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胡同
博物馆所在的史家胡同24号院,其旧时主人就是秦思源的外祖母--凌叔华。后凌叔华的女儿陈小滢女士将这所宅院的产权转让给街道,用于公益,建立了这座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为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130个院落微缩复原,还能听到"震惊闺"、"虎撑子"等70多种胡同声音。胡同与四合院构成了老北京特色居住区,从过去到现在,还会到未来。
由于这两年全球疫情的持续蔓延、防疫、反弹、疫苗、病毒变异等,出入境旅游是继续中断。那么国内旅游就更显火爆,除了疫情反弹地区,全国范围内的大迁移也是一年四季、时时刻刻。根据国内旅游APP的大数据排名显示,旅游越来越强调本地化,其中夜间消费也在猛涨,今年的夜游比去年涨幅73%;以北京为例,其中古北水镇在本地化排名是第一。
像帝都这样的城市全国也不只是一家,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创新,既有千年的历史厚重感,也有现代飞速发展的科技生活与高楼大厦。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越来越突出,城市与景区,旅游与生活,这些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似乎从高楼大厦跨几步,就能到达百年前的胡同、四合院里。空间与时间的距离在缩短,造就了不同的风景以及不同的人文特色。
古今中外很多人都喜欢北京的胡同、四合院,是大部分已失去的又幸存下来的;喜欢胡同的生活,看看生活中这里的人们晾衣服,倒马桶,打牌下棋,四处叫卖等等,都是真实的又百年的烟火气,仍在现代社会里流传。
很多人喜欢胡同文化,因为每个胡同名字后面都有一个故事;是曾经很多人在一起酸甜苦辣、爱恨情仇、国仇家恨、生老病死等,都真实地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生活,变成了久远的故事。就如这史家胡同一样,那么久远的历史典故,那么多名人在此出现、逗留、居住,那么多的传统保留与创新。这里的建筑、文化、故事,共同串起了老北京的回忆。
很多人旅行,不过多去那些山山水水,而是到这些百年千年的人文建筑中;去为了获得真实生活深度体验感,浓缩高强度的体验,甚至抽离现代生活的体验。旅行,不再是我们旅游行业的六大要素,简单的吃住行游购娱;而是更多更深的体验,以及人文关怀,加深认知......再去对自己现在的生活进行一些思考,是否改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那么多,又反过来去加深回忆书中的故事与道理。如此反复,为了使自己身心变得更舒畅,甚至是为了更适合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