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反不倨功自傲
孟子反不倨功自傲
文:王虎林
春秋战国时,鲁国有一个人叫孟子反,这个人不是太出名,却是一个做事果敢的人,勇于承担责任,有智慧的人,他的做人修养,直到今天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地方。
鲁哀公十一年,鲁国有难,鲁国为了自救,奋起迎敌,但是,非常不幸,鲁国战败,在撤退的过程中,有不少将军丧失了风度,抱头鼠窜,一时间溃不成军。
孟子反当时看到了这种情况,他觉得如果这样撤退,非吃大亏不可,为了减少损失,他让别人先撤,自己殿后,凭借自己的勇敢与无畏掩护大家撤退。
这样一来,敌人也不敢轻易地追来。等到大家都安全撤离之后,孟子反才猛抽自己的坐骑,和大家一起进了城门。
一进城门,孟子反就对那些怒气冲冲的将军们说,对不起大家,我可不是要在将军们面前班门弄斧,显示自己有能耐,实在我的马不争气,把我丢在了后边,我才不得不硬着头皮装勇敢,吓唬敌人,不想他们还被吓着了。他这么一说,将军们一下子转怒为喜,哈哈大笑。
事实是这样吗?根本不是,可是孟子反为什么这样说呢?原来孟子反一进城门,就看到了那些逃命将军不友好的眼神,他当时就明白,大家是忌妒他了,觉得他一个人死撑,让大家没面子,更不好向鲁哀公交待。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一个出了风头,让大家倒霉,那还会有好果子吃。
而事实上,那些败军之将也正是这样想的,他们一见孟子反的表现,正琢磨怎么收拾这小子呢。不想这小主动解释了他断后的原因,原来是马不行,还差点丢了小命。大家一听乐了,也就没有了害孟子反的心,反而开心之余有了同情心。
孟子反世事洞明,运用自己的机智既保护了大家,以没有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他做人与处世的智慧,让人不由伸大批拇指。
古人说:“惟大英雄真本色,了不起的是平凡。”一个人有了功劳,不自大,不倨傲,仍然是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这太难得了。
一个人善于处下,放低自己的位置,谦虚谨慎,凡事先想大家的感受,给别人方便,自己也平安。这种做人的风度,世所少有。
古往今来,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多是恃才傲物,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故事,《三国演义》中的杨修是如此,《经楼梦》中的王熙凤也是如此。
虽然说不遭人忌是庸才,但是人生在世,如果能够做到快意回首,将功劳分与大家,将笑料归于自己,以自己的“难得糊涂”,赢得大家的皆大欢喜,是不是也是一种人生乐趣。
老子说:“上善若水。”“善用人者为之下。”这些话表面看很平常,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真正能有水的性格的人有几人,真正能够放低自己的身段的又有几人。
“聪明过头身先死,常使后人泪满襟。”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谦逊的做人态度,处下的为人风度,最终赢得的都是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