16分钟后再用一次。

  

  注意:儿童在喷鼻时一定要注意用量,不可过量,量过大会引起不良反应。

  

  十滴水  十滴水是一种中成药,由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组成,还添加有辅料酒精。主治暑热湿邪所致疾病,可用于治疗因暑热引起的头晕恶心、胃肠不适、腹痛等症。因为每次服用十滴,所以得名“十滴水”。十滴水闻起来气味芳香,其实比较辛辣,服药后可用温水漱口。目前市场上有十滴水软胶囊出售,服用相对方便,只是药力稍逊。十滴水服用方法为口服每次2.5~5毫升,温开水送服,儿童用量酌减。

  

  注意:十滴水所含的药物成分有一定毒性,故不宜多服,孕妇忌用。

  

  清凉油内含樟脑、薄荷油、桉叶油、桂皮油等。头痛、头晕时,取少量涂于印堂穴和太阳穴,能提神醒脑,给人以凉爽、舒适之感。蚊虫叮咬、皮肤瘙痒或有轻微的烧伤、烫伤时,取少量涂于患处,能活血消肿、镇痛止痒。清凉油可每隔1~2小时在额部或太阳穴搽一次。

  

  风油精能清暑解毒,利湿除烦,镇痛驱风。可治疗中暑引起的头昏、头痛,夏天夜晚因贪凉引起的腹痛等。对头昏、头痛可外涂少许于前额及两侧太阳穴;对腹痛则可外涂于肚脐和尾骶部,或取风油精2~3滴,温水送服。

  

  注意:口服时浓度一定要稀释到1%以下。孕妇不宜使用,因风油精中的樟脑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同时樟脑还可通过胎盘进入羊膜囊,容易引起流产。怀孕早期使用本品,有可能引起胎儿宫内窒息。

  

  薄荷锭含薄荷脑、柠檬油、桂皮油等,具有解郁疏气、散风去热的功效,头脑涨痛时,嗅吸或搽患处均可。

  

  注意:千万不要让幼儿口服,容易产生过敏反应。

  

  无极丹能清热祛暑,镇咳止吐。主治受暑热后头昏脑涨、心烦口渴、恶心呕吐,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每天口服20粒,儿童酌减。

  

  注意:不要把此药当成止咳药。

  

  六一散主治夏日中暑、身热心烦、口渴、小便黄少或灼热。每次6~9克,泡水当茶饮。

  

  注意:购买时要注意,此药为末状,不是胶囊。

  

  痧气丸此药芳香化浊、辛凉清热。主治中暑、腹痛吐泻、牙关紧闭、四肢冰冷、昏厥等症。内服每次4粒,温开水送下。

  

  注意:儿童慎用。

  

  治疗

  

  先兆中暑应及时离开高温环境,并给予清凉饮料、淡盐水和人丹、解暑片、藿香正气丸、十滴水口服等解暑药物。也可以在两侧太阳穴搽些清凉油。一般在短时间内症状可消失。也可进行刮痧治疗。中度及重度病人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3.空调病

  

  夏天暑湿之气弥漫,在空调房内因冷而汗孔紧闭,体内的湿热不能通过出汗散发,郁积体内,形成“寒冷外束肌表,湿热内蕴脾胃之症”。中医对这种征候,通过食疗药膳达到“疏散外寒,清化内湿”的目的。

  

  荷藿薏米粥

  

  用鲜荷叶100克、藿香30克(干品,鲜藿香则用嫩茎叶50克),加水800毫升,煮沸后,小火再熬20分钟,滤去渣,取药液约500毫升与薏米100克煮成稀粥。早晚各吃1次。

  

  荷叶既芳香化湿,又清热解暑,是夏日的解暑佳品。配藿香能增强芳香化湿的功效,其性味辛温,又能疏散外寒。薏米健脾利湿,使暑湿从小便而去。现代研究,薏米还有增强免疫功能、提高适应能力的作用。所以本方对从高温环境进入空调房间,因适应力差而出现类似感冒风寒症状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生姜养阳

