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近30项与年俗相关的上海非遗,成就“留沪过年”的“海派担当”
留沪过年的人们如何过一个有滋有味的海派新年?上海有哪些特色的年俗?不妨从沪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寻找答案。
记者从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到,在申城,与年俗有关的市级以及国家级非遗有近30项,涵盖了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舌尖上的非遗:新年食俗文化大有讲究
面对严峻的冬春疫情防控形势,年味会不会变淡?
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田兆元认为,“就地过年”不会改变年味的主调,相反,能提醒人们多一些对自然的敬畏,多一些对传统节庆文化的重视与创新。以年夜饭为例,过去有那么些年,去饭店吃团圆饭俨然成了一种习惯,但这种“工业化的流水宴”或多或少影响了年俗传承。现在,全家人齐动手做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回不了老家的同事、朋友,也可以一起做一顿年夜饭,不仅美味丰盛,还能感受浓浓亲情、友情。
在上海的家常年菜中,有那么几道菜可谓是家家必备。首先是鱼,寓意年年有余。油爆虾也不可缺少,不仅颜色红润发亮,味道咸甜可口,虾壳上有一节一节的轮廓,代表着节节高升。同样,四喜烤麸取谐音祝愿家中男生能在新的一年事业有成。年夜饭中不能少的一大碗“全家福”,有肉圆、鱼丸、冬笋、蛋饺……其中蛋饺形似“金元宝”,家家必备。本帮菜被喻为味道上的“上海方言”,传统风味特色可以用“浓油赤酱”(油多、味浓、糖重、色艳)来概括,常用的烹调方法以红烧、煨、糟为主,口味咸中带甜,油而不腻。
酒是年夜饭上不可缺少的,低度、好入口的黄酒是不少沪上人家的首选。据史料记载,上海黄酒传统酿造工艺源于中国最早酿酒的历史,在五千年以上。从枫泾出土的文物“韩瓶”记载了宋代名将韩世忠用酒犒劳士兵的历史。在《宋会要辑稿》中可以看到在“酒务”类中有“上海务”的记录,而“上海务”是酒生产、管理、贸易、征税机构。上海黄酒以糯米为主原料,经曲种二次发酵而成,既吸取了浙江绍酒精华,又保存江苏甜白酒工艺,酒体色泽蜜黄清亮,香气浓郁幽雅。
说到海派年味,程乃珊在《海派年俗》里写道:“最怀念过年时的元宝茶,这些细瓷茶具多半是妈妈或者祖母的陪嫁,只有过年时才拿出来用一次。”据了解,上海人家新年中在家接待来客,必备“九子盘”和“元宝茶”。这元宝茶是用三颗青果(青橄榄)或三颗金橘泡成,美其名为“三元及第”。用的是旧式三件套“茶具”(上有盖,下有盘),上海也把这种茶具叫做“元宝杯”。有些人家泡元宝茶,还加些糖,喝起来清甜可口。在茶馆里,年初一至初五也必然有这样的元宝茶接待茶客,虽然不规定茶价,但茶客总会掏出比平时高出许多的茶金。
指尖上的非遗:春节“必备”元素一个都不少
除了吃喝,海派年俗的内容还有很多。
比如,全家人一起剪窗花、贴福字,这是不少人脑海中关于过年的温暖记忆。我国剪纸流派众多,大致分为南北两派:北派剪纸粗犷有力,以形代物;南派剪纸细腻写实,秀美耐看。
然而,由于各地区地域习俗、精神文化等的不同,同一派之间也各有各的特点。上海剪纸属于南派,被称为“海派剪纸”,最大的特色是兼容并蓄、开拓创新的艺术风格。王子淦和林曦明被誉为上海剪纸艺术界的“双子星”。王子淦将北方剪纸的粗犷、大气和南方剪纸的细腻流畅,恰当地融为一体,继承了前辈的优秀技艺,表现出了极强烈的艺术个性。林曦明的剪纸作品则大胆运用他擅长的山水画中的写意手法,把书画和民间剪纸融会到一起,在我国剪纸艺术上堪称一绝。如今,在上海,学习剪纸的热潮在社区、学校风行,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拓展题材,努力追求地域特点,反映时代气息。
水仙花也是许多上海人家过春节的“必备”元素。这之中,崇明水仙最有名,已有500多年种植历史。崇明岛地理条件非常适合水仙生长,早在明朝正德年间,这里的先人就开始在房前屋后种植水仙,当时并没有刻意用来观赏闻香,主要是割开水仙球茎,拿纱线蘸取黏稠的汁液,使晾干后的纱线变得更硬实。上世纪30年代初,崇明人开始系统地栽培水仙,并把它作为欣赏花卉销往国内各地甚至东南亚,并逐渐闻名。崇明人在长期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摸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水仙栽培技艺。崇明水仙现已成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是上海地区唯一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地方特色花卉。
(原载于2021年2月14日“文汇”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