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纂弘业:煮豆燃萁的后凉悲歌

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黑格尔

用心良苦

淝水之战后,前秦分崩离析,奉命经略西域的大将吕光趁机夺取凉州,建立后凉,堪称一时豪杰。

然而,豪杰也有谢幕的时候,继承人的问题是绕不开的。

吕光的长子太原公吕纂,弓马熟娴,广交朋友,战功赫赫,但吕光觉得他性情粗豪勇武,有意跳过他而立次子常山公吕弘。

但是,当吕光的正妻石氏带着儿子吕绍出现在吕光面前时,吕纂、吕弘的梦想都化作了泡影,虽然吕绍年纪轻,也怎么经历过战阵,可架不住他会投胎。天然的嫡庶之别,是那两位表现再好也无法弥补的。

太常郭黁觉得吕光老病、太子吕绍年轻、吕纂为人强横,只要吕光有不测,必定会发生内乱,自己也会被殃及,于是干脆自己造反。

吕绍太年轻,有可能无法在乱世生存,郭黁知道,吕光又何尝不知道呢,他也想培养吕绍的能力,所以他派吕纂讨伐北凉天王段业的时候,让吕绍也跟了去,跟着大哥好好学学怎么领兵打仗。不过由于南凉出兵为北凉助阵,吕纂占不到便宜,更不能指望吕绍破局了,只能班师先解决郭黁,经过一番波折才平定。

老病的吕光即将走到人生的尽头,他最后一次喊来儿子们,嘱咐道:永业并不具备安定乱世的才干,但他是嫡出,所以我勉强让他继位。将来,老大吕纂管军事,老二吕弘管政治,吕绍你就坐在那里啥也别管,兄弟和睦,江山才能长久,不要听信谗言,不要学前朝手足相残,西秦、北凉、南凉还在一旁看着呢。

其实为了确保王位的传承,吕光已经想尽了办法,他甚至在生前就把王位禅让给了吕绍,自称太上王,这就是明确告诉全国上下,吕绍就是自己选择的继承人。显然,他不仅清楚吕绍有几斤几两,也清楚自己如果等死了再传位,很可能会有人质疑他的决定乃至阻止吕绍继位,打破他维持嫡长子继承制以确保政权稳定传承的蓝图。

人总是要死的,管得了生前,管不了死后。吕光死后,该爆炸的地雷还是爆炸了。何况吕光晚年已经不算明君了,段业原本是他的尚书,愣是因为他听信谗言枉杀忠良而被逼成了北凉天王,这简直是没有困难创造困难。郭黁在叛乱中还残忍杀害了吕光的八个年幼的孙子,很可能就是吕纂、吕弘们的儿子。

兄弟阋墙

吕绍秘不发丧,吕纂推门入殿哭丧,竭尽哀思。吕光有个弟弟吕宝,先前战死。吕宝的儿子吕超对吕绍说:吕纂临丧不哀,步高视远,以后一定会造反,早点除掉他吧。

吕绍何尝不知道吕纂有可能造反呢,但是吕纂来哭丧的时候,他不但没有干掉这位大哥,还表示要让位给他,被吕纂以嫡庶之别为由拒绝。

后来吕绍在湛露堂面见吕纂,吕超持刀在侧,用眼神请求吕绍拿下吕纂,但吕绍仍然没有理会。

吕绍的举动看似傻白甜,其实设身处地想,他面临的是一个两头堵的局面,就像他对吕超解释的那样:父王要我们兄弟和睦的遗命言犹在耳,我每次想起东汉末年大佬袁绍诸子内斗导致家族基业无存的教训,就心痛得忘记了寝食。我治理国家需要两位兄长协助,就算大哥要害我,我也只能视死如归了。

如果父王尸骨未寒,他就仅仅因为大哥“看起来会造反”把大哥预防性击毙了,那么二哥吕弘呢,杀不杀?以吕纂在军界的地位和威望,不知又有多少大将需要重新安抚,他有什么把握?一旦因此又产生众多新的段业、郭黁,那时候吕纂已经不在了,谁来保护他,谁来冒着成为下一个吕纂的风险为他征战?吕超吗?