  

  春夏养阳是夏季养生的重要法则,生姜有温阳散寒、解表和中的功效。长处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可有效防治“空调病”。腹痛吐泻夏季人的胃酸和消化液的分泌减少,抵抗细菌的能力减弱,感受过冷的空调后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适当吃些生姜或者喝些姜汤,能起到温胃散寒、止痛止泻的作用。

  

  腰肩疼痛盛夏酷暑,在空调房里待久了,肩膀和腰背易遭受风、寒、湿等病邪的侵袭,特别是老人容易引发肩周炎,遇到这种情况,可烧制一些热姜汤,先在热姜汤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此法能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症状严重者,可喝浓一点的姜汤水,或将姜片加葱白煮水喝。同时用再煎的水洗泡手脚,使身体有微温感,微出汗,即达到驱散风寒、舒筋活血、止痛的作用。葱白作用近似生姜,性温味辛,入肺、胃经,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作用。两者相配能加强驱寒散风、通阳活血的作用。

  

  4.疰夏

  

  夏季暑湿当令,湿邪最易损伤脾胃,所以中医有脾病起于长夏的说法。而对于本来身体就比较虚弱,尤其是脾虚的人一到夏季就会出现低热、身体倦怠、乏力、精神委靡、食欲不振等症状,暑期过后症状可以自行缓解,临床称为疰夏,俗称苦夏。

  

  对于这种病症要防治并举。首先要注意锻炼,从春季开始逐渐增强耐热性,不要一入夏就躲在空调房里,夏季早晚气温不高时要多进行户外活动。不吃或少吃油炸及过于油腻的食物,少食生冷,尤其对儿童要严格控制含糖饮料的摄入,更不要喝冰冻饮料。可以各种粥为晚餐,如荷叶粥、赤小豆薏米粥、黄芪粥等作为食疗,起到益气健脾、清暑利湿的作用。

  

  中药治疗

  

  可以服用参苓白术丸,有健脾益气的功效。也可以用太子参15克、炒白术10克、荷叶5克、佩兰5克煎水代茶饮。症状较重时可加服藿香正气丸。

  

  5.夏季防乙脑

  

  乙脑,全称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发病者为儿童。每年的7、8、9这三个月因为天气炎热,湿度高,非常适宜于蚊虫的繁殖,所以是乙脑流行期,现在由于乙脑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率已明显减少。主要的症状是高热、头痛、呕吐,严重的可出现意识模糊、抽风及呼吸衰竭等症状。

  

  预防

  

  按时接种乙脑疫苗,在居住周围清除污水,避免蚊蝇滋生。中药藿香、连翘、银花、佩兰各15克煎水服用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6.夏季谨防急性结膜炎

  

  夏季是急性结膜炎的高发期。专家提醒,这种结膜炎是传染性的,而且在病情的潜伏期就能够传染。游泳池是传染源之一。一旦感染病毒,眼睛就会感觉特别疼痛,结膜高度充血,所以俗称红眼病。如果病情严重,还可能出现眼睛分泌物增多,眼睑水肿,耳前淋巴结肿大。不过,这类结膜炎患者只要及时治疗,能够很快痊愈。

  

  预防

  

  疾病高发时尽量少去游泳场馆等公共场所,或者游泳前后用含抗生素成分的眼药水滴眼预防。外出回家后要认真洗手,以免感染病菌。家庭毛巾应该分开使用,并用流水洗脸。最好不要戴隐形眼镜,如果已经感染,应该立即停戴隐形眼镜,同时用药治疗。中药决明子、白菊花、夏枯草用水煎服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作用。

  

