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之地——埃及日記》十六·卡納克神廟(下)
列柱大廳東墻便是第三塔門,建於阿蒙霍特普三世期間,現損毀較明顯。第三塔門與第四塔門之間是圖特摩斯一世建造的小廣場,卻坐落著四個大型方尖碑。原有圖特摩斯一世和三世方尖碑各兩座,如今只剩下一座圖特摩斯一世方尖碑依然聳立。
列柱大廳方向看到的兩座方尖碑(左為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方尖碑,右為圖特摩斯一世方尖碑)
方尖碑由花崗岩製成,高22米,佔地1.8平方米,重140噸,產地為阿斯旺第一瀑布。迄今為止,巨型方尖碑如何從產地運到使用地,依然是個未解之謎。
方尖碑上刻滿了圖特摩斯一世的名字,但後來拉美西斯四世雀占鳩巢,又刻上了自己的名字。
第四塔門建於圖特摩斯一世在位時期,后由圖特摩斯四世、塞梯二世、托勒密八世和亞歷山大大帝改建。這裡聳立的方尖碑是哈特謝普蘇特女王(公元前1473—前1458年在位)在位第16年豎立的。當時一共豎立了兩座全埃及境內最高的方尖碑,另一座已倒塌,殘骸佈滿了整個卡納克神廟。仍然聳立的方尖碑同樣由花崗岩製成,高達30米,佔地2.6平方米,重323噸,塔身包裹著金銀合金。
哈特謝普蘇特和御用建築師對這些方尖碑深感自豪,相關的文字和圖案佈滿了整個塔身及尼羅河對岸的女王神廟。女王過世后,圖特摩斯三世用圍墻將方尖碑封堵起來,試圖抹去女王在歷史上的痕跡。他的努力是徒勞的,方尖碑反而為此因為與世隔絕而保存完好。
第三塔門與第四塔門南側所看到的情形
被圍墻封堵(保護)的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方尖碑
阿蒙拉神廟東面所見哈特謝普蘇特女王與圖特摩斯一世方尖碑
第四塔門南側出去,便是期待已久的聖湖。最早對卡納克神廟的印象,便來自聖湖映襯下的方尖碑群,如今終於來到了夢想之地。卡納克聖湖,200米長,117米寬,最後一次修建已是在第25王朝的塔哈爾卡法老的時期。
聖湖映襯下的阿蒙拉神廟
阿蒙-拉神廟全景圖
聖湖西邊是一個巨大的花崗岩基石,上面是隻巨大的金龜子,代表著太陽神之一阿圖姆—凱普瑞神的蜣螂形象。阿蒙霍特普三世在自己的神廟前安放了四個這樣的金龜子石像,如今僅存了一個。後來被第25王朝塔哈爾卡法老移到現在的地點。距離金龜子石像傍數米處便是哈特謝普蘇特女王倒塌的方尖碑殘件,上面圖案顯示了女王的加冕典禮。
巨大石制金龜子
倒塌的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方尖碑殘件
繞著聖湖轉了一圈,去第七塔門與列柱大廳南墻之間的古代儲西藏看看。1902年~1909年之間,法國考古學家喬治·勒格雷因,在這裡挖了14米深直到地下水湧入為止。在挖掘坑中,一共出土了780座比真人要大的石像,17000個青銅小雕像。這是迄今為止雕像數量最多的考古發掘之一,相信未來還有更多的雕像有待發現。
第八塔門南側
第七塔門(左側兩個雕塑為第二中間期法老,右側為四個圖特摩斯三世,一個為阿蒙霍特普二世)
至於列柱大廳南墻,上面的文字極具歷史價值——拉美西斯二世在位第21年時埃及與赫梯國王Hatusilis III簽訂的和平條約。其中一條聲明是:偉大的赫梯統治者永遠都不會侵犯埃及領土,不會從埃及土地拿走任何東西,偉大的埃及統治者(拉美西斯二世)也永遠都不會侵犯赫梯領土,不會從赫梯土地拿走任何東西。條約最後還極巧妙和古樸地聲明條約是在千萬神靈、人們、山河、天地、海洋、風雲等的見證下簽訂的。
列柱大廳南墻浮雕局部
第七到第十門樓之間不開放,而且第九門樓上聳立著的塔吊明擺著是施工區域。但看守暗示給小費就能進去,否則可以去到孔蘇(月神)神廟,甚至沿著三公里長的獅身羊首像繼續南行抵達盧克索神廟。只是有限的時間容不得我如此放肆,稍微看了看又回到了中軸線繼續往神廟東部參觀。
第四塔門兩邊的圖特摩斯一世與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方尖碑
卡納克神廟有2.5公里長的斯芬克斯大道與盧克索神廟相連/WIKI
