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卖水人!
今天我们来讨论IDC
IDC是通过互联网为集中式收集、存储、处理和发送数据的设备提供运行维护的设施及相关服务体系。IDC作为数据存储中心和数据交换中心,是大数据时代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承载云计算与5G等数字经济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可以把它想象成我们家里的路由器和主机,只要上网就离不开它。
影响供需的大趋势
大趋势一:需求仍在不断增长。云计算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数据流量大规模增长带来企业和机构对数据计算、存储需求提升。同时伴随中国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提速降费”政策持续推进,网络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入网门槛进一步降低,互联网接入流量呈高增长态势。
随着5G商业化进程步伐加快,VR/AR、物联网、边缘计算等领域进一步发展,网络流量增量显著,下游需求者对IDC产品及服务的需求日渐上升,中国IDC行业营收规模有望扩容。预计至2024年中国IDC行业营收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2019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IDC行业营收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0%
大趋势二:供给也在不断增长,且体量越来越大。中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数量快速增长,呈现“减量体增”态势。截至2018年底,中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体规模达243万架,同比增长46.4%;规划在建数据中心数量共357个,较2017年下降23.0%,规划在建设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达152万架,比2017年增长42.1%。其中2018年在建超大型数据中心数量为67个,超大型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78万架。在全球数据中心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趋势下,中国小型及微型数据中心将大幅减少,大型及超大型数据中心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大趋势三:一线城市IDC依然有供需缺口。在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各地方政府积极落实企业绿色生产。在数据中心领域,北京、深圳、上海等地政府机构颁布政策,鼓励IDC服务商优化升级现有绿色数据中心,推进绿色数据中心项目落地。一线城市均出台相应的监管政策,严控数据中心的PUE值。一线地区对于数据中心的能耗和效率限制逐渐增加,对IDC企业业务的扩张带来新的挑战。
根据数据,北京、上海、广深地区 IDC 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2019 年北京在用数据中心规模为 18.4 万架,需求规模超过 23 万架;上海在用数据中心规模为 29万架,需求规模超过 40 万架;广深在用数据中心规模为 23.3 万架,需求规模超过 30 万架。核心城市需求规模均超过 2020 年预计数量,因此供需缺口中短期一直存在。
从以上的大趋势我们可以总结:IDC行业需求在不断增加,且确定性很强,同时由于行业景气吸引资本进入该行业,使得供给也在不断增加,但一线城市由于土地、能耗等限制,使得供给相对需求不足,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
那IDC产业链如何呢?
IDC行业由上游资源提供商,中游IDC服务商及下游企业用户构成。
上游市场主体为电信运营商、IT软硬件提供商和其他配套资源提供商,为IDC服务商提供网络、软硬件设备、土地、电力等资源。
中游市场主体为IDC服务商,负责为下游企业用户提供主机托管、服务器租赁、代运维服务、网络安全、CDN等服务。
产业链下游市场由IDC需求方构成,包括互联网、金融、云计算、政府、制造等行业客户。
上游:
从应付预付账款看,IDC的应付账款都要比预付账款高很多,宝信软件甚至达到了10:1的比率,显示出规模IDC服务商对上游的议价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下游:
根据下游客户的不同,IDC服务也分为“批发”和“零售”两种。
零售型 IDC 运营商客户以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为主,客户集中度低,IDC 运营商通常具备一定的议价能力,单机柜定价较高;用户租期通常以年为单位结算,合同周期一般为3-5年;机柜上架率通过动态控制能保持较高水平,代表企业包括光环新网、世纪互联。
批发型 IDC 运营商客户以各大云计算厂商为主,客户集中度较高,议价能力相对于零售型 IDC 运营商更低;通常以模块为单位进行销售,用户租期长,通常在五年以上;机柜上架率主要取决于核心客户需求情况,代表企业包括数据港、万国数据、宝信软件。
竞争对手: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最先入局IDC市场,以托管、外包或集中方式为企业客户提供大型主机管理服务。基于客户和资金等方面优势,基础电信运营商已成为中国IDC市场的核心参与者,且占据IDC行业的主导地位。从营收额层面分析,根据信通院数据,2018年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合计占IDC市场份额为51.6%,剩余48.4%为大量第三方IDC服务商以及少部分云计算厂商占有。
IDC行业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效应,资本扩张、技术实力、资源能力和地理位置是IDC行业的核心竞争要素。全球IDC行业已进入整合阶段,数据中心大型化、集约化和绿色化是行业发展趋势,面对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的激增IDC需求,IDC服务商要通过收购形成强大的网络效应提升竞争壁垒。现阶段,部分第三方IDC服务商通过多次横向整合,以拓展其数据中心运营规模及客户类别。未来中国中小型数据中心将被大型IDC服务商接管,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将愈发明显。
那如何看哪家的竞争力强呢?个人认为可以看三点,一是布局的地区,越是一线城市竞争力越强;二是毛利率,毛利率越高证明对客户的议价权越高;三是上架率,上架率越高景气度越高。综合三者来看宝信软件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潜在进入者:阿里云、腾讯云等都存在一定比例的自建IDC,但都是自用,不对外服务,同时他们的IDC需求主要还是通过外包满足。
商业模式
1.周期模式:是否属于周期性企业,或周期性的强度有多大
下游客户大部分为互联网厂商和云计算企业,会受到下游客户景气度和开支计划的影响,同时由于IDC行业的供给越来越多,后面有可能存在供大于求,服务价格下跌的情况。
2.资产模式:轻资产还是重资产模式
属于重资产模式,行业内的IDC企业非流动资产基本都要占总资产六成以上
3.盈利模式:产品主要靠的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
靠的主要是有形资产,得有机柜才能盈利,不属于高经济商誉公司
4.财务模式:是否属于杠杆企业
由于现阶段各IDC企业处于扩张时期,同时IDC又是重资产模式的行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进行建设,所以现阶段行业资产负债率较高,处于50%左右。
5.盈利难易度,赚钱辛苦度,赚钱难不难,赚一块钱的代价大不大
净利润率15%左右,是一个比较平庸的利润率,不高也不低
6.产品模式:产品属于差异化还是同质化,是否属于垄断
产品本身属于同质化,毕竟机柜这种东西哪家的差别不算大。但是机柜在哪里就很重要了,在一线城市的机柜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其他城市的机柜则处于相对过剩的状态。
7.需求硬朗度:是否属于必需品或成瘾品?
不属于日常生活必需品或成瘾品,但属于互联网时代的必需品
8.存增量模式:产品是否具备重复性消费属性,这决定产品吃的增量还是存增量通吃
具备重复性消费属性,纯增量通吃
9.增长模式:靠提价还是靠增加盈利点,还是提量
现阶段提价是不可能的,部分IDC服务商会依托资源优势,为客户提供云计算服务。现阶段主要还是靠提量,通过多建设机柜来提升盈利
10.提价模式:产品的价格变动是主动提价还是被动看天吃饭
目前没有提价一说
综合来看我们可以发现,IDC行业跟房地产行业有点像,总体来看是过剩的,但核心地段是十分紧缺的。随着互联网以及其他新兴技术的发展,IDC的需求是确定性增长的,但由于进入门槛较低,所以存在相对过剩,只有核心地段的IDC才能享受较高的价格和较高的上架率。所以对于IDC企业,我们要投的必须是重点布局一线城市,上架率高,且未来有较大建设计划的IDC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