  7.炎热是心血管病的火药桶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天持续高温闷热的天气已成家常便饭,因此,一到这时候,就有许多中老年人感到头晕、胸闷、憋气、心慌。严重时,还有可能突发心梗和中风。出现这些症状是因为天气炎热使机体代谢加快,人体对氧气需要量增加,而另一方面由于气候闷热,气压低,出汗多,体内水分流失多,血液浓缩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容易产生血栓、栓塞,造成机体供氧不足。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血管管腔本来就相对狭窄,这时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医学专家提醒中老年朋友们在酷暑中应注意休息,多喝水,气温过高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室内空调温度不要太低。夏季是人体血红蛋白含量最低的时候,所以要注意饮食的调理,不能过于清淡,应该补充蛋白质丰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

  

  中药预防

  

  白菊花5克、百合10克、丹参6克、西洋参5克煎水服用可起到益心气、清暑热、活血安神的作用。

  

  8.汗斑的防治

  

  夏天,有些人身上会出现一些大小不等的片状脱色斑,上面常附有细小脱屑,可有痒感,出汗后更明显。人们常将此误认为出汗后的斑渍,俗称“汗沤的”,其实这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皮肤浅表角质层慢性轻度感染,医学上叫做花斑癣。它的皮损特征为散在或融合的淡色或着色区上有糠秕状脱屑,好发于胸、腹、上臂及背部,有时也可波及到面、颈及其他部位。因这种真菌喜欢在湿热环境中生长繁殖,所以夏季更易患此病。有一定传染性而较难根除。由于这种病痛苦不大,所以常常被忽视而延误治疗。有时会被误认为白癫风,而加重患者的精神负担,甚至导致误治,因此皮肤出现类似皮损应尽快到医院明确诊断。

  

  怎样治疗汗斑呢?可用25%的硫代硫酸钠外涂后,再涂以3%的稀盐酸,达到杀菌的目的。此外,1%的克霉唑霜或酊剂也有一定疗效。中药治疗效果也很好。药用:苦参30克,白藓皮30克,黄柏10克,枯矾10克,雄黄10克,地肤子20克,煎水,用纱布做湿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预防本病的办法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晒衣服、寝具等。

  

  9.痱子的防治

  

  痱子是由于汗管闭塞,汗液派出不畅,皮肤上出现的红色丘疹。夏天如果出汗较多又没有及时清洗,尤其是较胖的人,皮肤皱褶处就容易长痱子。儿童皮肤娇嫩,如果再继发细菌感染痱子容易转化为痱毒,出现高烧等全身症状,所以要注意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

  

  发生痱子后,只要注意饮食清淡和皮肤清洁卫生,几天之后,痱子会干枯,脱皮而不治自愈。比较重的痱子,可用六一散(甘草1份、滑石粉6份)或臭梧桐60克、马齿苋120克煎汤外洗,也可以内服金银花露,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不让孩子用手抓痱子,以免感染化脓。

  

  预防和治疗痱子,民间有不少验方,如将韭菜根去泥洗净,取60克用水煎服;将枣叶2份、薄荷1份、滑石粉3份,碾成细粉,撒于痱子上;将鲜黄瓜切片,搽抹患处;冬瓜切片,轻轻涂搽患处,可使痱子消退;鲜萝卜绞汁,涂搽患处,止痒效果很好;鲜苦瓜叶、薄荷各适量,捣烂取汁,搽于患处;将鲜丝瓜叶加水煎汤,外洗,也可单用或与上方配合使用鲜丝瓜叶绞汁,外涂患处。

  

  10.日光性皮炎的防治

  

  夏季是日光性皮炎的高发季节,其发病原因有直接日晒致伤和机体对阳光发生过敏反应两种。

  

  日光性皮炎是因阳光的过度照晒,皮肤迅速出现红斑、水疱等反应,严重的可有灼疼,也称热灼伤。主要发生在暴露的皮肤部位。脱离日晒后病情不再发展,逐渐自行恢复,晒伤严重的皮肤伴有脱屑及色素沉着。光敏性皮炎则是由于日光中的紫外线与身体组织结合而发生的皮肤过敏反应。症状是:首先暴露的皮肤出现红斑、瘙痒、丘疹、脱屑、水泡等,随后可以发展扩大到未暴露的皮肤,甚至全身。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

  

