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石头就是这么简单
依据西方绘画的光源原理,假设光源来自左上方,将立方体分为“黑白灰”三大面,用中国画技法来表现石头的阴阳向背,即:上白下黑、左白右灰;上疏下密、左松右紧;白、疏、松为阳,黑、密、紧为阴,可用先勾后皴的“垂线皴法”画石头。
步骤一:勾勒石纹,假设光源在左上方,先用中墨勾出大概轮廓和筋脉,使之有左松右紧、左简右繁、左虚右实的基本线条。
步骤二:皴出凹凸,用干笔皴擦石头纹理,使石头的面产生凹凸感。“垂线皴”就是一种比较实用简便的办法,“见线皴一边,左线皴左边,右线皴右边,横线皴下边”,就是在已有的线条的一边进行皴,“垂线皴”就是沿着石筋线条垂直皴,为的是使之有变化。
步骤三:擦出阴阳,淡墨强调。用枯笔散锋再进行全面重点擦扫,留出左上边的高光部分。用笔要有纵横直斜快慢变化,要挥洒自如,灵活多变,中、侧、卧锋互用,可繁可简,重要的是要见笔触。使之虚实相生,随形就势,增强石头的立体感,干后,再用淡墨沿着石头纹理松染,使石头的体积感逐步加强。以重墨点苔,顺势画草,干后再用浓重石绿复点在苔点之上,补画背景。干后再用淡三绿、赭石复染石面,使之阴阳和体积感更加增强。
石头在花鸟画中有什么作用?
石头造型的不确定性,不会造成绘画的制约,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情趣。石头的表面笔墨运用要符合写意花鸟画干湿、浓淡、点、线、面、黑、白、灰的变化和表现手法,是最佳的配景之一,因此受到花鸟画作者的追捧和喜爱。
花鸟画之中如何画“石”且不突兀
花鸟画的石块,不论工笔和写意,在处理上与山水不同。山水画的石块,通过各种皴法,用细笔一点一点皴擦点染而成。崇山峻岭,长帧大幅,不知道多少千笔万笔才能完成。而写意花鸟画的石块,却大笔挥挥,再大的画幅,不需要多少笔就能完成。
赵少俨《拟赵孟頫兰石图》 纸本水墨 21×42cm
花鸟画的石块,在画面上起到配合和稳重作用,因此它的表现方法,要注意笔线的长短、粗细、转折。一笔下去,必须把线的抑扬顿挫和浓淡干湿等等都表现出来。特别对形象的要求,非常严格,既要笨重,又要空灵,既有硬度,又不可见棱见角。
石分三面,是解决体积的一种方法,但没有西画里那么强烈。因为它不是通过明暗来完成,而是根据石块的形象,利用笔线的粗细、长短、多少以及墨色的浓淡,来表现物体的阴阳凹凸,使石块产生体积感。主要原因,它是反映物体的本质,而不是反映物体的现象。
赵少俨 《禪系列·禅石图》80x55cm 纸本设色
由于石块面积较大,作画时要注意浓淡干湿。纸上调墨,五色俱备,是解决调墨、用墨的最好方法,但初学时容易顾此失彼。一般宜湿不宜干,湿润以后,苍茫浑厚,气韵生动,更可以克服板刻枯涩等毛病。一句话,浓淡干湿,全在用水,要认真向古今名画学习。
写意画的石块,既要空灵,又要笨重,怎么解决呢?潘天寿先生的睡猫图,大家都很熟悉,在四尺对开的宣纸上,横卧着一只花猫,这块大石头占全纸80%的面积,但很空灵,什么原因呢?
潘天寿《午睡》
第一,石块很大,但以线组成,又着淡色,而且一部分空在那里,就不会开门见山,矗立闷塞。
第二,方形的石块,本来有些笨重的感觉,但巧妙地画上几处缺口,一看就变得空灵起来。
第三,石块的侧面,用几笔折线,画出体积,使石块产生厚度,增加重量,所以这块石头,就成为既笨重又空灵的一例。至于石块的硬度,必须靠手上的功夫和工具来完成(狼獾毫硬度大)。所谓见棱见角,一般在用笔时克服,少用尖角的笔线,多用圆转的笔线,有时在收笔时,重复一下就可避免。