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牡丹的画法
写意牡丹
牡丹古称木芍药,最早出现于秦岭一带,属野生花卉,后经千百年来人们的培养、育种,逐渐形成今天人们所看到的花卉模样。牡丹象征着荣华富贵,多年来被世人所喜爱。
洛阳大写意牡丹画家:邵 丹
牡丹画法第一步:
淡墨勾花头后平涂一层淡白色。白色的浓度不要太浓,太浓了以后染色时容易吃色,并且底色也会上翻。勾花的线条不要太粗,尽量做到流畅而婉转自如。花瓣的外边缘线要丰富多变,转折线要圆滑流畅,花瓣中间的结构线要稍微劲挺一些才好。
牡丹画法第二步:
曙红水从根部往瓣尖统染花瓣,这时候不需考虑花瓣的结构、瓣尖掩映等细小变化,主要就是分染花瓣本身的固有色变化。反瓣的根部、转折线的边缘此时都可不留水线。
牡丹画法第三步:
曙红水继续统染2遍后开始用稍浓一些的曙红分染花瓣的结构关系。此时的分染主要集中在花瓣根部和花瓣的结构转折、掩映部分。反瓣用淡曙红继续分染,靠近根部的地方留一条水线。一是为了能和正瓣分开,二是为了求取装饰趣味。正瓣比反瓣大约要多染2到3遍,总体色彩比反瓣也要略深一些。
牡丹画法第四步:
浓曙红提染根部以后,再用胭脂提染最深处,中等浓度的曙红刻画一下瓣尖的细微结构变化。染足明暗关系后用稍浓的白色从瓣尖往根部倒染。、不要每一片花瓣都染到,而主要提染花瓣的最亮面和离我们最近的几片花瓣,粉不可过厚,过厚易匠气。染色结束后,淡曙红水复勒开始的淡墨线,复勒的时候保持线条的流畅度。吸满浓粉黄的笔尖略蘸点朱磦立粉点花蕊,白色勾花丝。最后,调和花青和藤黄,为牡丹添加叶子。
写意牡丹
徐湛
写意牡丹
笔蘸轻水调和曙红,画出颜色虚实结合,使其花瓣更加丰富、生动。
用不同的笔触点花瓣,逐步画出花头的造型。
画外围花瓣大笔侧锋,画花瓣时可以分组画出,以突出层次感。
用石青画花心,藤黄点花蕊。
兼用毛笔中锋、侧锋,画出花枝,用小号的笔画侧枝,用笔时要有提、按过程。
笔肚淡墨,笔尖蘸浓墨侧锋画叶,三叶一组,画时要注意前后的虚实关系。
添加花叶,根据长势,画出其花冠周围的叶子。
写意牡丹
花冠中的花瓣用点厾笔法,先醮朱磦,再调胭脂加水。花瓣有圆形花瓣与方形花瓣,用笔也最好方圆结合。花瓣中有不同大小的缺口,整体是圆中有缺,分大缺口与小缺口。牡丹花冠有单瓣、复瓣和多层瓣之分,内外层大瓣及碎瓣都要细心刻画,最后整碎之间虚实结合。花冠的造型尽量重叠交错,长短大小曲折变化,体现其雍容华贵,端庄典雅。点厾用笔要快慢结合,提按有序。用色需艳而不俗,飞白、水迹、相互渗透运用。画花冠时要注重用水,水法通则六法通。常用的有水带色,色带水,水破色,及色破水之法。花蕊用藤黄加白粉勾画,花蕊的排列要有高低、朝向的变化,有长短、粗细、紧散,顾盼、疏密之分。花蕊还有雄雌之分,雌蕊一般被雄蕊包围。画雌蕊时可先用浓墨点勾出雌蕊,再用浓厚的三绿覆其上。雄蕊围绕雌蕊画出即可。
1.花瓣的画法:朱磦调胭脂加适量水,由中间开始画起,用笔时注意方圆结合和浓淡虚实。有的花瓣可用飞白之笔画出其圆中有缺的形态,水迹的运用也不可或缺。
2. 此三种为侧面的花蕊,只见雄蕊,不见雌蕊。
3. 此为正面的花蕊。画时可先画雄蕊,预留出雌蕊的位置,再画雌蕊。
4. 画雌蕊时,可先用较淡三绿作底,再用干笔蘸浓墨点上,最后用较浓厚的三绿覆在墨色上。
5.侧面花冠的画法:画花瓣时注意大的朝向,用笔方圆结合,飞白、水迹并用。有一侧的雄蕊是看不到的。
6.正面花冠的画法:调胭脂加适量水分,方圆结合的用笔画出花瓣,用前面讲到的花蕊的画法画出花蕊即可。