  预防措施

  

  避免在阳光下长时间暴晒,阳光强烈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要戴遮阳帽,或打伞,穿长袖衫,衣服颜色以白色或浅色为宜,戴墨镜,涂抹防晒霜。光敏性皮炎患者要避免服用可能引起光敏反应的药物和食物,如磺胺类药、中药白芷、灰菜、苋菜等。

  

  治疗

  

  急性期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芦荟凝胶。也可用中药黄柏10克,紫草10克,生甘草15克,煎水300毫升,在患处皮肤做冷湿敷,每日3~4次,每次10~20分钟。内服药有普济消毒饮。

  

  11.肠道传染病的防治

  

  夏季人们爱吃生冷蔬菜、瓜果,如不注意消毒,就增加了病原微生物入侵身体的机会。而由于人们在夏天喝水较多,胃酸又被稀释,杀灭病菌的能力减弱,如果再饮食不节、劳逸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就很容易发生肠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预防

  

  严把“病从口入”这一关。生吃的瓜果蔬菜要洗净,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饭前便后应认真洗手,接触痢疾病人后更要注意洗手和消毒。饮食要清淡,不要过食辛辣油腻食物,保持消化道的清洁和通畅。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使脾气旺盛,不受外邪。

  

  痢疾及肠炎患者饮食禁忌

  

  忌肉类、肉汤及动物内脏。痢疾病人肠道有炎症,消化吸收能力差。肉汤尤其是浓汤含有大量的含氮浸出物,如嘌呤碱和氨基酸等,有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汁越浓作用越强,加重了消化道负担。

  

  忌粗纤维、胀气食物如芥菜、芹菜、韭菜等粗纤维较多的食物,不易消化,导致局部充血、水肿,而牛奶和糖、豆制品也易引起肠道蠕动增加,导致胀气。

  

  忌刺激类食物如煎、炸及腌、熏的大块鱼肉,这些食物难以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

  

  忌性寒滑肠食物如荸荠、甲鱼、生梨、花生等物,性寒伤脾胃或易滑肠致泻,故忌用。

  

  忌辛热刺激食物如辣椒、浓茶、咖啡、酒及各种饮料。

  

  另外,恢复期由于肠胃功能较弱,仍应禁食生冷、坚硬、寒凉、滑腻之物,如凉拌蔬菜、豆类、冷饮、酒类、瓜果等。

  

  患痢疾后,要禁食12~24小时,然后可吃流食,如牛奶、豆汁、藕粉、面汤、稀粥等,病情好转,可吃点面条、烤馍片,并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tips急性肠胃炎的分型

  

  寒湿型外感寒湿之邪,侵于肠胃,或过食生冷瓜果,内伤脾胃,导致脾不健运,升降失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肠腑传导失司,故出现恶心呕吐、泄泻清稀、肠鸣腹泻、身重困倦、四肢不温、苔白、脉迟等症状。宜散寒燥湿,芳香化浊。可服用霍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保和丸、六合定中丸等。

  

  暑湿型夏季主气为暑和湿,外感暑湿之邪,停于脾脏,伤及脾阳,侵入肠道,小肠分清泌浊失司,水谷糟粕混杂而下,而出现发热、心烦、食欲不振、腹痛泄泻、泄下如水、舌红、苔薄黄、脉濡数等症状。宜清暑化湿,调理肠胃。可服用暑湿正气丸、葛根芩连片、藿香正气丸等。

  

  虚寒型素体阳虚,由外感寒邪或过食生冷,脾阳虚衰,无力消化饮食及运化水湿,而出现形寒肢冷,每于黎明之前腹部隐痛,喜暖喜按,继而肠鸣而泻,泻后则安,舌淡苔白,脉沉细等症状。宜温中散寒,补益脾胃。可服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等。

  

  积滞型由于饮食不节,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常,而出现腹痛肠鸣,泻后痛减,泄下便臭,完谷不化,舌苔厚腻,脉滑大等症状。宜消食、导滞、和中。可服加味保和丸、木香顺气丸治疗。