第五塔門所剩無幾,始建於圖特摩斯一世時期,后由圖特摩斯三世和阿蒙霍特普三世改建。塔門後方是圖特摩斯一世修建的橫向走廊的東墻前方,坐落著法老穿著奧西里斯服飾及姿勢的雕像。
奧西里斯模樣裝扮的法老雕像
第六塔門建於圖特摩斯三世期間,沿著中軸線往東走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同父異母兄弟菲利普·阿瑞戴伍斯(公元前323—前317年在位)神廟。神廟門口北側立著兩根巨大的紋章柱子,一根刻成蓮花形狀,象征上埃及;一根刻成紙莎草形狀,象征下埃及。紅色的花崗岩質量上乘,工藝精湛。
蓮花與紙莎草紋章柱
菲利普·阿瑞戴伍斯統治埃及六年,后被軍隊殺害。他的神廟在整個阿蒙拉神廟正中心,原址是圖特摩斯三世圣船祠堂。圖特摩斯三世神廟可能是三個世紀前毀於亞述人或波斯人之手,菲利普聲稱他當時發現神廟已是廢墟。神廟平面圖與圖特摩斯三世神廟一致,用粉色花崗岩修建,長18米寬6米。
菲利普神廟東側是中王國庭院,已知卡納克神廟最古老部分,到處是碎石和建築殘件的巨大廣場。第12王朝的森沃斯瑞特一世(公元前1956—前1911年在位)曾在此修建了一座神廟,近期有人發現其遺址。公元前四、五世紀有人曾經試圖重建這座中王國神廟,但工程從未完工。
菲利普神廟(原圖特摩斯三世圣船祠堂)及其穹頂
神廟門口依然聳立的閉合形紙莎草石柱
尼羅河神手持蓮花與紙莎草,為上下埃及統一之象征
尼羅河神/WIKI
繼續東行,有座宏偉的建築現在稱之為圖特摩斯三世節日大殿。這裡曾經舉行過塞德節(注1),建築的結構與裝飾也體現了這一點。大殿寬44米,深16米,中間上方的屋頂用兩排柱子支撐,每排10根。這些埃及風格的柱子往底部逐漸變細,頂部形狀奇特并塗成紅色。有人分析這種顏色是模仿帳篷的支柱。外圍一圈柱子有32根,長度稍短,以便光纖從天窗照進來。柱子上本來有法老與眾神的文字或圖案,被埃赫那吞的後繼者或後世的基督徒抹除。
注1:塞德節是古埃及節日之一。為慶祝法老在位30年舉行盛大的活動,以後每隔3-4年舉行一次,以示法老有能力對國家進行有效的繼續統治。慶祝活動內容包括但不限於跑步、穿戴動物尾巴、佩戴象征力量的男根符號等等。舉辦塞德節最多的為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間共舉行了14次。
圖特摩斯三世節日大殿,部分柱子依然色彩斑斕
大殿穹頂繪滿星星
十九世紀的探險家在大殿西南角發現了法老清單,錄寫於圖特摩斯三世期間,列出了從古王國的斯奈夫魯開始的61位法老。卡納克法老清單不包括所有統治者,只是選擇了一些在底比斯歷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法老。石刻于1834年一個夜黑風高的夜裡被法國人拆除并走私到了埃及境外,如今保存在盧浮宮。
卡納克國王名單/WIKI
穿過一片片斷壁殘垣,在看守的指引下來到一間圖特摩斯三世小屋,驚喜地看到內有精美的彩繪浮雕和亞歷山大大帝王名圈!
圖特摩斯三世小屋內浮雕精美,但基座已損毀
圖特摩斯三世小屋出口
亞歷山大大帝王名圈
圖特摩斯三世小屋附近精美閉合形紙莎草柱
東行到了圍墻外圍,看看參觀時間所剩無幾,繞行北側圍墻再回到中軸線。到處散落著精美的浮雕、建築構件,百看不厭。
斷壁殘垣中依然聳立的開口型紙莎草石柱
更多奧西里斯模樣的法老雕像
圖特摩斯一世王名圈
圖特摩斯四世?與拉蒙-拉神
匆匆而來,匆匆而去。這麼偉大的神廟僅僅參觀了半天,實在是種罪過!一想到來好過不來,而且下午還要參觀盧克索神廟,也就釋然了。
(下篇完)
【連載】
卷一·亞歷山大(上)
卷三·埃及博物館(上)
卷五·開羅老城區
卷六·吉薩金字塔
卷七·早期金字塔
卷八·遭遇沙塵暴
卷九·菲萊神廟
卷十·象島遺址區
卷十一·阿布辛貝神廟(上)
卷十二·阿布辛貝神廟(下)
卷十三·考姆翁布神廟
卷十四·埃德福神廟
卷十五·卡納克神廟(上)
【延伸閱讀:古文明行記】
羅馬(待上傳)
龐貝(待上傳)
印加(計劃中)
希臘(計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