牡丹花蕾从形成到开裂,一般从一两瓣到数瓣的形态变化较多。花瓣从外向内包裹,三笔或五笔铺色而成,再在花蕾底部画出叶芽,叶枝。花蕾用笔要简洁大方,落笔准确,花瓣要整碎结合。叶芽要用朱磦蘸胭脂,或再蘸点墨画,半干时用浓胭脂略勾叶茎。
花蕾:朱磦调胭脂加水画花蕾,画时注意花蕾的聚拢之态。
叶芽:调色方法同花蕾,只是要再蘸少许墨水。用中锋勾画。
不同方向的花蕾及叶芽的形态。此中用墨勾叶茎,根据不同的画面,有时也可用浓胭脂勾画叶茎。
画好花蕾及叶芽后,用浓胭脂勾画叶芽上的叶茎,点蕊。再加上些许枝叶,勾叶茎。注意叶片的朝向及聚散。
叶子的画法:先用颜色摆出叶子的组合,稍嫩的叶片用调胭脂加水即可,较老的叶片在此基础上蘸少许墨色就好。叶片颜色将干未干时中锋用笔勾叶茎。
牡丹花叶的结构是三杈九顶,每一个分杈上生三片叶子,即一条柄上有九片叶子。画叶子用花青调藤黄再蘸黑,可用长锋兼毫笔作画。用笔要快慢结合,用中、侧锋点。厾,一片叶子用一笔或三笔画成。牡丹叶上需添叶柄和分柄,待半干时再用浓墨勾叶茎。勾叶茎时,要中锋用笔,以篆隶笔法勾较为厚重。
用花青调藤黄再蘸墨,颜色不可调的太熟。中、侧锋用笔画叶子,注意叶子的组合形态。
待干未干时用浓墨勾叶茎,区别出不同角度、方向的叶子。
逆锋拖笔出枝,注意枝条之间的穿插关系。再用颜色画几根嫩枝,经营画面的聚散关系。再在枝上加叶片。
从画面左下方出枝,并画出分枝。花青调藤黄再蘸墨画叶片,较嫩的叶片颜色要淡些。待叶片未干时用墨勾叶茎,嫩叶的叶茎则用胭脂勾画。
牡丹枝干主要出枝的分布和穿插要合理,要有主次之分。出枝按不等边三角形形成分布,分主枝、次枝及破枝。主枝用笔需老辣、提按、顿挫、嫩枝需加嫩绿及朱磦胭脂色、用笔自然挺拔即可。
朱磦蘸墨,加适量水分,逆锋出枝。
笔尖蘸墨,加少许水分,逆锋出枝。运笔注意提按和顿挫。枝条间的穿插要疏密得当。
用墨色画老枝,再用墨色加少许出嫩枝。注意老枝与嫩枝的衔接。
较为完整的枝条要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同时处理好枝条的疏密关系和前后穿插。可加上几片嫩叶。
水墨牡丹画主要靠水与墨的变化来表现牡丹的气韵。水是水墨牡丹中最为主要的成份,初学者要大胆用水。墨通过水的调合可形成五色七彩。
画水墨牡丹要体现古气,通过墨色的变化来体现浓淡和虚实的关系。水墨牡丹用笔更要讲究,要求干净利落。花冠的朝向,花瓣的分布及叶片的整碎结合都要做到笔笔到位,一气呵成。
用墨色画花瓣,用笔要干脆利落,方圆结合。较碎的笔触和较整的笔触要相互照应,同样也要运用到飞白。
不同朝向的花冠,要注意花瓣的组合形态。
先画出花冠,然后在其底部中锋用笔勾画叶芽及枝条,再画出叶片的分布。注意用笔要干脆利落。
待半干时用浓墨勾画出叶茎。调整画面,加上花蕾和丛草。
黄牡丹系落叶小灌木或亚灌木,高1—1.5米,茎木质,叶互生,叶片羽状分裂,花瓣9—12瓣,黄色。画黄牡丹可用藤黄加白粉,再蘸花青与赭石着色,叶也可用赭石加花青再蘸墨,以烘托黄花。
黄牡丹的花冠及花蕊均用藤黄加白粉,再蘸赭石与少许花青着色。花蕊则是赭石色居多。颜色都不可调和得太熟。
用藤黄加白粉,再蘸赭石画出两朵花冠,注意花冠的朝向。再用墨加少许水分画出枝条。
就着画花冠留下的颜色蘸墨画出叶子的分布,注意叶片的疏密与聚散。用笔要一气呵成。
待半干时勾画出叶茎和花蕊,适当补充一些远处的叶片。
绿牡丹,枝条为绿色且粗壮,叶形不规则深裂。花,绿色,平瓣,多轮不露心,属芍药花型。花开时,外部花瓣浅绿,瓣翠绿向上卷曲,心瓣则浓绿正抱。整个花冠严谨,呈扁球状。初开时碧绿如玉,晶莹欲滴,日晒后绿中透黄,光彩夺目。
画绿牡丹可用花青加藤黄加白粉,再蘸赭石着色,叶可用花青加藤黄蘸墨。
