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十分努力,却常常力不从心”的你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当手机没有电的时候,它就成了摆设,而当我们自己“没电”的时候,往往连发一条信息的气力都没有。

人常说,旧社会的包身工一辈子都在压迫中过活,临了也未必能摆脱束缚落个善终。而虽然现在生活确实变好了,可越来越多的想要、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以及生活对我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却未曾让我们和我们的生活变得有多轻松。

“这样的理解,你不觉得略显悲观吗?”

可没有悲观,哪儿有积极呢。

当下我们拥有的东西确实比曾经多了很多,而每天的辛苦和透支,其实就是因为时代走得太快,不曾打算停下来等等在后面气喘吁吁追逐的我们才出现的。

可无论我们多努力,也不可能三两天便拥有了与时代并驾齐驱的能力,于是,长时间的追逐、长时间的因为追逐处于“没电或缺电”的状态将成为一种常态,而所幸,即便我们没能跟上时代、即便我们当下拥有的极其有限,也还是能做些什么来帮自己“补充电量”。

现在回想起来,前两年我的生活确实非常的枯燥,基本上每天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电脑前敲击键盘,逢年过节也只是偶尔出去,要不是更早之前需要到处出差,可能我的人生走到现在连“出一趟远门”的经历都没有。

虽然之前的那种生活状态我并没有觉得十分的枯燥,甚至有时候还乐在其中,可那样对自己的极限压榨,也让现在的自己有一种“油尽灯枯”的感觉。

当然,这里的“油尽灯枯”不是指健康,也不是指发量,更不是你想到的另外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而是现在经常会出现“坐在电脑前半个小时依旧脑袋空空”的状况,这在前些年是从来没有过的。

一开始,我认为这是平时总是忙到很晚导致的,可在做了一些调整之后,起到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的明显,然后我就决定稍微深入的思考一下。

于是经过观察、多次尝试,我发现了三个主要原因。

其一呢,是每天上下班的路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我的灵感总是一个接一个的出现,然后我意识到,平时我呆在电脑前的时间太久了,需要回归回归生活;

其二呢,是有次我去朋友家玩,在等他的时候习惯性地拿出手机记录一些想法,可一记录反而写了不少东西,接着我想到了“原来的环境跟我最近经常卡壳的状态建立起了联系,所以,一进入这个环境,我就进入了卡壳的状态”,需要调整调整环境;

其三呢,是在看了小说、电影、电视,或与他人交流的时候,我的笔记也总能记得越来越多,这让我明白了“之前的生活太过严丝合缝”,现在需要让它丰富丰富。

生活要有缝隙光才能照进来,而如果在这里老说自己的生活,确实显得有些自恋,接着我们聊一些其他的东西。

每当有人得知我的生活状态后就会问一句“那你不无聊吗”,虽然我会说“并不无聊”,但在这里的重点并不是我的答案,而是“为什么多数朋友都会觉得我的生活状态是无聊的”。

其实对比一下也能理解。

别人在和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我在家、他们接着又去KTV放声高歌,我在家、周六周日呢,他们约着一起出去烧烤的时候,我在家、即便是情人节……我也在家。

不过先别替我心酸,因为只是大部分的时候如此,并非一直如此。

而经过对比可能你也看出来了,他人与生活的距离似乎比我更近一些。人是要活在现实中的,而“活在现实”不仅是指我们要在现实世界里行走、工作、社交与生存,也更指我们在累的时候,可以在现实中休息、在苦闷的时候,可以在现实中获得释放、在想要一些什么的时候,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这就好像是,现实不仅承载了我们、支撑了我们,更能替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所以,当自己“缺电或没电”的时候,去睡个沉沉的觉、同朋友说说话、吃自己爱吃的东西、运动运动、出去旅旅游也确实能带来一些缓解。

当然,其实这些你都知道。

在刚刚我用的词是“缓解”,因为当我们借助外界来解决自己问题的时候,就代表着我们难以自己支撑自己。而随着我们对外界依赖的程度的加深,内在就会越发的羸弱,可能明天的某个时刻我们就会从“低电量”直接上升到情绪的持续崩溃。

我知道你并不想自己的未来存在这样的风险,那么,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亲力亲为、提高抗压与自我调节能力、学着享受孤独、学着将生活复归平淡,再将平淡的生活过出鲜活与丰盈,可能就是你需要做的。

在这絮絮叨叨地说了半天,其实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把自己身上存在的、拖累自己成长和发展的因素找出来,并解决掉。

可如果由这个角度展开,那接踵而至的便是原生家庭对自己的负面影响、依赖他人,缺乏主见、还没开始做就用“做了也没用”来阻止自己努力、看问题总看负面的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写个几十万字都写不完。

而这可能会让你对自己的未来满是担忧,但请一定不要这样。

每个人都是兼具优点与缺点的,并且当条件改变了,优点与缺点也会互换身份。所以,虽然听起来我们要改变的东西很多,但实际我们要做的,就如最开始提到的、我自己的经历一样“要改的是当下带来最多难受的问题、要做的是去尝试分析和自我完善”。而请不要担心找不到,因为它肯定存在,并且也肯定已经给你带来了不少的难受,所以循着“难受”这条线去探索,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可戴上“找问题”的眼镜,就难免看自己哪儿哪儿都不顺眼,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消耗。

无论我们做的多好,认可我们的也只是一小部分、无论我们多么努力,优点和难受也还是会伴随我们一生、无论我们多么渴望,我们最终都需要与自己、过去和现实和解。

“你这不就推翻了前面的一切吗?”

每当听到家长说“孩子成绩都那样了,我能不焦虑吗”,我都在想“难道没有焦虑,就不能协助孩子进步了吗”。而在这里,我同样也是这么认为的。

接受自己的不堪、接受当下的生活存在瑕疵、接受自己无论多努力都终将平凡、接受自己永远只能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而不可能立刻变得多好,这跟“不再继续向前”、“不再努力变好”不是对等的关系。

我们选择接受,是为了让自己不必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不是选择妥协、选择不再去向前和自我优化。

你已经很累、很努力了,也已经做的很好了,有些事情没有按照预想发展真的不是你的错,而是因为它本就不是单凭努力能实现的。何不停下来跟自己说一句、自己等待许久的“你辛苦了”,然后试着让光照进自己的生活呢?

如果你现在很累,并且已经有些力不从心,那请尝试和当下与自己亲密相拥、接受并顺应当下和自己。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