  

  12.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腹泻是肠道传染病的常见症状。多种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都是细菌,而有一种腹泻病的病原体却是病毒(柯萨奇病毒)。这种致病菌可经过水源传播扩散,引起局部地区流行,故名“流行性腹泻”;因其由感染病毒所致,又称“病毒性肠炎”。夏秋季是该病的易发时节,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此病的潜伏期平均为2~4天。发病初期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持续二三天后,突然出现全身酸痛、头痛、头昏、发热等中毒症状及腹痛、腹泻、呕吐等急性胃肠炎样症状。腹泻以水样便和黄色稀便为主,每天三四次至二十余次,无脓血、黏液,无里急后重感。部分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严重者会休克。

  

  目前,对流行性腹泻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早期控制饮食,吃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胃肠的负担;有脱水现象者,可以口服补液或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腹痛时可酌情使用颠茄片等解痉药。中医对此病疗效较好,常用药方有:小叶冬青(鲜品)15~30克,煎服,一日一次;或用丝瓜叶2~3叶,捣烂取汁内服,一日二次;或用藿香正气片,每日二次,每次二片;还可注射板蓝根针剂等,若治疗及时,腹泻可在数日内得到控制,一般预后较好。

  

  尽管流行性腹泻来势凶、蔓延快,但是可以预防的。首先,发现腹泻病人要早治疗、早隔离,病人粪便要加入漂白粉,保护好水源,不在河塘里、井边洗刷病人衣物、食具和便器,防止水源被污染。其次,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和生冷不洁的食品,水果要洗净、削皮后再吃;不喝生水,不用可能被污染的河水、井水洗菜、淘米和洗涤碗筷;没有自来水的地区,饮用水需用漂白粉消毒。

  

  三、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治疗特色之一,非常符合中医养生的学说。从小暑至立秋,称为“伏夏”,即“三伏天”,这一阶段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一些冬季的常见病、慢性病,如喘息性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及一些素体阳虚阴盛的病人,通过伏夏培补阳气、扶助正气的调理,可以使机体正气旺盛,阳气充实,体质增强,到了冬天就可以少发病或不发病,此也符合中医“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冬病夏治方法

  

  中药

  

  阳虚者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每日3~6克,从入夏开始连服两个月。气血亏虚者可以服用八珍益母丸。夏季调理用药量要少,为常用量的1/2,但需要持之以恒,连服二至三个月。

  

  药膳食疗以改善体质

  

  养肺固本汤

  

  黄芪15克,当归10克,小茴香3克,生晒参5克,川贝5克,紫河车10克,以上药材煎水500毫升,再加鸡肉或鸽肉适量,炖煮食用。每周一次,有培补元气、温脾、益肺、补肾的功效,可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调解免疫功能,缓解过敏反应,适用于肺肾两虚的哮喘、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病人。感冒发烧、咽喉发炎时忌食。

  

  百合杏仁粥

  

  百合50克,杏仁10克,粳米50克,同粥煮。适用于脾肺虚喘者。

  

  人参核桃煎

  

  人参2克,核桃肉3枚,二物煎汤服之。有补肾益气作用。

  

  保健预防气喘

  

  用艾条灸足三里穴,一日两次,每次15分钟,兼能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

  

  2.中药敷贴穴位防治气喘之疗法

  

  此疗法是根据“冬病夏治”的治疗原则,方法简便,疗法可靠。“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至第四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至立秋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至第二个庚日为末伏。

  

  益元膏制法

  

  炙白芥子、元胡各21克,甘遂、细辛各12克,研成细末,姜汁调成膏状,此为每人3次的用量。

  

  使用方法

  

  将1/3药量分铺在6块直径约为5厘米的油纸上,敷于背部双侧肺俞、心俞、膈俞,然后用胶布固定,于每伏第一天各贴一次,贴4~6小时后取下,连续3年。可以减少疾病的发作次数及发病程度。据临床观察有效率达90%以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