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独到审美自成一家对书法风格流变产生影响·孔维克谈“画家字”

古人谈字论书常提到“书家字”、“医家字”、“道家字”、“作家字”、“画家字”等。之所以这样称谓,大概是因职业的不同而在书风上带出了较明显的群体性特征所致罢。比如,“医家字”往往讲究气脉连贯、不求规范,似乎草草匆匆;“道家字”氤氲嶙峋,字里行间有一番仙风道骨,透出清清泠泠;“作家字”温文尔雅,字的“可读性”较强,显得大大方方;画家字则重情态、重创意,甚至让道统书家认为“胡来”,可谓潇潇洒洒。

《论语》摘句(汉简)

所谓“画家笔下无错字”,则既可认为是其自嘲式的戏谑,也可视作画家在创新与规范的临界线上来“蹦迪”。因为有些画界名家不仅在书写方法上开创了一代书风,并且他们的一些别写、俗写乃至错字,也竟被后人认可了。但与此同时也确实有不少画家的学养和功力实在太差,藉着“才气”信手乱涂,不成体统、乱了章法。所以,当今如称某人的字是“画家字”时,就往往带有贬意了。

《论语》摘句之一(甲骨文)

《论语》摘句之二(甲骨文)

“书家字”的界定很复杂。因为在五四以前,钢笔没有介入社会生活,人人均使用毛笔写字,应该说没有所谓的职业“书法家”,古人所称的书家,大概是指各行各业的文人在书法历史流变方面有所建树,从而成为书法规范传统内有代表性的那些人物。如王羲之官至右军,颜真卿、岳飞均为军人,苏东坡、米芾既是官僚也是画家。但这些业余写字人的书法探索承接着一个东方审美规范内的体系,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书法传统,他们就被认为是书法家,其墨迹则被奉为法帖了。

关于画家写字,我们可以发现这么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其书法作品有较大的审美变化和风格特点,从而在书法史上产生影响的人往往是画家。古人如米芾、赵佶、徐渭、郑燮、金农、吴昌硕,近代如齐白石、潘天寿、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等。

《一封家书》(手札)

米芾的字,讲究神态,用笔不拘成法,为了恣肆的气势和开张的结体甚至用拖、摆的笔法,被当时的书家讥为“刷字”;徐渭的字重情绪抒发,拖泥带水、一泄千里,尤其是“涨墨”的运用,对后人颇有启迪;金农的“漆书”,浓墨重写、厚实朴拙;郑燮的“六分半书”,乱石铺街、章法跌宕。这些在当时都是些不被认可的“怪招”,后来却因其不俗的道骨风范、独到的审美情趣而自成一家,对书法的风格流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纳入了正统的书法传统。相反,有不少人在世时号称书家,抑或显赫一时,不过只是些因袭前人笔法墨痕,临帖终生,未敢越雷池半步的人罢了,这类人被后人称为“书奴”。这其中有不少人尽管能写得一手好字,但终未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结果是既未继承了传统,也未创造什么传统。在山东也有两个明显的例子,魏启后和蒋维崧是当代大家都尊重的书界前辈,蒋老是文字学家,其字结体严谨、用笔考究、功力深厚,得沈尹默先生的真传但却无创意;魏老则一生画画兼写字(晚年以字为主兼画画),崇尚晋字元画,自修成家,用笔放达、不拘一格,其将汉简糅入米字的独特书风,呈现了非凡的创造性在山东乃至全国独树一帜。在艺术上,传统和创新大概是这么个关系:已经存在并被认可的历史,大家都因循它、尊重它,那即是传统。你想改变它、增加它即是创新。一旦你的改变和增加成了后人的因循和尊重,这创新也就成了历史、成了新的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讲,画家写字往往会成为改写书法历史抑或称作创造书法传统的人。

《风雨同舟》(手札)

《香凝如故》(手札)

《携手共进》(手札)

再回头看看今人的“书家字”和“画家字”。

进入现代后,在便捷实用这个社会的优选前提下,钢笔铅笔圆珠笔等象征新文化的硬笔工具传入我国已近一个世纪。在今天,会写毛笔字的人越来越少了。可以说晚清以前的一些乡间无名秀才的信札、誊书稿,比当代所谓名书家的“墨宝”丝毫也不差。我在老家农村就见过一本残页的誊抄本,隽秀的小楷结体舒朗、用笔工整、行气流畅、无一错漏字,拥有者是一个不识字的庄稼人,他说是他祖爷爷的笔迹。就像西洋画的传入而产生了“中国画”的名词一样,硬笔字的普及使毛笔字在实用上消亡的同时也制造了“书法家”一词。但今天的书法家与以前的书家及不是书家的书家,从书写状态到书写效果等诸方面都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

