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种地理“效应”

焚风效应

翻越山坡的暖湿气流,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大气中的水汽凝结降落差不多;到背风坡,随着气流下沉,海拔变低,气温升高,空气变得既高温又干燥,此现象被称作“焚风效应”。
“焚风效应”在地球上热带、温带的山地屡见不鲜,甚至可找到主要由“焚风效应”影响形成的荒漠,如南美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沙漠。我国不少地区都有“焚风效应”,例如偏西气流越过太行山下降时,位于太行山东麓的石家庄就会出现焚风效应。据统计,出现焚风时,石家庄的日均温比无焚风时增加10℃左右。
绿洲效应
在沙漠地区,只要有水源,水份与空气混合,就能降低空气温度,提高相对湿度,这种水份与空气混合产生降温加湿的结果与沙漠中绿洲的形成十分相似,因此称之为“绿洲效应”。
如在热带大陆西岸,有寒流经过的滨海地带(北美的加利福尼亚寒流、南美的秘鲁寒流、北非的加那利寒流、南非的本格拉寒流的沿岸等地区),这一带多雾,气候虽干旱降水少,但由于“绿洲效应”,相对湿度大。
盆地效应
在盆地内部的地表,炎热的夏季,常因地势低,空气密度大,稠密的大气阻挡了地面热量向高空的辐射冷却,加之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势不易散热,使气温升高。如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155米)有“火洲”之称,是我国夏季最高气温出现的地方,七月份平均气温为33℃,那里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9.6℃。在寒冷的冬季,常因冷空气密度大,在重力作用下顺山坡下滑至洼地底部汇集,使底部气温低于周围坡地。如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的寒极,曾达到—71℃的低温,就是位于封闭盆地。以上现象谓之“盆地效应”。
高原效应
在面积较大的高原上,其上空空气密度小,白天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夜间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形成气温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地势愈高,这种特点愈明显,谓之“高原效应”。如我国青藏高原,这种“高原效应”强烈,才形成了藏族独特的服饰——藏袍。藏袍大多是右衽大襟,长袖宽领,用飘带扎腰。夜间气温很低,可以将双手藏在袖中;晨后气温渐渐升高,右袖可以脱下来搭在肩上,以便劳作;到了中午,气温很高,可以将双袖脱下,围在腰间。
狭管效应
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被称之为“狭管效应”。如由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5807次旅客列车,通过天山南北向的峡谷地区时,由于“狭管效应”,列车遭遇到13级狂风,列车被掀翻,造成车辆脱轨,大量人员伤亡,南疆线被迫中断行车9小时。如我国的台湾海峡、松辽平原等地两侧都是山岭,地形像喇叭管,当气流直灌管口时,经常会出现大风。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两座毗邻的高楼之间,也会出现“狭管效应”。科学家实验发现:平地3—4级风,通过高楼之间,经过“狭管效应”可放大达10级以上。
温室效应
近代由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面热量截留在温室气体内,同时大气自身气温也在升高,又以大气辐射射向地面,因而对地面有类似于温室玻璃所起的保温作用,所以叫“温室效应”。有的学者认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倍时,地表气温将相应升高2.3℃左右。目前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
阳伞效应
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导致大气的烟尘越来越多。悬浮在大气中的烟尘,一方面将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地面接收的太阳能减少,因而使地面降温;另一方面,吸湿性的烟尘又作为凝结核,使周围水汽在它上面凝结,导致低云、雾增多。这种作用犹如地球的一把“遮阳伞”,被称之为“阳伞效应”。如1991年菲律宾皮奈图博火山大爆发,就曾使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强劲的全球变暖趋势得到了遏制。世界上最严重的阳伞效应应是大规模核战争造成的“核冬天”。因为核爆炸会把大量的沙尘送进大气中,使地球大气变得乌烟瘴气。由于地面上得到的太阳热量剧减,使地球气温甚至降到零下,因而被称为“核冬天”。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6500万年前地球上恐龙的突然灭绝,就是一颗直径约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巨量烟尘造成“核冬天”的结果。
大气的保温效应
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基本是透明的,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地面又把热量向外辐射,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因此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除极少一部分穿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75%—95%)都被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长波辐射,大气辐射除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即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又把热量返还给地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综上所述,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人们把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之为“大气的保温效应”。
