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许多朋友没买到地,而略感郁闷。我认为,适当的休息更利于行业和个人的健康,我不擅长安慰人,只好这么说:
总比拿到地,亏钱的好!
无数的专家和学者已经论述得很清楚了,企业赚钱,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不赚钱,至少能做到止损,唯一不能干的是亏本,亏本了不仅自己心情不好,还会给社会留一堆后患。
可以天天琢磨机会;但绝不能认为,错过的地都是机会,前者让人安静,后者只会浮躁。以四川血战到底的麻将经验,输钱的不是因为牌差,而是因为牌差而浮躁。这是一个“根问题”,可别回答说胆魄+有实力,敢拿地快周转。前段时间胆魄大买比特币的兄弟们,最近都在反思自己的敬畏心,殊不知,真正心存敬畏的人,根本不炒比特币。赢钱了还认为胆魄不够大,输钱反思敬畏心。这就不是深度思考,而是将“浅薄”秀了两次。暂时将注意力,从自持和限价,有地才能生存没地不能发展等糟心事情上爱情转移一下,回到“根问题”:是什么让楼盘赚了钱的?钓到鱼,肯定不止鱼竿好饵料香的原因,海底捞开火锅店赚钱,和服务好味道好也无关。开发商赚钱,也与产品佳、拿地准、周转快无关。听起来,这很反商业常识。但是,回到社会生态,商业模式也是肤浅的。钓到鱼,是因为河里有鱼,有鱼,用竹杆加蚯蚓也能钓起来;海底捞赚钱,是因为全社会都有吃火锅的潮流,否则张勇先生到印度去发展试试。商业模式,以及其产生的核心竞争力,都是对社会趋势的迎合,我们给好评的商业模式,是效率更高,比如好产品好钓具以及高手,能钓到更多的鱼,但商业模式无法解决“有无”问题,就如高手也没办法在死水里钓到鱼。假设我的钓具不好,水平也很差,没法和高手PK;但是我可以去寻找鱼更多的荒滩,最后谁的收入多,投入产出大尚未可知呢。水平和技能,解决不了战略选择的问题。目前地难拿,就如屎难吃。是因为我们的目光,都太聚焦了。一定认为某些赛道是最佳选择,确实,主流城市的主力地块安全性高,但是已经到了“做慈善”的地步,好地块上的烂生意,本质上还是烂生意;比不过烂地块上的好生意啊。哪些烂地块上有好生意呢?我也不知道,知道了也不会告诉你,告诉你,你也不会相信。但是,我们可以回到根问题上进行本源性思考,再好的路,都不如你亲自探求的那一条。解放思想,地产商认为好地段赚钱,买房人也是这么看的;但是,经济地理学家的思维,是中心论,从单中心到多中心就是遁门;社会学家的思维,是产-城-人,这是更高维的思考。从社会学角度,一个楼盘赚钱,不是因为地段好,而是背后的三股力量:这种社会力量,大家都有认知,将其称为人口红利。他的本质动力,是人口因为各种诱惑而共赴一地,产生人口数量大于当地房屋供应量,从而产生需求和暴涨的商业现象。道理已经无人不懂,但是,颗粒度做得太粗。从过去的经验看,多数只看到了小城市往大城市流入,这种宏观的数据,基本上指导不了具体拿地。因为大的城市,也有人口流出,而小的城市,也有人口流入。假设一个县城,每年流出1万人,流入5000人,从宏观算账,这个城市多出了5000套房子。从买卖的角度,这个城市每年有5000人要买房。只有欧美城市才做存量的,中国人深患新房癌,最大的可能,是这个城市多了1万套二手房,但还是需要5000套新房。至于顾客放弃新房买旧房,那就是你在实操过程中需要反思的问题了。假设某一个地级市,50万人不多不少,看上去没有新房增量的。但是,这个城市可能会出现人口内部流动的现象,比如都往城东迁入城北,城东会衰退,但是它的城北,会形成供不应求的小区域。人口聚集的颗粒度做得太粗,所以才会拿地都往热点地区跑。你要是做细一点,就能发现“对流”现象,以及“漩涡”现象。“漩涡”现象:城市的内部流动。制造出区域里的波峰波谷。这些现象,虽不足以让大开发商大手笔的落地N个项目,但是,任何艰难的市场,都存在几个楼盘的机会。总比在大城市“做慈善”的好。