《古联摘录》(行书)

而画家字呢,其字也与上述“画家字”风马牛不相及了。尽管在社会上还常常听到有人在说“书画同源不分家”、“画家肯定是书家”、“画能画得好,字肯定写得也不赖”等等,但那仅是人们意识的惯性使然,或是在特定场合下故意以溢美之辞捧个人场罢了。事实是,在当今画坛,五四前受过私塾教育的老先生故去后,剩下的画家几乎很少有写好字的了。从画家作品上的题款来看,相对能做得较好的人情况往往是这样:因绘画的实践为其提供了形式美的眼光,他能将字在画面上的位置、大小、行气布置得较好,并且在笔法上能与本人的画面相协调,最起码不为作品失色。但多数人连这点也做不到,很不重视书法的修炼,往往画画得很不错,上面的题字却为其减了成色。从绘画本身来看,由于当代绘画特别注重大的形式感觉、强烈的色彩和整体的气氛效果,从而较少去关注笔情墨趣及线条的局部质量;另外,也因绘画逐渐疏离了文人气和文化性,常常很少在画上题诗写字,所以画家们往往不重视书法的训练。对于多数当代画家来说,不可能奢谈像古人那样去影响书坛,能为自己的作品落好下款就很不错了。当然凡事都有例外,譬如王镛,即是当今“画家字”影响书坛的一个特例。

《观海听涛》(行书)

《龙楼雀》(行书)

《江山如画》(行书)

说起来写好字真得很难,称其为好书法则更难。我感到这要比画好画难得多。因为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涉及的因素越简单则越难以配置好它们之间那毫无遮掩的关系,即俗话说的“一捂难遮百丑”。书法只藉着单一的黑色线条,靠一支柔笔的提按、顿挫、疾徐、枯湿,却演绎出了千变万化的结体、性情、形式、风格,乃至成为通达五千年的线条审美史,并且这线条还将被无休无尽地研究下去、表现下去。大概是缺少了毛笔字生存的艺术环境和千百万人使用它的客观气氛,笔者在这方面尽管做了多年的努力,却同样因这些因素而收效甚微,只是还未到“惨不忍睹”之状罢了,这多少能使我得到些安然。

《毛主席诗词沁园春》(行草)

《沁园春·雪》(草书)

每每出去画画,还是经常听到有人说“画家都会写字”,或称赞敝字如何好、胜过某某书家之类的誉辞。但我心里明白,此书家不是彼书家,此画家也不是彼画家了。书法是体现东方文化表征的神秘抽象符号,是带给你书写愉悦的独特人生体验,但同时也许是你投入毕生心血却难以看到丁点收效、枯燥无味的重复劳作。我也总是这样体会书法的实践:不断用失望的心态遥望着新的期待,在这两者之间则充满着长久不懈的体能磨砺和无尽无期的精神拷问。

孔维克书法作品欣赏

《高铁儒行赋》(榜书)300*1000cm

悬挂于曲阜高铁东站候车厅

《大音稀声,大象无形》(隶书)

《南北朝诗人王籍名联》(隶书)

《宜兴紫砂六艺壶题字》(简隶)

《曲全枉直》(隶书)

《天长地久》(隶书)

《大象无形》(隶书)

孔维克四字横批书法作品欣赏

《见贤思齐》此句出自孔子《论语》,是中国两千年前的圣哲说的话。意为见到有贤德,即思想境界高、各方面修养深的人要想到向他看齐、向他学习。

《厚德载物》此句出自《易经》,这是中国两千年前留下的哲学著作,凝聚着对天地万物的哲思和辩证法。认为人要像大地一样具有包容的胸怀,承载万物而使自己也博大。

《天地人和》此句出自中国的儒家“中和”思想,天、地、人三者是中国哲学常提到的三个并存的概念,天是指宇宙,地是指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人是指我们整个人类。此四字是倡导天地万物的和谐共存、和谐共处、和谐共生。