吕绍诚心如此,吕纂似乎也有一些被感动。但一直因为储位旁落而怀恨的吕弘却不这么想,他派尚书姜纪去劝吕纂:大哥有内外大权,又有威望恩惠,何不效仿古人?吕绍只配做刘贺,而大哥可以做汉宣帝。

吕光遗命辅佐吕绍的两位曾经哭着对吕光说“不敢有二心”的大佬终于携手造反了,吕绍也没有真的像自己说的那样等死,他也派了兵去抵抗,跟着吕纂造反的有数百人,而吕绍交给吕超的军队就有两千人。对遵守规则的吕绍来说,惩罚破坏规则的人天经地义,就算抛开责任感,人总是有求生的本能的。

但是他已经没有能力惩罚兄长们了,士兵们都忌惮吕纂的威名,只有左卫将军齐从的拿剑砍伤了吕纂的额头,其他都溃散了。

吕纂和吕弘杀入宫中,只见到吕绍的尸体。如果吕绍不自杀,他们会如何安置他?显然已经被辜负过的吕绍没这个信心了。

面对重新空出来的龙椅,吕纂和吕弘却兄友弟恭地推让了起来。吕纂先让给吕弘,吕弘说:“我觉得吕绍暗弱,难以服众,所以才推翻他,为此不惜违背了父王的遗命,已经愧对父王了,如果再越过大哥登基,如何面对天下人?大哥这样年长有德又威震敌国的人,才应该早登大宝。”

于是吕纂勉为其难地当上了新王,任吕弘为使持节、侍中、大都督、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司马、车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改封番禾郡公;谥吕绍为隐王,这个谥号的潜台词就是:弟弟啊,这个王位,你真的不配。

对曾砍伤自己的齐从,吕纂也理解各为其主的道理,反而欣赏他的忠诚,厚待于他。同样,对出奔广武投靠叔父吕方(不是小温侯)的吕超,吕纂也赞同他是忠臣,只是让吕方给吕超讲点“经国大体,权变之宜”的道理,吕超上疏谢罪,吕纂也就放过了他,反正吕绍又不可能活过来了。

魔盒开启

但是,互相推让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吕纂肯让位给吕弘,无非是忌惮吕弘手里的军队,这样的局面不可能长久维持,手足相残的魔盒已经开启。

吕光已经说过,吕弘的技能点在政治而不在军事。先前吕弘镇守张掖,就被北凉打飞了。所以第二年吕纂和吕弘兵戎相见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

吕弘也逃到广武投奔吕方。吕方哭了:你造反失败了跑哪里去不好,偏偏来投奔叔叔我,这不是为难我吗?于是把吕弘抓住交给吕纂处置,吕弘卒。

如果当初吕纂要吕方干掉吕超,吕超怕也逃不掉了。

吕纂趁着平乱,纵兵劫掠,让士兵侮辱吕弘的妻女。侍中房晷看不下去,哭着说:你凉手足相残的悲剧全是祸事,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吕弘虽然自己找死,但你吕纂也没有多顾及兄弟之情,引咎自责向百姓谢罪都来不及,可您都在做什么?吕弘的家属也是您的弟媳、侄女,她们被侮辱,您就有颜面了吗?吕纂这才把吕弘的家属召进宫中妥善安抚。

不管手段是否光彩,总之两个弟弟都死了,吕纂觉得位子稳了,可以打击一下外敌,实现父王的遗愿了,让父王看看,谁才是最适合接班的儿子。他不听大臣劝谏,先后对南凉和北凉用兵,都无果。他又沉溺酒色,喜欢打猎。太常杨颖(男的)等人劝谏,他也自责,也嘉奖对方,但就是我行我素。