心瓣浓绿,用花青加藤黄加白粉,再蘸赭石画出。注意花瓣的聚拢之态。
雄蕊用藤黄调朱磦,雌蕊直接用浓厚的朱磦点画即可。花冠上的外瓣在调色时可使花青色居多,画时同样也要运用到飞白与水迹。
白牡丹,茎棱漕,叶互生,卵形至矩圆状卵形。基部抱茎,全绿。花生枝端,穗状花序,简状,有腺体,花冠高脚碟状,白色。
画白牡丹时可用白粉调淡绿加少许淡黄画花瓣,用藤黄加朱磦加白粉点花蕊。白牡丹的叶可用花青来表现,花青在白粉边缘可烘托白花。
白粉调淡绿加少许淡黄画花瓣,注意花瓣的聚拢之态。
用藤黄加朱磦加白粉勾画雄蕊,雌蕊用朱磦加少许藤黄点之即可
白粉调淡绿加少许淡黄画出两个花冠,注意两朵花的前后虚实关系。用花青加适量水分画叶子,处理好叶子的聚散关系。
待未干时,用较浓的花青勾画出叶茎,注意叶面的俯仰向背之分。
中锋用笔画出枝条并点苔、点花蕊。最后题款盖印,完成画面。
牡丹花头画法
牡丹叶子画法
牡丹枝干与花苞画法
牡丹分单瓣和复瓣型,少则十余瓣,多则数十瓣,写生或创作时要学会三瓣定位法,即抓住显眼的和不同方位的三大瓣,定其位,然后逐渐画出其他的花瓣,做到有条而不紊。
掌握三瓣定位法,可有条不紊地刻画花冠,以瓣作为起点层层裂开,层次丰富而有变化,易控制花冠的大小、疏密关系,使画作妙得生意而不失真。
2.瓣缘缺裂法
花瓣边缘的缺裂变化万千,一般由方、弧、尖三种形状组成,画者要观察其变化规律,每个瓣中间部分都有一个深裂口,旁侧是细尖瓣,之后是较浅裂口,不管缺裂如何变化,边缘总是呈弧线状走向。
生活中的牡丹花瓣,其瓣缘缺裂变化万千,注意其变化,找出其规律。此图主花淡瓣缘上有较深的花冠衬托,下部以深叶画出,巧妙而自然地刻画出瓣缘的缺裂。要观察真实的牡丹花瓣,并作洗练概括,使其成为形神兼备、妙溢自然的艺术品。
3.疏密对比法
疏密关系是对比又是统一。无疏不成密,画时以定位的三大瓣作为疏瓣在其旁加宽窄、曲直、长短形状不同的花瓣,没有疏密的花冠易松散,同时疏密对比能画出花冠的立体感。
在大三瓣的周围层层画出宽窄、长短不等的花瓣,并间以些细小的花瓣,强化疏密对比关系以衬托大花瓣,增强花冠的立体感,画时要考虑整体感受,有所侧重,使画境意趣得以升华。
4.参差变化法
花冠的形状呈椭圆形,但“花圆非无缺”,其花瓣向四周不规则生长,呈凸出或凹进状,其画法要抓住大中小三个不同的缺口,花瓣要归纳成瓣丛画出,偶出现细小碎瓣尖,生动灵巧。
花冠的外缘起伏变化,瓣组与瓣组之间要留有大小不同的缺口,在花瓣上偶有一瓣尖显得灵巧有生机,要画出“神情漂渺处,更无真象有真魂”的境界。
5.取势动态法
无风的情况下,花冠是静止的,在微风或大风中则摇曳多姿,灵动的花姿关键在造势,其法,将近身的花瓣画成侧势,内层瓣画出倾向势态,其他花瓣则顺其势展开,静态与动态花冠可以对比互衬,但又要有呼应关系。
画风中的牡丹要取其势,花冠、叶丛顺着一个风势,在用笔上实入虚出,使花瓣叶子有动感,花茎、细枝呈弯曲状,笔断意连,力求气足韵丰,表现出自然之情姿。
6.渍水留迹法
此法是水法的一种,笔端含色,水落笔纸上,稍作停顿内拉,留下水迹。漶漫的韵味可以起到界定淡色宣纸的边缘,具体画法是以侧锋色笔稍离瓣缘少许落笔,将色水拉向花瓣即可。
三朵绿牡丹在微风中开放,姿态各异,引起观者诸多联想,在近淡色瓣缘处,使用渍水法可以与白色的纸分开,使花冠能完整呈现,赋予牡丹新的生命。
7.撞水破色法
将清水或白粉滴在已画好的花瓣上,水的张力将花瓣上的色墨排斥至瓣缘,留出纸的原色。亦称水破重彩法,起到虚实相生,接气生韵,画面有润含春雨之效。
