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论文评比获奖作品展示(二)丨扣准“要素”,炼就“语能”,将长文引向“课程”
摘要:提高阅读效益,炼就学生的关键信息提取能力、概括能力、快速阅读能力……这是统编教材编排长文阅读的用心之处。扣准“要素”,以炼就“语能”为抓手,引导学生学习长文阅读方法,对语文要素集中、深入地思考与训练,从概括、理解到表达、迁移,在提升阅读思维与品质的过程,开发主题阅读课程,促进学生阅读不断地向纵深推进,助力学生打下扎实的阅读思维功底。
关键词:长文 要素 能力 方法 课程
现代社会是一个“阅读”的社会,一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一定会接触到程度不同、长短不一的阅读材料。如今统编教材中的长课文正是学生获得知识、训练能力、学得方法、培养习惯的重要凭借物。从二三年级出现的童话选文,到四年级的长文单元,再到五六年的名著、小说单元,引导学生立足课内掌握阅读的方法,深入思考,在灵活运用“预测、提问、解决问题、阅读有速度、有目的地阅读”等阅读策略中炼就语文能力。长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笔者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小英雄雨来》为例,扣准“要素”,以炼就“语能”为抓手,开发主题阅读课程,助力学生成长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阅读者。
一、扣准“要素”,把握教学价值核心,长文阅读的旨归
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将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融入当中,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作为教者,要努力发现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指向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指向思维的发展、文化的积淀、审美的需要、生活的应用,彰显单元的语文要素,谨防碎片化的教学设计,需建构有助于阅读能力提升的目标系统,既要站在发展阅读思维的高度,又要兼顾阅读延伸的广度,让学生能有兴趣地“读起来”,有计划地“读下去”,有目标地“读进去”,有感受地“读出来”。
(一)见导:着眼统编教材编排,品教学价值之“真”味
统编教材四下第六单元以“成长”为主题,编排了《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三篇课文,展示了不同时代少年儿童成长的故事,从单篇到整本书的阅读,能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形成自己阅读小说的见解,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此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见文:对比教材呈现,品教学价值之“意”味
统编教材文中第一个“泡泡”提示语引导学生分片段把握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第二个“泡泡”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学会瞻前顾后,前后联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解读统编教材时,需关注编者力图指引学习的方向为长文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三)见题:聚焦课后练习,品教学价值之“言”味
统编教材练习一以“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为导读线索,明确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从而聚焦阅读中心。练习二照样子学习列小标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化整为零,发现规律,巧用方法归纳主要内容。练习三回归小说文体的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景色描写的好处,为故事的发生与发展作铺垫。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体会不同比喻句表达的不同感情色彩。
二、炼就“语能”,聚焦阅读方法,长文阅读的定位
(一)立足语文要素,甄选教学目标,给学生“带得走”的长文阅读经验
“让学生爱上阅读,成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者”的课堂里,要将“把阅读当阅读教,用阅读的方法教阅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以阅读策略驱动阅读能力的提升,借助教材这个例子,明确恰切的教学目标,建构恰当的学习载体与平台,将学生的学习需要与长文阅读规律、方法有机融合,需要从“选文结构、课文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提升关键能力”这几个维度把握教学目标。
1.甄选教学目标,循长文学习之道,为“带得走”的经验而学。
统编教材中加强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选文,如何把遥远的英雄人物还原为可亲可近的形象,如何借助语言文字的学习感知英雄的可贵品质。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课程肩负着培育文学、文化素养的重任,而文学、文化素养在语文课程里有特定的所指,它以确指的“定篇”存在。本单元文章篇幅较长,面对“长文”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如何杜绝“繁花渐欲迷人眼”的局面,形成“得意得言得法”的局面,这亟需立足语文要素,解读教材,精选最具有教学价值的内容,从整体还原、有效体验、长远建构的角度确定言意兼得的教学内容,做到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有机结合,每一项教学内容的学习中都渗透了方法和策略的“秘匙”,能让学生留下语言,留下能力,留下情感,留下兴趣和习惯,带走阅读经验。为此,《小英雄雨来》教学目标需要精准定位。
2.统整信息,梳理线索阅读的增长点,开启长文阅读的“秘钥”。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既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阅读方法,也是读懂一篇课文的基本要求。统编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有计划有梯度地安排概括段落、文章主要内容的要素,教给学生简单、常用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优化主问题,设计任务单,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推进学程
