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14——草书释读8
九 人体:骨
「骨」部的字有二百五十多,比人身上的骨头数量还要多,大多数字现在已经不用了,我讲几个基本的。
9.1骨
「骨」在甲骨文中是一个象形字,三段骨相连,骨和骨相接处,还画了短竖,表示关节或者是筋。如果把甲骨文「骨」字隶定,就得到这样一个字,这就是「骨」的初文,后来当作「剐」字了。因为战国时期,「骨」字下面加了「肉」,把「肉」去掉,只剩下「骨」,这是剐刑。秦简上的「骨」字,已经和现在写法一样了。记住,上半部分是骨架,下半部分是肉,说句笑话,战国后的「骨」,是肉骨头。
「骨」怎样草化?这个字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面三面包当作「口」只写外框,草化成为节耳化势,或者说,三面包用半圈,里面的笔画用一点替代。中间冖头势,草书中往往再次简化为折钉势,省去左边一竖不写,这个我们前面讲过。最后下面是「肉」,上次讲过草书用飞带势。裹束起来,就是草书的「骨」字,章草皇象《急就章》中有,今草可看孙过庭《书谱》。
我们知道,「口」是四条边的围,如果是三条边,那是包,或可称之为半个口。一个字中,这半个口遇到有其他笔画帮它挡住了缺口,那半个口可以当作一个完整的「口」来草化,也就是原来的「包」,此时当它是「围」。
9.2别
这个甲骨文,大家可以识了,它左边是一把刀,右旁就是「骨」。小篆把刀放在右旁,从意义上来说,拿刀剔骨,应该就是「剐」字,但后来隶变为另外一个字,就是「别」,我们知道,「别」也是分离、分割、分解的意思。现在把「别」归入刀部,左边有点像「另」,其实这是「骨」字,没有肉的骨。
「别」字草化,左上一个「口」用两点羊角势,下面一个钩裹势,就是顺时针转一圈半,右旁是「刀」字的隶变,「刀」本来是钩裹倒笔势,草书中经常把一撇化为一点,写在外面,这也是一圈半。再要简化,只写右半圈形如狮口,外面一点省略。我研究的心得,越是高级的书法家,越是不写外面一点,这是小秘密,别到处去传。把左右裹束起来,就得到这样一个草字,左边钩裹势写完又来半个钩裹势,看起来很不顺。于是要第二次组织使转,最后的右半圈狮口写了两次,既然重复,可以少写一次,这在草书规则中讲过,省略一个狮口,把钩裹势横向拉开点,这就是草书的「别」。
皇象《急就章》有两个「别」,其一看起来好像「子」字加半圈,在今草中,王羲之和智永写的更像一个「子」,但注意,皇象、王羲之和智永写的「子」就这样的,最后没有半圈,比较一下就清楚了。
9.3体
「体」字由两部分组成,左边是「骨」,右旁是「豊」。这个「豊」和「丰」字很相近,很容易搞错。如果上溯到金文、甲骨文,这两个字写法更为接近,下面是豆,我讲过豆是一种食器,豆上面容器中放了很多东西,「豊」放的是两横一竖,王国维先生认为是祭祀用的玉器,「古者行礼以玉」。而「丰」放的是稻麦穗一样的东西,小篆写法更清楚一些,《说文》:「丰,豆之丰满者也」,豆中装满了东西就是「丰」。
「丰」字草化我已经介绍过,「豊」字金文既然和「丰」大体相近,草写就会相同。单独写草字「豊」极少,我举孙过庭写的「礼貌」的「礼」为例,「礼」字右旁的「豊」,跟王羲之《十七帖》写的「丰」完全一样。
单独写「骨」字刚才讲了,作为偏旁还可以简化点,上面三面包,还是用节耳化势,中间冖头势也一样,下面「肉」还是飞带势,裹束起来,上面是节耳化势,下面是飞带势。今草中更简单一些,飞带势变成一个圈,其实把虚笔写出来的话,就是只剩一个飞带,也就是说,今草把上面的节耳化势也省掉了。
相近和相同
这里讲讲草书中的相近和相同问题。就我们讲过的字举例,草书「丰」和「无」写法相近,而草书「丰」和「豊」写法是相同。相近的字要看清楚,现在正楷字也有这样的情况,如「土」和「士」,或「己」「已」「巳」之类。两个字写法相同,正楷字没有这样的情况,草书中有,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判断是哪一个字,今草「足下」,看起来很像「之下」,「足」和「之」在某些时候不是相近,而是相同了,看看文章的意思,就可以分辨出来。孙过庭写单独的一个「足」,收笔往往向上,写「之」则收笔往下,或尖收,以示不同。
9.4骼
《说文》:「骼,禽兽之骨曰骼」,白话文中「骨骼」经常两字连用,古代人跟动物用词往往分开。「骼」右旁是「各」,「各」有两种取势:一种是照着这个字的结构取势,相当简单,上面是飞带势,下面「口」取两点羊角势,如皇象所写章草「各」字。第二种重组第一种笔势,也就是二次取势,上面飞带势少写一捺,剩下的是向背势,下面的「口」用一横,和上面一捺裹束成奋笔势,如孙过庭所写今草「各」字。知道「各」的写法,骨骼的「骼」你只要加上「骨」字旁就可以了。
客
「各」字两种取势可用于所有包括「各」的字,如「客」字,只要加上宝盖头宀头势就可以,米芾《留简帖》有今草写法,今草连笔比章草多。
十 人体:身
