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杂谈】期待另一种《银河补习班》
前天带着女儿和儿子去看了《银河补习班》,这部讲述在当代教育环境下的父子关系主题的电影,让我们特别感兴趣,也许我们可以学学人家老爸和儿子怎么相处的,于是在老公一贯太忙的情况下,我带着俩孩子去观摩了,准备回家给老公传达一下。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挺好看的,虽然我和孩子们还在倒时差,但是没睡着,从头到尾清醒的看完了。
但这部好看的电影说不上优秀。一部优秀的电影有自己清晰、忠实、不打折扣的精神内核,不媚俗,不妥协,以犀利或温煦的方式让观众看到和思考复杂的现实,但是这在当下,太难做到。首先,我们允许电影这一大众媒体真正呈现现实中的矛盾和冲突吗?尤其是那些影响我们生活境遇的矛盾:畸高的房价和生存成本与薄弱的梦想、单一的价值观和文化与渴望突破的人生、平庸琐屑的日常与对时光逝去和未来的恐惧、飞速发展的经济与掉了队、永远追不上的人群、割裂的传统和尚在探索的新文化与夹在其中寻找精神家园的几代人、权威与怀疑。。。。电影的深度决定于电影中的矛盾和冲突的深度,但是我们的电影不能或不愿去呈现深度的矛盾。不能呈现或是因为审核,不愿呈现或是因为观众对痛爽的定论与结局的期望,而真实的、深刻的矛盾没有定论,只有开放式的结局。
《银河补习班》触及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非常棒!这是我们现实中每个家庭都面对的矛盾,所以这部电影很吸引观众入场。在现实的各种矛盾中,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相对比较安全的可以被搬上大屏幕,一是因为无论各方都在呼吁素质教育,二是虽然我们嘴上呼吁素质教育,但是行动上我们积极拥护应试教育。大部分国人认为应试教育的核心法宝-高考-是公平而且合理的,因为高考不可变,基于高考产生的从幼儿园到高中的考核制度不可变,而考核制度不变,学习方法就不能变,学习方法不能变,我们的能力培养就永远短板。所以无论导演、作家、家长怎么谈这个矛盾,最后好像只能摊开手,摇摇头,没辙,像老太太们聚在一起说八卦,说得再多也是白扯。
但即使是这个安全的矛盾话题,导演也是怕招来批评,开场先阐明爱国立场:领先的航天技术、中国国旗、各族人民激动的脸,这些都在说明:“我是爱国的,基于爱国之心来拍这部电影,来讲讲教育问题。“为什么讨论问题的人一定是存着异己之心?一定是破坏分子?如果舆论环境更加宽容一些,是不是这部电影可以把镜头和时间更专注在教育矛盾上?
而且很可惜,电影仅仅触及了教育问题的表面,而不是挖到问题的深处。电影中,倒数第一的儿子在老爸的影响和辅导下一个学期变成年级前十,这很爽。很多人质疑这个情节是否符合逻辑。我觉得现实中是可能的,一个高智商、但无心学习的孩子会学习成绩很差,但在产生学习兴趣后,在优秀的家长或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成绩可以很快提高,尤其是在学习内容比较简单的初一。不过到这里,电影就开始回避真正的教育矛盾了,开始以绝地反转的痛爽情节来抚慰、取悦观众了。
教育对于优秀家长+高智商孩子这种组合其实并不是什么问题,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面临问题的是我们绝大多数普通家长+普通孩子的组合,我们这种组合没有财力、运气或权力可以规避或跳出应试教育,我们这种组合也没有能力和智商可以笑傲考试战场。如果我们也想像电影中的父子一样不做重复的练习题、请假去看展、不按照套路写作文而是抒发自己的内心,我们可以从倒数考到年级前十吗?很可能不能!那么我们就错了吗?我们的孩子就不应该享有质疑和思考的乐趣、追求自己兴趣的权利吗?我们的孩子就应该在本应思维活跃、想象力发达、精力充沛的童年和少年埋首题海和补习班、消耗在现有的应试制度里吗?我们就没有资格去挑战应试制度吗?这些问题才是教育矛盾中难以回答并且让人焦虑不安的问题。
假设电影中的儿子最后没有进入年级前十,只是有一些进步,但是更爱思考问题,更愿意去探索自己的兴趣,那么电影的情节应该怎么发展?爸爸还觉得欣慰吗?教导主任还觉得自己错了吗?班主任和同学还支持他吗?他的妈妈会认可他,为他觉得骄傲吗? 有可能一半的问题答案是否。如果我们的孩子在这样混杂否定和肯定的环境中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那么我们才赢了和应试教育的比赛。
