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天达登机桥登顶世界第一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不远处,有几栋不起眼的厂房。这是世界最大的登机桥制造商、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的大本营。

偌大的装备车间里,登机桥半成品正在拼装。连接候机楼的旋转平台、登机桥可伸缩活动通道、行走系统、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都在这里完成。技术人员分成几个小组,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30年来,7000多台登机桥从这里出发,“远嫁”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机场。

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世界冠军曾在20年前因一场国际官司面临灭顶之灾。凭借过硬的技术、创新的产品、不服输的劲头,中集天达终于登上全球登机桥的行业巅峰。

迪拜机场的中集天达登机桥。

输掉的国际官司

“这是一场生死劫。”回忆20年前那场官司,中集天达控股执行董事兼CEO郑祖华至今仍感慨万千。

1992年,中集集团和中集香港合资成立中集天达,专做登机桥。伴随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各地机场日益繁忙,新机场也如雨后春笋,中集天达很快便进入产业腾飞的主航道,并凭借技术实力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我国早期的登机桥标准,就是以中集天达为主起草的。

此间,中集天达为拓展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与当时世界第一的美国公司JETWAY签订合作协议,试图实现“以市场换市场”。

然而,与国外产业巨头的合作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1996年,因JETWAY违背双方合作协议,双方中止合作。

由于当时中集天达缺乏国际合作经验,没有识别出JETWAY在此前合作协议中暗藏的不公平限制条款,掉入了合同陷阱。对方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起诉中集天达,向美国法庭申请禁止中集天达登机桥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2000年,官司的结果是我们部分败诉,整个公司面临灭顶之灾。”郑祖华说。

烦心的事一桩接着一桩。除了一些“烂摊子”需要收拾,更糟心的是,中集去任何地方投标,都会被一封律师函说成是“知识产权的偷窃者”。国际市场要么不给它投标,即便给投标机会,也不让中标。

郑祖华及新的领导层临危受命,想方设法让企业活下来。“我觉得完全可以救活它。”郑祖华的底气在于,他是研发中集天达登机桥产品的第一代工程师,十几年间几乎干过所有岗位,对公司的技术实力、管理水平以及市场拓展了然于胸。

劫后余生的订单

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进入21世纪,广州新机场拉开中国新型现代化机场建设的大幕。以前的机场设计基本是方方正正,广州定位新机场为广州和全球机场行业的标志性建筑,设计瞄准国际一流,打造国际标杆机场,对登机桥的要求自然“水涨船高”。

当时,欧洲大牌登机桥企业联合向广州机场游说:一流的机场需要欧洲一流的登机桥。这让广州机场非常动心。

“中集天达又面临一场生死之战。”郑祖华说,如果失去广州新机场的订单,那就意味着中集天达即便在国内也将寸步难行。“这不仅仅是一个订单,更是一个生存危机。上次的官司危机是灭顶之灾,这次是釜底抽薪,你不去应对就一定死。”

除正常业务开展外,郑祖华和核心团队天天围着广州新机场项目转,一遍遍研究方案,一次次推销。

与此同时,中集天达专门派出一个十几人的技术小组,赴欧洲实地调研各大机场,学习先进经验和设计。最终,他们设计出全新的登机桥产品,终于在与国际大牌的竞争中拿到一半订单。

中集天达登机桥服务全球各大机场

中集集团董事长兼CEO麦伯良要求中集天达与同样中标的欧洲公司打擂台,打输就要向人家学习。郑祖华回忆,在誓师大会现场,群情激昂,该公司所有班指挥长宣誓“我们一定要打赢擂台”。一年后,中集天达交付的产品在外观上与欧洲产品不相上下,产品故障率和可靠度还胜出一筹。

正是靠着不服输的精神,中集天达在与国际一流登机桥企业的较量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的含金量,再也不像过去主要靠价格来赢得市场了。

此后,欧美巨头蒂森克虏伯进入中国设厂,与中集天达展开正面争夺,甚至扬言要收购它。中集天达并没有被吓倒,而是主动出击,加大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几年后,蒂森克虏伯的中国工厂因为巨亏而直接关门。中集天达不仅没有让这个老对手在中国市场赢得机会,还反攻它的腹地欧洲,成功实现国际化运作,成为当今当之无愧的登机桥领域世界第一。2019年,蒂森克虏伯将登机桥业务卖给其他厂家,一代枭雄就此淡出这个行业。

创新引领的多元化

谈及这个世界冠军的诞生经历,郑祖华心有戚戚,但更多的是一份化危机为动力的成就感。“每一次危机过后,我们都变得更强大。”

如果没有第一次危机,中集天达对知识产权恐怕不会那么重视,也不会成为今天的知识产权强者。目前,中集天达全球专利布局比第二、三、四名厂家加起来还要多,其中很多是含金量高的发明专利。

“如果没有第二次危机,中集天达的产品就不会迅速走向世界一流,我们的高端制造也不会被世界认同。如果没有第三次危机,就不会那么迅速占领高端市场并快速国际化。”郑祖华说,蒂森克虏伯退出市场后,一些员工觉得在这个星球上已经没有对手了,有了自满情绪。“这会是一场新的危机!”郑祖华及管理团队认为,尽管已是世界第一,但中集天达的业绩跟市场地位并不匹配,还应该更强大,向高端领域进军。

2019年9月,中集天达研制的全球首台无人驾驶智能登机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蒲机场启用,并与抵港航班飞机B777舱门在48秒内实现安全精准平稳对接。

这是登机桥行业划时代的产品,代表登机桥智能化的最高水平。中集天达制订的该产品标准,也有望成为智能登机桥的世界标准。

正是凭借持续不懈的创新,中集天达近两年频频揽获国际国内大单。郑祖华说,全球航空业正转向以智慧机场为核心的智慧航空,智能化技术升级将带来更大市场。

更重要的是,中集天达的视野已不拘于一条短短的登机桥,而是持续扩张,实现多元化发展。他们将目光投向机场之外,制订“抓住城镇化蓬勃发展的机遇,向相关技术及装备领域拓展”的发展战略。

几年来,中集天达陆续收购民航协发、法国Air Marrel、德利国际、德国齐格勒,入股中国消防企业集团,收购国内多家企业,成立消防服务公司,最终形成空港设备、消防设备、自动化物流系统三大核心业务。除登机桥外,中集天达在机场行李运输系统、机场自动化物流仓储系统等领域也是所向披靡,目前航空货物处理系统市场中国第一、全球第三,机场行李系统属全球知名品牌。

【记者观察】

一次又一次危机,中集天达总能化“危”为“机”,最终站在全球登机桥第一的位置。

商场如战场。要想活下来、活得好,靠的是自主创新的底气,还有一股不服输的拼劲、拧成一股绳的团队精神。一切靠实力说话。生死关头,任何侥幸都可能铸成大错,只能直面,找到积极应对的策略和路径。

强烈的危机意识,以及随时为应对危机而准备的灵活战术策略,使中集天达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让竞争对手敬畏。就像久经沙场的老将,每一战都使对手胆寒三分。

站在行业顶峰,中集天达依然保持清醒,向着新的目标继续拼搏、前进,不仅战胜对手,更要战胜原来的自己。这样的企业,令人景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