红艳如锦云,几朵红牡丹姿态各异,花瓣上以清水相破,露出了花瓣的亮处,增添了远处花瓣的朦胧之感,表现出牡丹鲜活隽永的情趣,此法亦是传统之法,要做到奔放而不失法度。
8.干湿相济法
将饱蘸墨彩之笔,在纸上连续行走,直至笔上的色墨枯竭,然后再蘸色复行。此画法干湿变化大,虚实相生,干湿互用达到水晕墨章之效果。
花冠雍容华贵,位置居中,用色干湿对比强烈,干湿互补,含苍带润达到率性求真的艺术效果。画面上方翩翩起舞的飞燕,增添了画面的动静对比。
9.花蕊聚散法
花之雄蕊以点状画出,要讲究聚散,聚即集合之意,花苞初开,花蕊聚抱紧密,盛开或凋谢的花朵,花蕊分散且纷纷散落,其画法可以既有密集点,又有松散点,也有散落之点。具体画法先蘸白粉再调中黄或藤黄,笔尖再碰点中黄,或先点白粉,待干后再薄涂淡黄,最后以白粉或淡粉绿勾出雄蕊的花丝。
用笔虚灵随意写出牡丹盛开之态,花蕊点垛,聚散有序,茂密簇拥,呈现出争芳斗艳的花鸟世界。
10.冷暖设色法
冷与暖是相对的,一般红、黄偏暖,蓝绿偏冷,但暖中也有冷暖之分,如大红比曙红要暖,曙红比胭脂红暖。一幅红牡丹有不同冷暖色调的红色花冠组成,才能显得丰富多彩。在大红牡丹的暗部用上冷一点的胭脂红,花的立体感更强。
画面上三朵紫色牡丹,一朵是胭脂紫,花大而饱满,右上侧一朵是紫色牡丹,型小而瓣少,较主花偏冷,右下一朵是藕紫色牡丹,色冷用笔虚灵。三朵紫牡丹冷暖变化又和谐,要画出比自然的牡丹更具魅力更感人的艺术形象。
画花冠常用笔法
牡丹花由花冠、叶丛、枝干组成,花是牡丹的主体,画花冠常用笔有平移法、斡水法、点厾法、一笔法、组合法等。
斡水法:斡指旋转之间,连续旋动、重叠的水法,其原理是旋转重复的水、彩互相碰撞,冲击成斑驳陆离的水痕墨迹。
平移法:以笔尖为中心,毛笔在纸上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顺移或逆进,此法画成的花瓣呈扇形,可较方便地调整花瓣的大小、方圆、宽窄的关系。
点厾法:以三笔为一组,笔尖由花蕊向外推或内拉或挑,可以画出花瓣的大小宽窄及方圆、疏密的变化。
一笔法:用饱蘸色墨的笔由深至淡层层画出花冠的姿态。最后一笔是最淡的反面花瓣中出现飞白的笔迹,之后在笔根注入清水再画,有枯湿浓淡的变化。
组合法:牡丹花瓣的组合因画面中花瓣转折多变,可用上述诸法组合运用。其用笔程序是一斡二推(平移法)三点厾,是为三联法,所画出的牡丹花瓣自然而多变化。
写意牡丹的画法(一)
01、写意牡丹画法(一)
淡墨勾花头后平涂一层淡白色。白色的浓度不要太浓,太浓了以后染色时容易吃色,并且底色也会上翻。勾花的线条不要太粗,尽量做到流畅而婉转自如。花瓣的外边缘线要丰富多变,转折线要圆滑流畅,花瓣中间的结构线要稍微劲挺一些才好。
02、写意牡丹画法(一)
曙红水从根部往瓣尖统染花瓣,这时候不需考虑花瓣的结构、瓣尖掩映等细小变化,主要就是分染花瓣本身的固有色变化。反瓣的根部、转折线的边缘此时都可不留水线。
03、写意牡丹画法(一)
曙红水继续统染2遍后开始用稍浓一些的曙红分染花瓣的结构关系。此时的分染主要集中在花瓣根部和花瓣的结构转折、掩映部分。反瓣用淡曙红继续分染,靠近根部的地方留一条水线。一是为了能和正瓣分开,二是为了求取装饰趣味。正瓣比反瓣大约要多染2到3遍,总体色彩比反瓣也要略深一些。
04、写意牡丹画法(一)
浓曙红提染根部以后,再用胭脂提染最深处,中等浓度的曙红刻画一下瓣尖的细微结构变化。染足明暗关系后用稍浓的白色从瓣尖往根部倒染。、不要每一片花瓣都染到,而主要提染花瓣的最亮面和离我们最近的几片花瓣,粉不可过厚,过厚易匠气。染色结束后,淡曙红水复勒开始的淡墨线,复勒的时候保持线条的流畅度。吸满浓粉黄的笔尖略蘸点朱磦立粉点花蕊,白色勾花丝。最后,调和花青和藤黄,为牡丹添加叶子。