热岛效应
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中机动车辆、工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等向外排放大量的热量,再加上柏油路面、各种混凝土建筑物、城市绿地和水域的减少,使城市的“体温”一再升高,使城区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这种现象,如同出露水面的岛屿,被形象地称之为“城市热岛”,此效应谓之“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中心,气温一般比周围郊区高1℃左右,最高可达6℃以上,特别是当天气晴朗无风的夜晚,城市热岛强度更大。在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下,近地面产生由郊区吹向城市的热岛环流,往往给城市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严重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导致人类发生各种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干岛效应
与热岛效应通常是相伴存在的。由于城市的主体为连片的钢筋水泥筑就的不透水下垫面,因此降落到地面的水份大部分都经人工铺设的管道排至他处,形成径流迅速,缺乏天然地面所具有的土壤和植被的吸收和保蓄能力。因而平时城市近地面的空气就难以像其他自然区域一样,从土壤和植被的蒸发、蒸腾中获得持续的水份补给。这样,城市空气中水份偏少,湿度较低,形成孤立于周围地区的“干岛”。
雨岛效应
在大气环流较弱时,由于城市中存在“热岛效应”,增强了空气对流,城市中上空悬浮颗粒物较多,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凝结核,故城市降水比郊区多,而且易形成局地暴雨。对欧美许多大城市研究发现,城市降水量一般比郊区多5%—10%。
城市浑浊岛效应
是指由于城市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比郊区多,凝结核也多,低空的热力湍流和机械湍流又比较强,因此造成城市的日照时数减少,太阳直接辐射大大削弱,其能见度也小于郊区,此现象谓之“城市浑浊岛效应”。
雾岛效应
其原因主要是城市颗粒污染物增加,凝结核过多,引起雾日的增加。如伦敦为国际著名的雾都,重庆为我国的雾都,除自然条件外,城市雾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伦敦近年来进行环境治理后,雾日大大减少就是最好的证明。
湿岛效应
指城市水气压的平均值高于同时刻的郊区平均水汽压,出现明显的“城市湿岛”。如上海市市区夜间经常出现凝露湿岛,天气稳定又无低云,风速较小的夜间,郊区降温快,结露多,空气中水汽大量析出,水汽压即迅速降低,而市区因热岛效应,气温较高,结露量较少,空气中水汽压高于郊区,形成“城市湿岛”,凝露湿岛以8月最强。雨天湿岛是降雨时及停雨后,因市区热岛效应使蒸发量比郊区大,空气中水汽含量比郊区多,雨天湿岛以四月最多。
湿度效应
大气中的湿度会影响人们对温度的感觉。高温时人体散热通过汗液将热量排出体外。如空气湿度较大,汗不易挥发,人就感到闷热,感觉温度往往比实际温度高。所以在高温条件下,地面河湖众多,水面面积较大会使空气湿度增大,进而影响人们对气温的感觉。湿度的这种影响称之为“湿度效应”。如号称中国“三大火炉”的重庆、武汉、南京,七月份平均气温分别为28.6℃、29.0℃和28.2℃,其形成与拥有众多河流或湖泊有一定关系。
湖泊效应
是指人类修建大型水库而产生的相应库区周围的气候变化。由于水的热容量大,大面积的水域有调节气候的作用。夏季, 库区气温比库区周围岸上气温低;而冬季则比库区周围岸上高,年较差比库区周围岸上小,年平均气温较高,日较差亦较小。由于库区的蒸发作用,使进入空气中的水汽增多,在一般情况下,夏季库区降水比库区周围岸上降水少,冬季库区降水比库区周围岸上降水多。这种现象谓之“湖泊效应”。
海洋沙漠化效应
主要由于油船事故、海上井喷、输油管道漏油、沿海工矿企业和城市排放石油污水,船舶排放石油污水等造成的海洋石油污染。石油在海洋上形成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同时又减少了海面热量的转移,导致海水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失去了调节气温的作用,从而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如在比较封闭的地中海、波斯湾、波罗的海、日本海等海面油膜的影响要比广阔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上表现得更明显。如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这次战争使100多万吨原油流入波斯湾,黑色的油膜覆盖了珊瑚岛礁,使鱼虾失去了赖以生存繁殖的场所,沿岸海洋藻类和甲壳类生物大量消失,波斯湾内海有1/3海鸟死亡。再如,日本近海是世界海洋中污染最严重的海域之一,平均每年有50吨以上的废油排入到这个海域。据观测,日本伊势湾受油污染的海面要比洁净海面的水温高3℃.近年日本台风登陆的次数明显减少,有人认为可能与海水污染有关。
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
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会增强,植物的生产率也将会有一定的提高,这就叫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这一效应对小麦、水稻、大豆等农作物尤为明显。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小麦和水稻的施肥效应可以达到25%,而对大豆可以达到40%。

