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即是佛——
前言:读《六祖惠能传记》《六祖解<金刚经>》等书略有感,手记随录,谨以此章献给生命突进永远坚定觉悟的自己,谨以此章献给我不断求法精进的儿子。
六祖惠能在南海卖柴为生,其于行旅小憩之余,偶然听闻一名客人读诵《金刚经》,在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时对生命之旅恍然大悟,并由此从一名斗字不识的农夫成长为一代禅宗大师。六祖惠能虽无外在教育的介入与导引,但在生命的自我教育历练中,在自然环境的神秘启迪之下,其由蒙昧而走向了开化,由混沌而走向了清明,将个体生命的小自性演绎成了整个生命境界大自在。
我在阅读《六祖惠能》的传记及《六祖讲金刚经》的过程中,领悟到——
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实现,既是顿悟的艺术,也是渐悟的艺术。人人皆具佛性,人人皆具智识,正在如六祖惠能所说:“身世界中有人我山,人我山中有烦恼矿,烦恼矿中有佛性宝,佛性宝中有智慧工匠,用智慧工匠,凿破人我山,见烦恼矿,以觉悟火烹炼,见自金刚佛性,了解明净......”六祖惠能以一种众生平等的思想充满智慧地解读了生命开掘之可能性。教育家爱尔维修著名的教育名言:“任何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都可以成为不平凡的人。”这个关于教育的论断与六祖惠能对众生提示禅修以顿悟生命,开示智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惠能告诉我们,个人禅修成功的关键在于要有“觉悟火”。爱尔维修告诉我们,教育成功在于“得法”。这个自性的觉悟即是得法。要得法,即是要有自性的觉悟。用现在流行的话就是说,我们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教育也是如此。如果缺乏自身的察觉,如果没有深刻的体悟,自然无法获取生命之“道”,生活之“法”。每个人都必将走向生命的归宿与精神之永恒故乡。觉悟的人,得法的人,更能开阔开掘生命的宏大壮丽的气象,更能掀开丰美个人精神世界的绮丽多彩。单薄的人,单面的人,物质的人,是褪化了人的进阶,是矮化了人的精神,是扭曲了人的真性,是行尸走肉的人,是活着等于死去的人。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绝大多数的人在三十岁后就已经死去,他们只是重复着过去日子的影子而已。”这种毫无创见的生活,毫无生机的生命,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鄙视和鄙弃的。
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都被琐屑的泡沫所淹没,没有学会,或者说没有勇气拂开体认自我的真相,不敢向不断僵化、渐冻化的肉体与灵魂发出叩问,丧失掉断舍离的勇气。有剥蚀生活真相的勇气,即使在九十岁,甚至一百岁,也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比如大家熟悉的摩西奶奶,她以无比的智性甚至开示了日本著名的作家渡边淳一。摩西奶奶以无可匹敌的勇气向生命示威,她告诉我们: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人生随时可以重来。
我们每个人都当自问:在生命以无可挽回的姿势奔向死亡的终点,我们有勇气重来吗?既然摩西奶奶在58岁开始她生命的第一次绘画,为什么我们不能给自己一个重来的机会,为什么我们不能给孩子一个机会,我们育化着青春的生命,即使是那个最糟糕,最让我们绝望的一无是处的孩子,我们为什么不能送给他们一个重来的机会?
我们泅渡这些最差的学生,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在面对我们生命里人性中最糟糕,最黑暗的部分。我们无法面对差生,其实我们也无法面对与承认自己的差劲!!
读六祖惠能的传记、读他关于《金刚经》的解读,读很多其他的各种书籍,我深深认识到,教育的事业要获得成功,既需要顿悟,也要承认渐悟的功效。
顿悟是建立在无以伦比的根柢上,其根性灵性悟性三者缺一不可。以此基础之上,遭遇现实突如其至的棒喝,自然开解实现顿悟开悟。而绝大多数的人,包括学生,既不具备根之深,也无灵之活,更无悟之颖,所以。作为导其前行的教师,只能领其步入教育渐悟之天地。给他们的未来铺陈顿悟与开悟的可能性。
影响渐悟乃至走向顿悟有诸多因素,它们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共同决定着渐悟的时长。即我们可能倾其全力,教育三年,甚或六年,学生还是没有“悟”,这究竟取决于什么?我想,大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思考:
第一,师生共同修习践行的勤奋刻苦程度。
第二,客观环境的催化、滋养和浸透程度。
第三,学生个体接收信息的资质钝锐程度。
唐代大珠慧海禅师在《顿悟入道要门论》中提到:“汝若欲了了识无所住心时,正坐之时但知心,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过去事已过去,而莫思量。过去心自绝,即名无过去事。未来事未至,莫愿莫求,未来心自绝,即名无未来事。现在事已现在,于一切事,但知无著。无著者,不起憎爱心,即是无著。现在心自绝,即名无现在事。三世不摄,亦名无三世也。”
这段文字开示我们对于生命应持的态度。换个角度阐释,同样也适用于教育,即如果我们对任何学生的任何问题都以“莫思量”的态度对之,以日新时新的精神去面对学生,那么,我们就会产生无比的信心与勇气,我们可以对这个青春的生命完成作为灵魂的塑形和雕琢。
《华手经》也提到:“应三事验菩萨心。何谓为三?一者能舍一切所有而不望报,当知是为真菩萨心;二者,求法无所贪惜,宁失身命而不舍法,是则名为真菩萨心;三者,不逆甚深之法,以信解力于佛菩提不生疑惑,是亦名为真菩提心。以是以心验诸菩萨。”
当我们舍一切所有,对学生的教育倾情、倾力而不望报时,自然,可以成就我们自身的涅槃,我们即是真菩萨心。我们即完成对自己的泅渡。即便学生暂时没有泅,也不渡,没有关系,期待与希望永远存在,只要我们加持自我的信念,未来,学生的果报就会回到我们的身上。即我们在学生身上永远划上我们生命的印记。试想,这是不是我们作为老师的一种自豪与职业的价值所在。
对于教育的事业,我们当常勤精进,求法不倦。
对于教育的事业,我们当永远随顺,益加恭敬,恒自咎责。
对于教育的事业,我们当不违初心,不逆已志,做到现实琐屑不没,困难艰阻不退。
如此,我们即是玄奘,我们即是法显,我们即是鸠摩罗什,我们即是得道,我们即是有法,我们即是真菩萨心,一切现实障法罪业皆悉消灭!以此获得无上之荣光,无上之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