阅读仅是“读过”是不够的,更要“思考过”。长文阅读教学的课堂结构要从“教”的设计转为“学”的设计,通过“任务”是设计“学”的活动最为重要的途径,在可视化的学习支架过程中,聚焦阅读能力的迁移,将学习内容转化成可操作的学习任务,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需。同时,朗读、默读、浏览、精读、跳读等阅读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结合阅读时机与任务,选取恰当的阅读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都有积极的意义。
1.凸显“抓主干”,形成概括线索,“浏览”落实长文阅读的“学程”,把书读薄。
长文的内容有深刻的思想感情,有其内在的生长逻辑,解读文本时若能将文本的内在结构,转化为课堂的教学结构,将文本进行适度整合,使内容清晰地呈现出块状结构,进而使之成为有效教学的结构。《小英雄雨来》是一篇小说,课文长达3000余字,如何快速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浏览的阅读方式是首选,通过粗略的阅读,了解文章大意。作为教者,教学中需根据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进行整体建构,抓主干,引导学生提取、整合信息。
一是以中心人物为主干。根据课题和课后练习中的小标题“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回顾课文第一二部分的内容,就会发现小标题的特点:以“雨来”作为中心人物的故事标题,语言比较简洁,字数少等。
二是以关键词句为主干。文章中内容之间,形式之间,语言之间常存在着某些规律。教学《小英雄雨来》一文时,可引导学生根据文章中一个反复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来串联故事情节的前后联系,通过这样的提问:为什么故事写到这里要出现?每次出现有什么用意?联系雨来的安危,用文中的关键词句、引用故事中人物的语言来提炼小标题,一个生动有趣、跌宕起伏的故事标题就跃然纸上了。
三是以各部分的中心事件为主干。长文虽篇章比较多,但每个部分的故事情节往往都有一些耐人寻味、含义深刻或是能凸显文章主旨的中心事件,可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来概括小标题。
“抓主干”在中心人物、关键词句、中心事件处,不但能促进学生对文章关键信息的提取、整合、提炼,还能促使学生的阅读思维走向纵深,把书读薄。
2.优化“主问题”,形成问题链,“默读”创造学生阅读的有力“引擎”,把书读厚。
阅读文章,首先关键在于一个“整”字,要有“整体”的意识,“问题思维导图”有效帮助学生从整篇文章上提取各种文体信息要素,学会抓住重点,将重要的信息提炼出来,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将复杂的内容条理化、简单化,较好地优化初读文章、形成整体感知效果明显。
主问题“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就像“引擎”,统领和驱动了学习的全过程,同时通过追问,形成了更加细化、层层推进、具有逻辑关系的问题链,为学生每一部的学习提供了梯度合宜的问题支架,引导学生在“质疑——预测——释疑”的动态平衡中,形成阅读的持续内动力。在完成上述学习任务中,以问题驱动思考,默读是最有效的阅读方式,运用大脑和眼睛两个器官,静思默想,分析综合,质疑问难,欣赏评价,动笔圈点,从而理解文字的意思,快速形成有序的文章阅读信息,理清内容,把书读厚,同时,学生在此过程中阅读思考能力也提升了。
3.巧用“联结”,运用学习支架,“精读”落实长文阅读的“迁移”,把书读透。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解读,能把文本的“内在肌理”摸个透彻,但难免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如何“跳出庐山看庐山”?精读,引导学生在精彩句段处揣摩体会与复习、比较、归纳中“熟读精思”,在仔细咀嚼吸收文本精华养分的过程中全面掌握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深刻理解其中包含的思想涵义与艺术写作手法,通过发现、提问、归纳等方式,实现阅读者自我习得,内化新的表达方式,在思考反思中实现学生自我提升。
二是故事结果的联结。学生面对一篇阅读材料,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接受的信息总有不相适应的地方,这就是阅读思考中的联结点。如当学生在大体了解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之后,而对其结果——第五部分“雨来牺牲”了。可顺势引导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最后要在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作为结尾?其奥妙到底是什么呢?这样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文章的中心,也受到深层次的表达习得训练——故事结尾温馨又富有深意,耐人寻味,给读者极大的思考空间。
三、引向“课程”,开启成长之旅,长文阅读的发展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单元主题“成长”好比一根藤,课文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进行整体设计。由主题“牵一发”,“动”教材知识与能力体系的“全身”——用“主题”串联起那些散乱的“珍珠”,将“听、说、读、写”训练与人文主题统整起来,构成“小英雄成长”的主题阅读课程,有效实现了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从“教语文”到“教课程”的转身。
长文阅读,扣准“要素”,聚焦关键,甄选教学目标,因文定教,以学施教,活用阅读方法,炼就“语能”,开发主题阅读课程,实现长文阅读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先云.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学指导——与其他版本教科书比对研究 [M].语文出版社, 2019,(6).
[2]余文森.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J].课程教材教法, 2019,(9).
[3]鲍国潮. 叙事性作品教学的整体思路[J].小学语文教学, 2017,(1、2).
[4]温儒敏,陈先云.教师教学用书(四年级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2019小学语文六年级统编教材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百度文库
作者简介
东城虎英小学 陈利玉
东莞市东城虎英小学办公室副主任,中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东城语文学科带头人、名师,东莞市优秀教师,广东省名师阮美好工作室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从教二十多年,致力于语文“1+N”课程研究,撰写的50多篇论文、30多篇教学设计在全国各级获奖;主持、参与的多项市级立项课题获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奖一、三等奖,市普教科研课题一、二等奖。
撰稿:陈利玉
编辑:莞邑小语团队
审核:黄小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