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女婿反目成仇怎么办?且看晚唐贤母郑太素是怎么做的
姻亲反目
清河崔氏是唐朝五姓七望之一的大族。当然,家族大了,总会有一些不得志的人。比如有个叫崔彦昭的,他的家族早已定居洛阳而远离了原先的郡望;祖父、父亲都没做什么值得一提的大官,他只能通过科举进入官场。
他的姻亲王凝和他一起去考进士。崔彦昭是家里的第四个儿子,而王凝的妻子是崔彦昭父母的次女,现有资料无从考据崔彦昭和王崔氏是兄妹还是姐弟,本文就姑且认为他们是姐弟了。
结果,擅长儒术的他榜上无名,而王凝则高中了。当然,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王凝出身太原王氏,早年丧父,由官拜宰相的舅舅郑肃抚养。郑肃世代儒家,王凝的才学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
有一次,崔彦昭拜访王凝,可能就是单纯的走亲戚,也可能是想请教一下科举高中的秘诀,但王凝却连正式衣服都懒得穿,衣带也懒得系,只是穿着衩衣接见了这位落榜的小舅子。
衩衣是一种两侧开衩的长衣,是一种便服。胡三省注:“衩衣,便服不具礼也。”也就是说,穿衩衣会客是一种欠缺礼数的行为。以王凝的受教育背景和科考成绩,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
而他接下来对崔彦昭说的话,更让崔彦昭感到受到了冒犯:
君不如举明经。
当时科举一共两条门路,明经和进士。明经科着重考查对儒家经典的记诵,比较死板;进士科则着重考查诗赋。所以明经科较为简单,进士科较难,唐朝人有谚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就是说,三十岁考中明经还算迟了,五十岁考中进士还算早了——而王凝考中进士的时候才二十多岁,少年得志,少不了得到达官贵人的青睐,不免飘飘然了,看不起小舅子了。
没多久,崔彦昭也考上了进士,并得到节度使们的征辟。他擅长吏治,声望和政绩都没落下。
不知是不是被王凝刺激到了,所以急于证明自己。
大器晚成
唐懿宗年间,崔彦昭任户部员外郎,累迁兵部员外郎,转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再迁户部侍郎,判本司事,又判度支。咸通十年(869年),出任河阳节度使,进阶金紫。次年,调任河东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治所在并州,大约在现在的太原。当地的沙陀部落不太服管,这时候,崔彦昭的长处儒术就派上用场了,恩威并施。那时候的唐朝对河朔三镇以外的藩镇并没有失控,惯例是节度使当满三年就要调任。崔彦昭在任的三年间,境内大治,军民歌颂。
三年期满了,崔彦昭要离任了。然而,数千老人去宫门上书,请求让崔彦昭留任。
就是这一留任,暴露了崔彦昭的一个短板。
咸通十四年(873年)二月,沙陀首领振武节度使李国昌作乱,杀害云州防御使段文楚。崔彦昭奉诏与卢龙节度使张公素率军征讨,这时候才真正体验到了何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虽然不至于像赵括一样纸上谈兵把自己折进去,却也被史书记载了一笔“无功”。
同年,唐懿宗驾崩,唐僖宗继位。宰相赵隐推荐说崔彦昭善于治财赋,于是崔彦昭被召回担任吏部侍郎,充诸道盐铁转运使,同月又改授尚书兵部侍郎,不到半年又被任为中书侍郎,加宰相头衔同平章事,拜为宰相。
赵隐为什么帮崔彦昭呢?因为他俩是同科进士。如果崔彦昭当初科考和王凝一样顺利,就没有这一层关系了,因祸得福。
当初崔彦昭任户部员外郎时,曾和吏部侍郎萧仿等人一起考试宏词选人。这时候萧仿也做到了宰相,鉴于之前的宰相杨收、路岩、韦保衡都贪污腐败不得善终,决心改革弊政,崔彦昭从旁协助。
他们都不满另一位宰相刘邺。当初老宰相刘瞻是刘邺父亲的朋友,对刘邺有推荐之恩,刘邺却和韦保衡、路岩一起诬陷刘瞻,导致刘瞻被贬。僖宗登基后,刘瞻被召回,也拜为宰相,但有一次参加了刘邺的酒席以后,就暴病而死了。
这样的同事太可怕了,萧仿和崔彦昭联手把刘邺排挤了出去。
二人合作的效果很显著,数月后,“百职修举,察不至苛”,为士人君子所称。
崔彦昭迁门下侍郞兼刑部尚书。乾符二年(875年),率文武百僚上尊号,僖宗御正殿受册,下诏嘉奖他,将他比作尧、舜时期的皋陶、夔。他又累兼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
岳母救婿
当崔彦昭拜相时,少年得志的王凝却只做到兵部侍郎,终其一生也没有做到宰相。
先前王凝的表侄也就是郑肃的孙子郑仁表就吃过年少轻狂的亏,因为看不起年轻时的刘邺而在刘邺官拜宰相后被贬死在岭南了,而崔彦昭也已经学到了刘邺的手段,以同样的手法安排了仗着懿宗宠爱横行无忌的伶人李可及。
在崔彦昭出手以前,王凝都是危险的,谁能保证他不会用同样的方法把年轻时受到的侮辱都向王凝讨回来呢?又有谁敢于在崔彦昭出手以前为王凝求情而不怕得罪崔彦昭呢?
