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证明:内向的孩子更容易成才,家门们别担心了
文|夜星 编辑|Star
闺蜜这段时间老是忧心忡忡的,说她家的宝宝,总是乖乖的。吃饭乖乖的,睡觉乖乖的,写作业乖乖的,就连玩都是乖乖的,活脱脱一个小大人一样。
我笑骂她,跟我秀娃呢在这?这么乖的宝宝,多省心啊!难不成都得是熊孩子才正常啊!
闺蜜还是不放心地担忧道:我知道乖是好事,可是这也有点太乖了,别人家的宝宝讲话时候大大方方的,见人就打招呼,可我家的宝宝,喊她去和别的小伙伴玩都扭扭捏捏的,会不会我家的娃天生缺陷,有点内向啊!
原来闺蜜担心的不是“乖”,而是“内向”。
但其实,孩子的内向,不过是性格中的一种,与缺陷无关。美国著名作家苏珊.凯恩在TED演讲《内向性格的力量》中提到:
内向从来不是劣势,它是一个天赋。
与外向的孩子相比,内向的宝宝往往有着更为细腻的情感,独特的思考,和丰富的创造力。
因为他们会把自己更多的精力,分配给自己。与自己玩耍,与自己对话,一个人思考问题,一个人解决事务等等。
我们总是担心,孩子这样一个人会不会造成心理问题,但其实内向者会关注内在、反躬自省、把内在的敏感磨砺成对世界的洞察力。这份难得的专注如果能够保持下去,往往能让孩子在未来更容易获得成功。
俞敏洪在农村长大,自小就是个内向、考上了北大,但大学期间,不爱跟班上同学玩,甚至内向得不敢跟女同学说话。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内向的人,却创办了全国最大的英语培训学校——新东方。
俞敏洪在一次采访中说到:性格内向并不等于性格孤僻,性格内向是一种正常状态,它能使一个人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反思。
美国科罗拉多英才中心的琳达·西尔弗曼,用了30年的时间做性格研究。
在她的调查报告中指出,虽然美国的整体人口的75%是外向型性格,内向型性格只占25%。但是全部英才的性格比率,内向型性格的人才和外向型性格的人才比例却是1比1。
也就是说,从概率上讲,内向型性格的人才是外向型性格人才的3倍。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容格认为,人可以从不同的事物中汲取能量,外向的人可以从和他人的相处中得到能量,而内向的人可以从独立的思考中得到能量。
这就注定了内向的人有自己的性格优势,会被内心世界的想法和感受所吸引,善于倾听,善于思考,创造力也会更强。
美国有一项历时30多年,针对社会精英的研究。
他们发现,IQ越高的人,内向型的倾向就越强烈。
而且,他们在创作,艺术,科研等领域有着外向者无法比拟的天赋。
“宁静生活的单调与孤寂能启发创意的思维”。
但不少家长会担心,孩子太内向,与人交流少,这将来上学或者与人交往肯定会吃亏的呀!
其实也不然,孩子不爱交流也不一定是真的“不爱交流”,有可能是没有说到孩子感兴趣的地方。
亲戚前段时间在朋友圈晒图,照片里是他在上二年级的宝宝在开班会时,在台上做演讲。
原来,亲戚家的宝宝也是属于有点内向型的,可是班会上,老师叫同学们小组讨论“用一次性筷子的危害和解决办法”这个话题的时候,这孩子跟几个小伙伴热烈的讨论了十好几分钟,因为表现好还被老师喊到讲台上做汇报。
这孩子在汇报的最后还号召大家:“都来下载支付宝呀,里面的'蚂蚁森林'是真的在种树!”
据亲戚所说,平常孩子都不会一下子讲那么多话,大部分时间就在那扣扣摸摸一个人做事情,这次班会上的表现着实让亲戚惊讶不已。
其实对于内向的宝宝来说,只是不喜欢“闲聊”而以,话题若是引到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一样可以滔滔不绝。
所以你觉得宝宝不爱说话,可能他只是懒得理你QAQ。
在性格外向备受推崇的今天,有部分家长,总觉得孩子太内向会没出息。
但其实,与其说家长们担心孩子内向,倒不如说,家长们实际担心的是孩子保守、懦弱、孤僻、悲观、寡言、社交恐惧......
这些家长们总觉得,那些在台上侃侃而谈、举止大方的人,是外向性格成功的典范,而台下闷不吭声的内向的人,就是“书呆子”“古板孤僻”。这种论调就像是“厚耳宽唇”的人才有福气一样,带有浓厚的偏见。
内向不过是一种性格,与缺陷无关!
微软的创始人兼主席——比尔·盖茨,小时候也是一位内向的,并不愿意主动与人接触的人。他不善于言谈,喜欢独处并且不在意别人的意见。比起与人相处,他更爱钻研新技术。然而长大后的他凭借才华创办了改变世界的巨无霸——微软公司,成为了世界首富。
可是成功后的他,面对镜头,依旧是一副内向、书生气的样子。
外向的人也许会左右这个世界,但内向的人才会创造世界。
所以试想:
如果没有内向的人,我们可能就看不了宫崎骏纯洁美丽的动画,就听不到周杰伦跨越时代的周氏情歌。
如果没有内向的人,可能伟大的进化论、古典哲学、力学定律、电磁感应、相对论会晚出现几百年,可能我们还步入不了我们如今多元的现代化社会。
甚至,就不会有一片光明的角落,供我们思考,因为发明电灯的爱迪生也是一个内向的人。著名作家卡尔森曾在他的书中写道:“爱迪生是一个喜欢捣鼓小发明的人,不善交流,专注思考。”
有一些家长,面对孩子的内向,他们不由分说,用各种方法“逼”孩子活泼起来,比如拉着孩子积极参加活动,报各种演讲班、兴趣班等等。
《安静,就是力量》的作者说:我们一味地吹捧外向,其实是犯了严重的错误。
逼迫孩子,从内向变得外向,不管出发点如何,都是错误的。
苏珊·凯恩在《沉静:内向型性格的人在这个喋喋不休的世界里表现的能力》书中写道:
“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性格,但是能改变的程度有限。比尔·盖茨再怎么锻炼自己的社交技巧,也成不了比尔·克林顿那样的人,而比尔·克林顿花再多的时间独自摆弄电脑,也变不成比尔·盖茨。但这都不妨碍他们在自己所处的领域获得成功!”
所以内向和外向并没有好坏之分,就好像人天生就有男女之别一样,无需刻意改变。
对于孩子的内向,家长们更应该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不要埋没了孩子的潜能。
扎克伯格10岁的时候对编程流露出兴趣,父亲为此倾尽全力给他买了电脑和编程书。
扎克伯格的父母认为,不要强迫你的孩子,也不要试着把他们的生活引向某一特定的方向,而是去发现他们的长处是什么,并且支持他们的长处,支持他们去富有激情地做喜欢的事情。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应该把目光聚焦在孩子“内向与外向哪个更好”这样的问题上,而要注重孩子,有没有自己的思考,有没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父母要做的不是改变孩子,而是帮助孩子成为独特的自己,并且因势利导。如果孩子性格内向,那就引导他发展一些符合性格的爱好特长,比如读书、画画、钻研、技术等,孩子一样可以拥有光明的未来。
千万不要硬掰哦,那样孩子别扭,父母也累。记住:性格内向,其实是上天赐予孩子独特的礼物,父母要做的,就是学会拆开礼物,发现里面的宝藏!
好看就要点一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