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甄别:荜茇、荜澄茄,附:蒟酱

荜茇入药首见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论》,雷斅并未载其用。唐代《新修本草》说:“荜茇生波斯国。丛生,茎叶似蒟酱,其子紧细,味辛烈于蒟酱。胡人将来,入食味用也。”可见早期荜茇属于外来品,北宋苏颂对这一问题讲的更为直白,《本草图经》记载:“今岭南有之,多生竹林内。...复有舶上来者,更辛香。”此外,苏敬所提及的蒟酱也是该植物作为汉药首见于本草的记载。荜茇为胡椒科植物荜茇 Piper longum L. 的果穗,蒟酱为胡椒科植物蒟酱 Piper betleL. 的果穗。两者的混淆从《南方草木状》中的记载可窥一斑,嵇含曰“蒟酱即荜茇也。生于番国者大而紫,谓之荜茇。生于番禺者小而青,谓之蒟子”。蒟酱之蒟是一类植物的统称,之所以称之为蒟酱者实际上大概是古人对某一种可以做酱的蒟的称呼。较为统一的看法认为这种植物就是胡椒科植物萎叶 Piper betle L. ,只不过以其做酱的技术早在明代已经失传。蒟酱也已不再作为常用植物药使用。

荜澄茄入药亦首见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论》,雷斅也未载其用。唐代《本草拾遗》说“毕澄茄生佛誓国”,由此可知荜澄茄也是外来品,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说“(荜澄茄)海南诸番皆有之。蔓生,春开白花,夏结黑实,与胡椒一类二种,正如大腹之与槟榔相近耳。”李时珍所讲的荜澄茄也是产于印度尼西亚、印度等“海南诸番”,这种荜澄茄是胡椒科的荜澄茄。但早在北宋时期《本草图经》有讲“荜澄茄,生佛誓国,今广州亦有之。”这里提及的“广州亦有之”的“荜澄茄”实际则是樟科的澄茄子。再追溯历史的话,五代《海药本草》也载“谨按《广志》云:生诸海,嫩胡椒也。青时就树采摘造之,有柄粗而蒂圆是也。”或许远在晋代就有以樟科澄茄子做荜澄茄入药了。澄茄子后来又以山胡椒为名首载于明代的《滇南本草》。演变到现今,毕澄茄则只有澄茄子入药,中药材类著作多称之为樟科植物山鸡椒 Litsea cubeba(Lour.)Pers.。

荜茇不仅仅是汉医常用的植物药,也是阿育吠陀医学常用的天然药材。《本草拾遗》说荜茇“温中下气,补腰脚,煞腥气,消食,除胃冷,阴疝痃癣。”《海药本草》载“主老冷心痛,水泻虚痢,呕逆醋心,产后泄痢,与阿魏和合良。亦滋食味。得诃子、人参、桂心、干姜,治脏腑虚冷,肠鸣泄痢,神效。”现代汉医总结其具有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的功效,多用于脾胃虚寒诸症。但印度阿育吠陀医学还认为其具有理气祛风、化痰利尿、温阳滋补、改善体质和调经止痛的功效。这种认识恰恰与古代中医的“补腰脚”“阴疝”“痃”有某些雷同之处。此外蒙、藏医学也将其用于冠心病,而汉医学中《太民惠民和剂局方》苏合香丸也有荜茇入药。现代药理研究也佐证荜茇具有抗胃溃疡,抗胃肠道痉挛作用,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降血脂、抗心律失常、抗急性心肌缺血和明显降低高血压的作用。此外,荜茇于神经系统尚具有抗惊厥,镇静的药理活性。

荜澄茄,《日华子本草》载:“治一切气并霍乱泻,肚腹痛,肾气膀胱冷。”同时期的《海药本草》记载“主心腹卒痛,霍乱吐泻,痰癖冷气。古方偏用染发,不用治病也。”荜澄茄用于白发症的治疗也并非没有记录,《圣济总录》中收录的桂心丸、换白丸两乌发方中均有肉桂、香白芷、菊花、巨胜子、旋复花、牛膝、荜澄茄、旱莲草等成分。《日华子本草》也说荜澄茄可用于“肾气膀胱冷”,《本草简要方》中也说“此药能通肾气,故治淋浊亦可用作引”。但实际中并不见这类用法。大约在北宋时,荜澄茄成为脾胃虚寒的专用植物药,《本草图经》就说:“今医方脾胃药中多用”。药理研究证实荜澄茄确有利胆、抗腹泻、抗胃溃疡作用,在心血管疾病方面荜澄茄“主心腹卒痛”其挥发油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降压作用。此外,对中枢神经系统而言,荜澄茄还有抗焦虑和较强的止痛作用。

无论是传统经验认识还是现代药理学研究,都表明荜茇、荜澄茄的药效确实十分相近。但是,而今的中药学类著作对两药的传统概述并不能很好的表达古人的经验认识,也不能很好的与药理研究相契合。相反,相较而言,当今的药理研究反而与古人的经验认识比较吻合。这就或多或少的表明,当今的中药学类著作似乎存在某种问题,如果这种现象对植物药用是一种普遍现象的话,那也就说明当今的教材、药典等等具有很大的缺陷了。如何能够更真实、更全面的将古人对植物药用的经验表达出来,于今而言,还真是一件值得汉医圈深思的问题。作为与健康相关的行当来讲,这,恐怕不仅仅是传承文化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效神农深究本草

探真知造福健康

荜拔 Piper longum

荜拔 Piper longum

山鸡椒 Litsea cubeba

山鸡椒 Litsea cubeba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