地形的屏障效应

高大山系或面积较大的高原,他们往往对冷空气或暖空气移动起到阻碍作用,从而影响不同坡向的温度高低。如青藏高原往往阻碍了冷空气南下,使北部地区气温远比受到屏障作用的印度半岛北部气温低的多。如  东西走向山脉:天山等对冬季风有屏障作用,使天山南坡冬半年各月平均气温高于北坡。如  古诗咏大庾岭的梅花,有“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之句,这就是山地屏障效应的体现。
科里奥利效应
大气中空气流动的方式并非单纯南北向,这是因为地球的自转会驱使北半球移动的物体或流体沿运动方向向右偏,南半球则向左偏。
地理滞后效应
又称地理滞后作用、地理迟滞效应,是指地理系统对输入因素的非及时反应(左大康,1990)。自然方面,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效益不是一二年内可以立竿见影的。社会方面,增加教育投入,提高人民素质,对发展经济的效应,要经过十年、二十年才能见端倪。经济建设中和规划工作中,不少争论的难题,往往与地理滞后作用有关。短期行为的表现是忽视地理滞后作用。

绿岛效应 

“绿岛效应”是指在一定面积(约3公顷)绿地里气温比周边建筑聚集处气温下降0.5℃以上。 
 
森林是最高的植被。在成片的森林地区以及林冠层的下部能形成一种特殊的气候。
森林可以减小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减低地表风速,提高相对湿度,增加降水,形成森林小气候。这就是森林的绿岛效应。
森林能改变风向,减弱风速,阻滞沙土,起着防风、固沙、保土的作用,因此,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往往成为改造小气候的有效措施之一。
雨影效应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地理现象,即山的迎风坡多雨,而相反达到同时,背风坡少雨干燥. 这是因为山脉阻隔暖湿气流,把水汽集中在迎风坡,水汽聚集并到达一定强度时,就会下雨.同时背风坡常年不能接受水汽,以至于蒸发量相对跟大,使土壤相对干旱. 这种现象被称为雨影效应。

冷岛效应 

观测结果表明,绿洲农田上不同高度层的气温,昼夜均比附近的戈壁显著要低,绿洲在夏季相对于周围环境(戈壁或沙漠)是一个冷源和湿源,即相对独立的“冷岛”。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戈壁沙漠较绿洲的比热小,在阳光照射下地面增温比绿洲快得多,戈壁沙漠上空被加热的暖空气,通过局地环流作用输送到绿洲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使下层冷空气以保持稳定,于是形成了一个比较凉爽、湿润的小气候。这种特殊的气象效应,称为绿洲的“冷岛效应”。
绿洲上空的这种效应,使湍流发展较弱,抑制了植物的蒸腾和地面的蒸发,非常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这对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绿洲节约水源、种草种树和发展农业,是很有利的。

山体效应  

由于山体隆起,对山体本身及其周围环境造成的气候效应。在相同的海拔高度上,山体表面积越大,山体效应也越大。山体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并将其转换成长波热能,使温度远高于相同海拔自由大气的温度,而且气候的变化也比低地大。
山体效应对山体本身也有影响,与低地相比,山地的气压、气温和湿度都有所降低,而日照和辐射则有所增加,到一定的高度时有较大的降雨量、在山坡上,多种不同气候带的分布,与从赤道到两极气候带的分布有些相像。在低纬度地区,高度可起调节温度的作用,因此,即使在赤道上,高山也会终年积雪。在山地,每天的风向都要变换一次,和海陆风的情况差不多。一般来说,较大山体的气候效应类似于大陆度增加,其温度变幅比小山体大。植物生长的上限较高,垂直自然带的相应界线也高。山体效应在山体上比边缘地区明显。