难怪当初吕光想越次立吕弘。

当时,已被任为番禾太守的吕超擅自讨伐鲜卑思盘部落,被其弹劾,吕纂命令他入朝把事情讲清楚,并且当面说“要当斩卿,然后天下可定”,吓得吕超磕头求饶。

吕纂觉得这位堂兄弟入朝一趟也不容易,就请他和众臣一起喝酒。吕超的兄长北部护军吕隆屡次劝酒,吕纂很是受用,于是喝得大醉,又乘着步挽车带着吕超等人在宫内转悠,到琨华殿东阁时,步挽车过不去,吕纂的亲将窦川和骆腾于是解下配剑去帮忙推车。

机会来了。

吕纂曾在和高僧鸠摩罗什下棋的时候戏言“斫胡奴头”,鸠摩罗什回应“不斫胡奴头,胡奴斫人头”。吕纂只当是彼此开玩笑,却不曾想,吕超的小名就叫胡奴!

吕超拿起窦骆二将的佩剑,顺利完成了三杀!

吕纂的杨皇后下令禁军讨伐吕超,但殿中监杜尚已经和吕超勾结,阻止了。

吕超一伙宣布:吕纂“违先帝之命,杀害太子,荒耽酒猎,昵近小人,轻害忠良,以百姓为草芥”,我们诛杀吕纂,是安定社稷,为吕绍报仇。

这样一来,吕光最有希望继位的三个儿子全都不在了,下面龙椅该谁来坐呢?

王业沦丧

于是有人劝说吕光的另一个儿子陇西公吕纬以吕纂弟弟的名义起兵讨伐吕超。吕纬便带着军队,去拉拢巴西公吕他入伙。吕他原本也答应了,但妻子梁氏劝他,吕超和吕纬都是侄子,谁也不比谁亲,别胡乱帮一打一,于是吕他以年老为由敷衍过去了。吕超趁机给吕他洗脑。吕超的弟弟吕邈和吕纬关系好,说吕隆、吕超杀吕纂,为的就是拥立吕纬,他俩是吕光的侄子,怎么可能用旁支替代主干呢?

吕纬也知道吕光现存诸子就自己最年长了,自己继位名正言顺,于是丢下军队去和吕隆、吕超盟誓,单骑入城,然后,当然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吕超真的敢用旁支取代主干。吕光还有一子吕覆,然而史书没记载他的下落。

一番兄弟相残之后,吕光的王位彻底从吕光一系旁落到了吕宝一系。“美姿貌,善骑射”的吕隆也没有准备好,完全是被吕超架上去的,他拜吕超为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封安定公。

吕隆和吕超之间倒是吸取了教训,没有再互撕。可是吕隆为了巩固王位,“多杀豪望,以立威名,内外嚣然,人不自固”。有个叫焦朗的人,投靠了后秦,说后凉这些年“自武皇弃世,诸子兢寻干戈,德刑不恤,残暴是先,饥馑流亡,死者太半”,请求后秦为后凉百姓主持公道,吕隆一个篡位者,有什么人心?

当初被吕光视为威胁的西秦已经被后秦所灭。后秦军杀得吕超大败,吕邈阵亡。曾亲手斩下吕纂首级的将军魏益多又想谋杀吕隆、吕超兄弟,事败,祸及三百余家。

在南凉、北凉的轮流打击下,后凉的饥荒越发严重,民心已去,吕隆派吕超为使者投降后秦,素车白马,辞别了吕光的宗庙。

这时候距离吕光去世才四年,吕纂在位才一年多,吕隆在位才两年半,吕绍……

如果吕光直接传位给吕纂,或者吕绍禅位给吕纂时吕纂笑纳了,吕绍能平安活下来吗?吕弘、吕隆、吕超、吕纬、吕他们,就不会以拥立嫡子为幌子掀起新的风浪了吗?

《晋书》史臣曰:绍、纂凡才,负乘致寇;弘、超凶狡,职为乱阶;永基(吕隆表字)庸庸,面缚姚氏。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植

IOS系统打赏通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