还真有!这个人就是王凝的丈母娘,也就是崔彦昭的母亲。这位老太太的全名是可考的,叫郑太素。
一个女婿半个儿,手心手背都是肉,虽然崔彦昭是自己抚养看着长大的,但她也不敢保证儿子一定没有报复的心思。
崔彦昭平日里对母亲很孝顺,和颜悦色,丝毫不摆宰相架子,是公认的孝子。但这位母亲却用心良苦,没有直接求情,而是采用了一个虽然拐弯,但只要儿子良心未泯就不怕不管用的办法。
这一天,崔彦昭听到她对侍婢说:“我要出远门了,给我多做点鞋袜。”
他惊呆了,母亲在自己奉养下过得好好的,出什么远门?正困惑间,他又听到母亲说:“王侍郎母子肯定要被放逐了,我要和王家妹子一起走。”
如前所述,王凝的舅舅是宰相郑肃,所以王凝的母亲也姓郑,王家妹子指的就是她。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两位母亲都出自荥阳郑氏,又好像姐妹相称,《新唐书》《资治通鉴》大概也基于此将崔彦昭和王凝描述为姨表兄弟,这样王凝娶崔彦昭的妹妹就成了古人眼里亲上加亲的美事(当然现在看来就是需要被禁止的近亲结婚了),但事实并非如此——郑太夫人的墓葬已经出土,和郑肃家族的墓葬并不在一处,可见两位郑夫人只是血统疏远的本家,虽然平日里可能因为这层关系和姻亲关系彼此姐妹相称,但绝不可能真的是一父所生的亲姐妹。
听说母亲要陪王凝母子一起踏上流放之路,崔彦昭赶紧出来,哭着下拜:“孩儿一定不会这么做的!”
情急之下,他哪里还会想到,母亲这些看似说给侍婢听的话,其实都是明知他能听到而故意说给他听的?
虽然不久后,王凝还是被排挤外放,但史书记载的原因是他不奉迎权幸、举荐的官吏获罪,而且出外后,他还是担任了河南尹、宣歙观察使这样的方面大员。
对比一下李可及的下场,如果崔彦昭对母亲阳奉阴违一定要置王凝于死地,绝不会是这样的结果。
其利溥哉
乾符三年(876年),崔彦昭充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与郑畋、李蔚一同拜相,又兼左仆射,前后共三次加兼官,都如前判度支,又进阶特进。
同年年底,他的母亲秦国夫人郑太素去世了。崔彦昭护送灵柩回到洛阳,并为她撰写墓志,称赞她持家有方有恩德。仅由其出言救女婿一事,便可知这些虽然出自儿子之口的赞语显然不是虚美之词。
第二年初,崔彦昭被任为司空,但很快去职。次年,罢相为太子太傅。当时唐朝早就没有了太子,这就是一个在东都洛阳吃闲饭的荣誉官职,这也是他最后的职务。
如前所述,崔彦昭本就是土生土长的洛阳人,即使多年在长安为官,也始终保留着在洛阳的私宅,如今年老退休,叶落归根,正合其意。
崔彦昭的卒年史书没有记载,但王凝的去世时间是史书明确记载的,就是在崔彦昭赋闲前不久——在农民变军王仙芝、黄巢的猛烈攻击下,身为观察使的王凝发誓与治所宣州共存亡,积劳成疾之下仍然拒绝以投降换取平安,终于撑到了黄巢退兵,自己也去世了,当然也因此得到了朝廷的表彰和死后哀荣。
在丈母娘去世两年后,王凝用生命向天下人也向还在人世的小舅子诠释了丈母娘保全自己的苦心没有白费。
仁人之言,其利溥哉。——《左传·昭公三年》
IOS系统打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