城市水文效应 

城市化的过程增大了人类社会与周围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城市兴建和发展后,大片耕地和天然植被为街道、工厂和住宅等建筑物所代替,下垫面的滞水性、渗透性、热力状况均发生明显的变化,集水区内天然调蓄能力减弱,这些都促使市区及近郊的水文要素和水文过程发生相应的变化。城市的热岛郊应、凝结核效应、高层建筑障碍效应等的增强,使城市的年降水量增加5%以上,汛期雷暴雨的次数和暴雨量增加10%以上。地表不透水面积比重很大,地下满布着排水管道的市区,截留、填洼、下渗的损失水量很少,水流在地表及下水道中汇流历时和滞后时间大大缩短,径流系数和集流速度增大,使城市及其下游的洪水过程线变高、变尖、变瘦,洪峰出现时刻提前,城市地表径流量大为增加。
城市迅速膨胀,人口高度集中,工业迅速发展,城市需水量也急剧增加。城市居民用水的消耗定额平均为农村居民的5~8倍,新兴工业的耗水量更多,对水质的要求更高,故城市用水量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人口增长的速度。城市供水日益紧张,原来的地表水源和供水设施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许多城市超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资源日趋枯竭,不仅带来了水资源危机,甚至造成地面沉降的危害。为此,不少城市采取远距离引水的途径,以解决城市供水不足的问题。
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向河流排放,工业废气向大气排放后形成的酸雨,使天然水体受到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严重危及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通常在枯水季节,河川径流减少,稀释能力削弱,水质更趋恶化。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下游水体一般都受到污染。天然水体水质恶化更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的紧缺。

水库水文效应 

指水库与其水文因素和它们变化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指水库蓄水体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又称“水库水文影响”。水库是由人工改建或修建水工建筑物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容积和一定用途(目标)的水量交换缓慢的水体。水库与湖泊有许多相似之处。水库既是一个自然综合体,又是一个经济综合体。
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例如调节河川径流、防洪、供水、灌溉、发电、渔业、航运、木材浮运、旅游、改善环境等,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

水库水文效应

①首先表现在对水文地理条件,即水象网的影响。水库兴建后,湖泊率与水网密度普遍增大,库区原有森林、耕地、草场、沼泽、村落、道路等发生淹没和浸没,水体水文地理特性渐次由河流型向湖泊-河流型和湖泊型转变。
②同时,地区内淡水贮量明显增多。在干旱地区尤为突出,水库实际上成为唯一的常年性淡水水体。
③其次是河流天然水文过程发生急剧变化。
水库建成后,河川水文情势变化十分复杂。大体可以把水库影响的区域分为3个部分:
(1)库区
(2)下游影响区
(3)引水区和受水区。
⑴库区的水文过程和水量平衡特性与天然湖泊近似,库区水文情势主要取决于大坝造成的壅水,并表现为水位显著上升,形成广阔的水面。库区由于水面辽阔,蒸发量有明显增加趋势,库区降雨、渗漏、气候等因素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⑵下游影响区是受水库影响较剧烈的地区。水库下游的水文过程主要取决于水库的调节程度、开发目标和运行方式,世界上没有无调节作用的水库。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下游河谷的水位及流量变化基本上受人工控制,原有天然河道水流特性大部分丧失,而成为半人工河流。洪水期间,水库削减洪峰,滞蓄洪水总量的作用非常显著。
水库对河流洪水仅具有滞蓄作用,主要是进行时程再分配,洪水进入水库后,洪水波展平,流速变小,洪峰削减,洪水被滞蓄在水库中,通过水库调节后再陆续泄放到下游河道中。水库下游由于来沙量骤减,河床侵蚀-沉积平衡发生明显变化,多数水库下游冲刷和侵蚀活动加剧,河岸和河底趋于不稳定状态。入海河流,由于河流上兴建水库,常常造成入海泥沙量减少,可引起三角洲和海岸线后退。
⑶引水区和受水区水文条件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引水量、引水距离及引水方式。规模较大的引水,对引水沿线及受水区水文条件将产生较强烈的影响。
(0)

相关推荐

  • 视频讲解|热岛效应

    本文由公众号"讲地又讲理"倾情编辑整理制作,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视频讲解 二.文字说明 由于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吸热率和更小的比热容,使得 ...