写意牡丹的画法(二)
笔蘸轻水调和曙红,画出颜色虚实结合,使其花瓣更加丰富、生动。
用不同的笔触点花瓣,逐步画出花头的造型。
画外围花瓣大笔侧锋,画花瓣时可以分组画出,以突出层次感。
用石青画花心,藤黄点花蕊。
兼用毛笔中锋、侧锋,画出花枝,用小号的笔画侧枝,用笔时要有提、按过程。
笔肚淡墨,笔尖蘸浓墨侧锋画叶,三叶一组,画时要注意前后的虚实关系。
添加花叶,根据长势,画出其花冠周围的叶子。
写意牡丹的画法(三)
牡丹花冠画法
花冠中的花瓣用点厾笔法,先醮朱磦,再调胭脂加水。花瓣有圆形花瓣与方形花瓣,用笔也最好方圆结合。花瓣中有不同大小的缺口,整体是圆中有缺,分大缺口与小缺口。牡丹花冠有单瓣、复瓣和多层瓣之分,内外层大瓣及碎瓣都要细心刻画,最后整碎之间虚实结合。花冠的造型尽量重叠交错,长短大小曲折变化,体现其雍容华贵,端庄典雅。点厾用笔要快慢结合,提按有序。用色需艳而不俗,飞白、水迹、相互渗透运用。画花冠时要注重用水,水法通则六法通。常用的有水带色,色带水,水破色,及色破水之法。花蕊用藤黄加白粉勾画,花蕊的排列要有高低、朝向的变化,有长短、粗细、紧散,顾盼、疏密之分。花蕊还有雄雌之分,雌蕊一般被雄蕊包围。画雌蕊时可先用浓墨点勾出雌蕊,再用浓厚的三绿覆其上。雄蕊围绕雌蕊画出即可。
1.花瓣的画法:朱磦调胭脂加适量水,由中间开始画起,用笔时注意方圆结合和浓淡虚实。有的花瓣可用飞白之笔画出其圆中有缺的形态,水迹的运用也不可或缺。
2. 此三种为侧面的花蕊,只见雄蕊,不见雌蕊。
3. 此为正面的花蕊。画时可先画雄蕊,预留出雌蕊的位置,再画雌蕊。
4. 画雌蕊时,可先用较淡三绿作底,再用干笔蘸浓墨点上,最后用较浓厚的三绿覆在墨色上。
5.侧面花冠的画法:画花瓣时注意大的朝向,用笔方圆结合,飞白、水迹并用。有一侧的雄蕊是看不到的。
6.正面花冠的画法: 调胭脂加适量水分,方圆结合的用笔画出花瓣,用前面讲到的花蕊的画法画出花蕊即可。
花蕾,叶芽画法
牡丹花蕾从形成到开裂,一般从一两瓣到数瓣的形态变化较多。花瓣从外向内包裹,三笔或五笔铺色而成,再在花蕾底部画出叶芽,叶枝。花蕾用笔要简洁大方,落笔准确,花瓣要整碎结合。叶芽要用朱磦蘸胭脂,或再蘸点墨画,半干时用浓胭脂略勾叶茎。
花蕾:朱磦调胭脂加水画花蕾,画时注意花蕾的聚拢之态。
叶芽:调色方法同花蕾,只是要再蘸少许墨水。用中锋勾画。
不同方向的花蕾及叶芽的形态。此中用墨勾叶茎,根据不同的画面,有时也可用浓胭脂勾画叶茎。
画好花蕾及叶芽后,用浓胭脂勾画叶芽上的叶茎,点蕊。再加上些许枝叶,勾叶茎。注意叶片的朝向及聚散。
叶子的画法:先用颜色摆出叶子的组合,稍嫩的叶片用调胭脂加水即可,较老的叶片在此基础上蘸少许墨色就好。叶片颜色将干未干时中锋用笔勾叶茎。
牡丹叶子画法
牡丹花叶的结构是三杈九顶,每一个分杈上生三片叶子,即一条柄上有九片叶子。画叶子用花青调藤黄再蘸黑,可用长锋兼毫笔作画。用笔要快慢结合,用中、侧锋点。厾,一片叶子用一笔或三笔画成。牡丹叶上需添叶柄和分柄,待半干时再用浓墨勾叶茎。勾叶茎时,要中锋用笔,以篆隶笔法勾较为厚重。
用花青调藤黄再蘸墨,颜色不可调的太熟。中、侧锋用笔画叶子,注意叶子的组合形态。
待干未干时用浓墨勾叶茎,区别出不同角度、方向的叶子。
逆锋拖笔出枝,注意枝条之间的穿插关系。再用颜色画几根嫩枝,经营画面的聚散关系。再在枝上加叶片。
从画面左下方出枝,并画出分枝。花青调藤黄再蘸墨画叶片,较嫩的叶片颜色要淡些。待叶片未干时用墨勾叶茎,嫩叶的叶茎则用胭脂勾画。
牡丹枝干画法
