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锦草:野地里的天然“创可贴”
小编导读
在田间地头,蕴藏着大量实用的中草药。它们可能很不起眼,却是临床中不可缺少的治病良药。和马齿苋长得十分相近,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退黄功效的地锦草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楚林老师一起走近地锦草,看看这味“不起眼”的中药除了在临床上为人们解决病苦之外,关于它的传说还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人生启示——
从前,有一人从高墙摔下,血流不止,命在须臾。有医以草药捣烂敷患处,血止痛消,继治而愈。一晚,医梦一人披发怒道:某与我有宿冤,我取他命,与尔何干,奈何以血见愁愈之,今以尔代。举爪欲摄。医惊寤。后遣道士祈禳方解。
故事中所言血见愁,即地锦草。李时珍解释:赤茎铺地,故曰地锦。专治血病,亦称血见愁。
看完这个故事,我觉得那个梦中发怒的人很有趣,为什么不直接找元凶地锦草算账,却偏偏要找用地锦草的医生呢?
春天,在我的家乡襄阳,处处可见地锦草。地锦草不像车前草之类,专往人多的地方钻,一般会选择僻静和清雅空地。红蔓为经,绿叶为纬,专注地在泥土上织锦。几日不见,一株丁点大的小草就可织出床单大的一片。远看,真如一抹紫红的云锦栖息在大地上,很美。红红的茎蔓很细,绿绿的叶片很小,只有画布是广大的,无边无际。蹲下来细看,地锦草总是不紧不慢,不急不躁的样子,就像可爱的土家族小女孩在一针一线地挑织西兰卡普。土家族的女孩子通常从会拿针起就要学织锦。朝织彩云,暮织栖霞,织的都是未来的嫁妆。有了这样丰厚的嫁妆做家底,到了婆家,日子就会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般美好。所以,不着急,要细细地织。
来源:《太行本草图谱之嶂石岩》
儿时,地锦草用得最多。手破了,扯一把揉碎涂上,它就是最快捷的“创可贴”。真是地道的“血见愁”。好像成了惯例,村子里凡是有人出现咳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乳腺不通等病症,都会去扯一把回家熬水喝。自然而然,就像在扯自家园子里的青菜。
有一年,外地的表哥到襄阳游玩,相伴去采地锦草,他却怎么也分不清,总是把地锦草和马齿苋弄混,因两者确实有些像。后来母亲告诉他一个笨办法,就是把茎掐断。地锦草的茎一断就会有乳白色的汁液涌出,并在截断处鼓出一个可爱的小半球。我们都很奇怪,那么细那么瘦的茎,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汁液。真是好玩。后来一见到地锦草便会忍不住地去掐一下。其实,有许多植物都是这样,如蒲公英、苦荬菜、萝藦等。学医后方明白这些有乳汁的植物于人类都有着一样的用途:行气活血、消肿解毒、通乳。尔后再看到这些植物,便肃然而生敬意,乃至有些凛然。
有一次和父亲去犁地。一大片地锦草,他在前面犁,我在后面拾。从犁刀下逃出的地锦草呈现出鲜艳的红色,白色小碎花洒落一地,破损的枝节处乳白色的汁液犹如血液汩汩流淌。我惊呆了,说:“这些地锦草真可怜。”父亲笑着说:“傻丫头,明年又是一大片,有土地在,还愁它来年不长。”
父亲当然是对的。中药里有许多带“地”字的植物,如地衣、地肤、地丁、地榆、地黄、地骨皮等等。这些植物都是五谷之外的庄稼,只要有土地就会生生不息。每每念着这些植物的名字,就像在呼唤着我家乡的兄弟姐妹们。用到这些植物的时候,我总是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把它们排列在处方上,亲切、温暖、顺畅。心底里前所未有地笃定、踏实。
来源:《中药饮片图鉴》
依稀记得刚上班做医生时,治好了一些患者,便飘飘然,极有成就感,成天昂着头,趾高气扬。有一次回家后异常兴奋,和母亲眉飞色舞地谈着自己的成功医案。父亲坐在那儿抽着烟,不吭声。可我知道他也在听,应该是在分享我的喜悦吧。良久,父亲突然轻轻地发问:“你还记得那个地锦草的故事吗?”我说:“当然记得。”父亲说:“你知道那个梦中发怒的人,为什么不找地锦草算账,却偏偏要找医生呢?”我很老实地说:“不知道。”父亲说:“那是因为人类会说话会吹牛,而地锦草不同,它不会说话,只知道做事。”我羞红了脸,低下了头。
有一种地锦草,也是害羞的样子,每一片叶片上都有紫红色的泪斑,非常漂亮,叫斑地锦。每一次看到斑地锦就像看到斑竹,这些植物上美丽的斑点,真像美人的眼泪,让人心疼,想拥入怀。斑地锦的用途和地锦草一样。元代医学家危亦林有一方剂,专治妇人血崩:草血竭(即嫩地锦草)蒸熟,以油、盐、姜腌食之,饮酒一二杯送下。这哪里是在熬药,分明是在精心地制作一味佳肴!用红颜来为红颜疗伤,用红颜来与红颜对饮、聊天、相伴。这样的医者真是高明,太懂女子的心!若有合适的机会,一定也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