《大道至简》此句出自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原句为“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意思是说大道理,即事物的基本道理、方法和规律都是极其简单的,是在使用和发展中衍化出丰富多彩、复杂万变的各种形态。如“DNA”与生命体的关系、“相对论”对“物质和能量”、“时间和空间”的概括等。我们在观察现象、把握本质及运筹事物时又要回归简要的基本规律,才能抓住要点。曾被李克强总理《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引用。

《道法自然》此句出自中国两千年前的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原句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自然的大道理,自然是指宇宙万物既定的和谐秩序。此四句话指天、地、人是互相关联的辩证关系,同时又统一在不可超越的自然规律中。

画家简介

孔维克,现为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文化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山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山东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二级岗)。

(0)

相关推荐

  • 伊氏字中见真“颜”

    清代书法大家伊秉绶将颜真卿创造的楷书审美移植到隶书中,创造了清代篆隶书的最高峰.细思量,他成功的奥秘在于字的结构. 伊秉绶沿用和发展了颜真卿的审美观,把颜氏楷法结字原理大胆地移植到隶书之中,甚至将颜字 ...

  • 高二适的意义

    高二适先生(1903-1977),江苏东台溱潼小甸址村(今属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甸址村,二零一九年原兴泰镇并归新溱潼镇)人,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原名锡璜,二十四岁因慕唐代诗人高适之名,兼取&qu ...

  • 朱中原:正书之美,是端严恢弘大气之美!

    "正书"之变 ■朱中原 书体之别,大类有二:一为正书体,一为行草体.正体者,篆.隶.楷三体是也.行草者,正书之变体是也.正书体是行草体的基础.先有正书体,次有行草体.没有正书体,即 ...

  • 书法研究丨论欧阳询的审美追求与唐书的风格流变

    作者:何薇 摘要 欧阳询自觉地吸取魏晋南北朝以及隋至初唐的书法审美取向, 于书法创作论.技法论及风格论诸方面皆重法尚意, 其书作则质妍互重, 融法.意于一体, 从而导引出有唐一代书风. 关键词 欧阳询 ...

  • 试论徐渭书法风格中“气”和“色”,兼谈书法艺术两重境界的成因

    徐渭是明代杰出的书法家,擅长草书.在书法史上,徐渭的书法风格自成一体,在书写基本功的基础上,以"色"和"气"而立足于书坛之上.徐渭遍学古人,曾涉及钟繇.二王.智 ...

  • 颜真卿一生书法风格18变,学颜体你可要自己选择啊!

    颜真卿的人气在书法史上一直是拔尖,行书有<祭侄稿>传世,强势摘夺"天下第二行书"的称号:而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只有若干临摹本存世,所以这<祭侄稿& ...

  • 王铎书法审美思想的崇古观念与书法风格面貌是存在很大矛盾性的

    2020-05-28 08:34:24 王铎自称其审美追求很保守,很传统,力追晋人阴柔的情致和韵味,如今人们大多已知晓他那宣言式的自白:"予书独宗羲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铎认定 ...

  • 米芾书法学习历程,解析其各个年龄段时期的书法风格特点

    草莓莉莉呀2020-07-31 21:57:15 米芾学古人不拘守一家, 而是博采众长, 重在创新求变, 不断丰富艺术形式的表现力, 为创立自己的艺术风格奠定坚实的基础. 米芾学书从唐楷入手, 曾在& ...

  • 米芾、赵孟頫、王铎的书法风格及其师承比较

    金艺丹青2015-06-01 10:21:23 (一)三家书风概述 米芾.赵孟頫.王铎三人的书法风格差异明显,毋庸赘言,但笔者还想再回一下历史上对他们书风的评价,以便下文展开比较论述. 米芾生活在尚意 ...

  • 继承与创新:以意附会,米芾书法用笔特点及书法风格

    草莓莉莉呀2020-07-25 11:15:47 黄庭坚说米芾学献之,"以意附会",可谓智评."以意附会"这四个字,最充分体现着书法用笔问题上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 ...

  • 张公者|如何形成书法风格

    一.我们先做个实验:看看自己的作品是否会被写入书法史 看看自己作品是否可被写入书法史,我们可以做个实验: 把自己的作品与古代各时期的经典作品挂在一起,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及字体分类(当然,经典作品可能或者 ...

  • 弘一法师书法风格及形成

    李叔同 (1880-1942)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