牡丹枝干主要出枝的分布和穿插要合理,要有主次之分。出枝按不等边三角形形成分布,分主枝、次枝及破枝。主枝用笔需老辣、提按、顿挫、嫩枝需加嫩绿及朱磦胭脂色、用笔自然挺拔即可。
朱磦蘸墨,加适量水分,逆锋出枝。
笔尖蘸墨,加少许水分,逆锋出枝。运笔注意提按和顿挫。枝条间的穿插要疏密得当。
用墨色画老枝,再用墨色加少许出嫩枝。注意老枝与嫩枝的衔接。
较为完整的枝条要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同时处理好枝条的疏密关系和前后穿插。可加上几片嫩叶。
水墨牡丹画法
水墨牡丹画主要靠水与墨的变化来表现牡丹的气韵。水是水墨牡丹中最为主要的成份,初学者要大胆用水。墨通过水的调合可形成五色七彩。
画水墨牡丹要体现古气,通过墨色的变化来体现浓淡和虚实的关系。水墨牡丹用笔更要讲究,要求干净利落。花冠的朝向,花瓣的分布及叶片的整碎结合都要做到笔笔到位,一气呵成。
用墨色画花瓣,用笔要干脆利落,方圆结合。较碎的笔触和较整的笔触要相互照应,同样也要运用到飞白。
不同朝向的花冠,要注意花瓣的组合形态。
先画出花冠,然后在其底部中锋用笔勾画叶芽及枝条,再画出叶片的分布。注意用笔要干脆利落。
待半干时用浓墨勾画出叶茎。调整画面,加上花蕾和丛草。
黄牡丹画法
黄牡丹系落叶小灌木或亚灌木,高1—1.5米,茎木质,叶互生,叶片羽状分裂,花瓣9—12瓣,黄色。画黄牡丹可用藤黄加白粉,再蘸花青与赭石着色,叶也可用赭石加花青再蘸墨,以烘托黄花。
黄牡丹的花冠及花蕊均用藤黄加白粉,再蘸赭石与少许花青着色。花蕊则是赭石色居多。颜色都不可调和得太熟。
用藤黄加白粉,再蘸赭石画出两朵花冠,注意花冠的朝向。再用墨加少许水分画出枝条。
就着画花冠留下的颜色蘸墨画出叶子的分布,注意叶片的疏密与聚散。用笔要一气呵成。
待半干时勾画出叶茎和花蕊,适当补充一些远处的叶片。
绿牡丹画法
绿牡丹,枝条为绿色且粗壮,叶形不规则深裂。花,绿色,平瓣,多轮不露心,属芍药花型。花开时,外部花瓣浅绿,瓣翠绿向上卷曲,心瓣则浓绿正抱。整个花冠严谨,呈扁球状。初开时碧绿如玉,晶莹欲滴,日晒后绿中透黄,光彩夺目。
画绿牡丹可用花青加藤黄加白粉,再蘸赭石着色,叶可用花青加藤黄蘸墨。
心瓣浓绿,用花青加藤黄加白粉,再蘸赭石画出。注意花瓣的聚拢之态。
雄蕊用藤黄调朱磦,雌蕊直接用浓厚的朱磦点画即可。花冠上的外瓣在调色时可使花青色居多,画时同样也要运用到飞白与水迹。
白牡丹画法
白牡丹,茎棱漕,叶互生,卵形至矩圆状卵形。基部抱茎,全绿。花生枝端,穗状花序,简状,有腺体,花冠高脚碟状,白色。
画白牡丹时可用白粉调淡绿加少许淡黄画花瓣,用藤黄加朱磦加白粉点花蕊。白牡丹的叶可用花青来表现,花青在白粉边缘可烘托白花。
白粉调淡绿加少许淡黄画花瓣,注意花瓣的聚拢之态。
用藤黄加朱磦加白粉勾画雄蕊,雌蕊用朱磦加少许藤黄点之即可
白粉调淡绿加少许淡黄画出两个花冠,注意两朵花的前后虚实关系。用花青加适量水分画叶子,处理好叶子的聚散关系。
待未干时,用较浓的花青勾画出叶茎,注意叶面的俯仰向背之分。
中锋用笔画出枝条并点苔、点花蕊。最后题款盖印,完成画面。
牡丹|花头画法
牡丹|枝干与花苞画法
牡丹|叶子画法
写意牡丹的画法(四)
深红牡丹画法:笔肚蘸较稀的白粉,调入曙红,再调胭脂。先画出花头的前部,然后笔尖再调花青或墨,按前后浓淡关系画出花头。大瓣小瓣相间,不要雷同。完成花形后,再进一步调整刻画层次,着意表现花头的透视和厚重感。干后点蕊。(如图一)
图一