以进入年级前十的标准来打赌,这是一个错误的情节设置。应试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就是以成绩作为评判孩子的主要标准,而以成绩的进步来比较父亲和教导主任的教育方法谁更正确,这本身就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视角和框架。当我们把孩子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和尊重,而不是考试的机器,当我们从生理、心理、兴趣发展、性格培养、知识、思维能力多个标准来衡量孩子的发展时,我们才真正做到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分歧就在评判标准上。一个成绩中等、健康、有自己的兴趣和长项、宽容豁达、喜欢思考的孩子在应试教育的学校环境里不是佼佼者,但他或她的人生之路可以很开阔很稳健。但是电影的时间限制或者我们的耐心不允许我们从长远的角度去比较和衡量孩子的发展。
电影中另一个大快人心的情节是儿子学习成绩提高了,最后甚至有希望冲省状元,但是他选择不参加高考,去追求自己的兴趣考飞行员。这个情节太痛快了,一个高分孩子说我不和这个制度玩了,我不考了!不过对于千千万万普通的孩子,我们有这个选择吗?这个在荧幕上出现的情节在现实中有可能吗?有的!只不过需要我们去改变整体制度。我们需要有更大的出口,允许民间力量进入高等教育,创立更多优秀、更多样的高校和教育机构,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变成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才能减弱高考和为高考准备的系列考试的魔力。
最后,说说这部电影里我喜欢的台词,电影里有一些很好的金句,我很喜欢父子俩恳请对方原谅时说的话:“这是我第一次做爸爸/儿子,我还在学习,请原谅我犯了错。(大意如此)“。这正是我每次后悔自己发脾气或者苛责孩子,想对孩子说的话:”我还在学习怎么做一个好妈妈,请原谅我。“我也应该从孩子的角度想想,他们也是在学着做儿子和女儿啊。
不过更触动我的台词是电影里儿子希望父亲为了自己入选航天员而放弃申诉,儿子说:“我成功了,我的荣誉都属于你,我的成就都是你的。”父亲回答儿子说:“不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桥要修,修好自己的桥才是最大的事情。(大意如此)“ 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人走近自己,父母、爱人、朋友和子女,会一度亲密到占用我们的全部空间,但是他们都会偏离,都会追求自己的道路,每个人最终走的是自己脚下的路。孩子的成就或者不成就最终是他们的,在做一个好爸爸或者好妈妈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也不要期望因为自己的付出,而希望孩子终身陪伴或感激,珍惜这段在一起的路,好好度过一起的时光,会更轻松,更快乐。
前几天坐车,司机和我聊天,他是90届的大学生,有个女儿上高一,每个月补习费过万元,他说孩子很累,但是不补习不行,大家都补习,不补习的孩子就要落后,将来考不上好大学。他说等孩子一上大学,他就不开车了,过点轻松日子。谈及自己的过去,他抱怨自己在大学里什么都没学到,毕业后进了国企,专业不对口,十多年混日子,也是什么技能也没学到,反而是现在开车能赚点钱,他愤愤的总结说:上大学没用!这真是个奇怪的人,一边说大学没用,一边努力挣钱,让孩子上高价的补习班,去考大学。其实和他相似的人很多,我们被应试制度绑架,孩子和家长都在里面做着低效的巨大付出。我们一边埋怨,一边努力适应着这个制度,希图在这个制度里,打败其他孩子和家长,找到生存之道。我们的适应支持了这个制度的利益获得者和寄生者,加固了这个制度,使它更加牢不可摧。什么时候有一个导演,拍一部片子,拍拍我们这些无可奈何、作茧自缚的家长和孩子,拍拍他们的破局之法,我们就有了一部更现实也更具梦想的《银河补习班》。
期待另一种《银河补习班》。
--
进入公共号,点击底部”教育“菜单,阅读更多教育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