刚才讲了骨部的「体」字,「身体」两字经常并用,那「身」和「体」有什么不同呢?《说文》:「体,总十二属也」,「十二属」据段玉裁考证:「首之属有三:曰顶、曰面、曰颐。身之属三:曰肩、曰脊、曰尻。手之属三:曰厷、曰臂、曰手。足之属三:曰股、曰胫、曰足。」简单点说,「体」指从头到脚,整个人,人可分四个部分,每部分上中下有三个名词。请注意其中的「身」,是从肩膀、脊骨到尻,尻就是臀部,俗称屁股。所以「身」只是「体」的一部分,「身」这个字也是部首。
10.1身
前面课程讲过,甲骨文「见」字就是在一个人上面画个大眼睛,「页」是头部,甲骨文在一个人上面画个大头,「身」字的创作思路也相同,甲骨文先画一个侧面的人,而特意夸张地画出他的中段,这个部位就是「身」,包括胸部和腹部,也就是人的躯干,这是「身」的本义。看字形有点大腹便便的样子,有些人猜测是妇女怀孕,其实不是,「孕」另有一个字,肚子中有「子」。
金文写法跟甲骨文相比有点变化,不是简化,而是繁化了,甲骨文是当时手写体,往往少写几笔,金文是正体,表达清楚就会复杂一点,这就是「识繁写简」。金文「身」,一是腹部中间加了一小横,有人说这是肚脐眼,但这是人的侧面,谁肚脐生在侧面的?这应该是指事,表示「身」就是这个地方。二是下面加了一横,有人说是装饰,或者说是土地,我想都不是,王引之《经义述闻》说「身」有广狭两义;「人自顶一下,踵以上,总谓之身。胫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第一句话是广义的,其实是「体」,从头顶到脚跟都在内,第二句是狭义的,指头颈以下、股以上的躯干部分,「股」就是大腿,所以下面这一横,就是划出躯干到什么地方为止,当然实际写起来,这一横有人画得高,有人画得低,小篆中这一横变成了很长的一根曲线。睡虎地秦简「身」有繁简两种写法。
身
草书「身」,应该是继承秦隶比较简单的写法,进一步草化,把中间那个大肚子当作「口」用一横替代,这就是前面说的三面包有其他笔画挡住缺口,可照「口」来草化,结果就如智永、孙过庭写的这样。
牙和身
注意,「牙」和「身」是相近字,不是相同字。《急就章》中有两个「牙」,第十一课讲过了,还有一个「身」,看起来非常像「牙」。请注意「牙」这一小竖是实笔,实实在在地写,而「身」这里是虚笔,仅仅是一横两面换起笔动
作。当然为了避免误会,这个起笔动作愈小愈好,智永、孙过庭都有起笔动作,小得几乎觉察不到。
10.2躬
现在写「躬」,是「身」旁一个「弓」字,本来不是这样,是「身」旁一个「吕」字。刚才段玉裁说:「身之属三:曰肩、曰脊、曰尻」,这是从人的背部看躯干,「吕」是背脊骨。《说文》:「身,躳也。象人之身」,「身」就是「躬」,「躬」就是「身」,二者互训。只是一个从正面看,一个从背部看,正面看到的是胸部和腹部,画了个大肚子,背面看到的主要是背脊骨,所以写个「吕」字。所谓鞠躬,就是弯曲背脊骨。
「躬」字在甲骨文、金文中还没有发现,小篆有这个字,比小篆更早的是战国时期的楚简,都是「身」旁一个「吕」。请注意楚简写法,「吕」上下两个「口」,用两个节耳化势,后来怀素「吕」字就是这样写的。还有更简化的方法,「口」只用一笔圈,类似狮口,简牍中这种草写非常多。西汉竹简《神鸟傅》「躬」字,右旁很像曲钩势,我想就是楚简两个狮口连写的结果。要知道草书「弓」字,皇象写的就是一个曲钩势。到东汉,许慎《说文》「躬」小篆还收了一个俗写,右旁不是「吕」而是「弓」,应该是草写变来的,最后,这个写法胜利,右旁用「吕」的写法消失了。
躬
「身」作为偏旁,跟「骨」偏旁写法相同,很显然,这是从单字「身」演化出来的。前面讲过,「骨」这草书偏旁其实就是子字形飞带势,「身」也是这样,陆机《平复帖》有「身」旁的「躯」字,「身」旁就是直接写了子字形飞带。
10.3躯
既然说到「身」部的「躯」,这里解释一下这个字。「躯」是「身」加「区」,「身」旁草写已经知道了,「区」怎样草化呢?
区
有两个部首,原是很相近的两个字,左边这个音Fang1,指放东西的方形器物,如柜子,右边这个音Xi4,隐藏的意思,上面是一块盖板,「区」就属于这个部首。现在新字典把两个部首合并了,在书法中都属于三面包,书写的时候把三面包拆开,左边和下面是一个笔势,上面一横和三个口合组另一个笔势,「口」都以一点替代,而两个「口」两点等于一横,结果组成了一个三横奋笔势,如陆机的写法。整个字是飞带势、虿尾势和奋笔势。
三个「口」本来可以取鸡头势,三点,随人《出师颂》和孙过庭《书谱》
都把三点连写了,连同上面一横都用直线,和陆机写法差不多。当然,你把它分为勒、鸡头势和鸟雏势也可以,只不过多分出一个单一笔势而已。《古诗四帖》「区」,一横下面写了个「之」,这可以归入衮笔势。这位作者喜欢长运,其实分开对透气有利,是不是?
谢谢,下一堂继续。
本节要点:
· 人体骨:骨、别、体、骼。
· 人体身:身、躬、躯。
· 草字的相近和相同。
复习思考:
· 「牙」和「身」的草书,各是什么笔势?
· 试用草书写下面句子:
· 《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 《易·文言》:「君子体仁,足以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