二乔牡丹画法:二乔是一种名贵品种,在同株同朵花头上呈现二种颜色。画二乔牡丹,先画浅色再画浓色。顺序是调白粉后蘸少许曙红或胭脂,在白瓷盘中调和到满意为止,用侧锋画花头的前部。画浅色时,要留出浓色的部分,也就是花心和外轮廓的部位;画浓色用另一支笔蘸曙红,调胭脂,笔尖调花青或墨色,小心刻画,注意层次要分明,对比要强烈,也可用大红色调墨画浓色部位。(如图二)
图二
背面牡丹画法:先画花托、花萼、花茎部分。先用淡紫色点出较大花瓣的反面,然后再调浓色调整花形的结构。要错落有致,达到满意为止。这种花形一般是在大幅作品中运用,意在打破正面花头多而单调的局面,从而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变、情趣怡然。(如图三)
图三
其它颜色的花头也用此法为之。牡丹叶子画法:叶子在整幅作品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幅作品的成败在于构图,其中叶子的布局、浓淡、疏密非常重要。要充分领会密不通风、疏可跑马的画理。有意留出枝干穿插的位置。画叶子一般用绿色或纯墨色,且忌颜色不可过多,过多就易脏乱、无主次,喧宾夺主,影响整幅作品效果,那就俗气了。尽量运用统一的色调。叶子的写意画法不易掌握,要体验生活,到大自然中去写生,搜集素材,根据叶子的生长规律,三五成组,大小兼用,认真画出。把握好水份,干湿结合。用笔要利索,表现出枝叶的出枝方向,顾盼姿态。画叶子先点出浓色、阔叶,然后蘸水再画,由浓到淡。待笔上的颜色用尽,再蘸浓色画,再蘸水,以此法将叶子画完,画面就丰富多变,浓淡和谐。注意把零乱的叶子做合理而有序的组合,从而支撑叶和花,画出生动自然的感觉,表现整幅作品的力度。勾筋时要连接叶柄与茎,做到有聚有散,轻松自然,灵活用笔既见笔触又显其精神。(如图四)
图四
枝干画法:画枝干按其生长规律,在符合常理的情况下,大胆构思,大胆落墨,出奇制胜。哪里需要支撑,哪里需要线条,构图时都需要用心地去经营,这决定了全局的态势和力度,也是一幅作品成败与否的关键。注意先画主干后画次干,用笔要有弹性,线条粗细、浓淡有变化。注意枝干穿插的疏密与留白的关系,使其统一而整体。最后题款,盖印。(如图五)
图五
最后,再结合所讲内容,重新温习一下牡丹画法的完整步骤,即先画花头,再画叶子,枝干,题款、盖印。(如图六、七、)
图六
工笔牡丹的画法(一)
第一步:
根据轻薄柔软的花,厚重硬挺的叶,及干,分别用深浅不同,粗细有别的笔划勾出白描稿。总之,勾钱要因形而異,因质而殊,不可一律。
第二步:
画的反面,在花的部分平涂白色。
第三步:
反衬的白色干透后,把纸背喷潮湿,调头绿十鹅黄+黑十白,沿花的外围平刷全纸,右上角虚淡,使其有个透光感,并增加一个层次。如此刷一或二次,即可。
第四步:
把刷背面的色,经过沉淀后,取上面的漂色,刷正面,即画面。干后上棚。现在正,反面都刷了偏暖的绿色,基调色已确定,色彩也有了一定的厚度,下一步将逐个描绘。
第五步:
用白色平涂花朵,用三绿十少许黄,+少许黑平涂叶子,到叶尖的地方虚淡,趁湿接染胭脂十黄+赭的合色。一,二遍即可。
第六步:
落黑。墨+点花青+点红,染各物的最深暗处。
第七步:
花青7十藤黄2十墨1,调成深绿色,染叶的中灰面。要把握好柒的次数和染的面积,即浅亮的叶,积染的次数少些,面积窄小些,深色的叶则积染的次数要多,面积宽些。下一步是统罩固有色一一一草绿。
第八步:
花青5+藤黄4十墨1之合色平涂全叶。
第九步:
牡丹红中十点点叶子绿,分染花。色要调得稀淡些,万不可浓稠,否则染上的色会板滞,而不轻盈,并且瓣与瓣的形廓会分明刻露。染时,先用清水笔把要柒的花瓣涂湿润,接着用色笔从瓣基向瓣缘下色,或平或川,再用清水笔将色引到瓣缘浅无处。同样要注意浅瓣染面窄,次数少,深瓣染面宽,次数多。这花浅的地方染了一次,右下方己重叠加染三次了,现在仍感觉“平”,还得有选择性的继续加染。
