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指津》中那些闪闪的金句(4)
第二章 文本解读
张学君
任何一个文本都包含事、理、情三元素,相应的也就有着求知、明理和审美的解读要求。
第一节 求知明理
一、求知
文本解读的第一个维度是求知。求知的目标有两个:文本知识与语文知识。
求知当立足于文本本身,我们称之为正文知识。但文本并不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它好似一座冰山,其水下部分对于认识冰山的全貌不可或缺,而背景知识就是文本冰山的水下部分。
(一)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体现着文学与历史的亲缘关系。
须知作小说者无论骋其冥想至何程度,而一涉笔叙事,总不能脱离其所处之环境,不知不觉遂将当时社会背景一部分以供后世史家之取材。(《中国历史研究法》第四章)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对历史背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把它当成课堂导入或文学常识来处理,这是远远不够的。任何文本都是历史的产物,只有把它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才能深刻地理解它的社会意义。同时,任何文本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际密切相关,只有了解作者的生平才能准确理解它的文学意义。把这两点结合起来,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可以消除因时代、地域和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隔阂,从而使读者顺利进入文本的语境。
史载王安石议论高奇,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在政治上主张变法,在文学上喜作翻案文章,本文(《读孟尝君传》)便是一篇精彩的翻案之作。
由此可见,文本解读讲求知人论世,背景与文本应建立血肉相连的关系,绝非一张PPT
由此可见,文本解读讲求知人论世,背景与文本应建立血肉相连的关系,绝非一张PPT的“作者简介”所能尽括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