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型特质个体的付出-回报型失衡研究取得进展

  • 来源:心理所 2021-03-23 08:18

付出-回报型失衡(ERI)是影响人们目标导向动机行为的环境应激因素,指高努力付出和低奖赏回报之间的失衡。例如,个体会知觉到自己付出许多努力,但收获很少。这种失衡体验通常在有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谱系群体中存在,这一群体不愿付出努力去追求奖赏,也较难维持自己的目标设置。研究发现,高分裂型特质个体的行为表现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类似的地方。然而,尚不清楚分裂型特质个体是否会明显知觉到付出-回报失衡,长期的付出-回报失衡是否与分裂型特质个体的神经活动改变有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神经心理学和应用认知神经科学(NACN)实验室博士黄佳、研究员陈楚侨及其合作者开展研究,考察付出>回报型失衡和分裂型特质两者如何与脑结构与功能改变关联。研究人员入组了37例高分裂型特质个体和36例低分裂型特质个体,采集他们的静息态功能像和结构像数据,所有的被试均完成了付出-回报失衡量表。研究发现,高分裂型特质个体更可能知觉到付出>回报型失衡,付出>回报型失衡的严重程度与高分裂型特质个体左侧苍白球的灰质体积下降有关,并与前额叶、纹状体和小脑之间的功能连接改变有关,低分裂型特质个体没有表现出改变。综上所述,研究表明,付出-回报失衡和高分裂型特质个体的灰质体积减少以及静息态的功能连接改变有关。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ognitive Neuropsychiatry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的资助。(生物谷Bioon.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