  • 常见的十六个地理效应(2)

    九.盆地效应 在炎热的夏季,盆地由于地势低,空气密度大,稠密的大气阻挡了地面热量向高空的辐射冷却,加之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势不易散热,使气温升高.如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有"火洲"之称,是 ...

  • 【今日一题】热岛强度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单位为摄氏度. 兰州市区位于黄河河谷之中,周围群山环抱.其城市建设速度和扩展速度迅猛,1978年城市化水平为45.6%,20 ...

  •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四种负效应

    一.二氧化碳增多形成温室效应.由于工厂.交通运输以及家庭等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工燃料,再加上滥伐森林,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增加.二氧化碳能够透过太阳短波辐射,使到达地表增加温度:同时它又能吸收地 ...

  • 辨析城市风,学习好轻松

    [首说明] 1.自2017年12月4日起,本公众号重组核心团队,团队成员将陆续为大家奉献出他们(小火慢炖,精心烹制)的地理营养快餐. 2.本公众号纯属公益,她的诞生与坚持,源于地理人对地理的热爱与执着 ...

  • 几种常见的地理效应

    温室效应 自然界大气中固有的CO2.水汽.O3.CH4.N2O等成分,以及人类活动释放的污染物质,主要有氟氯烃化合物(CFCs)及CO2.CH4等气体,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但对于地面的长波辐射 ...

  • 【地理干货】27种地理“效应”

    焚风效应 ▲图片来自网络 翻越山坡的暖湿气流,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大气中的水汽凝结降落差不多:到背风坡,随着气流下沉,海拔变低,气温升高,空气变得既高温又干燥,此现象被称作"焚风效应&quo ...

  • 27种地理“效应”,满满干货,值得收藏!

    焚风效应 翻越山坡的暖湿气流,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大气中的水汽凝结降落差不多:到背风坡,随着气流下沉,海拔变低,气温升高,空气变得既高温又干燥,此现象被称作"焚风效应". &quo ...

  • 地理干货丨高考必知的27种地理“效应”(附电子版)

    焚风效应 ▲图片来自网络 翻越山坡的暖湿气流,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大气中的水汽凝结降落差不多:到背风坡,随着气流下沉,海拔变低,气温升高,空气变得既高温又干燥,此现象被称作"焚风效应&quo ...

  • 27种地理“效应”及配题

    焚风效应 ▲图片来自网络 翻越山坡的暖湿气流,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大气中的水汽凝结降落差不多:到背风坡,随着气流下沉,海拔变低,气温升高,空气变得既高温又干燥,此现象被称作"焚风效应&quo ...

  • 地理干货丨27种地理“效应”

    ▲图片来自网络 翻越山坡的暖湿气流,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大气中的水汽凝结降落差不多:到背风坡,随着气流下沉,海拔变低,气温升高,空气变得既高温又干燥,此现象被称作"焚风效应". & ...

  • 【干货分享】地理常见的27种“效应”,你了解多少?

    翻越山坡的暖湿气流,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大气中的水汽凝结降落差不多:到背风坡,随着气流下沉,海拔变低,气温升高,空气变得既高温又干燥,此现象被称作"焚风效应". "焚风效 ...

  • 什么是绿洲效应?附另外10种神奇的地理效应你听说过吗?

    绿洲效应 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互相作用 包围着地球的外部地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它们的总质量仅占整个地球的0.024%,但是它们对于控制地球表面的环境及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起着巨大的作用. 大气圈 ...

  • 常见的地理效应之温室效应与阳伞效应

    阳伞效应 READING 阳伞效应·定义 阳伞效应又称微粒效应.存在于大气中的颗粒物,一方面反射部分太阳光,减少阳光的入射,从而降低地表温度:另一方面也能吸收地面辐射到大气中的热量,起着保温作用.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