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建筑的如何保持拿奖?多做滨水的!

又回到了台小妹专场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个比较偏冷门的话题

滨水建筑

文末附滨水建筑超高清方案

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吧

01

什么是滨水建筑

滨水建筑是水体界面周边建筑各种内外空间的总称。滨水建筑与滨水区关系紧密,滨水区是以水体为主要构成部分,并且涵盖了被水域环境影响的陆领部分。

相对于常规的滨水建筑,现在项目的亲水过度空间,比重会有所增加,更为重视以“人”、“建筑”和“水体”中心的交流活动。

02

滨水建筑发展的缘由

在古代,由于社会生产力严重落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作用甚少,比较依赖、顺从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且那时期的滨水区域环境质量良好,所以江河地区成为认为行为活动的主体地段。

且沿河而建,依水而成的滨水建筑为人们的各种活动提供实体庇护,与人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到了现代社会,滨水区建筑的发展呈现多样化,滨水用地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形成了新的城市中心与热点。

大量的商业建筑、居住建筑都喜欢沿河依江而建,使得滨水建筑又重新参与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形成了滨水环境理性回归的意识形态。

03

滨水建筑的空间组织

滨水空间中群体建筑的组织基本上有:

线状组织

组团组织

核心组织

线状组织

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因为水岸边界本身就具有“线”的形态特征,对于线性布局要注意尽量形成交替的功能区,实现不同功能建筑的组合与穿插。

组团组织

当滨水城市大范围以自然景观为主,形成水环境时,建筑适合作组团型布局,能够依据功能成簇、成组作分散的组合形式。使得建筑能够合理地融入自然景观之中。

这种组织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滨水区规划的分期实施,而且能减少不同性质的空间相互干扰。

核心组织

在一些重要的滨水节点,变回建筑族群常围绕中心开放空间布置。形成核心型的组群形态。以它们特殊的环境特征,形成某个地方甚至城市的标志。形成具有强烈领域感、归属感的建筑群体。

04

滨水建筑设计5要素

空间的设置

沿河步行街下沉,比街道平面大概低5米左右。

这样的下沉空间本来是当成泄洪渠挖出来的,后来的商业正好利用了这样的空间特点。

尺度的把握

沿河建筑前前后后有高有低,但一般人能感受到的大概是两层建筑;

河面加两边人行道加绿化大概是20米左右;高宽比1:2左右是非常宜人的尺度。

节奏的控制

商业街应极力避免一条直线一眼望到头;

而马蹄形的河道具有天然的优势,永远看不到路的尽头,永远觉得希望在转角,永远有柳暗花明的期待。

景观、小品的布置

大部分沿河步道都没有设栏杆,步道和水平面非常接近,这就造成了很好的亲水效果。

这在国内是难以想象的,国情和规范都不允许。

业态的分布

整条步行街可以以餐饮为主,还有酒店、剧院、博物馆、纪念品商店等,功能丰富,界面灵活。

关于滨水建筑设计,就不得不说UA2017了。

UA2017以“UA城的滨水居住建筑”为题,希望设计师积极探讨人、居住建筑与水体的关系,营造滨水而居、和谐共生的诗意居住环境。

这,也是台小妹今天要带给大家的福利哦~

超高清UA2017竞赛作品

(每张都20M以上,保证所有字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以上就展示这么多

想要全部的话

直接下载就可以啦

就酱,88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