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铭太极拳谱传抄本中的《十六关要论》

不管宋书铭太极拳传抄本怎么来的?其学术价值还是有的,其论里不乏有价值的东西!这篇《十六关要论》无论拳理还是文笔都很不错,很值得认真学习。

《十六关要论》是太极拳走劲的各个环节,共有十六个点,按从下到上、从根到稍的顺序逐一阐述。次序如下:足、腿、膝、腰、背、顶、气、掌、指、髓、神、耳、鼻、口、身、毛。

因为作为袁世凯幕僚(机要秘书)的宋书铭和北平体育研究社社长的许禹生关系比较好,研究社的教员纪子修、吴鉴泉、刘恩绶等人都跟宋书铭学过东西,宋书铭的推手技术很好,许多人都不是他对手。

宋书铭有两样东西对当时太极拳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个是他教的太极拳架“三世七”(三十七);一个就是他的太极拳谱传抄本。传抄本里的内容其实并不多,只有八字歌、心会论、周身大用歌、十六关要论、功用歌等不多的东西。宋书铭自称传自唐代先祖宋远桥,当时很多人质疑其真实性,但它还是流传到现在,可见其有一定存在价值,否则早成旧事了。有兴趣者可以把宋书名抄本和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的拳论加以对比,端倪自然就出来了。

《十六关要论》全文如下:蹬之于足,行之于腿,纵之于膝,活泼于腰,灵通于背,神贯于顶,流行于气,运之于掌,通之于指,敛之于髓,达之于神。凝之于耳,息之于鼻,呼吸往来于口,浑噩于身,全体发之于毛。

(0)

相关推荐

  • 太极拳熬过了这三关,才能算入门!

    在过去有这么个说法,练太极拳甭管一个人有多高的天分,甭管有多么吃苦的精神,甭管师徒缘分有多好,要想能成就,必须得熬过三关. 第一关,体力关. 要想练出平常人没有的功夫,就得要训练平常人用不到的地方.所 ...

  • 太极拳理论建设史上的“三圣”——武禹襄、李亦畲、宋书铭略传

    "太极拳"之名最早见于1881年的李亦畲手书的<太极拳谱>中,抄给郝为真的<拳谱>中,都没有"太极拳"之名.可见,太极拳之名是李亦畲首先 ...

  • 测测看,你的太极在哪个层次?宋书铭的三世...

    测测看,你的太极在哪个层次? 宋书铭的三世七,把太极拳分门外.入门.阶及.当堂.入室.开窍.神化七个阶段. 以我练拳33年的感受,见识如下. 太极拳讲三年小成,九年大成,九年之后欲罢不能.又讲太极十年 ...

  • 《心会论》清.宋书铭传抄太极拳谱

    腰脊为第一之主宰,喉头为第二之主宰,心地为第三之主宰. 丹田为第一之宾辅,指掌为第二之宾辅,足掌为第三之宾辅. 刘厚中先生注释: 丹田是腰脊的 "宾辅","有象无形&qu ...

  • 宋书铭秘传太极拳谱十篇

    有宋书铭者,自云宋远桥后,久客项城(袁世凯)幕,精易理,善太极拳术,颇有所发明,与余素善,日夕过从,获益匪鲜.本社(北平体育研究社)教员纪子修.吴鉴泉.刘恩绶.刘彩臣.姜殿臣等多受业焉.'许又说:'唐 ...

  • 【古谱】宋书铭秘传太极拳谱十篇

    2014-09-17 有宋书铭者,自云宋远桥后,久客项城(袁世凯)幕,精易理,善太极拳术,颇有所发明,与余素善,日夕过从,获益匪鲜.本社(北平体育研究社)教员纪子修.吴鉴泉.刘恩绶.刘彩臣.姜殿臣等多 ...

  • 是师出有名?还是欺世盗名?太极隐士宋书铭太极拳之谜

    作者:李通国 宋书铭在清末民初一定是个有一技之长的知识分子,不然又如何被一心雄霸天下广泛搜罗人才的枭雄袁世凯所相中呢!但是宋书铭真是在民国武术界没有名气,似乎宋书铭本人也无意于在武术上出人头地,心甘情 ...

  • 宋书铭、《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争议肇始

      1.宋书铭人事述记 宋书铭,字硕亭,大约生于1840年代,民初在民国政府袁世凯总统府任下级幕僚,现在查不到其早期经历,约1916后离开北京,很快就去世了.宋书铭曾与北京太极拳界有过交往,当时太极拳 ...

  • 宋书铭所传37式,实以杨式为基础改编​

    宋书铭所传37式拳势名称,缺失了重要的进化演变过程.用下面一张图说明,南方古猿直接跳到智人,中间几个进化过程省略了,跳跃式进化!!! 宋书铭所传37式 宋书铭所传太极功拳名三十七,因三十七势而名之,又 ...

  • 宋书铭和他的“宋氏太极拳”

    [按:本文系全英文著作,发表在美国<太极>杂志2008年第2期(总32期).作者VincentChu(朱国宏),美藉华人,露禅门下(海外)六世弟子,其父朱振瞬,为杨澄甫宗师长子杨振铭(守中 ...

  • 【宋书铭散手37式秘籍】第一部分

    前言 此太极拳三十七式散手秘诀系王师新午七十年前所传之手抄本,多年来仅供师传弟子内部习练研究传阅,原谱作者是宋书铭老前辈. 吾今已九十有余,深感先师言传身教之恩,由于本人条件及水平所限,未能将老师所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