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卡的特点,你知道哪些呢?
西藏人把唐卡画师统称为“拉日巴”,意思是画佛或神的人。画唐卡是神圣的工作,芸芸众生之中,他们被选中接受描摹永恒的任务。
织绣唐卡更为珍贵,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刺绣、缂丝或者织锦工艺。这些唐卡大多是从苏州的工匠们按照皇 家的要求和样本进行再创作,因为唐卡的特殊性,需要采用颜色鲜艳明亮的丝线,利用各种刺绣方法达到画面的立体感,两种艺术的完 美结合,彰显了典雅富贵的皇 家气势。就题材而言,清宫藏唐卡包含了藏传佛教众多神灵,等级分明,这些唐卡大多被悬挂在紫禁城佛堂之中。
最开始的唐卡装裱成卷轴式的,通常绘于布帛和丝绢之上,悬挂于寺院殿 堂中,也方便卷起带在身边。古代的西藏,牧民为了随时供奉,就会选择卷轴式唐卡。随时随地扎营帐篷的时候,就会挂出唐卡,这种唐卡兴起在松赞干布时期。
从古至今,藏族人不论贫富,家中经堂里都会供有一幅或多幅唐卡。他们坚信,所供奉的唐卡会带给家人吉祥、平安和幸福。
唐卡多来自于佛经的内容,释迦牟尼主尊或本生故事,其次是菩萨,常见的有《千手观音》《十一面观音》《四臂观音》《文殊菩萨》,菩萨以下度母和护 法也是常见的题材。唐卡的风格可以创新,但表现、法器和动作都是有规定的。唐卡中每一个佛像的身体比例及规格尺寸,在《度量经》中都有严格规定。
唐卡作为藏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具有多种功能:它的宗教功能大于艺术功能。作为移动的宗教圣物,唐卡可供游牧民族随时供奉膜拜。此外,唐卡还兼有史料、教义阐释和实用功能(如很多藏医药、工艺技法、天文历算、藏传佛教人物传记以及书法方面的知识),因此一直以来它被喻为“西藏的百科全书”。唐卡在藏传佛教文化圈中历史长、影响广、生命力强大。流传至今的藏族传统婚礼仪式上,迎亲队伍前面悬挂唐卡以求吉祥;很多地方祭山神、观风水、修建房屋时悬挂唐卡以求神灵庇佑。另外,在技法上它非常成熟而细腻,且形成众多流派,有专 业的制作队伍;该画种在发展中融汇了不少周边地区绘画艺术风格,在艺术交流史上,其地位格外突出。近年来,唐卡成为众多收藏者的新宠,拥有巨大的升值空间。
一般来讲,第 一我们要看唐卡上画的法器是否合乎规制,这反映传承或师承功底。每个年代的唐卡都是变化的。当然,我们也可以说,看唐卡的好坏,第 一要看画者的内心,第 二还是要看画师运用的颜料。西藏的人对于佛是崇拜的,那种感觉十分虔诚,这会体现在画面的唐卡风格上。有些唐卡第 一眼看去就很有传承,比如面部的画法和表情等,反映的是绘画者的内心世界,有澄澈如静水的内心,才会描绘出佛的慈悲、安详。第 二就是看颜料,手绘唐卡的颜料其实有很多种,当然主要是矿物质原料,还有一些秘密的配方,没有师傅的密传,外人是不能知道的。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并非是颜料越细致越好。我很欣赏我阿爸那一代的老唐卡,那些画上的颜料并非我们想象中的细致,有些甚至很粗糙。但是这些老唐卡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每次看的感觉都不同,让人百看不厌,每次看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受,这其实需要画师自己慢慢领悟和修 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