这朵半开的牡丹,染法和前面的牡丹画法一样,只是颜色不同而已。
第十步:
这张牡丹画的花,叶,背景底色,等基本面貌都已呈现。就此收工,也过得去。但不耐看,还要深入,把细微的东西,整幅的和局部的黑,白,灰及白极与黑极的关系表现出来。下一步就是作全面的调整了。
第十一步:
画面经过调整后,比原来的色彩显得厚重统一些,花也明亮起来了。所谓调整就是深得不够的继续加深,浅得不够的把它提亮。
工笔牡丹的画法(二)
丹的花苞呈圆球形,外层裹着丰满的萼片,萼片底部一般有5-6片的带状萼。靠近花苞的花茎上通常会有一片不分叉的单叶,也就是顶茎叶。牡丹的芽苞通常环抱老干而生,颜色娇嫩而带有红晕。嫩叶颜色翠绿且有清晰红边。
1.牡丹萼片主要见于花苞初绽时,后期随着花头的开放而逐渐枯萎。萼片顶部因收拢而较尖锐,后期则慢慢展开。托叶靠近花苞的根部较粗,然后变细到了叶梢附近又变得非常饱满,托叶也称为带状萼,颜色艳丽,边缘红晕明显,造型也挺拔灵动。
2.萼片、茎、托叶平涂汁绿色。萼片根部用极淡草绿色统染一次,此步骤不留水线。
3.萼片根部继续用草绿分染,靠近根部的边缘留水线,萼片边缘用淡胭脂提染。托叶用淡胭脂从尖部统染后,再用稍浓胭脂分染出叶筋部分。筋用草绿由右边往左分染,靠暗部的那一边留水线。
4.薄三绿罩染萼片凸起部分,也就是萼片的中间部分,往四周斡染开去。用色不可太粉,要绿翠一些。萼片、茎、托叶如处于近景部分,可再次局部复勾淡胭脂。本图为远景,故复勾部分省略。
工笔牡丹的画法(三)
步骤一:
游丝描淡墨勾勒花头,重墨勾勒托叶、反叶,重墨勾勒正叶。此张作品牡丹叶丰腴饱满,线条要凝练流畅。玉板白为单瓣类牡丹,花瓣造型并不算复杂。所以,为了避免造型过于单调,花瓣边缘卷曲处的变化和裂纹可多加描绘。用线上也以轻灵为主,勿板滞。
步骤二:
空出所有物象,背景部分先平涂一层淡墨,再平涂暗红色(朱磦加曙红加微量墨)6次左右,平涂时色彩逐层加厚,涂均匀为止。花头平涂白粉,正叶、叶梗正面平涂中墨,花房、反叶、叶梗侧面平涂汁绿色(酞青蓝加藤黄加少许朱磦)。托叶平涂淡朱磦。
步骤三:
花头用极淡的墨色分染,可加入少许朱磦,让花头的色彩偏暖一些。正叶用淡墨直接分染,不要刻意留水线,重点表现牡丹叶雍容、厚重的感觉。反叶、花房草绿(藤黄加花青)分染。托叶朱磦分染。
步骤四:
如花头后背景为红色部分,用淡淡的暗红色从外往内整体统染。如花头后背景为叶子等墨色部分,则用极淡的清墨整体烘染。干后再用上述色彩边缘留水线淡淡分染。靠近花房的正瓣根部和花房周围用清墨统染。正叶用淡墨继续分染,因为本张作品底色较重,所以,叶子分染不要过分,叶子的整体亮度描绘要合适。反叶、花房用很淡的墨绿色(草绿加少许墨)继续分染。
步骤五:
正叶叶尖大面积罩染赭石色,底层的叶尖直接罩染淡墨,明暗层次要清晰且富有变化。反叶和花房罩染稍厚的三绿,干后再平涂一层极淡的清墨。花头反瓣及正瓣亮部用中等浓度白粉提染,反瓣要注意反光部位的表现。托叶仍用朱磦继续分染。
步骤六:
正叶用较粗的笔法淡墨勒边,进一步强化厚重感和装饰味,中墨细笔勾辅脉。反叶以淡草绿粗笔勒边,淡胭脂细笔勾辅脉。花房周围的正瓣根部先以淡桔黄色(藤黄加朱磦)整体统染后再以绛红色(朱磦加墨加胭脂)局部提染最暗处,随后以浓粉黄色点蕊,淡朱磦勾蕊线,浓白粉勾花丝。托叶以淡绛红色勾勒细叶脉。
《玉板白》尺寸:38X4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