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成功人士训练大脑的方式,值不值得我们学习?
优秀的人为何能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是因为他们懂得与自己的大脑合作,指挥大脑达成自己所想?
以下视频中的TED演讲者Marisa Peer曾获得英国最杰出的心理治疗师称号,被认为是该领域的国际顶级专业人士,经常为时尚、体育、商业等各领域的成功人士处理心理问题。
在TED演讲中,她针对“如何与自己的大脑更好地合作,成为优秀的人”详细地提供了4个建议。
在演讲中,Marisa Peer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我们必须跟大脑通力合作,而合作的前提是必须掌握以下关于大脑的4个基本知识:
第一,大脑会完全、确切地去做它认为你想要它去做的一切。
所以,她建议我们要尽量避免对自己说一些负面的、泄气的、消沉的话,比如“这太痛苦了”、“这太枯燥了”、“我肯定做不到”等等。
相反,Marisa鼓励我们要用精确的、具体的语言告诉大脑,我们到底想实现什么。比如“成为什么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我想要的”、“我能够克服哪些哪些困难,达到如何如何的目的”等等。
第二,大脑会本能地把你带向令你快乐的事,并令你远离痛苦。
她认为,如果我们将自己要做的事视为苦差,大脑就会低效、抗拒;而当我们有意识地把目标转变为令自己的快乐、兴奋的事时,大脑就会自动朝这个目标前进。
第三,我们对事物的感觉来自于两点:你脑子里想象的画面,及你对自己说的话。
对于这一点,她还在演讲现场进行了一个“想象柠檬”的小实验,带动观众通过想象而产生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因此,她建议我们经常在脑海里想象自己达到了目标的画面,告诉自己要充满信心,并将此画面和话语与快乐的情绪相结合。
第四,大脑喜欢做熟悉的事情。
Marisa要我们识别出那些大脑“熟悉”的,但不利于我们达到目标的认识模式和行为习惯,比如自我否定和拖延症,然后将其变成大脑感到“陌生”的事物,也就消除或是减少这些不良的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
反过来,对于那些大脑感到“陌生”的、但有助于我们取得成就的认识模式和行为习惯,我们要不断训练、加强,令它们成为大脑熟悉的事情,并一直运转下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很多心理调整方法的本质是相通的,只是不同的人士因为专业领域不同、所掌握的理论不同,所以表述方式有所不同。
Marisa所说的“与大脑合作”,如果从科学心理学角度,尤其是病理性记忆及记忆再巩固理论来看,其实相当于利用自我催眠或自我暗示令大脑对学习、工作形成积极的条件反射,通过大脑“系统1”(即大脑短路径)起作用,一想起来就愉悦、开心甚至兴奋,然后达到高效学习或工作的状态。这自然更容易获得成就。
比如,在大部分人的眼里,学习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如果保持这种认知和情绪,大脑会自动地趋利避害,对学习行为有所抵触。
如果想塑造高效学习的状态,就要有意识地将学习行为和情境与快乐、兴奋的积极情绪结合在一起。我以前介绍过的方法,在学习前先闭眼,带着愉悦情绪想象学习情境,其实就是Marisa所说的第三个方法。
所以,应该说,对于心理状态基本健康、无明显精神心理障碍的绝大部分人群而言,Marisa提供的这4个方法是比较实用的,确实有助于我们的学习或工作状态。
如果读者想尝试,还可以再增加一步:在初步建立了积极的条件反射并有所进步后,必须学会自我肯定,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环,令积极的条件反射更牢固。
可是,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甚至有抑郁症、双相障碍、焦虑症、强迫症等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而言,这些方法也有局限性,效果大大削弱,甚至可以说并不适用。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抑郁症、双相障碍、焦虑症和强迫症的患者,绝大部分都缺乏真正的自信,也认为自己缺乏自信的来源,而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
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自我催眠或自我暗示所营造的“自信”就只是昙花一现,并不能让你与大脑达到所谓的“合作”关系。
正如有网友的调侃:“我脑袋里一直有个小目标,先挣一个亿,然后呢?我还是什么都没有!”
这与一些成功学演讲家、比如台湾的陈安之宣传的“企业成功学”类似,据说他建议学员和观众每天都要大喊:“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的!”
可自信是需要现实支撑的,如果没有实际的、持续的付出,方法和路线不对,光认为自己是最棒的并不能帮助我们成功。就类似于“打鸡血”、“心灵毒汤”,是非常幼稚的。
所以,自我催眠/自我暗示一定要基于现实基础,不可理想化,而且一定要意识到,成功需要持久地努力与付出,并要保持“积极努力,顺其自然”的心态。否则,一旦付诸努力却发现效果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时,很可能不断自我否定,甚至陷入抑郁发作。
因此,对于精神心理障碍患者而言,如果盲目利用这种方法,遭受挫败后更容易加重病情,这种所谓的“正能量”会成为“毒能量”!
第二,对于精神心理障碍患者而言,要建立一个建立积极的、健康的条件反射不是那么简单的;在创伤修复的基础上,还必须包括4个方面的重建:积极的情绪、积极的相关情境或画面、积极的思维认知,以及良好的身体感受和行为。
而这4个方面又受到他们曾遭受过的病理性记忆(叠加性的心理创伤为主,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为辅)所影响,难以通过认知行为治疗、支持鼓励来解决。
所以,我们临床上一般先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修复这些病理性记忆,再利用深度催眠下条件反射重建技术(CRRDH),将积极情绪等与学习情境结合在一起,才能更有效地塑造出高效学习的状态。
我们也尝试过对这些患者不实施TPMIH心理干预,只进行条件反射重建,希望建立高效学习状态。但对于中度到重度的精神心理障碍患者而言,效果并不稳定。
所以,大家要看清的是,Marisa所提的方法主要是从优秀人士的经历中提炼的,他们往往本来就具备超出常人的才能、意志和心理素质,甚至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独特资源和机遇,这可能才是令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而不能把所谓的成功归结于打鸡血似的自我暗示。
网上流传很多这类所谓“训练大脑”的视频、文章,很多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看完以后,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但实际践行的时候,往往会发现并非那么容易,便会引发挫败感。大家借鉴的时候,一定看清这种方法的本质及局限性,理性、客观地看待。
世界上并没有通往所谓成功的捷径,即使掌握高效学习、工作的方法后,还需积极努力,并脚踏实地,放平心态,切勿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