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时代的大秦帝国,是否有能力征服亚欧大陆?
导读:征服占领和长久统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以步兵为主、弩兵以及骑兵组合而成的秦国大军能否征服亚欧大陆,最关键的因素不是其他国家的战斗阻挡。此时雄踞欧亚的亚历山大帝国早已作古,孔雀王朝、塞琉古帝国都在走下坡路。而罗马共和国还在尝试着与城邦国家迦太基进行布匿战争,还没有成长起来。所以从军队战力来说,秦国横扫欧亚完全不是问题。关键还得看严苛的自然环境,以及漫长的补给是否能保证作战的需要。
大秦强悍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当中,属秦国立国不易。论惨烈程度只有八百年楚国可以匹敌。老秦人本来是为周王牧马的部落,由于护送周王东迁被册封为诸侯。其实也只给了爵位,册封的土地根本就是被西戎占据的关中。秦部落为了立国,多代先王血洒疆场。这才逐渐击败西戎,夺回被占据的土地。但是老秦人依旧不被东方各国认可,纷纷斥责秦国为蛮夷(和楚国的待遇也差不多)。到秦穆公时期,秦国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春秋时代的霸主。
到秦孝公时期任用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同时颁布求贤令招贤纳士,秦国迅速强大,人们的国家荣誉感很强。很多老秦人都是唱着“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战歌,北征燕赵、南下巴蜀。到秦王嬴政时期无数秦军东出函谷关征战天下。最终“奋六世之余烈”的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大秦王朝。
说起秦国强大,能够迅速统一六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1、老秦人尚武:秦国地处西垂,国土都是长期跟西戎和匈奴作战中夺来的。所以老秦人的尚武精神已经深入血液,保持了相当的“野性”。2、秦国自从商鞅变法后,军功成为平民主战上升的通道。所以商鞅变法不但强大了秦国,也让本来就尚武的老秦人更加不惧生死。因为在他们看来,敌人就是一个个行走的军功。所以在战场上老秦人往往轻装不着甲胄,手握青铜兵器、瞪着大眼追杀敌人。3、秦国后期已经成为东方六国无法匹敌的大国,所以老秦人的自豪感也成为战场英勇杀敌的动力。4、秦弩的大量成熟运用,成为秦军远距离攻击的重要武器。往往敌人还没有到近前,已经被放倒一大半。
秦军除了战力强大以,外良好的后勤保障也成为秦国获胜的关键。秦国以五百万的人口基数支撑60万以上的大军长期在外作战,在消耗数以万计粮食的同时,也没有影响农业生产活动,我们得为秦国的后勤大大的点赞。而且在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战国时期,秦国士兵每个月的口粮是两石。秦灭楚时征发60万大军,征战时间长达两年之久,人吃马喂加上运输消耗超过上百万吨。辛亏秦国占据富庶的巴蜀和关中平原,以及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使用,还是满足了秦军的后勤保障。
秦国在亚欧大陆的对手
此时亚欧大陆的对手主要有以下几个:中亚的大夏、西亚的塞琉古帝国、印度孔雀王朝、北非的埃及、地中海的罗马和迦太基。其中孔雀王朝以及塞琉古基本上都在走下坡路,而罗马以及迦太基等还没有彻底强大。所以说秦国凭借自己的秦军方阵、弩阵组成强悍的军团,依靠战斗力完全可以碾压对方。那么秦王朝征战亚欧大陆,需要看严苛的自然环境,以及后勤保障是否完善,从小编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实现难度。
首先,看自然环境恶劣。秦军如果征战欧亚大陆,首先要通过河西走廊穿过沙漠覆盖的西域;然后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这块土地对于当时的中原王朝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而且自然环境恶劣。长期在平原地区的秦军是否适应气候不得而知。至于为何不走蒙古西征的高纬度的旧路,那是因为草原还是匈奴人控制。虽然秦王朝不惧匈奴,但是以步兵为主的秦军,想在草原上彻底击溃匈奴夺路西行难度很大。
况且攻占塞琉古后要进入欧洲,就要跨越海峡否则就需要翻越高加索山脉。秦军擅长陆战,海战如何真没听说过。所以,如果想要征服罗马,面临海战秦军或许会吃亏。
其次,再聊聊后勤补给。秦军统一六国只不过是在中原各省,这样的后勤保障强度秦国勉强还可以支撑。如果跨越高山、大河、沙漠等等不同的地质地貌区,秦国的粮食能否供应的上?如果就地取粮的话,秦军是否能适应新的食物或者以牛羊肉为主食,这都是未知数。况且还有秦军是否会出现水土不服?
要知道蒙古西征是因为蒙古属于游牧民族,牛羊都是可以“行动的食物”,所以补给完全不是问题。况且马镫已经成熟运用,可以长期行军甚至可以在马背上睡觉。而秦军起兵当时并没有发明马镫,况且秦军还是以步兵为主。还有一个例子是当初帖木儿帝国的皇帝老帖木儿打算远征大明王朝,遇到了很多困难。补给困难到了什么程度?就是先锋部队都需要一边行军一边种植粮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粮食成熟后给后面的部队来吃,可见古代远征的困难程度。
小结:
秦军的战斗力不可低估,可以说正面硬扛应该可以碾压欧亚大陆同期的对手。但是秦军的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方的军队,而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相对羸弱的后勤保障。所以在遥远的欧洲大陆是否会响起“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秦军战歌,还是个未知数。
参考资料:
《史记》
《资治通鉴》
《秦史稿》
《历代纪事本末》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