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笔记 021 必求于本
治本和治标也是一般常用的治疗法则,必须明白标本,才能在治疗上决定轻重、缓急、先后等措施。
标本的意义有两项:其一,从人体与疾病来说,人体是本,疾病是标。治病的目的为了病人恢复健康,如果只顾疾病,不考虑人体,势必病去而元气大伤,或元气伤而病仍留存,或带来后遗症成为残废,甚至病除而人亦随亡,这是首先应该注意的。其二,从疾病的原因和症状来说,原因是本,症状是标。症状的发生必有一个因素,能把因素去掉,症状自然消失,中医常说 “治病必求于本”,即是指此。
本就是根本、根源,治病必须重视根本,找寻根源,了解其所以然。也就是治病必须抓住主要的,主要的解决了,次要的自然迎刃而解。因而有祛邪扶正和扶正祛邪两种说法,认为扶正则邪自却,邪却则正自复。这两种说法表面上似有矛盾,其实都是从根本上出发,因虚而致病自以扶正为主,因邪而致病自以祛邪为先。
虽然,治病必须求本,但也不能忽视其标。我们体会求因当然是必要的,辨证也同样重要,辨证就是为了求因。但在另一方面,求得主因之外还要求得主症,因为迅速的缓和症状,也是解除病人痛苦的重要一环。
例如感冒风寒,发热头痛,浑身酸楚,手足无措。风寒是主因,其他都是由风寒引起的症状,但在症状中发热是一个主症,热度的高低能使其它症状加剧和轻减。所以用发汗法来疏散风寒是主要治法,但加入一些清解药来帮助退热,以减轻其它症状,也是合理的。
前人治病有单从原因用药的,也有兼顾症状的。前人方剂中往往注明口渴加什么药,咳嗽加什么药,可以看到在治本的同时没有放弃治标。但也应该回过来说,治本是主要的,治标是次要的。倘然主次不分,看到哪一个症就加上哪一种药,便会杂乱无章,违反组方法则。
一个人同时患两种病时,也须分别标本,一般对先病为本,后病为标。先病多指顽固性慢性疾病,后病则以感冒等时症为多,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先治感冒,后治慢性病。因为慢性病不是旦夕能除,而感冒等时症容易解除,且亦能发展成为严重症候,促使慢性病的恶化。
也有本来是感冒症,忽然并发胃肠病,下利清谷,脉浮转沉,则恐外邪乘虚内陷,又须急治其里,再解其表。这些又说明了治疗上以治本为原则,在这原则下还应掌握先后缓急,灵活运用,因此 《内经》又曾总结地说:“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为妄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