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野战军抗骑兵冲击战术的发展(上)

三年解放战争的最终结果,无疑是“得人心者得天下”的最佳诠释。除此之外,解放军无论是战略谋划、战役指挥还是战术指导方面,也一样精彩纷呈。具体到战术层面,解放军绝不像敌人及别有用心者所污蔑的那样,只会搞“人海战术”,而是非常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在实战中因地制宜、不断改进。西北野战军在抗骑兵冲击方面的战术演化,就是其中的一例。

“青马”骑兵

骑兵,自从战国末年作为一种独立的作战兵种登上战争舞台以来,就以其较高的机动性和强大的冲击力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始终活跃在中华大地上。虽说进入热兵器时代后,骑兵的地位不断下降,但在解放战争中,交战双方仍编有一定规模的骑兵部队。国民党军骑兵部队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其中尤以俗称“青马”的地方军阀马步芳的骑兵部队战斗力最强。

如果单从数量来说,“青马”最多时也不过数万之众,其中步兵、骑兵各半。论武器,“青马”的装备在国民党军中只属三流水平。但“青马”骑兵的战斗力却不容小觑。其士兵主要来自甘青两省交界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在上层统治阶级利用宗教观念蒙蔽驱使下,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民族隔阂与仇杀,“青马”部队在对外族军队的征战中,内部凝聚力很强,作战凶狠顽强。

解放战争中,“青马”骑兵的主要活动地域,是陇东和泾渭河谷地区,这都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东端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包括山西全省,陕西大部,甘肃,宁夏的一部分。黄土高原的地形大致由三部分组成:最高的是石质山地;位置居中的是黄土高原的主体部分,常见的有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最低的是断陷谷地。这其中,黄土塬又称黄土桌状高地,特点是顶部平坦,或微有起伏;黄土梁是平行于沟谷的长条状高地,梁长几千米至十几千米不等,梁顶宽几十至几百米不等,地形略有起伏,并呈鱼脊状往两面沟谷微倾;黄土峁指单个的黄土丘陵,峁的横剖面呈椭圆形或圆形,顶部有的为平顶,略呈穹起,四周多为突形坡,坡长较短,坡度变化明显。

猛一看,这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形,似乎并不利于骑兵纵横驰骋,其实却不然。面积颇大的黄土塬非常适合骑兵展开冲击,狭长的黄土梁虽然不利于骑兵冲击,但周围的沟壑却利于骑兵快速绕行。且在这种地形上骑兵的机动速度远超步兵。历史上,“青马”骑兵非常惯于在这种地形上发起长途奔袭和集群冲击,其冲击力和震憾力颇强。一旦被其突破前沿阵地,防守方的步兵被迫进行近身格斗时,往往腾挪不过三五步,出枪不过三四尺,便被疾如旋风的“青马”骑兵用锋利的“河州军刀”劈倒。即便是正面集群突击未能奏效,“青马”骑兵也常常利用其机动性强的优势,迅速利用沟壑迂回至步兵防线侧后发起冲击,并屡屡得手。除此之外,“青马”骑兵的步枪上装有两条长铁叉,架在马头可在行进间射击,下马则可支在地上当支架,加之部队里老兵很多,因此枪打得很准。

按西方标准,“青马”骑兵应该属于“轻骑兵”和“枪骑兵”的混合体。历史上,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西路军,到抗战时期的新四军四师,再到解放战争中的西北野战军,都曾吃过“青马”的大亏。因此我军一直都在摸索克制“青马”骑兵突击的战术。

正面抗击

说起来,步兵克制骑兵的基本思路无外乎两条:一是利用地形或者工程障碍,降低骑兵冲击速度,为各种火器争取瞄准时间,提高命中率;二是加大火力密度。因为骑兵目标虽大,但移动速度快,各种直瞄火器要想精确命中不易。但如果极大地增大单位正面的火力密度,形成“弹雨”甚至“弹幕”,骑兵就在劫难逃了。

思路虽不复杂,但对西北野战军来说,实现起来却并不容易。西北野战军成立时,作为全军头等主力的教导旅平均每支枪仅有25~50发子弹,新4旅平均每支枪仅有10~20发子弹。2纵平均每支枪有30发子弹。而1纵则是典型的“三枪八路”,平均每支枪拥有的子弹仅有个位数。野战军主力装备如此之差,地方部队就可想而知了。此外,由于自红军时期起对“青马”作战就屡屡吃亏,因此一些部队指战员面对骑兵密集突击容易发生心理恐慌,这又进一步降低了防御的稳定性。

1947年,西北野战军地方部队与“青马”交手败多胜少,作为全军头等主力的教导旅与之对阵也不过平分秋色。究其战术原因,一方面是此时的我军刚开始从游击战向运动战、正规转化,还不善于合理利用地形、改造地形。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动火器少,弹药严重不足。若部队在防御前沿一字摆开,则单位正面火力不足以遏制骑兵冲击。若收缩防线,用步枪打“排子枪”的办法增加防御正面火力密度的话,则整个防线上防御间隙太多。部队又无力增强侧射或倒打火力,以火力封锁这些间隙。如此一来,“青马”骑兵很容易乘隙而入,动摇我军整个防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