看不到这种机会,是因为高周转的前策工作,颗粒度做得太粗了。城市人口量,按照统计局的数据不行,必须要落到“街办”级别。一个毫无生机的城市社会,你也会发现,城市里的房价高高低低,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因为资源不均衡。人口流动,是因为城市提供的社会机会驱动;而到了这座城市之后,安家在哪里,肯定要看手上的钱,但目前的楼市已经很明显了:并非便宜的板块卖得多,很可能贵的地方卖得更好。这么明显的现象,足以证明,城市社会内部,存在资源争夺战。比如学区房、地铁房,就是明显以“资源”进行定价,很多城市,TOD也变成了资源。但凡具有资源的板块,就一定会出现顾客拼实力的现象,带来“低价买地,高价卖房”的一线生机。忘掉你的均价理论吧,平均数这个玩意,始于教室终于课本,在真实的城市社会,存在不同实力的阶层,他们抢夺不同的资源。普遍的城市现象是:很多城市人口发展快,城市资源发展速度慢,慢慢导致两级乃至多级的分化严重。这也出现了,同一城市同年建造的同品质楼盘,3-5年后的售价完全不同。可悲可叹的是,许多开发商拿到了具有这个城市真正资源的楼盘,薄利多销高周转了,薄利多销是善良的,但是牛眼拿去红烧,就有点浪费,最终,导致了一个社会现象:因为开发商一开始,就没有想到为资源土地,配置高品质的空间,从一开始,就是胡乱的控总价和标准化。这里,也有不少机会。前提是,能识别城市的资源,城市资源地图,不等于热点地图。这是开发能赚钱的第三股力量,也是最终极的高级力量。虽然开发商算账,是以地价+成本来计算的,有可能3万的楼盘赚了1.5万,6万的楼盘亏了1万。但是站在顾客端,6万就是6万,3万就是3万,实实在在的昂贵。要佩服在3万市场里出6万的顾客,你要说地段更好,其实都在一小时生活圈里,从五环到三环未必要比从二环到三环慢;你要说学区好,小地方的人很容易让孩子读更好的学区,并且不花多大代价,大的城市,3万的价格差可以让孩子读私立到大学毕业。开发商努力的想通过算账的方式,证明6万比3万好。幸好某些客户不算账,算账他就不买了。他们不算账,他们在追求生活方式的迭代。有人愿意为了院子,多花一倍的钱,有人愿意为了环境,跑更远的地方买,有人希望走路上下班,从而多付出了2倍的代价。为生活方式升级的现象,林林总总,总之,不算帐。顾客只算得到和付出,只有得到的是他所想要的,能付出就付出。所以,别把高端楼盘等于高端卫浴的配置,别去算账,要进入生活方式。开发商算账,是一笔买卖;顾客不算账,因为生活方式就是人生体验,他们只讲能力。两者泾渭分明,但如果你要主动给顾客算账,会进入一个莫名其妙的坑。没有鱼,就没有钓鱼高手,没有吃火锅的浪潮,就没有海底捞的神话。同样,没有这三股力量,就没有地产业的需求。我不太希望,以上所列举的3种力量,被解读成城市化的3个阶段,虽然貌似是逻辑闭环的:人口大量的往目标城市聚集,产生了住房需求,所以地产业做刚需,高周转。大家有得住了,就产生了一部分人为了更好的城市享受,对资源进行争夺。产生地铁房、学区房、中心房。顾客享受了很好的城市资源后,开始追求生活的个性化。所以产生了生活方式年代。以上都是误读,因为,这三种力量是混合在一起的,几乎同时存在。比如:人口聚集阶段,从小乡村到大都市,这是刚需房么?不是,这是农村里的人生想改写成都市剧本,是生活方式的迭代。也是配套资源的升级。资源升级,人们往城市优质资源区域聚集,难道就不是该区域产生了人口聚集现象,从而导致学区房的不理性上涨而让国家出手调控学区房?让孩子读名校,难道就不是家长所期待的生活方式?你从哪个角度解读,就会出现何种楼盘,我想,这是行业生态丰富性的原因。通常,也是超难题项目找到一线生机的突破口。这篇文章,也没有标准答案,促使思考。楼市,不缺钱也不缺人,但缺乏“深度思考”,对城市社会的深入解读者,才能找到未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